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土木工程施工的时经常会因外界的影响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这些混凝土裂缝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并且还会给土木工程留下较大的安全隐患,从而给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强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就如何处理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进行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裂缝;处理方法
裂缝是土木工程实际修建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裂缝会破坏土木工程原有力学结构,引发工程安全质量问题。在实际施工中,一旦发生裂缝问题,施工人员应当及时分析问题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解决裂缝问题。当然,如果能做好事前预防与防范工作,降低裂缝出现的概率,则更能减少安全质量问题。
一、裂缝分类
(一)塑性沉降裂缝
土木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骨料在沉降过程中受到不利影响所导致的裂缝被称为塑性沉降裂缝。塑性沉降裂缝的发生时期大约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的30min-120min之间。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混凝土在建筑后还没有完全定型导致其表面失去水光,呈现出裂缝。
(二)温度裂缝
导致出现温度裂缝的主要原有两种,其一是混凝土外部温度的变化,其二是混凝土自身的水化作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会经过一段时间才达到硬化,在自身水化作用的影响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出现混凝土构件的外部温度低于内部温度,导致混凝土表面拉应力的产生。水化作用结束后混凝土构件温度会逐渐降低,再加上外界环境对构建的影响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现象。当混凝土内部拉应力大于其抗裂性能时就会出现裂缝现象。
(三)沉降裂缝
由于沉降原因所导致的裂缝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由于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的土质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导致裂缝的出现;其次,在进行回填土施工时没有保证土层的压实度或是出现雨水浸泡等现象导致出现沉降裂缝;最后,模板刚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支撑间距过大或底部出现松动等问题,出现沉降不均匀的情况。
(四)地基冻胀裂缝
土木工程施工中地基冻胀型裂缝也是常见的裂缝形式之一,引起这种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地基土温相对较低。通常来说地基土温低于0℃是会导致地基土的冻结现象,冻结成冰后会使地基土的体积增大而产生膨胀现象,从而出现裂缝问题。
(五)其他类型裂缝
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除了以上几种裂缝类型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裂缝。例如,在施工时出现不合理的施工,也可以导致土木工程施工出现施工裂缝;或者是在自然施工的条件下,混凝土结构受到长期的腐蚀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引起土木工程施工出现裂缝的情况。因此在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及时的关注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同时选择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以此来避免裂缝问题的出现,保证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进度,促进土木工程施工可以顺利的进行。
二、土木工程施工中出现裂缝的原因
(一)温度变化
众所周知,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极为主要的施工材料,在整个施工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性能,当外部气温发生巨大变化时,就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较大,从而引发混凝土结构变形。当构件内部所出现的拉应力大于构件的抗裂能力时,就会造成裂缝等问题的出现。同时,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水分,使内部温度急剧升高,如果不做好补水措施,就会使混凝土失水严重,从而引发大面积裂缝。
(二)地基变形
地基是土木工程的核心,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可能会产生地基位移现象。地基位移会改变地基周围的应力强度,而当混凝土承受的应力强度,超过自身的拉伸强度时,就会产生地基变形裂缝,这种裂缝会严重影响土木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能。造成地基位移的原因比较多,一般来说,可能会因地基水土结构较差,而在施工中没有确保地基工程质量,导致不均匀下沉。
(三)钢筋锈蚀
钢筋是土木工程中不可缺少的原料,但是如果不保存好钢筋原料,就会因风吹日晒而破坏钢筋的氧化膜,使得钢筋中的铁元素暴露在空气中,当这些钢筋与含有水分子与氧原子的混凝土结合时,就会侵蚀混凝土结构,使混凝土因钢筋锈蚀产生一定膨胀力,最终导致混凝土裂缝。
(四)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
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是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工作,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每个施工现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不到位问题。例如,施工人员不按照施工要求,配合混凝土比例,造成混凝土质量不合格;还比如,混凝土拌合时,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混凝土质量,造成大面积裂缝。
三、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
(一)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
当前所存在的混凝土裂缝中,很多都是因为材料的收缩所造成的,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混凝土施工材料中加入一定量的膨胀剂来补偿材料的收缩。经过大量的实践经验总结发现,这种方法具备非常明显的效果。
(二)混凝土的浇筑
为了使得混凝土施工材料更具均匀性和密实度,浇筑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的考虑建筑结构的浇筑区域、结构类型以及钢筋配置等等情况,从而可以确定材料的性质和种类,选择最佳的施工设备和浇筑方法,在浇筑施工之前要检查模板、钢筋以及保护层部分的厚度和预埋件位置等等参数,全部都合格之后才能开始混凝土浇筑施工。同时应该彻底的检查混凝土是否存在有障碍问题,如果存在,立即纠正,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浇筑施工方案,使得各个环节和施工能力都能够达到工程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如有必要需要对混凝土浇筑现场的连续浇筑进行监控管理,检测混凝土材料的塌落度是否满足工程的要求,全部达到标准之后才能开始进行浇筑施工。
(三)混凝土的养护
(1)养护是消除混凝土裂缝的关键措施和方法,应该在施工中重视该方面的工作,制定出合理的养护施工方案,指定专人管理。(2)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应该对该结构部分进行保温、保湿处理,从而防止温度变化过于剧烈而造成裂缝问题的存在。(3)浇筑完成之后,需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洒水保湿,还要在表层覆盖保湿材料,合理的控制养护时间,根据不同材料来确定养护时间,以避免混凝土存在裂缝为主要目标。
(四)混凝土温度控制方面
一是混凝土高温时应该尽量的减小浇筑厚度,通过加强散热或者是搭建遮阳措施来避免混凝土出现温升的情况,有效的降低结构温度。比如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和结构尺寸存在直接的联系,结构尺寸越大则应力就会越大,此时应该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埋设水管来进行降温,降低内外温差。二是拌合混凝土过程总可以适当的加水或者是添加碎石来对混凝土进行降温。三是加大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力度,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立即开始洒水保湿,然后覆盖草帘、麻袋等进行保湿,根据材料的需要来选择合理的养护时间,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要采取有力的保温措施,避免温度变化剧烈而出现裂缝问题。
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因为很多问题而导致混凝土出现缝隙,这些裂缝会给土木工程带来安全隐患,影响土木项目的耐久性,破坏其构造。在施工时必须要严格把关,把混凝土早期养护和其预防出现的措施做好,把混凝土的裂缝减少到最低限度,以防止危害构造的裂缝出现。在土木工程施工的时候,对于施工的技术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必须要标准化、合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防患于未然是处理问题的最好办法。
参考文献:
[1]胡俊福.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策略的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01)
[2]俞红泉.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策略[J].四川水泥,2017(12)
[3]王德军.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策略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7(11)
[4]沈富山.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策略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