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读者的积极阅读在文学意义探寻中的作用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英语语言文学
作者: 赵亚珉
导师: 吕长发
关键词: 读者,主体,积极阅读,文学意义
文献来源: 河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并在 70 年代得到迅速发展的接受理论和读者反应批评,使读者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升。文学意义,在传统的文论中,要么属于作者,要么属于文本,而读者只不过是作品传达的信息和作者赋予作品的意义的接受者。对接受美学文论家尧斯来说,文学意义是有待于读者演奏的乐曲;在伊瑟尔那里,文学意义产生于文本经读者的具体化;到了读者反应文论家那里,文学意义只等同于读者阅读中的经验和感受以及对自身身份的发现和确认。总之,读者的主体意识由此得到承认和巩固。中外学者和热心于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研究的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和考察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然而,迄今为止,以读者的能动作用为基点,围绕阅读活动探求文学意义的作用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旨在认真研究读者的阅读活动,结合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在阅读的各个环节上突出读者的主体意识,探讨其能动的创造作用与对文学价值实现的意义。 根据读者的主体身份在文学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层次,并结合具体文本的分析,本文展开对于文学阅读活动中读者主体身份作用的探讨。本文由下列五部分组成。 第一章:读者在文论史上主体地位的重新确立。本文首先概述了读者在文论史上的地位,指出对读者地位的认识、强调和重视可追溯到古典时期,并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德莱顿和约翰逊的著作中有着详细的论述。随着浪漫主义文论的兴起,文论史上第一次研究中心出现转移,从实用论到表现主义批评,读者从中心移至边缘,代之而起的是作者地位的擢升;随着向形式主义文论的转移,文本成为批评的中心,“新批评”和结构主义批评关注的主要是文本,而“新批评”更是用“意图谬误”和“感受谬误”斩断了文本与作者、读者的关系。然而,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读者的身影也未完全消失,而是不时地出现在理查兹、6燕普逊等人的论述中。60 年代兴起于德国的接受美学,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形式主义、“新批评”和结构主义的反拨,尧斯、伊瑟尔和接受美学在美国的发展形式——读者反应文论的代表人物费什、布莱奇、霍兰德等都赋予读者以主体地位。尧斯认为以往的文学史忽视了读者的作用,文学史应是读者的接受史;伊瑟尔认为文学意义产生于文本与读者的不停的对话之中;读者反应文论家把读者地位提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到后来以至于取消了文本的客观性。与高扬读者主体地位的主张相伴而生的各种读者概念显示了文学意义离不开读者的能动参与,这些读者概念主要有:吉布森的“冒牌读者”,伊瑟尔的“暗含的读者”,里法代尔的“超级读者”和费什的“有知识的读者”等。第二章:阅读在当代文论中的重要性。文学意义的显现取决于读者的阅读,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活动,文学作品才能完成其现实的存在。否则,文学作品的深刻的内涵、意义、文学价值,只能是潜在的存在而不能被读者发现和把握。由于受接受美学的影响,读者反应文论非常重视阅读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与一般阅读形式——通常我们说的消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和批评性阅读,其划分立足于读者的阅读态度和阅读的动机、出发点——和其他形形色色的阅读形式相比,读者中心文论更强调读者的积极阅读,以具体化形式实现读者在文学意义中的能动参与。第三章:阅读与二次创作。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带有特定的期待视野,这是读者所具有的与作者相似的创作动机。文学作品的“图示化结构”特点使得文学作品的语言、细节、人物、场景等方面的刻画和描写中必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空白和未定之处,召唤着读者参与创作。这是一种有限制的、在文本的引导下的创作活动,因而被称为二次创作,或再创造。本章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即读者在阅读中文本的具体化过程,包括读者在阅读前的期待,阅读中期待视野的调整以及具体的填充活动。鉴于读者的主观因素和文学作品的多义性特征,不同读者实现的具体化差异很大,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特点。
论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
Abstract English
Abstract Chinese
Introduction
Chapter 1 The Reestablishment of the Reader’s Role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1.1 The Reader in Traditional Literary Criticism
1.2 The Reader in the Reader-Oriented Criticism
1.2.1 The Various Models of the Reader
1.2.2 A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Main Concepts of the Reader
Chapter 2 The Significance of Reading in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2.1 The Relation Between Reading and Literary Meaning
2.2 The General Divisions of Reading
2.3 The Divisions of Reading Expounded by Theorists and Critics in Literary History
2.4 Passive Reading and Active Reading
Chapter 3 Reading as Secondary Creation
3.1 The Factors Relevant to the Reader’s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Reading
3.1.1 The Objective Factors
3.1.2 The Subjective Factors
3.2 The Reader’s Active Role in His Concretization of the Text
3.2.1 The Reader’s Expectations Before Reading
3.2.2 The Adjustment of the Reader’s Expectations
3.2.3 The Filling up of the Blanks
3.3 The Levels of Secondary Creation of the Reader
3.4 The Reader’s Role in Different Sorts of Literary Works
3.4.1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odernist Texts and Traditional Texts
3.4.2 The Role the Reader Plays in the Reading of the Three Sorts of Texts
Chapter 4 Reading and Misreading
4.1 Correct Reading and Misreading
4.1.1 The Definition of Misreading
4.1.2 The Divisions of Misreading
4.1.3 The Manifestations of Misreading
4.2 Harold Bloom’s Theory of Misprision
4.3 The Significance of Misreading to Literature
Chapter 5 Repetitive Reading And the Realization of Literary Value
5.1 The Necessity of Repetitive Reading
5.1.1 The Necessity as Viewed from the Text
5.1.2 The Necessity as Viewed from the Individual Reader
5.1.3 The Necessity as Viewed from Society and History
5.2 Reading and Literary Canon
5.2.1 The Definition of Literary Canon
5.2.2 Read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Literary Canon
5.3 Reading and the Realization of Literary Valu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发布时间: 2005-07-28
参考文献
- [1].文学翻译中的美学效果比较分析[D]. 吴文安.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
- [2].Lao She and Ivo Andric:An Analogy Study of Two Literary Canons[D]. Anka Lazarevic.复旦大学2012
- [3].忠实与叛逆:葛浩文文学翻译研究[D]. 王璐.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文学批评的存在方式[D]. 赵慧平.复旦大学2003
- [2].阅读之旅:从主体性到修辞性[D]. 周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 [3].文学生态学建构——生态批评的思考[D]. 宋丽丽.北京语言大学2005
- [4].原型理论与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的文化批评建设[D]. 杨丽娟.东北师范大学2005
- [5].流动中的生命[D]. 贾福生.河南大学2005
- [6].方式即意义[D]. 张璟慧.河南大学2005
- [7].结构与解构的悖论性对话[D]. 王菊丽.河南大学2005
- [8].意境的现代阐释[D]. 王海铝.浙江大学2005
- [9].行走在文本与文化之间[D]. 肖翠云.苏州大学2006
- [10].论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D]. 赵平.复旦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