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了充分利用油茶资源,为其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提高油茶加工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笔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对酸水解和微生物发酵获取优茶籽壳中木糖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油茶籽壳主要成分理化分析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油茶籽壳中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蛋白质、脂肪、茶皂素等物质含量,含量分别为23.45%、21.56%、9.70%、3.24%、3.69%、5.17%。2.油茶籽壳中木糖分析方法研究通过对Douglas和DNS两种不同比色法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测定同一样品时前者的吸光度值较大,灵敏度较高,并发现若样品中含有六碳糖,采用Douglas法对检测结果没有影响。Douglas法测定发酵液中的木糖含量的最佳检测波长为552 nm、标准曲线方程Y=2.076X+0.0994(X=木糖浓度,Y=OD值)、相关系数r=0.9994、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2.17%、准确度试验相对平均误差0.79%、平均加标回收率94.60%、重现性试验相对标准偏差1.73%。3.酸水解获取油茶籽壳中木糖的工艺优化通过正交试验对水解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较佳水解条件:水解温度120℃、料液比1:5、水解时间2 h、H2SO42%,按已优化条件进行验证试验,木糖得率为9.11%。4.微生物发酵获取油茶籽壳中木糖的研究由本院微生物实验室提供的白腐菌微生物发酵获取油茶籽中的木糖。采用响应面法对液体培养基组成优化:油茶籽壳4%,(NH4)2SO4(W/V)1%、MgSO4·7H2O(W/V)0.6%。经用此配方组成的培养基进行发酵试验验证,其木糖实际得率为2.89%。通过摇瓶发酵试验得到了较合理的液体培养条件:培养液初始pH=5.5、装液量为100 mL/250 mL、接种量10%、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48 h、摇床转速120 r/min。按此液体培养条件摇瓶发酵后,木糖得率为2.96%。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霉变油茶籽对压榨油茶籽油的影响研究[J]. 中国油脂 2019(03)
- [2].油茶籽粕反刍动物饲料化利用价值初探[J]. 中国粮油学报 2017(10)
- [3].油茶籽综合利用分析[J]. 绿色中国 2017(22)
- [4].储藏期油茶籽霉菌多样性分析[J]. 中国粮油学报 2018(09)
- [5].油茶籽粕豆酱的研制及成分分析[J]. 中国调味品 2017(06)
- [6].响应面法优化油茶籽多肽制备的工艺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16(02)
- [7].油茶籽粕的综合利用[J]. 粮食与油脂 2016(01)
- [8].油茶籽多糖液体对油脂过氧化值的影响[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25)
- [9].油茶籽粕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饲料研究 2015(10)
- [10].规模发展油茶籽要慎之又慎[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3(11)
- [11].油茶籽壳的化学成分分析与扫描电镜观察[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 [12].油茶籽粕加工利用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2013(23)
- [13].碾压式油茶籽脱壳装置设计及仿真分析[J]. 农机化研究 2019(12)
- [14].蒸汽爆破辅助提取油茶籽蛋白及其功能性质分析[J]. 中国油脂 2019(09)
- [15].不同品质油茶籽压榨制油工艺的对比研究[J]. 中国油脂 2018(03)
- [16].岑溪软枝油茶籽成熟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变化和萌发能力研究[J]. 热带农业科学 2017(07)
- [17].油茶籽废渣热解特性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5(12)
- [18].那年学捡油茶籽[J]. 老友 2020(10)
- [19].油茶籽的采收和综合利用[J]. 致富天地 2011(10)
- [20].超声波辅助提取油茶籽粕中蛋白的工艺研究[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4(04)
- [21].应用油茶籽壳栽培香菇的研究[J]. 食药用菌 2013(02)
- [22].油茶籽粕固态发酵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2(03)
- [23].油茶籽粕微生物发酵研究进展[J]. 中国油脂 2012(07)
- [24].油茶籽高效加工利用技术[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12(11)
- [25].油茶籽壳栽培香菇的应用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 2012(06)
- [26].酶法水解油茶籽粕制备油茶籽多肽的研究[J]. 中国油脂 2011(04)
- [27].油茶籽粕蛋白提取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 2010(08)
- [28].油茶籽储藏过程中品质因子的变化[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4)
- [29].油茶籽油加工安全关键工艺控制技术研究[J]. 中国油脂 2015(12)
- [30].油茶籽粕微生物发酵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