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种寄生虫种群感染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莫晓彤[1](2021)在《消除阶段中国疟疾输入再传播风险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在消除疟疾阶段开展风险评估,构建县域水平疟疾风险评估模型,在浙琼滇三省六市开展实证研究,从而进行疟疾风险分层,为消除疟疾阶段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文献调研界定疟疾风险的概念、探索与疟疾风险有关联或因果关系的因素并构建消除阶段疟疾风险评估理论框架,根据疟疾风险评估理论框架对疟疾风险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汇总,建立初步的疟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收集专家对疟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专业意见,对疟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和优化以形成最终的疟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指标评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克朗巴哈系数等方法检验专家咨询问卷的信度与效度。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走访调研、文献调研、公开统计数据查询等方式,收集2015-2019年期间浙江省、海南省和云南省各2个城市的县域水平的疟疾风险评估指标的资料,将指标区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再以一定的赋值规则对指标进行赋值,在完成数据清洗整理工作后形成疟疾风险评估指标数据库。为适应本研究多方案多准则、无因变量、属于评价类研究的特性,将主观和客观多种综合评价方法如德尔菲法、熵权法、层次分析法、TOPSIS法以多种策略进行组合,来对指标进行赋权和赋值,并以加权相法计算得出得分即疟疾风险值总值,同时计算疟疾风险值在细分风险上的分值。对所得的多种策略下疟疾风险评估结果,以秩和比法对各方法所得结果进行组合评价。结果:基于“可接受性-易感性”理论与疟疾再传播过程,疟疾风险是指区域内疟疾发生、再传播甚至重新流行的可能性,疟疾风险可细分为“高危人群感染疟疾风险”、“输入风险”、“未及时发现疟疾病例风险”、“未有效处置疟疾疫情风险”、“未维持与保障消除能力风险”。最终形成的消除疟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和29个二级指标组成。指标覆盖人员流动、媒介、人群疟防知晓水平、卫生工作指标、卫生资源配置等方面。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结果符合一致性要求。以多个综合评价方法以及多种组合策略所得各研究地区的疟疾风险值结果显示,层次分析法(AHP)、AHP与TOPSIS组合法(A-T法)所得疟疾风险值排序结果一致,德尔菲法与TOPSIS组合法(D-T法)与前两者所得排序结果较为接近,在前三者所得排序结果中,义乌、孟连、腾冲三个地方的疟疾风险值排前三,青田、儋州、万宁则排列于后三;德尔菲法与熵权法组合(D-E法)与前两者所得排序结果不如D-T法接近,在D-E法结果显示义乌、万宁、孟连依次为疟疾风险值排前三的地区。从研究地区的角度看,义乌的R2、R4、R6相对较高,儋州、万宁的R5相对较高,孟连的R4相对较高,腾冲的R2相对较高。从细分风险种类的角度看,高危人群感染疟疾风险在各地区之间差异不明显,输入风险较大的地区是义乌、腾冲两地,媒介可接受性风险较大的地区是儋州、万宁、孟连,未及时发现病例风险较大的地区是孟连,未有效处置疟疾疫情风险较大的地区是儋州、万宁,消除能力维持与保障风险较大的地区是青田。组合评价结果显示,义乌、孟连、腾冲为“疟疾风险中等偏大”,儋州、万宁为“疟疾风险中等偏小”,青田为“疟疾风险较小”。结论:疟疾风险评估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不同地区在的疟疾风险特征互不相同,陆路边境地区与非陆路边境型跨境交往地区的疟疾风险相对其他地方更高,本研究中消除阶段疟疾风险评估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地区间疟疾风险的相对大小关系。
吕艳[2](2021)在《中国西南地区地里纤恙螨等重要恙螨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恙螨是恙虫病的唯一传播媒介,其中地里纤恙螨和小板纤恙螨是我国最重要的两大媒介恙螨。中国西南地区是恙虫病流行的重要区域,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和西藏5个省(市、自治区)。本文对中国西南地区2001-2019年采集的地里纤恙螨、小板纤恙螨、中华纤恙螨、密点纤恙螨、西盟合轮恙螨和攸氏无前恙螨6种主要恙螨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系统研究了地里纤恙螨和小板纤恙螨在云南南部的季节消长规律。研究结果如下:1地里纤恙螨等6种主要恙螨在西南地区的分布规律及相关生态研究1.1宿主捕获及恙螨采集情况在2001-2019年的“面上调查”中,从我国西南地区91个调查点共捕获小兽宿主19,375只,其中19,300只鉴定到了“种”,隶属于6目12科41属84种。从捕获的19,375只小兽体表采集恙螨170,945只,其中166,925只鉴定到了“种”,隶属于1目2科3亚科26属308种。在308种恙螨中,数量最多的6种恙螨占全部恙螨的33.91%(56,610/166,925),依次为:小板纤恙螨(10.55%,17,617/166,925)、中华纤恙螨(6.25%,10,438/166,925)、地里纤恙螨(5.08%,8,479/166,925)、密点纤恙螨(4.18%,6,982/166,925)、西盟合轮恙螨(4.15%,6,927/166,925)和攸氏无前恙螨(3.69%,6,167/166,925)。在这6种主要恙螨中,地里纤恙螨是我国恙虫病的第一大传播媒介,小板纤恙螨是我国恙虫病的第二大传播媒介。小板纤恙螨在我国西南地区大量存在,而不是传统上认为的只是地里纤恙螨一种主要媒介,提示我国西南地区可能同时并存两大恙虫病主要传播媒介。1.2六种主要恙螨的地点分布在所调查的91个县(市)中,仅有14个调查点采集到地里纤恙螨,其中有12个来自云南且45.87%的地里纤恙螨采自云南景洪,22.17%的该螨采自贵州榕江,仅景洪和榕江2个调查点所采集的地里纤恙螨的构成比高达68.04%。结果提示,地里纤恙螨不是我国西南地区全境的优势螨种,可能仅是某些局部地区的优势螨种和主要媒介,这与传统认为的地里纤恙螨是广大南方地区(包括西南大部)的优势恙螨种类以及恙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的观点有所不符。在91个县(市)中,有19个调查点采集到小板纤恙螨,其中72.31%来自云南大理。这一结果显示,此前普遍认为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小板纤恙螨在我国西南地区大量存在,该螨可能是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的优势螨种和传播媒介。中华纤恙螨和西盟合轮恙螨在大理的采集数量也较多,构成比分别为95.39%和75.16%。密点纤恙螨和攸氏无前恙螨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分布较均匀,这两种恙螨并没有大量集中于某一个调查点,提示这两种恙螨适宜生存的地理环境较广。1.3六种主要恙螨的水平和垂直分布在不同纬度分布上,地里纤恙螨主要分布在21~23°N低纬度地带,且该螨的感染率和平均多度随着纬度的增高而降低。在北纬28°以北地区的3,250只小兽体表未采集到该螨。纬度对地里纤恙螨的影响较大,该螨偏好纬度较低的地区。除地里纤恙螨外的5种恙螨(小板纤恙螨、中华纤恙螨、密点纤恙螨、西盟和轮恙螨及攸氏无前恙螨)主要集中出现在中高纬度地区,但它们在北纬29°以北的地带分布数量极少。在经度水平上,除攸氏无前恙螨主要分布在97~99°E外,其余5种恙螨大多数分布于99~101°E经度地带,但各恙螨的数量并未随经度变化形成明显规律性改变,提示经度跨度对这6种恙螨感染的影响不明显。从不同海拔的垂直分布来看,80.80%的地里纤恙螨来自海拔1000m以下的低海拔地区,且该螨感染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提示地里纤恙螨偏好低海拔地区。74.18%的小板纤恙螨采自于2000~2500m高海拔地区,且该螨感染率和平均多度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提示海拔高差对其影响较为明显。除小板纤恙螨外,中华纤恙螨、密点纤恙螨、西盟合轮恙螨及攸氏无前恙螨也主要采自中高海拔地区,其中西盟合轮恙螨的感染率和平均多度也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1.4六种主要恙螨的地理景观及生境分布在地理景观分布上,地里纤恙螨明显倾向分布在坝区景观,其在坝区的各感染指标均较高(P<0.05)。其余5种恙螨(小板纤恙螨、中华纤恙螨、密点纤恙螨、西盟和轮恙螨及攸氏无前恙螨)在山区景观的数量远高于坝区,其感染率和平均多度也高于坝区(P<0.05)。在生境选择上,6种恙螨均大量来自室外生境,除密点纤恙螨外,其余5种恙螨在室外的感染率和平均多度均比室内生境高(P<0.05)。结果提示,在恙虫病媒介监测和防控中,应同时做好平原坝区地里纤恙螨和山地山区小板纤恙螨等媒介恙螨的监测和防控工作,减少或避免恙虫病从鼠类向人类传播。1.5六种主要恙螨的宿主选择地里纤恙螨等6种恙螨均可同时寄生多种小兽,宿主特异性低,跨“目”和跨“科”寄生现象明显。这6种恙螨在不同科目宿主的感染情况差别较大,但在啮齿目动物体表采集到的数量最多,这除了恙螨对啮齿目宿主不同程度的选择性倾向外,还可能与啮齿目小兽捕获的数量大有一定关系。黄胸鼠是西南地区地里纤恙螨的优势宿主,大绒鼠是小板纤恙螨和西盟合轮恙螨的优势宿主,大绒鼠和树鼩是中华纤恙螨的优势宿主,大绒鼠和齐氏姬鼠是密点纤恙螨的优势宿主,黄胸鼠和社鼠是攸氏无前恙螨的优势宿主。这6种恙螨在所对应主要宿主的不同个体间均呈聚集型分布。地里纤恙螨等6种恙螨均倾向选择成年宿主。小板纤恙螨、中华纤恙螨和密点纤恙螨倾向选择雄性宿主,其在雄性宿主的感染率及平均多度均高于雌性(P<0.05),宿主动物身体参数(体重、体长)对6种恙螨感染的影响不明显。1.6六种主要恙螨的种间关系及宿主生态位地里纤恙螨等6种主要恙螨在其优势宿主体表的种间关系显示,除小板纤恙螨与中华纤恙螨之间协调系数较高(V=0.568)外,其余各螨种间的协调系数值较小,协调关系微弱,提示它们在宿主选择上的相互依赖或相互排斥倾向不明显。在所捕获的84种宿主动物中,地里纤恙螨、小板纤恙螨、中华纤恙螨、密点纤恙螨、西盟合轮恙螨和攸氏纤恙螨寄生的宿主种类数依次为34种、24种、22种、31种、23种和23种,各螨种的宿主生态位均较宽,宿主特异性低。6种主要恙螨生态位宽度指数最高的是攸氏无前恙螨(Bi’=6.735),其余5种恙螨生态位宽度指数差异不大,其中生态位宽度指数最低的是地里纤恙螨(Bi’=2.113)。通过对6种恙螨在84种宿主的选择进行聚类分析,发现西盟合轮恙螨和攸氏无前恙螨最先聚为一类,表明这两种恙螨在宿主选择上较为一致,生态位重叠高。接着是小板纤恙螨、中华纤恙螨和密点纤恙螨聚为一类,表明这三种恙螨在宿主选择上较为相似。地里纤恙螨与其他5种恙螨在宿主选择上差异较大,存在明显的生态位分离(生态位重叠很低)。2.云南南部地里纤恙螨及小板纤恙螨的季节消长在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景哈乡连续12个月的定点调查中,共捕获鼠类等小兽宿主2,434只,其中有2,424只被鉴定为4目5科10属15种。