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知识总量在加速膨胀,知识更新的周期在不断缩短。发展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形成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教学生学会学习”势在必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学生在学习中难以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另外,教学中发现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却不会将学到的策略迁移到类似的学习情境中。或者即使选用了某种方法却不能很好的控制、调节、评估和修改,对自己的学习效果不会进行及时的内部反馈。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些都是元认知能力低下的表现。自我调节学习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自主行动。本文通过查阅资料,比较研究国内外对元认知研究的情况,借鉴国内外元认知训练经验,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目前高中生元认知能力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进行了研究。然后依据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式,设计了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研究活动,力求能寻找出提高高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多种方法,探索运用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式进行元认知训练的效果以及探究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式对化学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初步证明:运用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的方式是有效的。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式训练对不同层次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提高效果不同。但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式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效果不显著。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老年驾驶人的驾驶自我调节研究述评[J]. 中国公路学报 2020(06)
- [2].父母和教师支持与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自我调节学习的中介作用[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 [3].自我调节学习视角下大学生学业拖延动机及对策[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6(06)
- [4].小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J]. 教育探索 2017(02)
- [5].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自我调节学习的中介作用[J].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7(03)
- [6].论高三数学学习的自我调节[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04)
- [7].浅谈自我调节的教学模式[J]. 新课程(小学) 2017(05)
- [8].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J]. 青年教师 2016(05)
- [9].大学生优柔寡断、适应性、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0(03)
- [10].让决策为学生拓展一片“自我调节”的天地[J]. 教书育人 2009(S3)
- [11].中小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进展[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23)
- [12].自我调节学习研究综述[J]. 河南教育(高校版) 2009(08)
- [13].我国自我调节学习研究现状及其思考[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 [14].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实证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 2016(12)
- [15].社会认知理论视域中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与策略[J]. 江苏教育研究 2012(34)
- [16].网络环境下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现状分析[J]. 中小学电教 2014(11)
- [17].自我调节也可治腹泻[J]. 山西老年 2011(08)
- [18].自我效能感对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研究[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04)
- [19].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进展与趋势[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 [20].浅论自我调节学习与教师专业成长[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8(04)
- [21].自我调节理论的产生背景、理论内容及其应用[J].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7(05)
- [22].师范专科生的自我调节学习问题探讨[J]. 成才之路 2008(07)
- [23].自我效能感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作用及其培养[J]. 未来与发展 2010(03)
- [24].中年企业家的危机自我调节[J]. 当代经理人 2010(06)
- [25].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与自我调节学习的调查研究[J]. 文教资料 2015(26)
- [26].七招帮你化解与朋友间的矛盾[J]. 科学大观园 2017(23)
- [27].朝鲜族留守儿童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J]. 民族教育研究 2017(03)
- [28].自我调节学习研究综述[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7)
- [29].小学至高中阶段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发展特点[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3(04)
- [30].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述评及其发展状况[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