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流市清水口镇初级中学刘丽琼
摘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活动、提高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兴趣质疑方法
初中语文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要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活动、提高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精心选材,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阅读指导中应精心选择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阅读材料,来满足不同兴趣特点的学生的需求。阅读的材料主要以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三大文体为主,所选材料要能打动学生心灵。在阅读教学材料的选择上,要多角度,多层次,让学生在感受材料中产生新奇,从而达到刺激情绪、情感的效果。精心选择材料,学生会用心去体会和感受。久而久之,教师能把学生注意的目光和期盼的心情抓住,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调动学生活跃的思维,启动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达到让学生自然投入,积极思考,勇于设疑解疑,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的理解、分析和感悟的讨论中。精心选择的阅读材料,可以给学生带来心灵共振,情感共鸣,使学生入景入情心领神会。
二、学会质疑,大胆提问
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一旦形成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后,自然会提出很多问题。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激起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将改掉以解决阅读卷上关于文本的几个问题或老师提的问题为主的教学过程,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同时注意引导他们由提一些不着边际、鸡毛蒜皮的问题过渡到围绕文章主要内容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有了问题,学生自然会急于寻求问题的答案,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探求真知,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问题,不急于分析、解答,也不马上进入讨论中,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进行阅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当然,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体验、家庭社会背景的不同,对同一事物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因此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可让学生在文中深有感触的地方作旁注,写上自己读后的感受、想法,或是发表议论。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得以锻炼。
三、创设情境,入景动情
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就是把教材所写的生活和学生的生活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新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语文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扮演角色体会情境是指教师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使教学情境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阅读课文为经历生活,变感受人物情感为自我情感的流露,变纯粹的说教为主动地体验人生哲理。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的人物,学生思维活跃,会产生很多独到的见解,对于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新奇的见解,教师要善于发现、肯定和引导。多媒体创设情境是结合教学实际,把有关的内容以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形式形象地呈现出来,不但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学习环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帮助学生增加表象积累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积累与实践
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增厚语文功底,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形成一种无形的积累。这种无形积累是阅读经历的初级阶段,能对学生的人格、各方面修养起着良好的熏陶作用。但这种随意性、消遣性的积累,较难快速地深入学生的大脑,并通过大脑分析理解吸引力,化为自己的知识。这就迫切需要阅读的主体在无形积累的基础上加强有形的积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世上真正能过目不忘的人毕竟少之又少,所以进入阅读的精读阶段就要学会摘抄,记录,点评,质疑。我并不赞同对待每本书都持“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态度,因为书海无涯,开卷即兴笔墨对于大部分的中学生都有些严谨过头了,反而阻碍了阅读的开拓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不过,阅读主体在博览群书之时,也要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动笔摘抄自己所欣赏的,所需要的语段,学习领悟作者的思想与审美情趣;归类收集文字信息,充实自己的写作资源;积累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拓宽自己的文化涵养和储备自己的口语交际材料。
五、教给自学的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的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的知识大门,读懂各类文章。
如《少年闰土》一文的教学,我设计了多种练习,让学生边读边想边做练习,通过外貌看特点,理解语言知特点,分析动作抓特点,体会心理明特点,对比之中想特点,最后归纳出:闰土是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勇敢、机智的农村少年。在此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归纳读写人文章时,抓住人物特点的方法: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来抓住人物的特点。
有的课文各段内容的写作方法相似,就精讲一段,启发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去自学其它各段,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对《蛇与庄稼》一文的教学,先精讲第一段,让学生了解蛇与庄稼的关系,接着让学生运用分析“蛇与庄稼”的关系的方法自学第二段,老师适当加以点拨,让学生弄清楚猫与苜蓿之间的复杂关系,最后放手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独立自学第三段,弄明白随地吐痰与人生病的复杂关系。在引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外阅读得到的知识,举了不少例子。可见,学生对某些事物相互联系的规律已初步掌握,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指导学生读书,他们的自学能力又有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