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鉴于心脑血管疾病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严重威胁,溶栓药物的研制一直是新药研发的重要领域。本文以一株产生具有较强纤溶活性物质的植物内生真菌CPCC 480097为对象,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首先,通过菌种纯化、复壮获得了活性稳定的菌株CPCC 480097。该菌经形态学观察和18S rDNA、ITS序列的分析比对,鉴定为镰孢霉属(Fusarium sp.)。其产生的纤溶酶,命名为HCCB00699S1。对CPCC 480097产纤溶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发酵液的活性是初始发酵水平的2倍。考察了粗酶在不同温度、酸碱度、盐溶液等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粗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一些因素包括NaCl溶液、(NH4)2SO4溶液以及少次反复冻融对酶的稳定性影响都不大,而有机溶剂丙酮和乙醇易使酶失活。通过离心、硫酸铵分级沉淀、微滤、超滤、Mono-Q离子交换层析、Superder 75凝胶过滤等过程,对该纤溶酶进行了分离纯化。从1升发酵液中纯化出1.8mg电泳纯的HCCB00699S1,其总回收率为6.8%。对HCCB00699S1的基本参数进行了测定:其比活为76,111.1U/mg,相对分子质量约28kDa,为单链蛋白,等电点8.1。测定得到其N末端15个氨基酸序列为QASSGTPATIRVLVV。经与已报道的纤溶酶N端氨基酸序列比较无同源性,说明HCCB00699S1可能为一种新的纤溶酶。对HCCB00699S1的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考察。测得其最适反应pH为8.5,最适反应温度为45℃,在pH 6~9之间和4℃~37℃内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但更适宜干燥低温保存。蛋白酶抑制剂对酶活性影响试验显示该酶为丝氨酸蛋白酶和金属蛋白酶。
论文目录
目录摘要ABSTRACT缩略语第一章 绪论1.绪论1.1.血栓形成机理1.2.抗血栓机理1.2.1.抗凝系统1.2.2.溶栓系统1.3.溶栓药物的研究进展1.4.纤溶酶的来源及微生物产纤溶酶的研发状况1.4.1.纤溶酶的来源1.4.2.微生物产纤溶酶的研发现状1.5.植物内生菌的研究概况1.5.1.植物内生菌的定义1.5.2.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1.5.3.植物内生真菌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1.6.立题依据第二章 植物内生真菌CPCC 480097的鉴定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菌种1.1.2.主要试剂1.1.3.主要仪器1.1.4.培养基1.2.方法1.2.1.培养方法1.2.2.菌种的纯化与复壮1.2.3.溶液的配制1.2.4.粗酶液的制备1.2.5.抗凝活性的测定1.2.6.形态学鉴定1.2.7.氯化苄法提真菌染色体DNA1.2.8.18S rDNA和ITS序列PCR1.2.9.系统发育分析2.结果与讨论2.1.菌种纯化与复壮2.2.CPCC 480097的鉴定2.2.1.形态学鉴定2.2.2.分子生物学鉴定2.2.3.鉴定结果3.结论第三章 CPCC 480097发酵条件的初步优化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菌种1.1.2.主要试剂1.1.3.主要仪器1.1.4.培养基1.2.方法1.2.1.培养方法1.2.2.粗酶液的制备1.2.3.活性测定1.2.4.缓冲液配制1.2.5.胞内酶、胞外酶的判断1.2.6.样品色素测定1.2.7.pH测定1.2.8.菌体生长曲线的制作2.结果与讨论2.1.胞内酶、胞外酶的判断2.2.产孢培养基的考察2.3.碳源的考察2.4.碳源浓度的考察2.5.氮源的考察2.6.氮源浓度的考察2.7.玉米粉与黄豆粉比列的考察2.8.无机盐与微量元素的考察2.9.发酵培养基初始pH的确定2.10.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的确定2.11.种子质量的考察2.12.转种量的考察2.13.装液量的考察2.14.培养温度的考察2.15.发酵过程曲线2.16.最优发酵条件的确定3.结论第四章 HCCB00699S1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的初步研究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主要试剂1.1.2.主要仪器1.2.方法1.2.1.缓冲液的配制1.2.2.粗酶液的制备1.2.3.纤维蛋白平板测定法1.2.4.蛋白含量的测定1.2.5.SDS-PAGE1.2.6.冷冻干燥1.2.7.低温保存对粗酶稳定性影响试验1.2.8.反复冻融对粗酶稳定性影响试验1.2.9.工作温度对粗酶稳定性影响试验1.2.10.pH对粗酶稳定性影响试验1.2.11.硫酸铵、氯化钠对粗酶稳定性影响试验1.2.12.粗酶的有机溶剂沉淀1.2.13.粗酶的等电点沉淀1.2.14.糖的定性检测1.2.15.盐析1.2.16.微滤1.2.17.超滤1.2.18.Sephadex 25脱盐柱脱盐1.2.19.Mono-Q阴离子交换柱层析1.2.20.Superdex 75凝胶柱过滤1.2.21.纯酶比活的测定1.2.22.纤维蛋白自显影1.2.23.N-端氨基酸序列的测定1.2.24.纯酶最适反应pH试验1.2.25.纯酶最适反应温度试验1.2.26.pH对纯酶稳定性影响试验1.2.27.温度对纯酶稳定性影响试验1.2.28.纯酶冻干粉耐热性试验1.2.29.蛋白酶抑制剂对纯酶活性影响试验2.结果与讨论2.1.UK纤溶平板标准曲线2.2.蛋白质浓度测定2.3.粗酶性质的研究2.3.1.低温保存对粗酶稳定性的影响2.3.2.反复冻融对粗酶稳定性的影响2.3.3.工作温度对粗酶稳定性的影响2.3.4.pH对粗酶稳定性的影响2.3.5.硫酸铵、氯化钠对粗酶稳定性的影响2.3.6.有机溶剂沉淀2.3.7.等电点沉淀2.4.分离纯化2.4.1.离心2.4.2.盐析2.4.3.微滤2.4.4.超滤2.4.5.脱盐2.4.6.糖的定性检测2.4.7.离子交换2.4.8.凝胶过滤2.4.9.分离体系的确立2.4.10.纯化收率2.5.基本参数的测定2.5.1.比活的测定2.5.2.纤维蛋白平板自显影2.5.3.等电点的测定2.5.4.N-端序列的测定2.6.纯酶性质的初步研究2.6.1.最适酶反应pH2.6.2.最适酶反应温度2.6.3.酶的pH稳定性2.6.4.酶的温度稳定性2.6.5.酶冻干粉的耐热性2.6.6.蛋白酶抑制剂对酶活的影响3.结论全文总结参考文献附录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纤溶酶论文; 镰孢霉属论文; 植物内生真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