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文东深层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油气田开发工程
作者: 邓瑞健
导师: 李允
关键词: 文东沙三中油藏,深层,低渗透,油藏描述,地质模型,剩余油,挖潜技术
文献来源: 西南石油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前国内外深层低渗异常高温高压油藏开发难度极大,成功开发的例子少见,还未形成成熟的理论、思路、技术和方法。本文以文东沙三中油藏为研究实例,综合应用了现代油藏描述技术、油藏动态分析技术、油藏工程理论、数值模拟技术和采油工程等理论和方法。针对文东沙三中油藏地质特征,通过流动单元精细对比、井震结合的构造解释、沉积微相分析、储层成岩作用和裂缝发育特征研究、储层的非均质性和敏感性等研究,建立了油藏的精细地质模型,通过室内实验和动态分析及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提出了配套的挖潜思路和措施。其主要研究成果为: 1.在地质建模中引入了沉积微相的研究成果,明确了文东沙三中储层主要为深水-较深水环境的重力流沉积,发育扇状和非扇状两种浊积岩相模式,受同沉积断层的控制,以轴向重力流沉积为主。砂体微相类型主要有四种:深沟道、浅沟道、近漫溢和远漫溢微相,沟道方向是注水优势通道方向。成岩作用研究表明成岩阶段为晚成岩期,有五种成岩相模式,溶蚀相为最有利储集层,其次为碳酸盐胶结成岩相、石英次生加大成岩相,硬石膏胶结成岩相为最差储集层。总结了三种不同的孔喉结构类型:大孔较粗喉结构类型、中孔中细喉结构类型、中小孔细喉结构类型。新建了精细可靠的油藏地质模型,为准确研究剩余油分布奠定了基础。 2.根据该油藏挖潜需要,将油藏精细划分为55个流动单元,并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各流动单元进行了分类评价,在划分出的三种流动单元中,Ⅰ类有13个,Ⅱ类有25个,Ⅲ类有17个。 3.对油藏构造认识精度有明显提高,对文13东块和文13西块构造复杂带的构造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经实施验证,构造认识正确,并扩边增加石油地质储量103万吨。 4.对深层、异常高压、低渗油藏的渗流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净覆压对储层特性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随上覆压力的增大,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压缩系数、孔隙结构系数减小。(2)应用微观模型对该区储层的水驱实验研究表明,注入压力对剩余油的形成作用不明显,而储集岩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则是影响驱油效率的主因。(3)储层敏感性研究表明文东沙三中储层中等偏强速敏、弱水敏、弱盐敏,速敏性对油藏开发影响较大。 5.对岩心观察、试井资料的分析研究表明目的层砂岩裂缝较发育,该区现今天然裂缝主要为北偏东10-20°,人工裂缝方向为110°。 6.通过动态综合分析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有机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研究该油藏的剩余油分布,得出了剩余油分布主要有四种类型:断层遮挡型、局部构造高点型、层间干扰型和注采不完善型。剩余油富集区与沉积相带具有相关性,一般多沿沟道侧缘、浅沟道、漫溢相分布。 7.针对文东沙三中油藏地质开发特点,抓住该油藏水驱动用差、自然递减大、采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立论依据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油藏描述研究进展
1.2.2 剩余油分布的研究状况
1.3 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1.4 本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创新
1.4.1 本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
1.4.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2 文东深层低渗油藏地质和开发特征
2.1 区域地质特征
2.1.1 区域地质概况
2.1.2 沉积构造演化
2.1.3 地层特征
2.2 油藏基本特征及开发简况
2.2.1 油藏概况
2.2.2 开发简况
2.2.3 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油藏精细描述
3.1 储层精细对比与构造精细解释
3.1.1 流动单元的划分和对比
3.1.2 构造精细研究
3.2 储层沉积微相及平面展布特征
3.2.1 储层沉积学特征
3.2.2 沉积微相与相模式
3.3 储层成岩作用
3.3.1 储层成岩类型
3.3.2 粘土矿物特征及成岩演化
3.3.3 成岩阶段划分及孔隙演化序列
3.3.4 砂岩成岩相
3.4 储层敏感性研究
3.4.1 速敏实验
3.4.2 水敏实验
3.4.3 酸敏实验
