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新的抒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热爱人民,离退休老领导,摄影作品展,书法绘画,通化,习近平,热爱祖国,绿色转型,人民群众,新中国
新的抒情论文文献综述
宋唯祯[1](2019)在《翰墨丹青抒情怀 同心奋进新时代》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特约宋唯祯)日前,通化市政协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举行。市政协主席纪凯平参加活动。此次作品展共展出市、县(市、区)政协委员,政协离退休老领导、老干部、老同志,政协参加单位和政协工作者创作的书法、(本文来源于《协商新报》期刊2019-10-22)
朱春蓉[2](2019)在《新时期以来新诗抒情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学术空间》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新诗抒情问题的研究,已有的学者多将抒情作为诗歌艺术,将抒情问题局限于文本或诗人主体范畴内来进行谈论,较少对"抒情""抒情性""抒情主义"等相关概念进行细致地区分,在具体进行论文写作时也存在一些混淆。而从更广阔的视域来研究抒情,将其作为一种话语方式、审美想象、生活态度在新诗研究中还未得到充分的展开。就九十年代诗歌而言,其叙事性特征已得到较为丰富的研究,而对其抒情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站在新诗史的视域下来揭示九十年代诗歌情感的发展变化,探究情感与诗歌语言、与文化环境的互动关联还较为缺乏,关于诗歌的"情感文化修辞论"还有待研究与确立。(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何思勉[3](2019)在《浅谈新闻专题“双刃剑”——渲染与抒情手法在融媒体新时期的使用与把控》一文中研究指出融媒体时期是媒体大发展的新时期,这一时期的新闻专题制作有着与以往不同的特色与要求。妥善运用渲染与抒情手法,将提升对融媒体时期新闻专题的传播效果。但作为一把"双刃剑",渲染与抒情手法的使用必须注意时机和方式,同时还要对其的使用进行把控。(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16期)
韩松刚[4](2019)在《抒情传统与新时期小说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抒情传统"一词是1971年陈世骧教授率先提出来的。他在《论中国抒情传统》一文中宣称:"中国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就是一个抒情传统。"(1)此后,关于抒情传统的论述不胫而走,成为20世纪中期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事件。高友工、普实克、唐君毅、徐复观及至后来的蔡英俊、吕正惠、王德威等人都参与并延续了此次论述。可以说,从古典文学研究,到现当代文学研究,"抒情传统"几乎已经成了不证自明的论述前提。当然,其(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9年02期)
李翰[5](2019)在《叙事抒情演进与五言诗体新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五言诗由汉末发轫,民间乐府叙事诗得风气之先,且产生了不少优秀的故事诗。文人五言诗兴起后,抒情逐渐压倒叙事。文人的文化传统与知识素养,又使得辞章、藻饰较方便地参与抒情,辞藻的中心色彩逐渐显现。随着抒情诗情感力度的消弱,辞采更为凸显。两晋南朝,诗歌的事、情等内容层面都进一步乏弱,藻采上升为诗歌最重要的艺术追求。文学自觉的深化,具体落实为对文学形式美的追求。正是在叙事——抒情——藻采这一发展路径中,声律作为形式美的极致,顺势而生。审视汉魏至六朝五言诗的演变轨迹,叙事、抒情的消长,作为原动力,对文学史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引起充分注意。(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南帆[6](2018)在《“新时期文学”:美学意识、抒情与反讽》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文学"已经从一个普通名词演变为当代文学史概念。哪一个人首先使用"新时期"冠名某些年份的文学?这个问题的考证曾经产生若干音量不大的争讼。(1)对于多数人说来,这种词语结构屡见不鲜。根据某一个重大的社会政治事件划分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经济学或者哲学被视为相对独立的段落,这几乎是通行的学术处理方式。重大的社会政治事件产生的超常冲击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另一个历史时期,它不仅撼动了社会体制,同时还分别渗入(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8年12期)