在所有捕获的宿主动物中,斯氏家鼠数量最多(84.35%,2,053/2,434)。从斯氏家鼠体表采集恙螨99,221只,隶属于1科2亚科12属102种。地里纤恙螨和小板纤恙螨是斯氏家鼠体表的优势螨种,构成比分别为19.02%(18,867/99,221)和3.83%(3,798/99,221)。地里纤恙螨全年均有出现,该螨种季节消长呈夏秋型,7月出现第一个高峰,也是全年最高峰,10月出现第二个小高峰。小板纤恙螨从12月份开始急剧升高,至次年1~2月份达到高峰,于4月份降至一个较低水平,4~11月份偶有该螨出现,但数量极少,该螨属冬春型季节分布,温度是该螨活动和繁殖的主要因素,呈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地里纤恙螨不是我国西南地区全境的优势螨种,仅是北纬28°以南部分低纬度、低海拔和炎热潮湿坝区的优势螨种。此前普遍认为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小板纤恙螨可能是我国西南地区中高纬度和海拔较高区域的优势螨种和传播媒介,在这一区域内,地里纤恙螨的优势地位逐渐被小板纤恙螨取代。中华纤恙螨、密点纤恙螨、西盟合轮恙螨及攸氏无前恙螨也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和中高海拔地区的山区地带,特别是山区的室外生境。地里纤恙螨等6种主要恙螨均可同时寄生多种小兽,宿主特异性低。地里纤恙螨全年均有出现,种群季节消长属于夏秋型,有两个繁殖高峰。小板纤恙螨种群季节消长属于冬春型。温度和降雨量是影响这两大媒介恙螨季节消长的关键因素。该论文研究结果对指导我国西南地区恙虫病媒介的监测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丁帆[3](2021)在《云南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生态及印度囊棒恙螨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云南省境内黄胸鼠(Rattus tanezumi)和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两种家鼠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体表螨类(恙螨和革螨)的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群落基本结构和种多度分布,比较不同地理景观、不同性别、不同海拔梯度家鼠体表螨类的物种组成和感染情况,测定优势螨种的空间分布型及不同螨种间的生态关系。同时,比较两种家鼠体表优势螨种之一的印度囊棒恙螨(Ascoschoengastia indica)不同地理株的形态学变异,探讨印度囊棒恙螨的地理分化。方法:该研究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研究中,根据2001至2015年在云南省境内同步调查并采集了恙螨和革螨的30个县(市)的现场调查资料进行回顾性数据分析。用构成比(Cr)、感染率(Pm)、平均多度(MA)和感染度(MI)等指标分析和比较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的感染情况。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α多样性指数(H’、D、E)和β多样性指数(Cody指数)分析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群落的基本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用Jaccard指数(CJ)分析不同群落物种组成的相似性。用分布型指数(C、I、m*/m、K)测定优势螨种的空间分布型。用协调系数(V)分析恙螨和革螨以及不同优势螨种间的相互关系。用Preston模型拟合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群落的种多度理论曲线,并估测螨类群落的总物种数。在第二部分研究中,选取100只结构清晰完整、伸展度良好的印度囊棒恙螨幼虫标本,对其背板等形态结构进行观察测量,比较印度囊棒恙螨不同地理株的形态学差异。结果:该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云南省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的生态研究”,第二部分是“云南省印度囊棒恙螨的形态学研究”。在第一部分中,从同步调查并采集了恙螨和革螨的云南省30个县(市)的两种家鼠体表,共采集螨类197种43015只,包括恙螨129种和革螨68种。从1750只黄胸鼠体表共采集到螨类166种32781只,从991只褐家鼠体表采集到螨类101种10234只。黄胸鼠体表的优势恙螨是地里纤恙螨(Leptotrombidium deliense)(Cr=34.63%)、印度囊棒恙螨(Cr=14.69%)和攸氏无前恙螨(Walchia ewingi)(Cr=11.26%),优势革螨是纳氏厉螨(Laelaps nuttalli)(Cr=64.43%)、毒厉螨(Laelaps echidninus)(Cr=25.06%)和柏氏禽刺螨(Ornithonyssus bacoti)(Cr=5.92%)。褐家鼠体表的优势恙螨为攸氏无前恙螨(Cr=16.12%)、印度囊棒恙螨(Cr=11.02%)和褐鼠囊棒恙螨(Ascoschoengastia rattinorvegici)(Cr=9.52%),其优势革螨种类与黄胸鼠一致,也是纳氏厉螨(Cr=45.46%)、毒厉螨(Cr=28.10%)和柏氏禽刺螨(Cr=15.91%)。两种家鼠体表的优势螨种在宿主动物的不同个体间均呈聚集分布,不同优势螨种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协调(V:0.12~0.30)或负协调关系(V:-0.12~-0.29)。两种家鼠体表的螨类均主要采集于坝区景观,坝区景观家鼠体表螨类的总平均多度和总感染度大于山区景观(MA:P>0.05,MI:P<0.05)。不同性别的两种家鼠体表螨类感染情况存在差异,雄鼠更易受到螨类的感染。恙螨群落的物种组成在雌雄鼠体表呈中等不相似(黄胸鼠:CJ=0.467,褐家鼠:CJ=0.459),而革螨的物种组成则呈中等相似(黄胸鼠:CJ=0.576,褐家鼠:CJ=0.625)。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的总体感染情况(Pm、MA、MI)在不同海拔梯度之间存在差异(P<0.05),低海拔(<1500米)的螨类感染最为严重。黄胸鼠体表螨类的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数量在海拔500-999米达到最大值,而褐家鼠体表螨类的最高峰在海拔2000-2499米。在相邻的两个海拔梯度,家鼠体表螨类的物种相似程度很低(CJ<0.31)。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的种多度理论曲线近似对数正态分布。黄胸鼠体表螨类群落的期望总物种数为295种,褐家鼠体表为129种。第二部分结果显示,印度囊棒恙螨云南株的PW、SB、ASB、AP、AM、AL、PL、S测量范围比广东株窄,其相应的测量均值及AW的测量均值小于广东株(P<0.05)。云南株印度囊棒恙螨的体长、体宽和3对足长度的均值也小于广东株(P<0.01)。云南株印度囊棒恙螨的AM、AL、S均值大于美国关岛印度囊棒恙螨,ASB、PSB、AL、S均值大于澳大利亚印度囊棒恙螨。结论:云南省黄胸鼠和褐家鼠两种家鼠对螨类的承载潜能大,螨类物种丰富度高。黄胸鼠体表的优势恙螨是地里纤恙螨、印度囊棒恙螨和攸氏无前恙螨,褐家鼠体表的优势恙螨是攸氏无前恙螨、印度囊棒恙螨和褐鼠囊棒恙螨,两种家鼠体表的优势革螨均为纳氏厉螨、毒厉螨和柏氏禽刺螨。优势螨种在宿主动物的不同个体间呈聚集分布。不同地理景观、不同性别、不同海拔梯度的家鼠体表螨类组成和感染存在差异。印度囊棒恙螨云南株的形态与广东株、国外株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地理株之间可能存在地理种群的分化。
宁瑶[4](2020)在《基于DNA分析的东北虎扩散状况、近交以及肠道菌群的研究》文中指出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是分布最北端的虎亚种,同时也是中国Ⅰ级保护动物,曾经广泛分布在中国的东北部,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20世纪中叶以后,过度偷猎,生境丧失和栖息地破碎化导致了种群数量和栖息地范围迅速下降,由于小而孤立的种群使东北虎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为了种群的可持续增长,需深入了解中国东北虎遗传状况,因此本研究使用遗传数据探究东北虎的迁移情况,种群近交程度及其影响,同时探测野生和圈养东北虎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为物种重引入做准备。主要的结果与发现如下:1长白山北部东北虎种群的空间分布和遗传分析种群的扩散和迁移是种群扩大栖息地,降低近亲繁殖几率的重要手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种群状况的改善。我国东北虎种群主要分布在中俄边界地区,其是否可以顺利的向我国内部扩散对于东北虎在中国的持续生存至关重要。近些年,不断有研究证明中国东北虎个体数量的快速恢复,但种群空间分布动态和迁移的信息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本研究收集了 2003年到2016年期间我国长白山北部地区东北虎的空间出现点和粪便样本,分析中国东北虎的空间分布和扩散迁移状况。结果表明,从2003年到2016年该地区的东北虎种群以每三年12.83±4.41 km的速度向西扩散。与相邻的俄罗斯滨海边疆西南地区的东北虎种群进行比较发现,两个种群遗传多样性差异不显着且两个种群之间的存在潜在个体迁移率约为13.04%,表明中国东北虎种群在向西扩散方面存在严重的地理或人为阻隔。此外,中国长白山北部东北虎个体间遗传距离和空间距离之间的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本研究提供了有关中国长白山北部东北虎种群向西扩散和跨境迁移的重要信息,表明了中国东北虎种群对栖息地恢复的迫切需求,管理者应尽快开展生态廊道研究,加强廊道建设,以消除扩散障碍,并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东北虎的跨境迁移。2东北虎种群近交及其影响近交,即亲缘关系相近的个体间的交配繁殖,其导致个体的有害变异聚集在一起,从而降低种群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此外,由近交引起的遗传侵蚀、近交衰退和等位基因效应,最终会导致孤立的小种群更易灭绝。长期以来中国境内野生东北虎数量一直处于较少状态,与俄罗斯种群的个体交流又受到中俄两国边境管理的限制,种群容易发生近交,但是相关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为了了解我国境内野生东北虎近交状况以及近交造成的有害影响,我们使用最具多态性的遗传标记来评估中国东北虎近交程度及个体间亲缘关系。此外,我们还分析了近交组和非近交组之间的MHC多态性和肠道菌群之间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以及近交与肠道寄生虫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种群中表亲或同母异父姐妹关系的个体亲缘关系超过总数的50%,近交系数大于0.125的个体占总数的22.73%。近交组和非近交组之间的MHC多态性无显着性差异,但个体的近交系数与猫弓首蛔虫的载荷量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U检验确定了感染寄生虫组和非感染寄生虫组之间MHC多样性的差异,然而未探测到单个MHC等位基因与寄生虫感染之间存在显着的关联性。