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LEPR、ZAG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黄牛LEPR、ZAG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论文摘要

本研究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了南阳牛、秦川牛、郏县红牛、晋南牛、安格斯牛和中国荷斯坦牛6个群体共655个个体的LEPR基因和ZAG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了其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并对南阳牛、秦川牛和郏县红牛3个群体在上述基因座位的多态性与生长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以检验这些基因的多态对黄牛生长发育的遗传效应,以期发现对重要经济性状具有显著效应的遗传标记,为中国黄牛的高效选育和分子标记数据库的建立、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提供遗传学依据。本研究获得了以下结果:1.6个黄牛品种LEPR基因多态性分析共检测了LEPR基因的6个基因座L1~L6,包含了外显子2~外显子7,在LEPR基因的6个基因座中,仅在L3基因座发现多态性,在L1、L2、L4~L6基因座没有发现多态性。在南阳牛、秦川牛、郏县红牛、晋南牛、安格斯牛5个品种的L3基因座首次发现5个SNP(NC007301:g.26767T>C,26805C>T,27050A>G,27063G>A和27079G>A),这5个SNP完全连锁,前2个SNP在内含子3上,后3个SNP位于外显子4上,其中27050A>G和27079G>A突变分别导致LEPR蛋白197His>Arg和207Asp>Asn氨基酸突变。在中国荷斯坦牛中没有发现多态。卡方检验显示,郏县红牛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而其余5个品种处于平衡状态。南阳牛、秦川牛、郏县红牛、晋南牛、安格斯牛和中国荷斯坦牛6个群体遗传多态指数Ne/PIC/He分别为1.56/0.29/0.36,1.83/0.35/0.45,1.82/0.35/0.45,1.68/0.32/0.41,1.82/0.35/0.45,1.00/0.00/0.00。基因型分布的卡方独立性检验显示,中国荷斯坦牛与地方黄牛和安格斯牛差异极显著(P<0.01)。2.LEPR基因多态性与南阳牛、秦川牛和郏县红牛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在黄牛中,LEPR基因的L3基因座发现AA、AB、BB三种基因型。在南阳牛群体中,AA型个体6月龄体重、平均日增重显著大于BB型个体(P<0.05);AA型个体6月龄体高、体斜长显著大于AB型和BB型个体(P<0.05或P<0.01),AA型和AB型个体6月龄胸围显著大于BB型个体(P<0.05)。AA型个体12月龄体高、体斜长显著大于AB型和BB型个体(P<0.05或P<0.01);AA型和AB型个体12月龄胸围显著大于BB型个体(P<0.05或P<0.01)。在郏县红牛群体中,AA型个体胸围、坐骨端宽显著大于AB型个体(P<0.05)。在秦川牛中没有发现与基因座多态显著相关的性状。3.6个黄牛品种ZAG基因多态性分析对ZAG基因共检测了Z1、Z2、Z3和Z4四个基因座,除Z2基因座外,其他3个基因座都发现了多态性。在黄牛中,首次检测到6个SNP(NC007326:g 115T>C,3257G>A,4013G>A,4027C>T,4032T>C和4120C>T),全部都位于编码区,其中115C>T突变导致了17位Ser突变为Pro,3257A>G突变导致了189位Arg突变为Lys,4013A>G突变导致了233位Gly突变为Glu,4027T>C突变导致了238位Arg突变为TrP,4120T>C突变导致了269位Pro突变为Ser。在中国荷斯坦牛中只在Z1基因座发现多态。南阳牛、秦川牛、郏县红牛、晋南牛、安格斯牛和中国荷斯坦牛6个群体Z1基因座遗传多态指数Ne/PIC/He分别为1.41/0.25/0.29,1.48/0.27/0.32,1.47/0.28/0.32,1.34/0.22/0.26,1.48/0.27/0.32,1.36/0.23/0.27;Z3基因座遗传多态指数Ne/PIC/He分别为1.25/0.18/0.20,1.06/0.06/0.06,1.05/0.04/0.05,1.03/0.04/0.03,1.14/0.11/0.12,1.00/0.00/0.00;Z4基因座遗传多态指数Ne/PIC/He分别为1.52/0.30/0.34,1.47/0.28/0.32,1.48/0.29/0.32,1.39/0.27/0.29,1.27/0.17/0.18,1.00/0.00/0.00。Z1和Z4基因座在大部分群体处于中度多态,而Z3基因座所有群体都处于低度多态。基因型分布的卡方独立性检验显示,在Z3和Z4基因座中国荷斯坦牛与地方黄牛和安格斯牛差异极显著(P<0.05或P<0.01)4.ZAG基因多态性与南阳牛、秦川牛和郏县红牛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在ZAG基因的Z1和Z3基因座各检测到AA和AB两种基因型,在Z4基因座检测到AA、AB、AC三种基因型。经最小二乘分析,Z1和Z3多态基因座对南阳牛、郏县红牛和秦川牛的生长发育性状没有显著影响,而ZAG基因的Z4多态基因座对南阳牛18月龄的坐骨端宽有显著影响,AC型个体显著大于AB型个体(P<0.05);郏县红牛AC型个体体斜长、胸围和体重显著大于AA、AB型个体(P<0.05或P<0.01);Z4基因座对秦川牛的生长发育性状没有显著影响(P>0.05)。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肉牛培育概况
  • 1.1.1 肉牛业的发展现状
  • 1.1.2 国内外肉牛品种培育概况
  • 1.2 分子标记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
  • 1.2.1 分子标记图谱的构建
  • 1.2.2 群体遗传变异与遗传距离及杂种优势预测研究
  • 1.2.3 标记辅助选择与标记辅助渗入
  • 1.2.4 DNA分子标记与动物的起源进化研究
  • 1.3 主要的分子标记介绍
  • 1.3.1 分子标记研究概况
  • 1.3.2 分子标记的发展
  • 1.3.3 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优势
  • 1.4 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1 LEPR基因研究进展
  • 1.4.2 ZAG基因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LEP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动物样本来源
