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手性冠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柱串联,手性冠醚柱,芳香族氨基酸,米类样品
手性冠醚论文文献综述
刘育坚,王丽,刘智敏,刘宏程,司晓喜[1](2019)在《手性冠醚柱串联C18柱分析米类样品中的手性芳香族氨基酸》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R-I(+)手性冠醚柱串联C18柱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米类样品中游离的手性芳香族氨基酸进行分离测定。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为pH 2.0的高氯酸溶液-乙腈(85∶15,V/V),流速为0.4 mL·min~(-1),柱温为21℃时,该方法能够检测出样品中的手性芳香族氨基酸,其含量在17.83μg·g~(-1)~32.66μg·g~(-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2.35%~106.4%之间。(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9年06期)
薛露[2](2018)在《手性冠醚离子对催化Friedel-Crafts反应用于3-吲哚甲胺衍生物的不对称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3-吲哚甲胺是一种独特的结构骨架,在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中广泛存在,由于其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因此,近年来,3-吲哚甲胺衍生物的合成引起了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在众多的合成方法中,吲哚与亚胺的不对称傅-克反应是合成手性3-吲哚甲胺衍生物的主要方法。本文中,我们利用手性开环冠醚和氟化钾络合形成离子对催化剂,催化吲哚、4,7-二氢吲哚,以及吡咯与原位生成亚胺的α-氨基砜发生不对称傅-克反应,通过催化剂、溶剂、反应当量和浓度的优化,以高收率和高ee值获得了手性的3-吲哚甲胺衍生物。通过吲哚与α-氨基砜的底物扩展,我们发现这个反应方法适用于各种芳香环、芳香杂环、脂肪烃取代的氨基砜以及α-乙醛酸酯氨基砜,最终都能得到高产率、高ee值的目标产物。最后,我们还对该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我们利用高分辨质谱检测了反应过程中出现的过渡态分子,并据此推测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首先,冠醚催化剂与氟化钾的钾离子络合,游离出氟离子。氟离子进攻α-氨基砜,原位生成亚胺中间体。然后,亚胺与吲哚发生傅-克反应,生成手性3-吲哚甲胺衍生物。(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吴孝言[3](2017)在《新型手性冠醚催化剂库的建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新型手性冠醚催化剂库的建立及应用手性冠醚催化剂作为一种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在Michael加成反应、β-消除反应,Mannich反应以及动力学拆分中都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在利用手性开环冠醚催化剂做了很多工作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催化剂种类单一,与底物结合不够好,碱性适用范围有限等。随着我们研究的开展,对手性离子对冠醚催化剂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针对我们想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基于我们现有的催化剂,我们发展了一系列新型骨架、新型催化模式的手性冠醚催化剂。新发展的几种手性冠醚催化剂在一些反应中也取得了比经典手性冠醚催化剂更为理想的结果。第二部分:过硫酸钾催化的吲哚与α-氨基砜的傅克反应在利用手性冠醚催化剂开展不对称合成研究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取得了一些不对称合成研究之外的成果。我们发展了一种K_2S_2O_8催化的α-氨基砜与吲哚反应制备吲哚C-3位含砜基取代产物的方法。本方法优势在于催化剂廉价易得,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绿色且成本较低。产物含有易于转化的砜基官能团,有着很大的潜在价值。本方法对底物有很好的普适性,对于不同位置取代的吲哚类底物,无论取代基是吸电子基团还是给电子基团,都可以取得很好的反应结果。对于芳香族的α-氨基砜类底物,可以取得很高的产率,对部分脂肪族α-氨基砜类底物也同样适用。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杂环类的α-氨基砜类底物也能取得很好的反应效果。此外,我们对反应的机理也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7-05-01)
但晓梦,郭江红,马妮[4](2015)在《手性冠醚柱HPLC法测定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手性冠醚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的方法,为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手性冠醚柱[4.0 mm×150 mm,5μm,DAICEL CROWNPAK CR(+)],流动相为0.1%高氯酸溶液,流量为0.75 ml·min-1,检测波长为255 nm。结果:盐酸伐昔洛韦在11.25~180.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0.8%(n=9);有关物质阿昔洛韦在0.2~5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0.6%(n=9);收集的两家企业的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92.7%、97.4%,有关物质阿昔洛韦按外标法计算结果分别为0.5%、0.4%,D-伐昔洛韦按自身对照法计算结果均为0.9%。结论:该方法能有效分离伐昔洛韦及其同分异构体D-伐昔洛韦,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适用于盐酸伐昔洛韦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15年10期)
赵龙[5](2015)在《手性冠醚的研究进展及一类新型手性冠醚的合成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冠醚是一类具有内部空腔的多元醚类化合物,具有手性中心的冠醚即为手性冠醚。异斯特维醇及其衍生物是由天然产物甜菊糖苷酸水解而来的二萜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手性催化和分子识别性能。联萘酚是具有光学活性的联萘型化合物,其具有独特的立体结构,在手性催化和分子识别等方面也都有很好的应用。本文对冠醚,异斯特维醇以及联萘酚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以异斯特维醇及其衍生物和联萘酚为骨架的手性冠醚的合成做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浙江化工》期刊2015年09期)