对于肠道菌群而言,多个分类等级的肠道菌群以及肠道菌群的功能均受到了近亲繁殖的影响。这些结果清楚地表明,东北虎种群现已呈现出中等近交水平。尽管当前的近亲繁殖状况并未导致MHC多样性的显着差异,但与寄生虫感染强度呈显着的相关性。此外,近亲繁殖还改变了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增加了致病细菌的丰度,并影响了机体的生物合成,降解和利用等功能。3野生和圈养东北虎种群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比较重引入是濒临灭绝物种进行野外种群恢复和遗传多样性维持的有效策略,是缓解东北虎种群近交压力,快速恢复其它斑块内东北虎个体数量的有效手段。虽然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繁育基地,前期研究也表明其圈养的东北虎依然保留对其天然猎物的识别能力,但圈养种群和野生种群在生存环境和食物组成等方面的差异不仅会影响其行为和生存能力,还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的改变。肠道微生物对宿主的健康至关重要,这些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变化可能会增加宿主感染的敏感性,并降低对环境的适应性。了解圈养东北虎种群和野生种群之间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差异,为圈养个体的野化放归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本研究通过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amplicon测序)和宏基因组学,对35份东北虎粪便样本(13只圈养东北虎个体和22只野外东北虎个体)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圈养和野生东北虎种群之间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的变异。结果表明,圈养东北虎在肠道菌群中具有较高的Alpha多样性,但野生东北虎肠道菌群的平均非加权Unifrac距离远远大于圈养东北虎个体间的Unifrac距离。功能差异主要涉及新陈代谢,细胞过程,环境信息处理,如聚糖生物合成与代谢,细胞运动以及信号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圈养种群和野生种群之间的饮食习惯和环境差异共同导致了肠道菌群组成的差异,进而导致功能上也存在显着差异。本研究基于DNA数据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野生东北虎个体迁移情况、近交程度和影响以及识别野生和圈养东北虎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的差异,该研究是东北虎保护管理和政策决策的重要依据。
魏思慧[5](2020)在《青海玛沁县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环境污染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调查青海省玛沁县棘球绦虫不同终宿主的粪便抗原阳性率、粪便密度及阳性粪便密度,阐明其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构建统计模型,分析影响野外环境中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因素。为青藏高原地区消除棘球蚴病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5月和2019年9月,在青海省玛沁县雪山乡和大武乡开展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野外环境污染的调查。通过沿乡道每隔约2 km机械抽样,共计调查116个调查点,覆盖不同类型环境指标包括地形分类、牧场类型、草高度、植被覆盖度、中间宿主密度、植被类型、调查点中心经纬度等。通过肉眼搜索、采集调查点内所有犬、狐、狼的粪便,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棘球绦虫抗原。对研究区域内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Fisher’s确切概率法、Nemenyi多重比较法,分析不同类型环境中犬、狐、狼的粪便污染分布特征。利用动差法分析野外环境中棘球绦虫终宿主阳性粪便数量的分布类型。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野外环境中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的因素。结果:116个调查点中,有粪便分布的调查点有60个,其粪便分布率为51.72%(60/116),而有阳性粪便分布的调查点有12个,其阳性粪便分布率为10.34%(12/116)。共收集终宿主粪样252份,其中狐粪、狼粪、犬粪占比分别为63.89%(161/252)、11.90%(30/252)、24.21%(61/252)。经 ELISA 检测总体粪便抗原阳性率为6.35%(16/252),其中狐、狼、犬粪便抗原阳性率分别为3.73%(6/161)、6.67%(2/30)、13.11%(8/61)。各阳性调查点中粪便抗原阳性率范围为5.66%(3/53)~10%(3/3)。阳性粪便中,ELISAOD 值为 0.327~0.5094,平均值为 0.4015。各调查点粪便密度和阳性粪便密度均呈偏态分布,中位数分别为1份/10000m2和0份/10000m2,均数分别为2.17份/10000m2和0.14份/10000m2,最大值分别为53份/10000m2和 3 份/10000m2。粪便抗原阳性率及阳性粪便密度在乡镇分组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雪山乡的粪便抗原阳性率和阳性粪便密度均大于大武乡(P<0.05),且不同终末宿主的粪便抗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样本量下,狐和犬的粪便抗原阳性率分别为3.73%、1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雪山乡狐和犬的粪便抗原阳性率分别为5.63%和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表明:在其它自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调查区域内每增加1份犬科动物粪便,该区域内发生棘球绦虫终宿主阳性粪便污染的可能性增加1.356倍。负二项回归模型显示:在其它自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调查区域内每增加1份犬科动物粪便,该区域棘球绦虫终宿主阳性粪便数便可增加1.058份。结论:青海省玛沁县野外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严重,具有犬粪数多且分布广,狐粪感染率高的特点。提示控制或该类地区棘球蚴病传播中,不容忽视狐作为传染源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落实青藏高原同类地区控制传染源策略和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楚彬[6](2020)在《青藏高原东缘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种群动态研究》文中指出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是青藏高原优势地下啮齿动物,在草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誉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工程师”。但是,当高原鼢鼠种群密度超过环境容量,导致草地鼠害发生,造成草地生产力下降和水土流失。多年来针对高原鼢鼠危害主要采用弓箭捕杀或药物毒杀控制其危害,这种防控策略忽视了高原鼢鼠在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多重功能,不利于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草地鼠害发生与害鼠种群动态变化密切相关。种群动态包括种群数量动态和时空分布动态。了解草地害鼠种群动态变化进而采取种群密度调控而非简单灭杀是防治草地鼠害和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但是,目前国内对高原鼢鼠较大时空尺度种群动态研究报道较少。鉴于此,本研究从高原鼢鼠种群空间地理分布和种群数量变化两个方面开展。在种群空间分布研究中,基于地理尺度调查了青藏高原东缘青海、甘肃和四川3省的高原鼢鼠分布区,采用BioMod2平台提供的多种物种分布模型,研究高原鼢鼠的地理分布范围及其环境影响因子、潜在分布区、气候变化对分布区的影响;基于微生境尺度选择地理尺度所调查的一个区研究高原鼢鼠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环境因子对高原鼢鼠分布的影响。在种群数量动态研究方面,选择微生境尺度调查区连续6年(2014年2019年),采用标志重捕法分别于春季和秋季监测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同期调查气候和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分析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年际变化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估计高原鼢鼠种群生态寿命。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制定高寒草地啮齿动物防控策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地理尺度调查发现高原鼢鼠主要分布在100°103°E,33°36°N,海拔3 5004 000 m,年均温度-1℃2℃,年降雨量500600 mm以及土壤容重0.81.0 g/cm3的高寒草甸区。高原鼢鼠现实分布区主要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东部、海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东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西南部以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北部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基于随机森林模型(RF)预测的高原鼢鼠潜在分布区总面积为27.32×104 km2,约占青藏高原天然草地面积的19.51%,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东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以及四川省西北部地区,各地区的潜在分布面积分别为13.04×104 km2、6.02×104km2和8.27×104 km2。2.地理尺度下影响高原鼢鼠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年降水量和土壤容重。