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表达模式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玉米,生物学功能,蛋白互作,胁迫
表达模式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鲁晓民,曹丽茹,张军,郭金生,张前进[1](2019)在《玉米转录因子Zmhdz6的表达模式分析及互作功能蛋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RT-PCR方法从玉米基因组中克隆到GRMZM2G056600(Zmhdz6)转录因子的cDNA序列长786 bp,编码261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28.46 kD。二级结构显示,编码的蛋白主要以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为主。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Zmhdz6蛋白定位于细胞核。进化树和motifs分析发现,Zmhdz6基因属于HD-Zip-I家族成员且与高粱同源达到99%,单子叶植物亚群含有7个重要的motifs。Zmhdz6蛋白互作预测,发现互作的基因主要参与逆境胁迫、信号传导和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荧光定量结果显示,Zmhdz6基因在雌穗和雄穗中高度表达,NaCl、PEG胁迫和外源ABA诱导时均上调表达。结果说明Zmhdz6基因可能参与玉米逆境胁迫的应答和信号传导路径。(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白建瑞[2](2019)在《干旱胁迫下的小麦LEA蛋白组学表达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利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小麦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理,有助于整体揭示小麦干旱应答的遗传基础。为研究干旱胁迫对小麦子粒灌浆期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双向电泳分析干旱胁迫与正常条件下成熟子粒清蛋白表达谱的差异,干旱胁迫后,小麦子粒出现130个差异蛋白质点,成功鉴定出57个差异蛋白,特异表达7个,涉及AT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过氧化还原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等13种蛋白质,能量类2个,病害防御相关17个,功能未知蛋白21个。(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21期)
文苏麟[3](2019)在《水稻转录因子GLK的启动子多态性及基因表达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GLK转录因子隶属于GARP家族,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其编码的转录因子能够起到促进叶绿体发育的调控机制,水稻中有一对GLK基因,分别为OsGLK1与OsGLK2。为深入探究该基因的功能,本文克隆了水稻中OsGLK2的启动子序列,并对水稻GLK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在OsGLK2启动子上发现了8个TATA-box,13个CAAT-box,5个G-box位点;不同水稻种质上OsGLK2基因启动子存在很大多态性,OsGLK1及OsGLK2主要在叶子及根中表达,不同种质间的表达差异明显,3个基因型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及其他样;分析发现CAAT-box是影响OsGLK2表达量的调控位点。(本文来源于《山地农业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龙翔宇,卢基来,方永军,秦云霞[4](2019)在《橡胶树乙醇酸氧化酶蛋白理化特性及基因表达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乙醇酸氧化酶(glycolate oxidase, GLO)作为光呼吸作用的关键酶,影响光合组织的碳固定,并参与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应答。本研究基于橡胶树基因组数据库平台,扫描并获得橡胶树GLO基因4个,均有植物GLO的典型特性,分子量约40 ku,二级结构均以α螺旋为主,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除含有碱性亚基Ⅰ类外,还有中性亚基Ⅱ类,聚类分析结果也暗示植物GLO进化可能早于物种间进化;橡胶树GLO存在叶片特异表达,HbGOX1为叶片GLO关键成员,随叶片发育表达丰度升高,而受高温胁迫下调表达。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橡胶树GLO存在叶片组织特异性,且通过调节H2O2,参与抗性诱导,同时防止活性氧积累和伤害,有助于解析其在光呼吸中的作用机制,对更系统了解植物光呼吸代谢过程及其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20期)
贾慧,张泽雪,刘宁,孟庆江,曹志艳[5](2019)在《玉米大斑病菌转录因子StMR1的结构特征及其表达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黑色素作为重要的致病因子直接影响植物病原真菌的侵染能力,而黑色素调控因子(melanin regulation factor, MR)在黑色素生物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比对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基因组序列,鉴定并克隆得到调控黑色素合成的转录因子基因Stmr1 (GenBank No.NW007359937)。该基因全长3 282 bp,含有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编码1 021个氨基酸,编码蛋白StMR1含有2个Cys2His2锌指基序和1个Zn(Ⅱ)2Cys6锌簇蛋白基序,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其与甘蓝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和玉米小斑病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的MR转录因子相似性最高。自激活活性检测表明,StMR1具有较高的转录激活活性,进一步荧光定位表明,该蛋白在细胞核中表达。q RTPCR检测Stmr1基因在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到穿透过程的5个时期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其表达水平具有明显差异且在侵入钉时期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推测其参与病菌侵染及菌丝的扩展。