姜方[7](2018)在《抒情新时代,唱响四十年壮阔历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圆号轻柔地吹奏出晨曲般的引子,随着音乐推进,男中音廖昌永的歌声与管弦乐彼此交融,在歌曲《一路走来》中汇聚成涌动的大潮。“抒情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创歌曲音乐会昨晚献演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上海站音乐会由着名指挥家陈燮阳执棒,中国交响乐团、上海音(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8-11-16)
仲呈祥[8](2018)在《用心用情用功讴歌伟大的时代》一文中研究指出徜徉于用心用情用功讴歌改革开放伟大时代的15首新歌曲作品的旋律和意境里,步出音乐厅,余音犹在,激情满怀,心旷神怡,思绪联翩,感慨万端。诗言志,歌抒怀,为人民言志、为人民抒怀、为人民放歌,这批新创作的旨在讴歌改革开放的歌曲,唱响了人民的心声和时代的主旋律,(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18-11-06)
王立元[9](2018)在《深入改革开放一线 推出时代创新之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国巨变的40年,是书写奇迹的40年,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40年。把握时间节点、树立工作坐标,推出时代强音,形成艺术引领,文化和旅游部聚焦改革开放40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积极探索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推出精品力作的长效机制。自2(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18-10-18)
杨经建[10](2018)在《“抒情传统”的新质与母语文学的“创格”——重论废名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说,现代抒情小说是一种特定的语言(艺术)存在,那么当语言在道说文学时,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只能由文学母语来表现和传载。情、文相生可谓废名小说独具的诗学质地,惟其如此,废名小说在续接、召唤"抒情传统"中,重构并创化了母语文学的现代传统。与表音文字不同,汉语言文字据义构型、以神摄形,讲究"心领神会",人们能够从其字形体态中"直观"意义;废名小说正是可供"直观"的文本,它将"心象"视为基本叙述元素——兴于物象、成于意象、归于心象,并凸显其直观、感悟的艺术特质和审美诉求,因而更为接近母语文学抒情写意的诗性本质。由"直观"的语言功能和"心象"叙述元素的营造,引出了废名小说的境界化叙事这一创作特质,即:"造境"是废名小说的审美旨归,正是在文本的境界化叙事中,象、境、言统一于文本,汉语言母语的形象性及表意本色在一种超验性美感中也统一于语言本体。(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新的抒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关于新诗抒情问题的研究,已有的学者多将抒情作为诗歌艺术,将抒情问题局限于文本或诗人主体范畴内来进行谈论,较少对"抒情""抒情性""抒情主义"等相关概念进行细致地区分,在具体进行论文写作时也存在一些混淆。而从更广阔的视域来研究抒情,将其作为一种话语方式、审美想象、生活态度在新诗研究中还未得到充分的展开。就九十年代诗歌而言,其叙事性特征已得到较为丰富的研究,而对其抒情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站在新诗史的视域下来揭示九十年代诗歌情感的发展变化,探究情感与诗歌语言、与文化环境的互动关联还较为缺乏,关于诗歌的"情感文化修辞论"还有待研究与确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的抒情论文参考文献
[1].宋唯祯.翰墨丹青抒情怀同心奋进新时代[N].协商新报.2019
[2].朱春蓉.新时期以来新诗抒情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学术空间[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3].何思勉.浅谈新闻专题“双刃剑”——渲染与抒情手法在融媒体新时期的使用与把控[J].传播力研究.2019
[4].韩松刚.抒情传统与新时期小说叙事[J].文艺争鸣.2019
[5].李翰.叙事抒情演进与五言诗体新变[J].文艺理论研究.2019
[6].南帆.“新时期文学”:美学意识、抒情与反讽[J].文艺争鸣.2018
[7].姜方.抒情新时代,唱响四十年壮阔历程[N].文汇报.2018
[8].仲呈祥.用心用情用功讴歌伟大的时代[N].中国文化报.2018
[9].王立元.深入改革开放一线推出时代创新之作[N].中国文化报.2018
[10].杨经建.“抒情传统”的新质与母语文学的“创格”——重论废名小说[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标签:热爱人民; 离退休老领导; 摄影作品展; 书法绘画; 通化; 习近平; 热爱祖国; 绿色转型; 人民群众; 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