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隐性知识发展路径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隐性知识发展路径研究

论文摘要

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教师教育成为关注的热点,证明存在保障教师专业属性的“知识基础”,阐明教师职域里发挥作用的专业知识领域与结构中,关于教师知识的研究文献大量涌现。但是无论理论界还是实践领域普遍存在着一种偏见,小学教师教育领域几乎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边角料”,小学教师的专业化进程令人担忧。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要么理论过于空、大,远离小学教育的真实世界,要么实践匮乏理论根基,禁不得“推敲”。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尤其严重。为了给小学数学教师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我确定研究对象是“未来小学数学教师”,研究主题为“教学实践中指导(小学数学)教师行为的知识是什么,教师如何发展这种知识?”它是基于两个前提假设:一是:尽管小学教师理论水平不高,但是他们在教育教学中暴露出共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倾向,那么,我假设“存在着某种内隐的知识,这种知识实际地‘支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二是,如果假设一得到证实,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教育者,有必要、也应该使这种知识(趋于)“显性化”,那么,我假设“至少存在着一种最适合小学数学教师发展自己内隐知识的研究方法”。关于主题的研究,应该是一个向外开放的、没有边界的系统。我研究的总体思路是,“找到包含问题的最小化理论”和“理论最大化地指导教育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对理论进行丰富与论证。这样,形成了本研究的创新点:验证“无法言传、不能明确反思的知识影响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目的的达成”。全文布局如下:首先,理论梳理与反思。文中“上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论证了“知识转型”视角下知识多元化、研究方法多样化的当代社会,对于教师所拥有的、可以自主发展的——隐性知识的关注具有深远的意义;深刻挖掘了教师隐性知识的内涵;广泛搜集、整理了“教师隐性知识的转化”在理论上可能的路径;结合当前数学教师的研究现状,提出了适合小学数学教师隐性知识开发的路径——教育叙事研究。其次,实践尝试。文中“下篇”对教育叙事研究展开实践尝试。作为质的研究,它要从三个层面来进行探讨:(1)方法论,即指研究的思想体系,其中包括基本的理论假设、原则、研究逻辑和思路等;(2)研究方法/方式,即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3)具体的技术和技巧,即在研究中具体工具、手段和技巧的使用等。第三个层面的研究以数学教师案例的形式呈现,期待获得对于师者的启示。最后,反思中总结全文。研究的正向结果是:通过教育叙事的方法,被研究者对“自身拥有的观念和知识”获得了较好的认识和意义的澄清,以比较积极的态度和不同以往的视角对待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但是,研究同时也暴露出反向的结果:源于研究者对叙事研究使用中方法、技巧维度的缺乏和被研究者自身难以逾越的壁垒——写作,在未来展望中给研究者提供了研究的新视角——教师知识管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I 寻找一个理由——源于教学实践的理由
  • II 寻找一种方法——无能为力的教师与教育叙事研究方法
  • III 研究的主题与意义
  • IV 研究的设计思路与创新点
  • V 论文的框架
  • 上篇:理论篇
  • 第一章 知识性质的后现代转变
  • 1.1 对“知识基本性质”的辨析
  • 1.1.1 现代知识的性质
  • 1.1.2 后现代知识的性质
  • 1.2 认识知识基本性质的意义
  • 第二章 教师“隐性知识”理论溯源与概念辨析
  • 2.1 哲学视角的解释:隐性知识的提出
  • 2.2 心理学与现象学追问:教师个体知识的关注
  • 2.3 相关概念的澄清
  • 2.3.1 教师隐性知识与“学科内容知识”
  • 2.3.2 教师隐性知识与“教师实践性知识”
  • 2.4 教师隐性知识的意义
  • 第三章 教师“叙事研究”的理论溯源与概念辨析
  • 3.1 现代现象学的影响: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 3.2 现代阐释学的影响:视阈的融合
  • 3.3 后现代思潮影响:追求规律的“普遍性”还是方法的“有效性”
  • 3.4 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质的研究”
  • 3.4.1 “质的研究”立场、方法与特点
  • 3.4.2 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质的研究
  • 3.4.3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操作程序
  • 3.5 教育叙事研究的概念界定
  • 3.5.1 教育叙事研究的立场
  • 3.5.2 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
  • 下篇:实践篇
  • 第四章 教师参与研究的现状
  • 4.1 现状之一:对教师的研究
  • 4.2 现状之二:教师进行的研究
  • 第五章 教师如何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研究的技巧
  • 5.1 行动之一:确定“反思支架”
  • 案例:亲师?信道?
  • 5.2 行动之二:大胆运用多种的研究方法
  • 案例:由“函数”的概念而引发的思考
  • 结语
  • I. 研究的结果、不足与展望
  • II. 于我向内的求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更新理念 发展学生的思维——由《能用5/6表示吗?》所想到的[J]. 教育革新 2012(02)
    • [2].小学数学教师备课资源整合策略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9(86)
    • [3].西藏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认识信念的调查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 2020(02)
    • [4].教学反思在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运用研究[J]. 才智 2020(06)
    • [5].通过教学反思提升小学数学教师能力的策略[J]. 华夏教师 2020(14)
    • [6].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必要性及策略[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6)
    • [7].小学数学教师“课题研究”:现状、问题、对策[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9(04)
    • [8].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模型思想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 教育观察 2018(14)
    • [9].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数学教育学报 2013(05)
    • [10].试析影响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的因素——基于15位小学数学教师的调查[J]. 数学教育学报 2016(06)
    • [11].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接受度[J]. 数学教育学报 2008(05)
    • [12].小学数学教师教学问题意识的调查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 2009(06)
    • [13].加强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想法[J]. 科技视界 2016(27)
    • [14].适时切入 演绎精彩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21)
    • [15].“厦门市第四期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班”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举办[J]. 课程.教材.教法 2016(09)
    • [16].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J]. 赤子(上中旬) 2016(22)
    • [17].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 赤子(上中旬) 2016(23)
    • [18].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提高研读教材的能力[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01)
    • [19].关于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J]. 现代交际 2016(19)
    • [20].浅析乡镇小学数学教师素养的提升[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7(05)
    • [21].以城带乡:促进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04)
    • [22].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探讨[J]. 才智 2017(01)
    • [23].浅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抓好课堂教学[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13)
    • [24].小学数学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策略[J]. 淄博师专学报 2017(02)
    • [25].基于“互联网+”的农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以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31)
    • [26].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 才智 2017(07)
    • [27].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初探——基于新课程改革视角[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7(08)
    • [28].关于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有效性的探讨[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05)
    • [29].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探讨[J]. 劳动保障世界 2015(24)
    • [30].小学数学教师“课题研究”中的理论问题探析[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6(03)

    标签:;  ;  ;  

    小学数学教师隐性知识发展路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