王贤书,张钰萍[6](2015)在《手性冠醚固定相直接拆分草铵膦对映异构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冠醚手性柱CROWNPAK CR(+)直接拆分草铵膦对映异构体。[方法]考察高氯酸水溶液p H值和温度对分离度(Rs)、分离因子(α)、保留因子(k)的影响,用HPLC/MS方法确认草铵膦2个对映体的色谱峰。[结果]10~40℃,草铵膦2个异构体在p H值1.0的高氯酸水溶液中分离度Rs为2.02~6.82。外消旋体质量浓度在0.10~20 g/L范围,2个对映体峰面积和质量浓度的相关系数均为0.999 9。[结论]该方法为草铵膦光学纯度检测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测定方法。(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15年09期)
伍鹏[7](2015)在《手性冠醚固定相在气相和液相色谱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1975年Sogah和Cram首次合成并制备了基于手性冠醚的手性固定相,一系列的手性冠醚固定相被发明和应用,使得直接用手性冠醚液相色谱分离手性对映体成为最直接、有效、准确的方法。因此,本文以联萘酚为基础合成了叁种手性冠醚,并研究了它们作为色谱固定相的应用:(1)以R-联萘酚为原料合成了R-(-1,1'-二萘基)-20-冠-6,并将之与C18硅胶制备成了涂敷型手性冠醚高效液相色谱柱。对21种手性氨基酸进行了拆分,其中有5对氨基酸对映体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拆分。(2)以R-联萘酚为原料合成了R-(3,3'-二苯基-1,1'-二萘基)-20-冠-6,并将其用静态涂渍的方式制备成了高分辨气相色谱柱。该手性色谱柱对Grob试剂、混醇、混烷表现出了良好的拆分效果,对部分手性化合物和位置异构体化合物进行了拆分,其中分开了香茅醛手性对映体,分开了二溴苯和氯苯位置异构体。(3)以R-联萘酚为原料合成了R-(3,3'-溴基-1,1'-二萘基)-20-冠-6,并将之与C18硅胶制备成了涂敷型手性冠醚高效液相色谱柱。对21种手性氨基酸进行了拆分,其分开了生物体中除脯氨酸以外的全部手性氨基酸,也分开了部分其它氨基酸。另外将之与商品手性冠醚柱CR(+)在相同条件下对21种氨基酸的分离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其对氨基酸的识别能力超过了商品柱CR(+)。(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3)
袁碧,陈卫红,汪吴林,石浩[8](2013)在《手性冠醚在手性识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手性冠醚作为手性分离选择剂,已成功的用于识别和拆分各种外消旋氨基化合物。本文对几种分别含有机酸单元、联萘酚单元、糖单元、醇单元的手性冠醚在手性识别伯胺、氨基酸、氨基酸酯等立体异构体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浙江化工》期刊2013年05期)
程鹏飞,焦书燕,徐括喜,王超杰[9](2013)在《基于手性冠醚的对映选择性识别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冠醚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络合性能、冠醚的络合作用和识别分子的新进展.冠醚类化合物因其稳定的构象和易于修饰的特点,成为研究最为广泛的主体分子之一,其中大量的文献报道了能够用于对映选择性识别和检测的手性冠醚.在分子识别的研究中,核磁、荧光、紫外和质谱是四种最常见的研究方法,总结了近年来手性冠醚运用这四种方法在对映选择性识别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手性冠醚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3年02期)
焦书燕,姚文涌,谢恩,徐括喜[10](2011)在《基于联萘酚的手性冠醚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R-或S-联萘酚、2,2′-联苯酚、间苯二酚、氯腈胺为原料合成了六个手性冠醚,所得冠醚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验证;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单晶R-3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181 8(2)nm,b=0.794 38(15)nm,c=1.488 9(3)nm,β=94.263°,Z=2,Dc=1.490g.cm-3,F(000)=644.(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期刊2011年06期)
手性冠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3-吲哚甲胺是一种独特的结构骨架,在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中广泛存在,由于其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因此,近年来,3-吲哚甲胺衍生物的合成引起了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在众多的合成方法中,吲哚与亚胺的不对称傅-克反应是合成手性3-吲哚甲胺衍生物的主要方法。本文中,我们利用手性开环冠醚和氟化钾络合形成离子对催化剂,催化吲哚、4,7-二氢吲哚,以及吡咯与原位生成亚胺的α-氨基砜发生不对称傅-克反应,通过催化剂、溶剂、反应当量和浓度的优化,以高收率和高ee值获得了手性的3-吲哚甲胺衍生物。通过吲哚与α-氨基砜的底物扩展,我们发现这个反应方法适用于各种芳香环、芳香杂环、脂肪烃取代的氨基砜以及α-乙醛酸酯氨基砜,最终都能得到高产率、高ee值的目标产物。最后,我们还对该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我们利用高分辨质谱检测了反应过程中出现的过渡态分子,并据此推测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首先,冠醚催化剂与氟化钾的钾离子络合,游离出氟离子。氟离子进攻α-氨基砜,原位生成亚胺中间体。然后,亚胺与吲哚发生傅-克反应,生成手性3-吲哚甲胺衍生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手性冠醚论文参考文献
[1].刘育坚,王丽,刘智敏,刘宏程,司晓喜.手性冠醚柱串联C18柱分析米类样品中的手性芳香族氨基酸[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9
[2].薛露.手性冠醚离子对催化Friedel-Crafts反应用于3-吲哚甲胺衍生物的不对称合成[D].重庆大学.2018
[3].吴孝言.新型手性冠醚催化剂库的建立及应用[D].重庆大学.2017
[4].但晓梦,郭江红,马妮.手性冠醚柱HPLC法测定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J].中国药师.2015
[5].赵龙.手性冠醚的研究进展及一类新型手性冠醚的合成展望[J].浙江化工.2015
[6].王贤书,张钰萍.手性冠醚固定相直接拆分草铵膦对映异构体[J].农药.2015
[7].伍鹏.手性冠醚固定相在气相和液相色谱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8].袁碧,陈卫红,汪吴林,石浩.手性冠醚在手性识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浙江化工.2013
[9].程鹏飞,焦书燕,徐括喜,王超杰.基于手性冠醚的对映选择性识别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13
[10].焦书燕,姚文涌,谢恩,徐括喜.基于联萘酚的手性冠醚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J].化学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