以土丘数量作为高原鼢鼠分布偏好的指标,发现高原鼢鼠分布与年降水量和010 cm土壤水分表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0.403,P=0.034;r=0.495,P=0.007),与010 cm土壤容重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r=-0.597,P=0.001),与其他环境因子均无显着相关关系。选取年降水量、010 cm土壤水分和010 cm土壤容重与高原鼢鼠分布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最优回归方程为Y=0.19X1-150.22 X2+115.25(X1为年降水量,X2为土壤容重)。3.微生境尺度调查发现高原鼢鼠土丘呈聚集分布,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子是杂类草和莎草科丰富度。交方差函数分析表明,高原鼢鼠土丘分布与土壤水分、植物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根系粗蛋白含量、根系粗脂肪含量、杂类草丰富度表现出正的空间关联性,与土壤容重、莎草科丰富度和禾本科丰富度表现出负的空间关联性。Mantel检验发现莎草科丰富度与高原鼢鼠土丘分布呈现显着的负空间关联性(P=0.042),杂类草丰富度与高原鼢鼠土丘分布存在显着的正空间关联性(P=0.046)。4.未来气候变化与高原鼢鼠潜在分布面积变化密切相关。在RCP2.6情景下,2050s和2070s青藏高原东缘温度分别上升了2.1℃和2.0℃,相比于当前高原鼢鼠潜在分布面积,2050s高原鼢鼠潜在分布面积增加了2.33%,2070s高原鼢鼠潜在分布面积减少了3.60%;在RCP4.5情景下,2050s和2070s青藏高原东缘温度分别上升了2.7℃和3.0℃,2050s和2070s高原鼢鼠潜在分布面积相比于当前分布面积分别增加了11.86%和9.32%;在RCP8.5情景下,2050s和2070s青藏高原温度分别上升了3.4℃和4.6℃,2050s和2070s高原鼢鼠潜在分布面积相比于当前分布面积分别增加了11.74%和11.60%。5.微生境尺度下,高原鼢鼠年际间种群数量呈现波动变化,但总体呈下降趋势。高原鼢鼠种群数量从当年春季至秋季总体呈增加趋势,从秋季至次年春季总体呈降低趋势。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变动主要受到气温的影响。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春季高原鼢鼠种群数量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度依次为年均气温(0.43),最高气温(0.35)、最低气温(0.31)、杂类草地下生物量(0.27)、降水量(0.24)、禾本科地下生物量(0.21)和莎草科地下生物量(0.13);秋季高原鼢鼠种群数量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度依次为年均气温(0.50)、杂类草地下生物量(0.46)、莎草科地下生物量(0.40)、最高气温(0.37)、最低气温(0.34)、禾本科地下生物量(0.30)和降水量(0.28)。6.高原鼢鼠雌性个体的平均生态寿命(28.17±9.02月)高于雄性个体的平均生态寿命(23.20±8.87月),但两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t9=-0.916,P=0.384)。雄性最长寿命为34个月,最短寿命为12个月,大部分雄性个体的寿命在24个月左右;雌性最长寿命为41个月,最短寿命为17个月,大部分雌性个体寿命在22个月左右。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高原鼢鼠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寒草甸区。通过地理尺度和微生境尺度相结合的方法,发现非生物和生物因子共同影响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主导因子是年降雨量、土壤容重和杂类草丰富度。在青藏高原东部气候暖湿化的背景下,高原鼢鼠潜在分布面积有扩大趋势。高原鼢鼠种群数量波动主要受年平均气温影响,与其它环境因子关系不密切,其生态寿命约为2224个月。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笑笑[8](2020)在《中缅边境疟疾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研究目标:消除疟疾的核心策略之一是通过发现和管理所有疟原虫感染者,以达到清点拔源、阻断传播的目的。疟疾无症状感染者被认为是“传染源储存库”,在疟疾传播和传染源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中缅边境作为我国消除疟疾的重点难点地区,边境两侧疟疾发病和无症状感染水平在消除疟疾过程中逐渐引起关注,但对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带虫持续时间以及分子机制缺少系统研究。本课题围绕中缅边境疟疾无症状感染水平、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开展研究,为该地区实施消除疟疾“线索追踪、清点拔源”核心策略和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科学依据。技术路线:本文分三部分开展研究,首先比较镜检、荧光PCR和超敏PCR等当前用于疟原虫检测的常用方法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检测敏感性和一致性,从中优选出对无症状感染者最敏感的检测方法,在中缅边境两侧选点开展横断面研究,了解边境两侧疟疾无症状感染水平(第一部分);现场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和职业、人蚊接触和疟疾罹患史等与疟原虫感染有关信息,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并对个体免疫相关基因位点和疟原虫抗性分子多态性进行检测,以阐明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第二部分);同时对调查发现的疟疾无症状感染者进行队列研究,探讨无症状感染持续时间、感染状态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方法:利用中缅边境地区既往现场采集的居民血样,比较显微镜检测、超敏PCR法与荧光PCR法对无症状感染的检出率和一致性,遴选无症状感染者筛查最敏感的方法,在云南中缅边境两侧的4个村寨/安置点开展疟疾无症状感染水平横断面研究。收集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职业、外出特征、蚊媒暴露、近期疟疾罹患史等资料,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阐明无症状感染者的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分子水平对调查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抗性分子标记多态性进行分析,运用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分型技术对免疫相关分子 TLR SNP 位点(TLR9 T1486C、TLR9 G1174A、TLR5 R392Stop)进行检测,分析TLR SNP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多态性对无症状感染的影响。同时对无症状感染者进行队列研究,运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无症状带虫持续时间、感染状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超敏PCR法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检出率最高,387份样本中检出38例阳性,检出率达9.82%;荧光PCR法检出阳性13例,检出率3.36%;镜检仅检出6例,检出率仅为1.55%。超敏PCR法与另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好,与荧光PCR法和显微镜检测的观察一致性分别为93.54%和91.73%,且荧光PCR法和显微镜检测发现的阳性者,超敏PCR法均能检出,表明超敏PCR法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检出最为敏感。采用超敏PCR法在中缅边境两侧4个村寨/安置点(境外3个,境内1个)对共1147个居民开展无症状感染水平的横断面研究,结果发现该地区无症状感染率为8.81%,均为间日疟。境外调查点的无症状感染率(9.60%)显着高于境内(3.40%)(χ2=6.13,P=0.01)。检测分析不同疟疾发病率年份的人群血样,发现境内无症状感染水平因发病率不同有显着差异,2014年境内调查点疟疾发病率为0.40%,其无症状感染率为9.75%,而2019年同一调查点疟疾发病率为0%,无症状感染率为3.40%(χ2=5.54,P=0.02)。境外不同采样年份虽然疟疾发病率有下降,但无症状感染水平无明显变化,分别为10.00%和9.60%。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发现,男性无症状感染率(10.91%)明显高于女性(7.21%)(χ2=4.78,P=0.03),不同年龄无症状感染水平亦有显着差异(χ2=14.89,P=0.02),51~60岁组最高为17.57%。男性41~50岁年龄组无症状感染率最高,为22.58%;而女性51-60岁最高,为15.69%,另女性11~20岁年龄组亦较高,达8.77%。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性别、主要生活/工作场所、每周最远外出距离为无症状感染的影响因素,即男性(OR=1.73,95%CI=1.05~2.85)、生活/工作场所主要为室外(OR=1.96,95%CI=1.05~3.65)、每周外出距离较远(与≤1公里相比,每周最远距离1~5公里:OR=2.76,95%CI=1.55~4.92;每周最远距离>5公里:OR=2.88,95%CI=1.21~6.87)是无症状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TLR SNP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发现,与AA基因型相比,TLR9 T1486C位点AG基因型是无症状感染的保护因素(校正OR=0.45,95%CI-0.24~0.84)。抗性分子标记多态性分析显示,间日疟无症状感染者抗性分子标记多态性明显,包括:Pvdhfr突变型占100%、Pvdhps突变型占40%、Pvmdr1突变型占100%、Pvcrt-o突变型占40%;恶性疟无症状感染者Pfcrt亦为突变型。间日疟无症状感染者抗性分子标记多态性分布与确诊病例无明显差别。队列研究表明,中缅边境地区间日疟无症状感染者发展至有症状的比例为3.85%(3/78)。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无症状感染持续时间平均(中位数)为8周,感染状态变化模式多样,24.36%的随访者表现为持续阳性、20.51%持续1~4次阳性后转阴、32.05%表现为间断性阳性、11.54%呈现一过性阳性。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年龄、外出频率、森林/林区暴露史是影响无症状感染持续时间的重要因素,其中相较于≤20岁组,年龄>20岁无症状感染者从阳性转阴的概率更高,风险比HR为2.11(95%CI=1.12~3.97);与不外出者相比,经常外出者从无症状感染阳性转阴的概率较低,风险比HR为0.39(95%CI=0.16~0.96);与无森林/林区暴露者相比,有暴露史者从无症状感染阳性转阴的概率较低,风险比HR为0.51(95%CI=0.27~0.94)。结论:中缅边境地区疟疾无症状感染水平较高,发病较高的缅甸一侧其无症状感染水平显着高于发病较低的云南一侧。流行病学特征表现为男性和51~60岁是高发人群,男、女性无症状感染的年龄分布不同。性别、主要生活/工作场所、每周较远距离外出是无症状感染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上述流行病学特征显示无症状感染和疟疾显性发病一样与人蚊接触关系紧密。队列研究发现,近四分之一无症状感染者持续带虫,持续时间平均(中位数)达8周,年龄、外出频率和森林/林区暴露史是无症状感染持续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
