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神经源性膀胱是调节和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及尿道功能障碍。根据损伤的部位,将神经源性膀胱分为骶上型(上运动神经元型)、骶下型(下运动神经元型)及混合型;骶上型即逼尿肌反射亢进;骶下型表现为逼尿肌无反射。脊髓损伤是神经源性膀胱最常见的病因。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口服药物、膀胱内药物灌注、手术及骶神经调节法,但是药物治疗和侵袭性泌尿外科手术存在各种副作用和手术并发症等问题。同时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针刺治疗逼尿肌反射亢进有很好的疗效,且其费用低廉、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毒副作用少,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针灸治疗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机制尚不清楚。正常与脊髓损伤动物其排尿反射存在明显差异;在脊髓正常个体,膀胱传入神经的兴奋主要由有髓鞘传入神经传导(Aδ纤维),Aδ纤维经由脊髓束把感觉兴奋传到脑干,再从脑干传到脑水管周围灰质并在此把膀胱充盈状态呈递给脑桥排尿中枢。然而,脊髓损伤后,平时不起作用的对辣椒素敏感的无髓鞘C神经纤维引起排尿反射增强。由此可见,传入性C神经纤维活动过度是导致神经源性逼尿肌反射亢进产生的主要病理机制。VR1通常表达在C神经纤维上,VR1表达的增多可作为传入性C纤维活动过度的检测指标;通过VR1表达情况可以反映传入性C纤维活动情况。电针“次髎穴”可能是通过抑制膀胱内传入性C纤维的过度活动,从而治疗逼尿肌反射亢进;VR1表达的减少能反映C纤维活动受到抑制。目的本研究通过大鼠脊髓横断逼尿肌反射亢进模型,测定经电针“次髎穴”治疗后大脑、延髓及脊髓的VR1阳性表达,初步探讨电针治疗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机制。材料和方法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9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3只;其中治疗组:进行脊髓横断和术后护理,出现尿失禁后(术后两周)开始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与治疗组的大鼠同步进行脊髓横断和术后护理,但不进行针刺治疗;正常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模型制作:常规麻醉下,切开大鼠T10椎板,完全横断脊髓,建立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模型。术后在大鼠能自主排尿前给予人工按摩下腹部辅助排尿;治疗组所有大鼠出现尿失禁后,选择“次髎穴”进行针刺治疗,接电针仪,每日一次,每次2h,疗程2周。治疗结束后心脏灌注内固定,分别取大脑、延髓、脊髓L4-L6节段,OCT包埋,冰冻切片机切片,免疫组化法进行VR1染色,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VR1的表达强度。结果对照组大鼠延髓及脊髓L4-L6各节段中VR1表达较正常组均有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大鼠延髓的VR1阳性表达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脊髓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VR1的阳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实验结果显示经电针治疗后延髓VR1阳性表达减少,表明C纤维活动受抑制;进而提示电针“次髎穴”治疗脊髓横断大鼠逼尿肌反射亢进可能是通过抑制C纤维过度活动达到抑制逼尿肌反射亢进的目的。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VR1受体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9(13)
- [2].大鼠VR1基因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体内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0(03)
- [3].电针“次髎”穴对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骶髓排尿中枢VR1表达的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12)
- [4].剑叶龙血素B对辣椒素诱发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VR1电流的抑制作用[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5].加味升降散对病毒感染后小鼠呼吸道上皮VR1表达及肺内P物质含量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01)
- [6].糖尿病大鼠心脏伤害性感受与VR1及CGRP表达的变化[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5)
- [7].VR1与CGRP和IB4在大鼠结状神经节和岩神经节内的共存[J].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09(03)
- [8].媲美CD音质——艾利和VR1录音笔[J]. 微电脑世界 2010(02)
- [9].小儿久咳合剂对感染后咳嗽(肺热阴虚证)大鼠肺匀浆中SP含量及肺组织中SP、VR1及PGP-9.5表达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12)
- [10].电针对胃溃疡肝郁证模型大鼠镇痛作用研究[J]. 中国针灸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