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霉根腐病菌论文-纪睿,张正光,廖太林,周锐

疫霉根腐病菌论文-纪睿,张正光,廖太林,周锐

导读:本文包含了疫霉根腐病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雪松疫霉根腐病菌,检疫,鉴定

疫霉根腐病菌论文文献综述

纪睿,张正光,廖太林,周锐[1](2016)在《雪松疫霉根腐病菌》一文中研究指出雪松疫霉根腐病菌(Phytophthora lateralis Tucker et Milbrath)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可引起寄主植物严重的根腐病。鉴于该病原菌潜在的危险性,本文就其分布、寄主范围、传播方式、危害症状、形态特征以及检疫鉴定方法等进行了综述,供检疫鉴定参考。(本文来源于《植物检疫》期刊2016年02期)

李增辉[2](2015)在《安徽省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疫霉根腐病是我国大豆的检疫性、毁灭性病害,对大豆生产威胁极大。近年来安徽省沿淮及淮北地区夏大豆生长中后期根腐病类病害发生普遍。作者从安徽省涡阳、怀远、固镇叁地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夏大豆病株,并从安徽省各大豆主产区夏大豆田广泛采集表层土样471份,经分离纯化获得疫霉菌株43株,其中自病株分离菌株3株。土样分离结果表明,多地土样检测到大豆疫霉的存在,其中怀远、涡阳、固镇分离出菌株的频率较高。从中选择在地区、来源上有代表性的6个疫霉菌株(GY4、HY16、GZ10来源于大豆田土样,GY8、HY11、GZ21来源于大豆病株)为供试菌株,从形态学、致病性及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叁个方面对分离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出的6个疫霉菌株在LBA培养基上菌落白色,质地均匀;菌丝无隔,致密,具近直角分枝;在10%V8培养液中,孢子囊顶生,在水中不脱落,卵形至椭圆形,无明显乳突,有内层出现象,长宽比大于1.6:1;均为同宗配合,在LBA培养基上单株培养能产生大量卵孢子,藏卵器球形,雄器大多侧生;接种合丰35大豆品种后均出现典型的大豆疫霉根腐病症状。rDNA-ITS序列分析表明,6个疫霉菌株与GenBank中的大豆疫霉的ITS序列同源性均高达100%。结合形态特征、致病性测定以及分子鉴定,将其鉴定为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采用已知抗病基因的鉴别寄主测定了43个分离物的致病型。致病型测定表明,此43个大豆疫霉菌株分别属于38个不同的致病型。其中频率最高的致病型是3c、4、6、7,有4个菌株,占总菌株数的9.30%;可以克服10个抗病基因的菌株有2个,可以克服9个抗病基因的菌株数也有3个,这说明在安徽省的大豆主产区存在一定比例的大豆疫霉强毒力菌株。可以克服Rps1c的菌株最少,频率为2.33%,可以克服Rps1a和Rps1k的菌株频率也低于10%;能克服Rps5和Rps7的菌株出现的频率最高,均为65.12%,能克服Rps3a、Rps3b、Rps3c、Rps4和Rps6的菌株频率也都超过了50%,它们在育种中的利用价值很低。含有Avr-1c的菌株数最多,出现的频率高达97.67%,含有Avr-1a、Avr-1k的菌株频率均超过90%,它们在育种中的利用价值很高。(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沈晓强[3](2015)在《丁香提取物对番茄疫霉根腐病菌生物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番茄疫霉根腐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为供试菌,筛选了22种植物乙醇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并对抑菌活性最好的丁香进行了活性成分的分离和作用机理探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了22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供试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2.00mg·mL-1时,丁香、苦参、肉桂等12种植物提取物对供试菌的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丁香参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抑菌率分别为100%。2.分别以乙醇、氯仿、石油醚为溶剂对丁香进行提取,叁者提取率分别为34.41%、15.42%和18.06%。采用二倍稀释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3种溶剂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生物活性,3种溶剂提取物的MIC均为1.00 mg·mL-1,丁香石油醚提取物抑菌活性最高,EC50为0.12mg·mL-1。3.用甲醇、氯仿和石油醚对丁香石油醚提取物进行萃取,结果表明:氟仿萃取率最高,石油醚次之,甲醇最低。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萃取物进行生物活性测定,其中氯仿部分抑菌活性最高,EC50为0.14mg·mL-1;在浓度为1.00mg·mL-1时,石油醚部分抑菌率仅为12.96%,甲醇部分抑菌率为5.79%。4.对丁香氯仿萃取部分进行层析分离,并用TCL法检测流分,合并相同成份共得到3个流分,其中流分L1抑菌活性最高,EC50为0.11 mg·mL-1。5.用浓度为0.25 mg·mL-1的流分L1处理供试菌菌丝,显微镜观察处理菌丝发生畸形,粗细不一,分支增多,内含物外渗。用不同浓度的流分L1处理菌丝,发现流分L1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大菌丝细胞膜的通透性;同时,引起菌丝体内可溶性蛋白、丙酮酸和还原糖含量的不同程度降低。(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程莹鑫,梁吉利,刘庆莉,董利东,李文滨[4](2014)在《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对大豆不同组织中总多酚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胁迫下抗感不同大豆品种根、茎、叶中总多酚的含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毒素(稀释100倍,浓度为0.089 7 mg·mL-1)处理后,抗病品种根、茎和叶中总多酚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与对照相比升高;而感病品种在整个病程中虽然在某些阶段较对照有一定的提高,但幅度不大,在病程其他阶段总多酚下降幅度远大于升高幅度。说明适宜浓度的大豆疫霉菌毒素可以起到激发子作用。(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4年04期)

