让语文教学回归“自然”,张扬学生的“个性”

让语文教学回归“自然”,张扬学生的“个性”

王婧婧江苏省赣榆县石桥镇第二中心小学222114

语言,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当老师和学生带着各自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共同进入课堂,在教师和学生间,教师和教材间学生与书本间的交互碰撞和交流中,该会迸发出多少情感与思想的火花啊!从这个角度讲,语文教学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一段历程,是学生知识、思想与情感的真实交流,让教学回归自然,张扬学生个性,把“原汁原味”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景再现语文课堂,是新的语文课程实践的必然追求。

一、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传统的教学常常是教师在课堂上受制于教材,受缚于教案,往往造成预设的情况与教学的真实情景大不一样,慢慢失去了调动课堂气氛的良机。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口语交际课《买文具》时,设计了买卖的情景让学生表演,学生个个表现的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一位扮演“顾客”的学生说:“阿姨,请问练习本多少钱?”扮演“营业员”的学生回答:“小朋友,要十元钱。”正当教师要夸他们有礼貌时,下面冒出一句:“要讲讲价。”“多少钱就不要管了!”

教师对这一“冷枪”显然很不满意,“我们主要是看他们能否做到有礼貌,请有的同学不要乱想。”老师这番“斥责”过后,学生变“规矩”了,再没有质疑和辩驳了,始终围绕“有礼貌”练习说话,学生热情骤然冷落下来。在这里,由于老师机械地因循于教案,未能抓住学生要“讲价”这一真实想法展开讨论,无视学生真实情感的表露,最终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儿童的大脑是建立在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多方面联系的过程中得到发育和增强的”反之,若教师能及时调整教案,即注重买卖过程中学生语言的训练,又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合理购物,学生在更接近生活真实的情感中合理地讨价还价,便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教学充满无限乐趣。所以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着眼于课堂开发,悉心收集、捕捉和筛选教学反馈中反映出的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鲜活资源,以教案为教学起点,以兴趣为教学引线,做到知识与情景交融,据此不断调整优化教学行为。

二、引导学生在真情交流中弘扬个性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阅历、个性特点不同,对文章的领会感悟也就表现出差异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在学生独特理解和体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情及时地组织学生展开自主探讨或合作交流,使他们的思想与感受得到碰撞、借鉴、反思与深化,丰富先前阅读的感与知。如学习《鸟岛》一课第二自然段时,可以这样来问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这一自然段,同学们意见不统一,于是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由学习这一自然段,然后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有的同学绘声绘色地朗读,以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有的同学画出自己读书想到的鸟岛美景;有的背诵自己从书中积累的句子,并用自己课外积累的好词好句补充介绍鸟岛;还有几位同学合作表演参观鸟岛的情景……。交流中学生尽情展示了自己读书的体会,同时也从中学习别人的读书方法,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可见从“设计执行”走向“动态生成”,课堂教学也就成为孕育学生人性发展的沃土。

三、在合作学习中实现多维生成

叶澜教授指出:“如果只把教育当作知识的记忆和技能技巧熟练的过程,那么教育将类似于驯兽”。这一论段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当今教育的最大弊端。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身心在这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尽情地释放、洒脱驰骋。解放学生的手脚,让他们自由地动起来,不在乎做的是否整齐;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自由地探索起来,不在乎答案是否标准。语文课堂应处于有序和无序的中间地带,一个教师,四五十个学生,心好像融在一起,忘记了旁的东西,大家来读,大家来讲,老师和学生一起研究。语文课堂追求的这种“形散而神聚”的氛围,教师对学生没有太多的限制,学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时间,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以及表达自己思想的权力。声情并茂的朗读,别开生面的提问,妙语连珠的讲解,机智幽默的旁逸,开合自如的迁移,语文课堂成为师生共同营造的一方快乐天堂。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气息,让学生的脉搏与教师一起跳动。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必须通过一个原生价值的获得过程,才能获得其教学价值。也就是说,学生必须亲历一个获得课文所传播的信息的过程,才能获得课文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既是教材内容的学习者,又是教材内容的生成者,而且只有成为教材内容的生成主体才能成为教材内容的学习主体。事实上,生成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生成的结果就是学习的结果。

笔者听过这样一节课,苏教版第二册《学用字词句》。上课伊始,老师问:“你们喜欢动物吗?能不能用动作或声音把它表现出来。”孩子们非常大方地说着,表演着,“汪汪”叫的小狗,“喵喵”叫的小猫,开屏的孔雀,“呱呱”叫的青蛙……很快孩子们进入本课的学习环境。老师把读词语的环节设计成过“彩虹桥”的活动,读好这些词语就能走过彩虹桥到达动物乐园,师问:“谁愿意做小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过彩虹桥?”孩子们很踊跃,一个个上来,像模像样的,一招一式,真像个小老师。孩子表现欲得到了极大满足。“小老师”用自由读、表演读、小组合作读、比赛读等多种方法,学生们读得津津有味……。在评比、比赛中孩子们表现的独立的、有主见、有个性,令人赞叹。课堂上的“互动”有效地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强烈欲望,活跃课堂气氛,使知识学得活,学得牢。学生充分地交流,充分地互动,产生思维的撞击和交流,不断地开拓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和见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参与精神和创新精神,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标签:;  ;  ;  

让语文教学回归“自然”,张扬学生的“个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