  • 2.1.2 生长性状数据
  • 2.1.3 试验主要试剂
  • 2.1.4 仪器设备
  • 2.1.5 主要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PCR反应所用引物的设计
  • 2.2.3 DNA质量的检测、纯化及浓度计算
  • 2.2.4 扩增产物的PCR-SSCP分析
  • 2.2.5 图像分析
  • 2.2.6 测序
  • 2.3 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 2.3.1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 2.3.3 基因座遗传纯合度(Ho)、杂合度(He)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
  • 2.3.4 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
  • 2.3.5 相关分析统计模型
  • 2.4 PCR-SSCP结果与分析
  • 2.4.1 牛基因组DNA样品的检测
  • 2.4.2 PCR产物的电泳检测
  • 2.4.3 PCR-SSCP结果
  • 2.4.4 LEPR基因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2.4.5 LEPR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ZAG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 3.4 PCR-SSCP结果与分析
  • 3.4.1 牛基因组DNA样品的检测
  • 3.4.2 PCR产物的电泳检测
  • 3.4.3 PCR-SSCP结果
  • 3.4.4 ZAG基因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3.4.5 ZAG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 3.5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创新点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LEPR基因在贵州白山羊组织中的表达[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7(01)
    • [2].贵州白山羊LEPR基因多态性[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5(09)
    • [3].陆川猪和大白猪LEPR基因对产仔数的效应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 2009(11)
    • [4].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9(06)
    • [5].lepr和mc4r基因突变斑马鱼的制备及表型分析[J]. 生理学报 2017(01)
    • [6].贵州黑山羊和黔北麻羊LEPR基因第7、8、10和18外显子的多态性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6(12)
    • [7].牦牛瘦素受体基因(LEPR)多态性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1(02)
    • [8].Lep和LEPR基因在不同脂尾型绵羊脂肪组织中的mRNA表达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 2013(07)
    • [9].硫辛酸合成酶在Lepr~(db/db)小鼠肝肾中的表达[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8(02)
    • [10].LEPR外显子突变与ApoE基因多态性对儿童脂代谢的影响[J]. 山东医药 2009(47)
    • [11].应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技术鉴定Lepr~(db/+)小鼠子代基因型[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8(02)
    • [12].LEPR基因Gln223Arg位点多态性与体重减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性[J]. 广东医学 2016(22)
    • [13].LEPR基因多态性与未绝经女性BMI变化的关系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17(09)
    • [14].中国人群LEP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5(10)
    • [15].FABP3和LEPR基因多态性及其表达水平对猪肌内脂肪(IMF)含量和脂肪覆盖度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 2012(01)
    • [16].2型糖尿病家系患者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的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1(24)
    • [17].Lepr~(db/db)小鼠肾损伤机制探讨[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3)
    • [18].RETN、LEPR和ADIPOQ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风险及血脂代谢的关系[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11)
    • [19].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上海某区汉族儿童的相关性研究[J]. 营养学报 2012(01)
    • [20].靶向奶牛Lepr基因的miR-30d报告基因载体构建及靶向验证[J]. 中国乳品工业 2011(05)
    • [21].LEPR及LEP基因表达量对FecB不同基因型小尾寒羊产羔数的影响[J]. 畜牧兽医学报 2018(05)
    • [22].牦牛LEPR基因第4外显子PCR-SSCP实验条件的优化[J]. 中兽医学杂志 2014(08)

    标签:;  ;  ;  ;  

    黄牛LEPR、ZAG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