沈会芳,林壁润,孙光明,蒲小明,陆新华[5](2014)在《海南菠萝心腐病菌烟草疫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海南菠萝心腐病菌烟草疫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不同培养基、温度、pH值和光照对病菌菌体生长和孢子囊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V8汁、胡萝卜两种培养基适宜菌丝生长,而V8汁、玉米粉和番茄3种培养基适合病菌产生孢子囊,尤其是番茄琼脂培养基,可诱导病菌产生大量孢子囊。病菌在10~35℃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温度范围是24~32℃。最适pH值为5~8,在pH值7~8稍偏碱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但明显促进孢子囊的产生。(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02期)

程鹏,徐鹏飞,范素杰,靳立梅,吴俊江[6](2013)在《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大豆疫霉菌胁迫下抗感不同野生大豆根、茎、叶中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抗病野生大豆接种后叶中POD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高于感病野生大豆,同时高于未接种植株;而根和茎中的POD酶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有所增加,但变化幅度不大。(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3年02期)

王欣,靳丽梅,徐鹏飞,吴俊江,李文滨[7](2012)在《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总多酚含量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Gerdemann)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大豆生产的土传性病害,可在大豆生长的各个时期对其造成危害。总多酚(polyphenol)是植保素的重要组成成分,与植物抗病性密切相关。研究将抗感不同的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菌,并测定其根、茎、叶中总多酚的含量。结果表明: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抗感野生大豆根、茎、叶中总多酚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均高于相应对照。总体而言,抗病野生大豆总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幅度(30%,55%,-40%,-100%)高于感病野生大豆(20%,35%,50%,90%)。(本文来源于《作物杂志》期刊2012年04期)

徐鹏飞,吴俊江,Allen,G.Xue,靳立梅,王金生[8](2012)在《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游动孢子侵染野生大豆下胚轴的透射电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游动孢子悬浮液处理抗感性不同的野生大豆下胚轴,接种后3~72 h,用透射电镜观察野生大豆与大豆疫霉菌的亲和性与非亲和性互作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3~36 h,感病野生大豆随接种时间延长下胚轴细胞器结构破坏严重,而抗病野生大豆细胞结构基本完整;接种后48 h,抗病野生大豆的细胞壁物质累加,出现胞壁沉积物,而感病野生大豆细胞壁出现部分降解;接种后72 h,抗病野生大豆细胞质壁分离,但细胞器结构基本完整,感病野生大豆细胞器几乎无完整的结构。(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2年03期)

徐鹏飞,常敬礼,赵福华,唐鑫华,郭长军[9](2012)在《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8个对黑龙江省大豆疫霉菌1号优势生理小种抗感性不同的野生大豆为材料,对接种大豆疫霉菌游动孢子后野生大豆根、茎、叶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抗病野生大豆根和叶中PPO活性在整个病程均比相应对照增加,茎中PPO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高于对照,且根中PPO活性高于茎和叶的PPO活性增幅;感病野生大豆根和叶中PPO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低于对照。(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2年01期)

