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中心区高密度住区设计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

大城市中心区高密度住区设计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

论文摘要

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人口膨胀,土地紧缺,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解决更多人口的居住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城市中心区在其特有的环境及资源限制条件下,建设高密度住区成为集约利用土地、解决居住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从“住区”入手,通过回顾国内外高密度住区建设的历程及相关理论,分析高密度住区建设的优缺点,借鉴历史经验对我国高密度住区建设的有利因素;通过对我国高密度住区现状的阐述以及针对沈阳市民进行的有关居住满意度的调查,分析目前大城市中心区高密度住区建设存在的问题。然后,对“高密度”进行分析。“密度”包含三个指标:建筑层数、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而容积率是体现密度的直观的、三维的、综合的概念。因此,通过分析容积率与建筑层数关系,论证高层住宅的可行性;在高层住宅建设背景下,分析容积率与建筑密度关系,阐明高容积率、低建筑密度住区模式的必要性。之后,通过分析影响密度的因素,提出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效益来确定合理建设密度的方法。最后,通过上述对高密度住区的分析以及合理密度的确定,针对住区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从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两方面提出设计策略,为当今大城市中心区高密度住区的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地矛盾突出
  • 1.1.2 住宅建设需求量大
  • 1.1.3 高密度住区发展态势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3.1 相关概念解析及界定
  • 1.3.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大城市中心区高密度住区概述
  • 2.1 国外高密度住区发展历程及现状
  • 2.1.1 20世纪60年代以前
  • 2.1.2 20世纪80年代以前
  • 2.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
  • 2.2 我国高密度住区发展历程及现状
  • 2.2.1 上海
  • 2.2.2 香港
  • 2.3 沈阳市高密度住区概述
  • 2.3.1 沈阳市概况
  • 2.3.2 沈阳市高密度住区建设情况
  • 2.3.3 调查基本情况及分析
  • 2.4 高密度住区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2.5 小结
  • 第3章 密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合理确定
  • 3.1 密度指标分析
  • 3.1.1 容积率与建筑层数
  • 3.1.2 容积率与建筑密度
  • 3.2 密度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经济因素
  • 3.2.2 社会因素
  • 3.2.3 环境因素
  • 3.2.4 技术因素
  • 3.3 合理密度的确定
  • 3.3.1 现行确定方法
  • 3.3.2 综合平衡法
  • 3.4 小结
  • 第4章 高密度住区建设设计策略
  • 4.1 规划设计策略
  • 4.1.1 规划布局
  • 4.1.2 景观环境
  • 4.1.3 交通出行
  • 4.2 建筑设计策略
  • 4.2.1 住宅选型及居住面积标准
  • 4.2.2 人性化设计
  • 4.2.3 适应性设计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市中心区的街道设计策略[J]. 中国住宅设施 2019(11)
    • [2].历史城市中心区“人口疏解”问题刍议——考察山西大同的建设实践[J]. 城市规划 2019(12)
    • [3].城市中心区土地存量的挖掘与再开发[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09)
    • [4].城市中心区的更新与改造[J]. 建筑与文化 2020(06)
    • [5].城际铁路引入城市中心区探索[J]. 高速铁路技术 2019(02)
    • [6].城市中心区毗邻隔离住区整合与更新研究——基于有机更新理论[J]. 城市规划 2019(10)
    • [7].步行优先的城市中心区空间组织与更新——以英国伯明翰为例[J]. 城市规划 2019(10)
    • [8].农村基础教育“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偏离及矫正[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12)
    • [9].美国小城镇的城市中心[J]. 小城镇建设 2017(07)
    • [10].城市中心区发育过程中的交通策略影响研究[J]. 山西建筑 2016(03)
    • [11].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案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 2016(17)
    • [12].旧城改造中的城市中心区空间转型发展模式[J]. 中国房地产 2015(03)
    • [13].气象控制总部(三等奖)[J]. 学苑创造(7-9年级阅读) 2020(Z2)
    • [14].迷路[J]. 诗林 2019(02)
    • [15].城市笔记[J]. 飞天 2016(11)
    • [16].飞蛾[J]. 芙蓉 2017(01)
    • [17].那时慢[J]. 中学生 2017(01)
    • [18].城际铁路 加速武汉城市圈融合[J]. 湖北画报(上旬) 2017(03)
    • [19].咖啡杯里的河内[J]. 广东第二课堂(下半月中学生阅读) 2017(06)
    • [20].姚巍的诗[J]. 青春 2017(07)
    • [21].两日一城[J]. 中国国家旅游 2017(04)
    • [22].凉薄的异国[J]. 天涯 2017(04)
    • [23].以水环境改善带动城市中心区活力再生——以韩国首尔清溪川复兴改造为例[J]. 江苏建设 2016(04)
    • [24].韩国:城市中心的农庄[J].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2(41)
    • [25].城市中心区要做建设和发展的“龙头”[J]. 党员干部之友 2013(01)
    • [26].城市化如何造成灾害风险[J]. 人类居住 2008(03)
    • [27].南京城市中心区范围界定与空间结构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0(17)
    • [28].城市中心区多种形态历史建筑更新设计方法——以大连理工大学市内校区改造为例[J]. 建筑与文化 2020(01)
    • [29].精益设计——城市中心区医院更新策略[J]. 城市建筑 2016(19)
    • [30].京津冀城市中心地体系结构分形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6(11)

    标签:;  ;  ;  ;  ;  

    大城市中心区高密度住区设计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