3.4.4 盐敏实验
3.4.5 体积流量实验
3.4.6 注入水水质配伍性研究
3.4.7 净覆压条件下储层性质
3.5 地应力和裂缝分布规律研究
3.5.1 裂缝发育研究
3.5.2 成因类型
3.5.3 裂缝形成的主要时期
3.5.4 裂缝对流体渗流的影响
4 油藏地质模型及油藏评价
4.1 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特征
4.1.1 孔喉类型及特征
4.1.2 孔喉结构特征分类
4.2 储层宏观非均质概念模型
4.2.1 储层参数二次解释
4.2.2 小层规模的储层非均质性
4.2.3 开发层系规模的层间非均质性
4.3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4.3.1 数据库建立
4.3.2 平面网格化
4.3.3 三维模型建立
4.3.4 三维油藏地质模型在剩余油分布中的应用
4.4 流动单元综合评价
4.4.1 油层多井评价
4.4.2 储层综合评价
5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5.1 微观驱油机理研究
5.1.1 岩石润湿性测试
5.1.2 单相渗流特征及规律研究
5.1.3 深层低渗储层驱替机理研究
5.1.4 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研究
5.2 宏观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5.2.1 剩余油分布定性研究
5.2.2 油藏数值模拟定量研究剩余油分布
5.2.3 剩余油分类评价
5.3 影响宏观剩余油分布地质因素分析
5.3.1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5.3.2 构造控制宏观剩余油分布
5.3.3 开发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6 剩余油挖潜配套技术
6.1 深层低渗储层压裂改造技术
6.1.1 压裂技术是改造低渗层的经济有效手段
6.1.2 影响压裂效果的因素分析
6.1.3 低渗油藏总体压裂优化设计
6.2 文东沙三中油藏井网优化分析
6.2.1 平面上井网的适应性分析
6.2.2 开发层系的组合形式
6.2.3 现有组合层系、井网下小层采出程度
6.2.4 不同层系组合的开发效果综合评价
6.3 逐层上返注水开发
6.3.1 长岩心多层水驱油室内实验
6.3.2 逐层上返开发的主要原理
6.3.3 逐层上返开发技术适用条件
6.4 注采压力系统调整
6.4.1 压力现状调查
6.4.2 油井采油(液)指数随含水的变化
6.4.3 注水井吸水能力随含水上升的变化规律
6.4.4 合理压力界限的确定
6.4.5 降压增注技术
6.4.6 合理油水井数比
6.4.7 低渗油藏的注采井距
6.4.8 综合评价
6.5 采油方式的选择及主要工艺技术
6.5.1 采油方式的选择
6.5.2 主要开采工艺技术
7 认识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发布时间: 2006-01-11
参考文献
- [1].水淹层测井解释及剩余油分布研究[D]. 李安琪.西南石油学院2004
- [2].月海油田海南3块储层地质建模与剩余油分布预测[D]. 侯创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 [3].水驱后剩余油分布微观实验与模拟[D]. 张顺康.中国石油大学2007
- [4].CR油田综合一体化储层表征与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评价[D]. 胡光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 [5].旦八油区长4+5油藏剩余油分布与挖潜研究[D]. 秦文龙.西北大学2012
- [6].点坝砂体建筑结构对剩余油分布控制作用研究[D]. 翟志伟.东北石油大学2011
- [7].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 陈路原.西南石油学院2001
- [8].杜229断块超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D]. 李静.中国石油大学2009
- [9].老油田复杂油藏剩余油分布的新领域研究[D]. 刘卫.中国石油大学2010
- [10].辽河油田欢2-16-304井区精细油藏描述[D]. 张维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相关论文
- [1].北大港河流相砂岩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D]. 窦松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
- [2].濮城南区沙二上2+3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D]. 雷利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 [3].水驱油藏剩余油微观分布模拟研究[D]. 孟江.成都理工大学2007
- [4].低渗透砂岩油藏剩余油整体监测研究[D]. 王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