张裕君,刘跃庭,廖芳,罗加凤,黄国明[10](2011)在《基于LAMP方法的苜蓿疫霉根腐病菌分子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苜蓿疫霉根腐病菌是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但是,目前国内尚无检测标准。笔者针对该病菌特异分子标记,设计了LAMP引物,建立了苜蓿疫霉根腐病菌恒温快速检测方法(已申请发明专利)。该方法快速、准确、无需PCR仪,很好地满足了口岸检疫部门的检测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植保导刊》期刊2011年10期)

疫霉根腐病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我国大豆的检疫性、毁灭性病害,对大豆生产威胁极大。近年来安徽省沿淮及淮北地区夏大豆生长中后期根腐病类病害发生普遍。作者从安徽省涡阳、怀远、固镇叁地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夏大豆病株,并从安徽省各大豆主产区夏大豆田广泛采集表层土样471份,经分离纯化获得疫霉菌株43株,其中自病株分离菌株3株。土样分离结果表明,多地土样检测到大豆疫霉的存在,其中怀远、涡阳、固镇分离出菌株的频率较高。从中选择在地区、来源上有代表性的6个疫霉菌株(GY4、HY16、GZ10来源于大豆田土样,GY8、HY11、GZ21来源于大豆病株)为供试菌株,从形态学、致病性及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叁个方面对分离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出的6个疫霉菌株在LBA培养基上菌落白色,质地均匀;菌丝无隔,致密,具近直角分枝;在10%V8培养液中,孢子囊顶生,在水中不脱落,卵形至椭圆形,无明显乳突,有内层出现象,长宽比大于1.6:1;均为同宗配合,在LBA培养基上单株培养能产生大量卵孢子,藏卵器球形,雄器大多侧生;接种合丰35大豆品种后均出现典型的大豆疫霉根腐病症状。rDNA-ITS序列分析表明,6个疫霉菌株与GenBank中的大豆疫霉的ITS序列同源性均高达100%。结合形态特征、致病性测定以及分子鉴定,将其鉴定为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采用已知抗病基因的鉴别寄主测定了43个分离物的致病型。致病型测定表明,此43个大豆疫霉菌株分别属于38个不同的致病型。其中频率最高的致病型是3c、4、6、7,有4个菌株,占总菌株数的9.30%;可以克服10个抗病基因的菌株有2个,可以克服9个抗病基因的菌株数也有3个,这说明在安徽省的大豆主产区存在一定比例的大豆疫霉强毒力菌株。可以克服Rps1c的菌株最少,频率为2.33%,可以克服Rps1a和Rps1k的菌株频率也低于10%;能克服Rps5和Rps7的菌株出现的频率最高,均为65.12%,能克服Rps3a、Rps3b、Rps3c、Rps4和Rps6的菌株频率也都超过了50%,它们在育种中的利用价值很低。含有Avr-1c的菌株数最多,出现的频率高达97.67%,含有Avr-1a、Avr-1k的菌株频率均超过90%,它们在育种中的利用价值很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疫霉根腐病菌论文参考文献

[1].纪睿,张正光,廖太林,周锐.雪松疫霉根腐病菌[J].植物检疫.2016

[2].李增辉.安徽省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

[3].沈晓强.丁香提取物对番茄疫霉根腐病菌生物活性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

[4].程莹鑫,梁吉利,刘庆莉,董利东,李文滨.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对大豆不同组织中总多酚含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14

[5].沈会芳,林壁润,孙光明,蒲小明,陆新华.海南菠萝心腐病菌烟草疫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4

[6].程鹏,徐鹏飞,范素杰,靳立梅,吴俊江.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J].大豆科学.2013

[7].王欣,靳丽梅,徐鹏飞,吴俊江,李文滨.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总多酚含量的变化[J].作物杂志.2012

[8].徐鹏飞,吴俊江,Allen,G.Xue,靳立梅,王金生.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游动孢子侵染野生大豆下胚轴的透射电镜观察[J].大豆科学.2012

[9].徐鹏飞,常敬礼,赵福华,唐鑫华,郭长军.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J].大豆科学.2012

[10].张裕君,刘跃庭,廖芳,罗加凤,黄国明.基于LAMP方法的苜蓿疫霉根腐病菌分子检测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11

标签:;  ;  ;  

疫霉根腐病菌论文-纪睿,张正光,廖太林,周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