本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合成及StMR1转录因子在病菌侵染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王越,张苏芳,徐瑶,刘福,孔祥波[6](2019)在《美国白蛾HcSID-1基因的克隆、表达模式分析及其在幼虫中的功能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克隆美国白蛾系统性RNA干扰缺失基因序列,对该基因进行序列特征分析和时空表达模式检测,并研究其在美国白蛾幼虫系统性RNA干扰中的功能。【方法】通过RT-PCR和RACE技术从美国白蛾幼虫中进行基因克隆,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美国白蛾不同发育阶段和幼虫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利用RNAi和qPCR技术验证外源dsRNA对该基因的干扰效率,以及干扰该基因表达后对其他靶标基因干扰效率的影响。【结果】从美国白蛾幼虫中克隆得到一个美国白蛾系统性RNA干扰缺失基因并命名为HcSID-1(Gen Bank登陆号:MG696730)。该基因全长2 761 bp,开放阅读框(ORF) 2 613 bp,编码87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97. 08 kD,理论等电点(pI) 6. 81,有1个19 aa的信号肽。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Hc SID-1蛋白有1个长N末端(308 aa),序列中后段309—855位氨基酸之间具有典型的11个跨膜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HcSID-1与鳞翅目昆虫同源性较高,和家蚕的Bm SID-3亲缘关系最近;时空表达分析表明,HcSID-1在美国白蛾各发育阶段和幼虫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幼虫中肠组织表达量最高。注射HcSID-1 dsRNA可显着降低该基因在转录水平的相对表达量,且该基因的下调能降低HcChi dsRNA在美国白蛾幼虫中的RNA干扰效率。【结论】获得具有典型家族特征的美国白蛾SID-1基因序列,该基因的下调能够影响其他靶标基因dsRNA的RNAi效率,表明该基因可能具有与其他SID基因在系统性RNAi过程中相同的功能。(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李天聪,王擎,王建霞,张燕,申珅[7](2019)在《玉米大斑病菌StH-PDE和StL-PDE启动子预测及表达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了玉米大斑病菌高亲和力cAMP磷酸二酯酶(High-affinity cAMP phosphodiesterase,H-PDE)和低亲和力cAMP磷酸二酯酶(Low-affinity cAMP phosphodiesterase,L-PDE)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发现StH-PDE与狂犬壳二胞菌(Ascochyta rabiei)、小麦黄斑叶枯病菌(Pyrenophora triticirepentis)、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中同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69.21%、84.21%、85.94%,StL-PDE与狂犬壳二胞菌、壳球孢菌(Macrophominaphaseolina)、小麦黄斑叶枯病菌中同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57.90%,60.14%,71.38%;启动子预测发现,StH-PDE和StL-PDE启动子区存在SP1、AP1、p53、STAT5、AP-2、ATF/CREB以及GATA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在不同碳源、氮源环境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以果糖、乳糖、山梨醇和淀粉作为碳源对StH-PDE和StL-PDE的表达具有诱导作用,其中以山梨醇对StH-PDE表达影响最强,铵态氮和尿素作为氮源对StH-PDE和StL-PDE的表达有明显的诱导作用,而硝态氮诱导作用不明显。所以,明确PDE对碳氮源的响应为深入研究其基因功能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凌云鹤,李静,景兵,李春莲,肖恩时[8](2019)在《向日葵3个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向日葵转录组测序结果中获得了3个对盐胁迫有响应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EC2.5.1.18)GST基因,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并进行分析,得知这3个基因属于Tau型GST,并将它们命名为HaGSTU26(HanXRQChr04g0127901)、HaGSTU8(HanXRQChr06g0177581)、HaGSTU27(HanXRQChr10g0316331),然后以向日葵Sk02R为试验材料,克隆这3个基因,并进行了不同组织和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分析。序列分析表明:HaGSTU26基因组为1674bp,CDS(编码蛋白序列)长666bp,编码221个氨基酸,由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组成;HaGSTU8基因组为2271bp,CDS长654bp,编码217个氨基酸,由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组成;HaGSTU27基因组为663bp,CDS长663bp,编码220个氨基酸,由1个外显子组成。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向日葵HaGSTU26、HaGSTU8、HaGSTU27基因在不同组织(根、幼叶、成熟叶、茎、幼茎、苞叶)中表达量不同,其中,HaGSTU26基因和HaGSTU27基因在根中表达量最高,而HaGSTU8基因在苞叶中表达量最高,但这3个基因均在成熟茎中的表达量最低。在不同胁迫条件下,测定这3个基因在向日葵幼苗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盐及ABA胁迫下,基因表达量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在盐胁迫下,HaGSTU26基因在12 h后相对表达量最高,HaGSTU8及HaGSTU27基因表达量在3h后相对表达量最高。在ABA胁迫后,HaGSTU26及HaGSTU27基因表达量在12 h后相对表达量最高,HaGSTU8在24 h后相对表达量最高。