贺琪楠[9](2020)在《云南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莫氏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调查》文中指出目的明确云南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莫氏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感染状况,阐明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感染莫氏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差异,探讨地理、气候、植被等生态环境因素对鼠形动物感染莫氏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影响。方法1.样本来源:20152016年在云南梁河县、剑川县和玉龙县鼠疫疫源地进行春、夏、秋、冬四次野外捕获鼠形动物,采集肝脾组织标本2512份。2.DNA提取及浓度测定:使用磁珠法微量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样本2512份,应用核酸浓度测定仪测量DNA浓度。3.PCR检测:选用热休克蛋白gro EL基因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将PCR扩增的第二轮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应用凝胶成像系统观察结果。4.测序:PCR阳性扩增产物由上海生工进行测序。5.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采用DNAStar(Editseq、Seq Man、Megalign)、NCBI(Blast)、MEGA 6.0软件对测序成功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6.数据统计与分析:运用Excel 2010软件录入和整理鼠形动物信息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Fisher¢s Exact Test统计学分析。结果1.云南鼠疫疫源地共捕获野外鼠形动物3目6科19属30种2512只,齐氏姬鼠、大绒鼠和中华姬鼠的数量最多,构成比分别为31.01%(779/2512)、19.31%(485/2512)、10.91%(274/2512)。2.云南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中未检测出感染莫氏立克次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感染率为0.16%(4/2512)。3.云南梁河和剑川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率分别为0.49%(3/611)、0.10%(1/1029),玉龙鼠疫疫源地未检测出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61)。4.云南家鼠和野鼠鼠疫疫源地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率分别为0.49%(3/611)、0.05%(1/1901),其家鼠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感染率高于野鼠鼠疫疫源地(P=0.047)。5.云南鼠疫疫源地检测出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野外鼠形动物有锡金小鼠、斯氏家鼠、灰麝鼩和臭鼩鼱,感染率分别为1.39%(1/72)、0.86%(1/116)、4.17%(1/24)、2.04%(1/49),其感染率高于优势鼠种(P=0.023)。6.梁河鼠疫疫源地四个海拔梯度(10001200m、12001400m、14001600m及≥1600m)中,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野外鼠形动物分布在14001600m和≥1600m两个海拔梯度上,感染率分别为1.32%、1.09%;剑川鼠疫疫源地三个海拔梯度(22502450m、24502650m及26502850m)中,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野外鼠形动物分布在26502850m的海拔梯度上,感染率为0.43%;玉龙鼠疫疫源地四个海拔梯度(24002600m、26002800m、28003000m及≥3000m)均未检测出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不同海拔梯度感染率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7.云南鼠疫疫源地雌性和雄性野外鼠形动物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率分别为0.09%(1/1158)、0.22%(3/1340),感染率没有显着性差异(P=0.629)。8.从云南鼠疫疫源地捕获的野外鼠形动物主要以林地、耕地、灌丛、林地耕地交界、林地灌丛交界和耕地灌丛交界六种栖息环境为主,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野外鼠形动物栖息环境均为林地,感染率为0.25%(4/1599)。9.云南鼠疫疫源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捕获的野外鼠形动物中,春季未检测出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夏季、秋季和冬季三个季节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率分别为0.37%(2/540)、0.13%(1/793)、0.16%(1/641),感染率没有显着性差异(P=0.619)。10.通过分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实验检测出的4份样本gro EL基因序列均属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且梁河县和剑川县鼠疫疫源地gro EL基因序列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1.云南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中未检测出莫氏立克次体。2.云南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率低(0.16%),感染的鼠形动物有锡金小鼠、斯氏家鼠、灰麝鼩和臭鼩鼱。3.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率高于野鼠鼠疫疫源地。4.云南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感染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gro EL基因片段存在差异。
刘思彤[10](2020)在《滇西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感染贝氏柯克斯体调查》文中提出目的明确滇西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贝氏柯克斯体感染情况及其差异,分析贝氏柯克斯体的基因多态性,提供鼠形动物感染贝氏柯克斯体的基线水平,为评估Q热在野外鼠形动物与人类之间发生和流行的风险,有效预防和控制Q热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课题组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在玉龙县、剑川县和梁河县的不同季节、不同海拔梯度、不同地理景观,使用夹夜法捕获野外鼠形动物,对鼠形动物进行解剖,共收集到2524份肝脾样本。使用磁珠法提取肝脾样本的DNA,采用巢氏PCR针对Q热病原体贝氏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简称Cb)ComⅠ基因的部分保守片段进行扩增,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应用Excel2010和SPSS17.0软件采用卡方检验和精确概率检验法对比分析不同疫源地鼠种、性别、生境、海拔梯度、季节因素Cb在野外鼠形动物的流行分布情况。运用软件Megalign和MEGA7.0分析Cb阳性样本的同源性并构建系统发育树,探索其进化来源。结果1.检测滇西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的2524份DNA样本,Cb阳性23份,阳性率为0.91%。Cb阳性的动物是齐氏姬鼠0.64%(5/780)、中华姬鼠2.19%(6/274)、黄胸鼠0.54%(1/184)、社鼠3.64%(2/55)、锡金小鼠1.37%(1/73)、大绒鼠1.03%(5/485)、臭鼩鼱4.08%(2/49)和毛猬1.96%(1/51)。2.玉龙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Cb阳性率为0.34%,剑川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Cb阳性率为1.46%,梁河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Cb阳性率为0.80%,剑川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Cb阳性率高于玉龙鼠疫疫源地(P<0.05)。3.剑川鼠疫疫源地海拔2450m以上野外鼠形动物Cb阳性率高于2450m以下野外鼠形动物Cb阳性率(P<0.05)。4.滇西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Cb阳性率春季高于秋季(P<0.05)。玉龙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Cb阳性率冬季高于其它季节(P<0.05);剑川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Cb阳性率春季高于夏冬两季(P<0.05)。5.滇西鼠疫疫源地不同种类野外鼠形动物Cb感染情况无显着性差异(P>0.05);雄性和雌性野外鼠形动物Cb感染情况无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生境的野外鼠形动物Cb感染情况无显着性差异(P>0.05);玉龙和梁河鼠疫疫源地不同海拔野外鼠形动物Cb感染情况无显着性差异(P>0.05);梁河鼠疫疫源地不同季节野外鼠形动物之间Cb感染情况无显着性差异(P>0.05)。