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在密切各国间的经济交流的同时也使得各国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不同国家的同一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展开竞争,这便涉及到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问题。产业国际竞争力关注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发展的潜力、前景,关系到一国的国际经济社会地位,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引起各国的广泛重视。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行政府干预的最终目标。自亚当斯密·开始,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规模优势和技术差距理论、对生命周期理论都极具代表意义。对国际竞争力的最具影响力的是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的“钻石模型”,他在对上述理论提出质疑的基础上,认为一国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六个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此外还有机遇和政府。制造产品是人类获取物质资料维持生存的基本方式之一,制造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产业主体,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永恒的行业,一国制造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已经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20世纪的后20年,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制造业成为世界分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梳理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双向比较,以发现我国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发现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按照上述思路,本文的写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该部分主要是提出问题,明确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和政治领域热衷的话题,分析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及时发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早地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和巩固现有优势具有及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部分还就本文的研究思路、所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和不足做了简单介绍。第二章,产业竞争力文献综述。该章为文献综述部分,重点总结国内外关于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研究成果。本章第一节首先是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对产业竞争力内涵和研究视角的综述,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始于亚当·斯密,在他之后,经济学界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因此对其概念要进行全面的总结;学术界对竞争力的研究经历了产业业绩视角、产业价值链视角、产业扩散效应视角、产业吸引力视角和国际竞争力视角。第二节是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综述,重点从国内外两个角度阐述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成果。第三节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综述。评价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高低必然涉及到指标的选取,本节重点考察国内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如裴长洪教授的显示性指标和分析性指标两层体系、张金昌的出口国际竞争力指标等,在实际分析中应用都较广。第三章,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首先是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渊源,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主流,在对要素禀赋理论、规模优势和技术差距理论、对生命周期理论分别提出质疑的基础上,迈克尔·波特提出了“钻石模型”。第二节就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本节将影响因素的内外部性质和宏中微三个层次进行结合,制作出独特的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矩阵图。第四章,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在理论方面的阐述完成之后,本文运用总结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制造业为例进行分析。评价指标选取重点是市场份额指标,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此外辅助以贸易专业化系数(TSC)、市场占有率指标。分析时注重从纵横两个角度分析:从纵向角度来看,指出我国近几年来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变化;从横向角度来看,通过将我国某些产品同美国、日本、欧盟进行比较,反映我国在这些产品和行业上与国际发达经济体的差距。在得到关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结果之后,本章最后一节针对我国国际竞争力强的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弱的汽车业两个行业,对其现状进行描述并分析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我们针对问题提出对策,首先要有一个总体的思路,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应是国家、产业、企业三个层次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宏观上加大制度革新、鼓励开放和竞争的前提下,对竞争力不同的行业分别采取可操作性措施。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主要方法有:国内外综合比较分析法,将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平均水平进行纵向比较,得到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及变化趋势;将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如美国、日本、欧盟进行横向比较,得到我国制造业相比以上国家的不足之处。此外,本文还应用了归纳与借鉴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结合法,深入剖析问题所在,最终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文章最后提出应该根据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水平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竞争力高的行业,如纺织、服装等,应采取措施使得这些行业“大而强”。主要是要加大这些行业的资金投入,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鼓励创新,工作的重点是在提高效率上。对竞争力低的行业应如化学产品、汽车等,应采取措施提高这些行业的市场份额。我们应当确立正确的发展道路,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发展自主品牌。同时,政府要在提高这类行业竞争力方面发挥作用,通过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和优惠政策,激励生产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产业竞争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1.2.1 本文研究思路
  • 1.2.2 本文逻辑结构
  • 1.3 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产业竞争力文献综述
  • 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和研究视角
  • 2.1.1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2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视角
  • 2.2 国内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综述
  • 2.2.2 国内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综述
  • 2.3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综述
  • 3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 3.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渊源
  • 3.1.1 比较优势理论
  • 3.1.2 竞争优势理论
  • 3.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4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 4.1 制造业竞争力评价原则及评价指标的选取
  • 4.1.1 评价制造业竞争力的原则
  • 4.1.2 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种类
  • 4.1.3 产业竞争力的四层次论
  • 4.1.4 评价方法和指标选择
  • 4.2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与国际平均水平的比较
  • 4.2.1 贸易专业化系数(TSC)
  • 4.2.2 显示性指数
  • 4.2.3 市场占有率指标
  • 4.3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与美、日、欧的比较
  • 4.4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状况的原因分析
  • 4.4.1 关于中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状况及原因
  • 4.4.2 关于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状况及原因
  • 5. 提升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 5.1 总的思路
  • 5.1.1 经济制度创新
  • 5.1.2 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
  • 5.1.3 重视政府的作用
  • 5.2 针对不同竞争力水平采取不同措施
  • 5.2.1 对竞争力高的产业
  • 5.2.2 对竞争力低的行业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汽车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 商业故事 2017(11)
    • [2].装备制造业精益生产技术研究[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32)
    • [3].读《欧洲工业的未来——欧洲制造业2030》看中国制造业[J]. 中国机械工程 2019(24)
    • [4].潍柴动力发展制造业大数据的做法、成效与启示[J]. 区域治理 2019(31)
    • [5].江苏对外直接投资与制造业转型升级[J]. 经济论坛 2019(11)
    • [6].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 时代经贸 2019(34)
    • [7].财务分析在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应用研究[J]. 商讯 2019(35)
    • [8].内蒙古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北方经济 2019(11)
    • [9].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探索[J]. 粘接 2019(12)
    • [10].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1].浅谈借鉴“工业4.0”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24)
    • [12].湖南加快先进制造业路径[J]. 营销界 2019(47)
    • [13].江苏外商直接投资与制造业转型升级[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9(06)
    • [14].大数据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04)
    • [15].李晓华: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历程与宝贵经验[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9(11)
    • [16].山西装备制造业整体系统构建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20(01)
    • [17].数字经济时代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J]. 产业创新研究 2019(12)
    • [18].智能化质量管理在机械制造业的应用[J]. 科技风 2020(03)
    • [19].制造业服务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 创新科技 2019(10)
    • [20].推进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J]. 智慧中国 2020(01)
    • [21].聚焦制造业[J]. 通用机械 2020(Z1)
    • [22].我国确定四大举措促进制造业稳增长[J]. 自动化与仪表 2020(01)
    • [23].四大举措聚焦制造业稳增长[J].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2020(Z1)
    • [24].Y市Z银行改进传统产业融资服务研究——以制造业为例[J]. 中国商论 2020(03)
    • [25].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路径分析——基于国际贸易的视角[J]. 中国经贸导刊(中) 2020(02)
    • [26].金融支持制造业步伐[J]. 产城 2020(01)
    • [27].中国需要建立专门的制造业金融体系(一)[J]. 经济 2020(01)
    • [28].中美贸易关系新形势下中国先进制造业升级路径研究[J]. 价格月刊 2020(02)
    • [29].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路径与动力机制[J]. 产业经济评论 2020(01)
    • [30].基于大数据的我国零售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实证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 2020(03)

    标签:;  ;  ;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