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中医文献及证治规律研究](https://www.lw50.cn/thumb/e16f1ab288b8e44d51a9ca15.webp)
论文摘要
通过文献研究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医文献有关治疗角膜炎的古今方药进行分析研究。论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运用文献学方法,收集古今相关文献,系统总结角膜炎的病名沿革、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概况;第二部分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治疗角膜炎的334首古今方剂进行研究,从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角度,分析了元代及其以前、明代、清代和近现代四个历史时期角膜炎的证治规律特点,并从整体上对本病的方药证治规律进行分析探讨;最后,根据文献研究和统计分析结果,结合中医药理论,对角膜炎的病因病机、临证思路、辨证论治规律等进行重新认识,提出了以病因、病位、体质三要素相结合的角膜炎发病机理新假说和辨证论治新观点,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论文目录
提要Abstract引言第一部分 古今文献研究概况一、古代文献研究概况(一) 中医病名溯源(二) 病因病机(三) 治法概览(四) 方药沿革(五) 方剂归类简介(六) 其它治疗手段(七) 治疗宜忌(八) 预后判断二、现代文献研究综述(一) 中医病因病机研究(二) 临床证治研究(三) 方药实验研究(四) 其它治疗手段第二部分 角膜炎方药证治规律研究一、课题的方法学及设计(一) 统计学方法在中医文献研究中的应用(二) 课题设计二、方剂分布概况三、各个历史时期方药证治状况(一) 元代及其以前(二) 明代(三) 清代(四) 近现代四、各个历史时期药物使用频率的演变(一) 清热药使用频率变化(见图1)(二) 解表药使用频率变化(见图2)(三) 补虚药使用频率变化(见图3)(四) 活血化瘀药使用频率变化(见图4)(五) 利水渗湿药使用频率变化(见图5)(六) 平肝熄风药使用频率变化(见图6)(七) 泻下药使用频率变化(见图7)(八) 化痰止咳平喘药使用频率变化(见图8)(九) 理气药使用频率变化(见图9)(十) 祛风湿药使用频率变化(见图10)(十一) 化湿药使用频率变化(见图11)(十二) 收涩药使用频率变化(见图12)(十三) 安神药使用频率变化(见图13)(十四) 温里药使用频率变化(见图14)(十五) 止血药使用频率变化(见图15)(十六) 开窍药使用频率变化(见图16)五、全部方药证治规律研究(一) 频数分析见表17~表20(二) 聚类分析第三部分 讨论一、眼局部解剖与脏腑关系二、角膜炎病因探讨(一) 外感病因(二) 内伤病因(三) 病理产物三、角膜炎病机探讨(一) 肝经风热(二) 肝火炽盛(三) 肝胆湿热(四) 阴虚夹风(五) 瘀血内阻(六) 痰火攻目(七) 气阴两虚四、角膜炎中医易发体质探讨(一) 体质是决定发病和病性的内在基础(二) 体质因素在角膜炎发病中的作用(三) 角膜炎中医易发体质类型及其特征五、角膜炎发病机理假说(一) 角膜炎发病机理假说——热风虚瘀交互为患是角膜炎重要病理机制(二) 假说建立的依据六、角膜炎辨治规律探讨(一) 临证思路(二) 辨证要点及治法方药结语参考文献致谢查新报告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角膜炎论文; 中医文献论文; 统计学论文; 方药证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