6.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都证明了滇西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Cb ComⅠ序列和Genebank相关参考序列高度同源,其中玉龙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部分样本Cb基因相似性有别于其他地区,其余样本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结论1.滇西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Cb阳性率较低(0.91%),感染Cb的鼠形动物包括齐氏姬鼠、中华姬鼠、黄胸鼠、社鼠、锡金小鼠、大绒鼠、臭鼩鼱和毛猬。2.剑川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Cb阳性率高于玉龙鼠疫疫源地,剑川鼠疫疫源地海拔2450m以上野外鼠形动物Cb阳性率高于2450m以下野外鼠形动物Cb阳性率。3.滇西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Cb阳性率春季高于秋季。玉龙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Cb阳性率冬季高于其它季节,剑川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Cb阳性率春季高于夏冬两季。4.滇西鼠疫疫源地Cb ComⅠ基因片段在野外鼠形动物中呈现出高度保守的流行与分布;玉龙鼠疫疫源地Cb基因相似性有别于其他地区。
二、多种寄生虫种群感染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种寄生虫种群感染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消除阶段中国疟疾输入再传播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疟疾防治现状 |
1.2 疟疾风险 |
1.3 疟疾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
1.4 在消除阶段疟疾输入再传播风险评估的挑战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评阅法 |
4.2 德尔菲法 |
4.3 其他综合评价方法 |
5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消除阶段疟疾风险因素分析 |
1 疟疾风险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2 疟疾风险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 |
2.1 高风险人群感染风险 |
2.2 感染者输入风险 |
2.3 媒介可接受性风险 |
2.4 延迟发现疟疾病例风险 |
第二部分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分析工具 |
2 结果 |
2.1 构建疟疾风险评估理论框架 |
2.2 初步拟定的消除阶段疟疾风险指标体系 |
2.3 德尔菲法结果 |
2.4 德尔菲法权重 |
2.5 消除阶段的我国疟疾风险评估指标集的变化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1.3 主客观综合评价方法的结合策略 |
1.4 组合评价方法 |
1.5 模型优劣的判断方法 |
1.6 统计分析工具 |
2 结果 |
2.1 德尔菲法与熵权法结合的权重系数 |
2.2 层次分析法权重 |
2.3 TOPSIS法 |
3 讨论 |
第四部分 消除阶段疟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 |
1.2 数据来源 |
1.3 统计分析 |
1.4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指标观测值的分析 |
2.2 各县市风险值总值与分值 |
2.3 多个综合评价模型所得结果的分析 |
2.4 组合多个综合评价模型所得结果 |
2.5 模型的优劣程度判断结果 |
2.6 疟疾风险因素调研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1 主要结论 |
2 科学性、特色和创新之处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指标值来源 |
附表2 指标观测值原始值 |
附表3 专家咨询表 |
附表4 疟疾知晓情况调查问卷 |
附表5 层次分析法专家的权重体系 |
附表6 层次分析法思想下疟疾风险值总值及排序 |
附表7 基于AHP-TOPSIS赋值结合的疟疾风险值总值及排序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件 |
(2)中国西南地区地里纤恙螨等重要恙螨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恙螨的分类地位及生活史 |
2 恙螨的分布 |
3 恙螨的宿主选择 |
4 恙螨与疾病的关系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1 调查资料及恙螨采集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现场调查地点筛选及调查设计 |
1.3 主要器材及试剂 |
1.4 恙螨幼虫的采集及宿主鉴定 |
1.5 恙螨幼虫标本制作与分类鉴定 |
1.6 数据录入与筛选 |
2 数据分析 |
2.1 常规统计分析 |
2.2 空间与时间分布格局分析 |
2.3 营养生态位分析 |
2.4 种间关系分析 |
2.5 Pearson相关分析 |
2.6 恙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第一节 地里纤恙螨等6 种恙螨在西南地区的分布规律及相关生态研究 |
1 小兽宿主动物捕获情况及恙螨采集情况 |
2 地里纤恙螨的分布规律 |
2.1 地里纤恙螨采集情况 |
2.2 地里纤恙螨在不同地理区域的水平分布 |
2.3 地里纤恙螨在不同海拔梯度的垂直分布 |
2.4 地里纤恙螨在不同地理景观和不同生境的分布 |
2.5 地里纤恙螨的宿主选择 |
2.6 地里纤恙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3 小板纤恙螨的分布规律 |
3.1 小板纤恙螨采集情况 |
3.2 小板纤恙螨在不同地理区域的水平分布 |
3.3 小板纤恙螨在不同海拔梯度的垂直分布 |
3.4 小板纤恙螨在不同地理景观和不同生境的分布 |
3.5 小板纤恙螨的宿主选择 |
3.6 小板纤恙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4 中华纤恙螨的分布规律 |
4.1 中华纤恙螨采集情况 |
4.2 中华纤恙螨在不同地理区域的水平分布 |
4.3 中华纤恙螨在不同海拔梯度的垂直分布 |
4.4 中华纤恙螨在不同地理景观和不同生境的分布 |
4.5 中华纤恙螨的宿主选择 |
4.6 中华纤恙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5 密点纤恙螨的分布规律 |
5.1 密点纤恙螨采集情况 |
5.2 密点纤恙螨在不同地理区域的水平分布 |
5.3 密点纤恙螨在不同海拔梯度的垂直分布 |
5.4 密点纤恙螨在不同地理景观和不同生境的分布 |
5.5 密点纤恙螨的宿主选择 |
5.6 密点纤恙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6 西盟合轮恙螨的分布规律 |
6.1 西盟合轮恙螨采集情况 |
6.2 西盟合轮恙螨在不同地理区域的水平分布 |
6.3 西盟合轮恙螨在不同海拔梯度的垂直分布 |
6.4 西盟合轮恙螨在不同地理景观和不同生境的分布 |
6.5 西盟合轮恙螨的宿主选择 |
6.6 西盟合轮恙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7 攸氏无前恙螨的分布规律 |
7.1 攸氏无前恙螨采集情况 |
7.2 攸氏无前恙螨在不同地理区域的水平分布 |
7.3 攸氏无前恙螨在不同海拔梯度的垂直分布 |
7.4 攸氏无前恙螨在不同地理景观和不同生境的分布 |
7.5 攸氏无前恙螨的宿主选择 |
7.6 攸氏无前恙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8 六种主要恙螨的种间关系分析 |
9 六种恙螨的宿主生态位分析 |
9.1 六种恙螨生态位宽度分析 |
9.2 六种恙螨生态位重叠及系统聚类分析 |
第二节 云南南部地里纤恙螨及小板纤恙螨的季节消长 |
1 宿主动物及恙螨采集情况 |
2 地里纤恙螨和小板纤恙螨的季节消长 |
3 地里纤恙螨和小板纤恙螨季节消长与气候因子波动的关系 |
第四章 讨论 |
1 地里纤恙螨等6 种主要恙螨的医学意义及媒介地位 |
2 六种恙螨的地理分布 |
3 六种恙螨的宿主选择 |
3.1 六种恙螨在不同宿主(科、属、种)的感染情况分析 |
3.2 六种恙螨在宿主体表的空间分布型 |
3.3 不同宿主参数(性别、年龄、体重、体长)下6 种恙螨的感染情况分析 |
3.4 六种恙螨宿主选择相互重叠分析 |
4 六种恙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5 地里纤恙螨和小板纤恙螨季节消长规律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云南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生态及印度囊棒恙螨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云南省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的生态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原始资料来源 |
1.1.2 现场调查 |
1.1.3 宿主动物及其体表螨类采集 |
1.1.4 恙螨和革螨分类鉴定 |
1.1.5 宿主感染统计 |
1.1.6 物种多样性统计 |
1.1.7 优势螨种的空间分布计算 |
1.1.8 类间(种间)关系分析 |
1.1.9 种多度分布和总物种预测 |
1.2 实验结果 |
1.2.1 两种家鼠体表螨类感染情况 |
1.2.2 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群落结构统计 |
1.2.3 两种家鼠体表两大螨类相互生态关系分析 |
1.2.4 两种家鼠体表优势螨种特征分析 |
1.2.5 不同地理景观两种家鼠体表螨类分布变化 |
1.2.6 不同性别两种家鼠体表螨类分布变化 |
1.2.7 不同海拔梯度两种家鼠体表螨类分布变化 |
1.2.8 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种多度分布和总物种预测 |
1.3 讨论 |
1.3.1 云南省两种家鼠体表螨类感染与多样性分析 |
1.3.2 两种家鼠体表优势螨种特征分析 |
1.3.3 不同地理景观两种家鼠体表螨类分布变化 |
1.3.4 不同性别家鼠体表螨类分布变化 |
1.3.5 不同海拔梯度两种家鼠体表螨类分布变化 |
1.3.6 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种多度分布和总物种预测 |
1.4 小结 |
第二章 云南省印度囊棒恙螨的形态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标本的来源与选择 |
2.1.2 恙螨幼虫的形态结构名称及缩写 |
2.2 实验结果 |
