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稀上铝酸锶夜光纤维,是本课题组发明的、利用稀土铝酸锶长余辉发光材料制成的、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功能纤维。该纤维是以涤纶、锦纶或丙纶为基体,运用功能助剂,将掺入稀土的铝酸锶基质移植到基体中,经特种纺工艺制成的具有夜光性蓄光型夜光纤维。该夜光纤维只要吸收各种可见光数分钟,便能将光能储存于纤维之中,在黑暗状态下可持续发光10小时以上,色光绚丽,无需染色,避免了环境污染。稀土铝酸锶夜光纤维虽然已经实现产业化生产,但是作为以发光为主要功能的夜光产品来说,其余辉性能还不理想,稀土铝酸锶夜光纤维发光性能的研究迫在眉睫。为此本课题以该纤维为研究对象,利用各种现代测试方法对其光照激发和发射过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测试研究。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首先,我们利用TEM、SEM、XRD等手段对稀土铝酸锶夜光纤维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稀土铝酸锶颗粒随机分散于纤维基材中,各色夜光纤维的微观形貌基本一致。稀土铝酸锶和纤维基材不影响各自晶体和化学结构,但红色无机透明色料的加入引起了稀土铝酸锶晶格的变动。其次,我们在了解稀土铝酸锶夜光纤维结构的基础上,对影响稀土铝酸锶夜光纤维光照激发和发射过程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纤维材料涤纶及无机透明色料,阻碍了稀土铝酸锶对激发光能量的吸收和发射光的传输,必然使得夜光纤维相对于稀土铝酸锶发光性能下降;激发光照度决定了稀土铝酸锶夜光纤维能量储备的饱和点,和达到该饱和位置需要的激发时间。环境温度的高底影响被陷阱俘获的电子逃逸的难易程度,环境温度愈高,夜光纤维的发光越短促和剧烈。最后,我们利用荧光光度计、光谱扫描色度计、照度计等对夜光纤维的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黄、蓝色夜光纤维的激发光谱激发峰位于.520nm,发光中心为Eu2+离子,红色夜光纤维中的稀土铝酸锶发光中心发生变化,可能引起:Dy3+离子发光。各色夜光纤维的衰减规律相似,具有快、中、慢三个衰减过程,相对于稀土铝酸锶,各色夜光纤维的发光照度减小,但余辉寿命延长。各色夜光纤维的色相由稀土铝酸锶所发色光的色相决定,不同色料的加入起到牵引作用,白、红、黄、蓝色夜光纤维的色相分别为黄绿色、黄色、黄绿色和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