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情采集及信息分类的研究

地震灾情采集及信息分类的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性国家,地震所带来的灾害不可估量。同时,“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余震活动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四川省地震活动进入了新的活跃期,地震形势十分严峻。而震后第一时间掌握地震现场的灾情信息,可以为地震应急、抗震救灾工作提供辅助决策依据,有助于实现高效、有序地组织地震应急、灾害紧急救援的开展,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伴随嵌入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的日渐成熟,我国的抗震救灾工作也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开发一套功能完善、界面友好、方便携带的PDA地震灾情采集系统不仅可以满足灾情上报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要求,也提高了四川省省、市、县、乡应对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该系统便于及时准确获取地震灾情数据,进而及时开展地震应急、抗震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所带来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能明显地提高应急工作的实效性、准确性和针对性。本课题来源于四川省地震局减灾救助研究所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中的《四川省灾情上报接受处理系统建设》项目。课题结合目前我国地震灾情上报工作和灾情信息分类的现状,以及对无线智能PDA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PDA的地震灾情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灾情信息进行了分类和编码。本课题利用PDA的移动性和无线传输特性,使信息系统的触角延伸到灾后现场,整合GIS、GIS和GPRS/3G等技术,实现各种地震灾情数据采集、发送、接受和命令下达工作。灾情出现后,分布在各个乡镇的灾情上报人员第一时间利用客户端软件调用手机摄像头拍出灾情图片,并编辑灾情相关信息,编辑完成后点击发送键,PDA客户端软件会获取拍摄地的GPS经纬度信息一并上传至省区域中心,省区域中心第一时间通过上传的经纬度信息显示出灾情的具体地点以及灾情相关信息,以便及时有效的处理灾情。省区域中心可自定义选择对象进行灾情信息下发,该信息附带有受灾地经纬度,以及灾情相关信息,客户端收到后调用GIS模块显示出灾情所在具体位置,并比对客户端现在所处位置,进行最优化路经计算,显示于客户端屏幕,以便及时救援。于此同时,灾情数据的采集、上报与下发各个部分的有效实施便形成了一套完整、智能、方便、快捷的灾情上报应用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PDA用于信息采集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灾情数据上报以及灾情信息分类的现状,然后提出了基于Windows mobile的PDA为终端设备的地震灾情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从系统总体构架、系统实现的总体功能和采集的灾情信息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的介绍;重点研究了地震灾情信息的分类和编码,以及PDA灾情采集系统软件的设计。最后,给出了系统结果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灾情信息研究现状
  • 1.2.2 地震灾情数据上报现状
  • 1.2.3 PDA用于采集信息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1.3.1 必要性
  • 1.3.2 可行性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形式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灾情信息分类研究
  • 2.1 概述
  • 2.2 灾情信息定义
  • 2.3 灾情信息分类
  • 2.4 灾情信息分级
  • 2.5 灾情内容及其类别及级别
  • 2.5.1 第一大类原始信息
  • 2.5.2 第二大类综合信息
  • 2.6 灾情数据编码
  • 2.6.1 灾情数据编码意义
  • 2.6.2 灾情数据编码方案
  • 第3章 地震灾情数据采集系统总体设计
  • 3.1 研究目标
  • 3.2 系统总体构架
  • 3.3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
  • 3.4 灾情采集信息内容及格式
  • 3.4.1 震感
  • 3.4.2 重要目标破坏状态
  • 3.4.3 基础设施破坏状况
  • 3.4.4 建构筑物破坏情况
  • 3.4.5 次生灾害信息
  • 3.4.6 异常信息
  • 3.4.7 人员伤亡
  • 3.4.8 社会影响
  • 3.4.9 灾情核实信息
  • 第4章 地震灾情数据采集系统详细设计
  • 4.1 系统软硬件描述
  • 4.1.1 PDA选型
  • 4.1.2 PDA终端硬件结构
  • 4.1.3 中心服务器端运行环境
  • 4.2 系统功能概要设计
  • 4.2.1 概述
  • 4.2.2 PDA设备终端软件功能设计
  • 4.2.3 中心服务器端功能设计
  • 4.3 系统软件详细设计
  • 4.3.1 程序系统的层次结构
  • 4.3.2 PDA设备终端软件模块详细设计
  • 4.3.3 中心服务器端软件模块详细设计
  • 第5章 结果分析
  •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认证微博的灾情信息快速获取与信息提取技术研究[J]. 防灾减灾学报 2020(02)
    • [2].加强灾情信息管理的思考[J]. 社会工作(实务版) 2011(05)
    • [3].洛阳市逐步完善灾情信息员制度[J]. 科技信息 2011(31)
    • [4].灾情信息[J]. 中国应急救援 2008(06)
    • [5].基于WebGIS的多源灾情信息可视化平台设计与实现[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30)
    • [6].震后综合灾情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 [7].基于ASP.NET的灾情信息系统的设计[J]. 现代电子技术 2013(14)
    • [8].基于智能手机的地震灾情信息上报系统[J]. 高原地震 2016(02)
    • [9].固本强基,全力做好灾情信息管理[J]. 中国减灾 2014(19)
    • [10].网络地震灾情信息智能处理模型与地震烈度判定方法研究[J]. 震灾防御技术 2012(04)
    • [11].灾情数据自动获取的地震灾情信息系统[J]. 数据采集与处理 2009(S1)
    • [12].现势性地震灾情信息分类方法研究[J]. 山西建筑 2017(27)
    • [13].公众参与式地震灾情信息服务平台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6(04)
    • [14].基于自动文摘的地震灾情信息分析处理系统研究与实现[J]. 化工中间体 2015(12)
    • [15].强化灾情信息管理 提升应对灾害能力[J]. 中国减灾 2013(13)
    • [16].洛阳市逐步完善灾情信息员制度[J]. 中国减灾 2009(01)
    • [17].海门市建立灾情信息网络 畅通快速报灾渠道[J]. 中国民政 2008(09)
    • [18].气象灾情信息数据库设计分析[J]. 硅谷 2013(03)
    • [19].九寨沟7.0级地震震后72小时灾情信息特征分析[J]. 四川地震 2019(02)
    • [20].基于网络的地震灾情信息时-空分布规律及启示[J]. 国际地震动态 2009(12)
    • [21].一事一议[J]. 中国应急管理 2020(01)
    • [22].多源地震灾情信息融合的烈度判定方法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2015(03)
    • [23].灾情信息管理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以G省为例[J]. 质量与市场 2020(15)
    • [24].面向公众的地震灾情发布与获取系统研发[J]. 城市与减灾 2017(03)
    • [25].基于WSN的灾情信息监测系统的设计[J]. 仪器仪表用户 2013(01)
    • [26].灾情信息[J]. 中国应急救援 2008(04)
    • [27].GIS系统中灾情信息动态可视化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2012(06)
    • [28].三维减灾系统中灾情数据管理与灾情信息集成显示技术研究[J]. 测绘科学 2011(01)
    • [29].灾情信息[J]. 中国应急救援 2009(02)
    • [30].基于互联网+的安徽省地震局灾情信息交互及应急调度系统设计研究[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8(03)

    标签:;  ;  ;  

    地震灾情采集及信息分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