2.2.1 云南株印度囊棒恙螨的主要形态特征 |
2.2.2 不同地理株印度囊棒恙螨的形态结构比较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基于DNA分析的东北虎扩散状况、近交以及肠道菌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3 分子遗传标记及应用 |
1.3.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
1.3.2 线粒体DNA |
1.3.3 微卫星遗传标记 |
1.3.4 SNP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创新点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地的确定 |
2.2 老爷岭区域 |
2.3 张广才岭区域 |
2.4 完达山区域 |
3 长白山北部东北虎的空间分布和遗传学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伦理 |
3.2.2 研究区域 |
3.2.3 东北虎出现点数据 |
3.2.4 粪便样品收集和DNA提取 |
3.2.5 种群遗传分析 |
3.2.6 迁移个体的识别 |
3.2.7 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的关系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东北虎种群近交及其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域与样品采集 |
4.2.2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野生和圈养东北虎种群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比较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样品采集 |
5.2.2 DNA提取和16S rRNA基因测序 |
5.2.3 核心微生物 |
5.2.4 宏基因组测序和分析 |
5.3 结果 |
5.3.1 16S rRNA测序描述 |
5.3.2 圈养与野生东北虎肠道菌群的组成差异 |
5.3.3 核心微生物组的确定 |
5.3.4 圈养和野生东北虎种群肠道微生物功能的差异 |
5.3.5 肠道微生物群组成与功能的关系 |
5.4 讨论 |
5.4.1 东北虎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 |
5.4.2 东北虎的核心微生物 |
5.4.3 野生和圈养的东北虎在肠道菌群功能上的差异 |
5.4.4 肠道菌群组成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
5.5 保护管理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5)青海玛沁县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环境污染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棘球蚴病概述 |
1.2 棘球蚴病的流行情况 |
1.2.1 世界范围囊型棘球蚴病的流行概况 |
1.2.2 世界范围泡型棘球蚴病的流行概况 |
1.2.3 我国棘球蚴病的流行与预防控制 |
1.3 棘球绦虫不同宿主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1 影响棘球绦虫终宿主分布的因素 |
1.3.2 影响棘球绦虫中间宿主分布的因素 |
1.3.3 影响人群棘球蚴病分布的因素 |
1.4 3S技术在研究棘球蚴病流行中的应用 |
1.5 研究现场概况 |
1.5.1 玛沁县的基本情况 |
1.5.2 玛沁县棘球蚴病的流行情况 |
2 研究目标 |
2.1 总体目标 |
2.2 具体目标 |
3 研究内容 |
3.1 青海省玛沁县棘球绦虫终宿主的粪便污染情况及分布特征 |
3.2 青海省玛沁县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的多因素分析 |
4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青海玛沁县野外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的分布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区域 |
1.2 调查指标 |
1.3 研究方法 |
1.3.1 选点、抽样方法 |
1.3.2 地理坐标采集 |
1.3.3 终宿主粪便收集及鉴别 |
1.3.4 环境资料收集 |
1.3.5 终宿主粪便样品实验室检测 |
1.3.6 卫星遥感图片的获取与数据提取 |
1.4 分析方法 |
1.4.1 数据的整理和录入 |
1.4.2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粪便污染基本情况 |
2.1.1 雪山乡粪便污染 |
2.1.2 大武乡粪便污染 |
2.2 粪便污染的分布特征 |
2.2.1 棘球绦虫终宿主各粪便污染指标的正态性检验 |
2.2.2 不同环境类型中犬科动物粪便分布 |
2.2.3 不同类型环境中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 |
2.2.4 玛沁县野外环境不同终宿主粪便污染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青海玛沁县野外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的多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区域 |
1.2 调查指标 |
1.3 研究方法 |
1.3.1 选点、抽样方法 |
1.3.2 地理坐标采集 |
1.3.3 终宿主粪便收集及鉴别 |
1.3.4 环境资料收集 |
1.3.5 终宿主粪便样品实验室检测 |
1.3.6 卫星遥感图片的获取与数据提取 |
1.4 分析方法 |
1.4.1 数据的整理和录入 |
1.4.2 数据分析 |
1.4.3 Logistic回归分析 |
1.4.4 负二项分布拟合与负二项回归 |
2. 结果 |
2.1 棘球绦虫终宿主阳性粪便污染Logistic回归模型 |
2.1.1 Logistics回归的单因素分析 |
2.1.2 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及优化 |
2.2 棘球绦虫终宿主阳性粪便污染负二项回归模型 |
2.2.1 棘球绦虫终宿主阳性粪便污染负二项拟合 |
2.2.2 构建棘球绦虫终宿主阳性粪便污染负二项回归模型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总结 |
1. 主要结果 |
1.1 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基本情况 |
1.2 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分布特征 |
1.3 棘球绦虫终宿主阳性粪便数量分布类型 |
1.4 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
2. 创新点 |
3. 研究意义 |
4. 存在问题 |
5. 今后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青海玛沁野外现场调查记录表 |
附录2 青海玛沁野外棘球缘虫终末宿主粪便调查表 |
附录3 赛抗原ELISA检测结果记录表 |
附录4 终宿主粪抗原ELISA检测结果 |
附录5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件 |
(6)青藏高原东缘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种群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啮齿动物种群空间分布研究 |
2.1.1 地理尺度下啮齿动物种群空间分布研究 |
2.1.2 微生境尺度下啮齿动物种群空间分布研究 |
2.2 啮齿动物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
2.2.1 啮齿动物种群数量调查方法 |
2.2.2 啮齿动物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三章 研究思路与内容 |
3.1 研究思路 |
3.2 试验设计 |
3.2.1 高原鼢鼠种群空间分布研究 |
3.2.2 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
3.3 研究内容 |
3.3.1 高原鼢鼠种群空间分布研究 |
3.3.2 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
第四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高原鼢鼠种群分布调查区概况 |
4.1.2 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动态调查区概况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3.1 高原鼢鼠分布点数据获取 |
4.3.2 高原鼢鼠土丘数量和分布调查 |
4.3.3 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和生态寿命调查 |
4.3.4 当前环境变量数据获取 |
4.3.5 未来气候数据获取 |
4.3.6 植物群落调查 |
4.3.7 土壤性状调查 |
4.3.8 预测软件及模型的选择 |
4.3.9 模型预测结果精度评价 |
4.4 数据分析 |
4.4.1 高原鼢鼠地理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2 高原鼢鼠潜在分布区面积变化分析 |
4.4.3 气候变化下高原鼢鼠潜在分布区的海拔、温度和降水变化分析 |
4.4.4 微生境尺度下高原鼢鼠土丘空间格局分析 |
4.4.5 微生境尺度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估算 |
4.4.6 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
5.1 地理尺度下高原鼢鼠现实分布特征 |
5.1.1 高原鼢鼠现实分布范围 |
5.1.2 高原鼢鼠地理分布与海拔、温度和降水的关系 |
5.1.3 高原鼢鼠分布与土壤物理性状的关系 |
5.1.4 高原鼢鼠分布与物种丰富度的关系 |
5.1.5 高原鼢鼠分布与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
5.1.6 高原鼢鼠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
5.2 高原鼢鼠潜在分布区预测 |
5.2.1 不同物种分布模型对高原鼢鼠潜在地理分布范围预测精度评价 |
5.2.2 环境因子对高原鼢鼠分布的贡献率 |
5.2.3 当前环境下高原鼢鼠潜在分布范围及面积 |
5.2.4 未来青藏高原温度和降水的变化情况 |
5.2.5 未来气候变化对高原鼢鼠地理分布区的影响 |
5.2.6 未来气候变化下高原鼢鼠潜在分布区的海拔变化 |
5.2.7 高原鼢鼠潜在分布范围变化与温度和降水变化的关系 |
5.3 微生境尺度下高原鼢鼠土丘空间分布格局 |
5.3.1 高原鼢鼠土丘空间分布格局 |
5.3.2 不同环境因子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
5.3.3 高原鼢鼠土丘分布与各环境因子的空间关联性 |