在冷胁迫下,HaGSTU26和HaGSTU27基因上调表达,它们分别在3、24 h后相对表达量最高,HaGSTU8基因下调表达,其相对表达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在热胁迫条件下,这3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均在24 h后表达量最高。以上结果说明这3个基因对不同非生物胁迫(盐、ABA、冷、热胁迫)均有响应。(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李竹韵,焦子迅,陈阳,高飞,周宜君[9](2019)在《黄芪AmMYB44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芪转录组测序获得的一条MYB基因为基础,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荧光定量分析。克隆得到cDNA序列1 296 bp,其中包含一个长度为1 20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399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命名为AmMYB44。预测黄芪MYB44蛋白的分子量为43.392 kD,等电点为6.39,平均亲水数是-0.459,不稳定系数为46.08,属于不稳定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AmMYB44基因在干旱和低温条件下的表达均明显上调,但调节幅度存在组织差异、条件差异和处理时间的差异。在AmMYB44启动子上发现了多个与逆境和激素应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推测AmMYB44基因在黄芪干旱、低温等非生物胁迫应答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将促进黄芪的抗旱抗寒分子机制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9年08期)
王青,何新华,林蔚,苏玲,李彬[10](2019)在《柠檬UBE2I同源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前期从香水柠檬自交不亲和花的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到一个上调表达的泛素结合酶UBE2I同源基因片段,为了弄清该基因的特性,开展了本研究。以香水柠檬(自交不亲和)和白花柠檬(自交亲和)为试材,根据从香水柠檬花转录组中获得的UBE2I基因片段设计引物,采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了香水柠檬和白花柠檬这2个品种中UBE2I同源基因的ORF全长和DNA全长,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再对其表达模式进行探讨。结果显示UBE2I基因在香水柠檬和白花柠檬中的ORF长度均为483 bp,二个品种ORF全长仅有一个核苷酸的差异,编码160个氨基酸,但其氨基酸序列无差异;DNA全长为2 267 bp,拥有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在第2个和第4个内含子序列中存在2个类似于启动子(TATAA)框的结构。UBE2I泛素连接酶蛋白理论等电点为7.64,分子量为17 981.474 44 Da,叁级结构中有4个α螺旋、7个β折叠和10个无规卷曲,不是分泌蛋白,没有跨膜结构,肽链呈现疏水性。时空表达分析表明,UBE2I基因在香水柠檬的不同组织中均表达,但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其中在花粉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它组织,UBE2I在自交(香水柠檬♀×香水柠檬♂)后柱头中的表达量均比(香水柠檬♀×白花柠檬♂)杂交后柱头中的表达量高。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发现自交不亲和过程的泛素结合酶UBE2基因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9年08期)
表达模式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麦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利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小麦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理,有助于整体揭示小麦干旱应答的遗传基础。为研究干旱胁迫对小麦子粒灌浆期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双向电泳分析干旱胁迫与正常条件下成熟子粒清蛋白表达谱的差异,干旱胁迫后,小麦子粒出现130个差异蛋白质点,成功鉴定出57个差异蛋白,特异表达7个,涉及AT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过氧化还原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等13种蛋白质,能量类2个,病害防御相关17个,功能未知蛋白21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达模式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鲁晓民,曹丽茹,张军,郭金生,张前进.玉米转录因子Zmhdz6的表达模式分析及互作功能蛋白预测[J].玉米科学.2019
[2].白建瑞.干旱胁迫下的小麦LEA蛋白组学表达模式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
[3].文苏麟.水稻转录因子GLK的启动子多态性及基因表达模式分析[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9
[4].龙翔宇,卢基来,方永军,秦云霞.橡胶树乙醇酸氧化酶蛋白理化特性及基因表达模式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9
[5].贾慧,张泽雪,刘宁,孟庆江,曹志艳.玉米大斑病菌转录因子StMR1的结构特征及其表达模式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
[6].王越,张苏芳,徐瑶,刘福,孔祥波.美国白蛾HcSID-1基因的克隆、表达模式分析及其在幼虫中的功能验证[J].林业科学.2019
[7].李天聪,王擎,王建霞,张燕,申珅.玉米大斑病菌StH-PDE和StL-PDE启动子预测及表达模式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9
[8].凌云鹤,李静,景兵,李春莲,肖恩时.向日葵3个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9
[9].李竹韵,焦子迅,陈阳,高飞,周宜君.黄芪AmMYB44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
[10].王青,何新华,林蔚,苏玲,李彬.柠檬UBE2I同源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