5.3.4 土丘分布与各环境因子空间关联性的显着性检验 |
5.4 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
5.4.1 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变化特征 |
5.4.2 研究区气候变化特征 |
5.4.3 植物地下生物量的年际变化特征 |
5.4.4 高原鼢鼠种群数量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 |
5.4.5 高原鼢鼠种群生态寿命 |
第六章 讨论 |
6.1 地理尺度下高原鼢鼠分布规律 |
6.2 微生境尺度下高原鼢鼠土丘空间分布格局 |
6.3 气候变化对高原鼢鼠潜在分布范围的影响 |
6.4 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动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6.5 高原鼢鼠种群生态寿命 |
第七章 主要结论 |
第八章 创新点 |
第九章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导师简介 |
(8)中缅边境疟疾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及依据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疟疾无症状感染水平横断面研究 |
第一章 不同检测方法对疟疾无症状感染检出率的比较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疟疾无症状感染水平横断面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小结 |
第二部分 疟疾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一章 中缅边境无症状感染者人群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宿主TLR基因多态性对疟疾无症状感染影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疟原虫抗性分子标记多态性特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小结 |
第三部分 疟疾无症状感染持续时间队列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小结 |
研究总结 |
附录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2 横断面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3 队列研究调查问卷 |
综述 疟疾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云南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莫氏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莫氏立克次体概况 |
1.2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概况 |
1.3 莫氏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检测 |
1.4 云南鼠疫疫源地概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材料 |
2.2.1 采样点的选取 |
2.2.2 鼠形动物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
2.2.3 实验主要试剂 |
2.2.4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2.2.5 实验主要耗材 |
2.3 方法 |
2.3.1 样本DNA提取 |
2.3.2 样本DNA浓度测定 |
2.3.3 巢式PCR检测 |
2.3.4 测序 |
2.3.5 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 |
2.3.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7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结果 |
3.1 云南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种群构成及分布情况 |
3.2 巢式PCR检测结果 |
3.3 分子进化遗传分析 |
3.3.1 序列比对及同源性分析 |
3.3.2 序列进化分析 |
3.4 云南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莫氏立克次体感染状况 |
3.5 云南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状况 |
3.5.1 不同地区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状况 |
3.5.2 不同类型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状况 |
3.5.3 野外鼠形动物中不同鼠种间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状况 |
3.5.4 不同海拔梯度野外鼠形动物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状况 |
3.5.5 不同性别野外鼠形动物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状况 |
3.5.6 不同栖息环境野外鼠形动物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状况 |
3.5.7 不同季节野外鼠形动物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状况 |
第四章 讨论 |
4.1 野外鼠形动物莫氏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状况分析 |
4.2 野外鼠形动物感染莫氏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影响因素分析 |
4.3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基因多样性及进化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鼠型斑疹伤寒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滇西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感染贝氏柯克斯体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1.1 贝氏柯克斯体病原学特征 |
1.2 Q热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1.3 贝氏柯克斯体分子检测方法 |
1.4 滇西鼠疫疫源地概况及其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采样点地理位置 |
2.2 野外鼠形动物采集情况 |
2.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及其耗材 |
2.4 实验方法 |
2.4.1 病原DNA提取方法 |
2.4.2 巢氏PCR检测 |
2.4.3 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 |
2.4.4 测序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滇西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贝氏柯克斯体感染情况 |
3.2 不同影响因素野外鼠形动物贝氏柯克斯体感染状况分析 |
3.2.1 不同种类野外鼠形动物贝氏柯克斯体感染情况 |
3.2.2 不同性别野外鼠形动物贝氏柯克斯体感染情况 |
3.2.3 不同生境野外鼠形动物贝氏柯克斯体感染情况 |
3.2.4 不同海拔梯度野外鼠形动物贝氏柯克斯体感染情况 |
3.2.5 不同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贝氏柯克斯体感染情况 |
3.2.6 不同季节野外鼠形动物贝氏柯克斯体感染情况 |
3.3 贝氏柯克斯体巢氏PCR检测结果 |
3.3.1 巢氏PCR扩增DNA样本结果 |
3.3.2 贝氏柯克斯体ComⅠ基因同源性分析 |
3.3.3 贝氏柯克斯体ComⅠ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滇西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贝氏柯克斯体感染概况 |
4.2 野外鼠形动物感染贝氏柯克斯体影响因素分析 |
4.3 贝氏柯克斯体ComⅠ基因多态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Q热立克次体主要宿主动物、媒介及其疾病影响因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多种寄生虫种群感染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消除阶段中国疟疾输入再传播风险评估研究[D]. 莫晓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
- [2]中国西南地区地里纤恙螨等重要恙螨分布规律研究[D]. 吕艳. 贵州大学, 2021(01)
- [3]云南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生态及印度囊棒恙螨形态研究[D]. 丁帆. 大理大学, 2021
- [4]基于DNA分析的东北虎扩散状况、近交以及肠道菌群的研究[D]. 宁瑶.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5]青海玛沁县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环境污染及影响因素研究[D]. 魏思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6]青藏高原东缘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种群动态研究[D]. 楚彬.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中缅边境疟疾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研究[D]. 王笑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
- [9]云南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莫氏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调查[D]. 贺琪楠. 大理大学, 2020(05)
- [10]滇西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感染贝氏柯克斯体调查[D]. 刘思彤. 大理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