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碳源对微生物采油特性的影响

外加碳源对微生物采油特性的影响

论文摘要

一般油藏经过一次和二次两次常规采油之后的总采收率一般只能占地下原油的30%~40%,遗留在地层的残余油仍然占60%-70%。为了充分开采原油,提出了三次采油技术。而微生物采油技术(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 MEOR)施工简单、成本低且有效,具有其它三次采油技术无可比拟的优点,有望成为未来油田开发后期稳油控水、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之一。本文对本实验室分离的耐高温采油菌株ZY-1、ZY-2、ZY-3、ZY-10和JY-5所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进行带电性和初步组成分析,结果表明,5株耐高温采油菌株所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均为糖脂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别以木糖、淀粉、葡萄糖和石蜡为碳源,通过测定菌体生长、细胞疏水性、发酵液的表面张力、乳化活性、生物表面活性剂量和碳源的剩余量,考察实验菌株对上述碳源的利用情况及采油特性。研究表明,实验菌株均能利用上述碳源进行生长代谢。其中菌株ZY-1、ZY-3、ZY-10和JY-5以木糖为碳源生长代谢最好,菌株ZY-2以淀粉为碳源生长代谢最好。菌株ZY-1、ZY-3和ZY-10利用木糖速率快,ZY-2和JY-5利用淀粉的速率快。与以糖和石蜡为唯一碳源相比,菌株ZY-1、ZY-3和ZY-10均以糖类和液体石蜡为混合碳源能够减慢对石蜡的利用,菌株ZY-2和JY-5能够加快对石蜡的利用。实验菌株均以液体石蜡和外加糖类为混合碳源,产生物表面活性剂量最高,发酵液表面张力降低幅度最大,乳化程度最好,细胞疏水性最强。其中以菌株ZY-10利用木糖和液体石蜡为碳源的采油效果最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生物采油概述
  • 1.2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3 MEOR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 采油微生物
  • 1.4.1 采油微生物的来源
  • 1.4.2 采油微生物的特点
  • 1.5 微生物采油碳源
  • 1.5.1 石油烃类碳源
  • 1.5.2 糖类碳源
  • 1.6 微生物采油机理
  • 1.6.1 生物表面活性剂
  • 1.6.1.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其来源
  • 1.6.1.2 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
  • 1.6.1.3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析
  • 1.6.2 乳化
  • 1.6.3 表面张力
  • 1.6.4 细胞疏水性
  • 1.6.5 生物气
  • 1.6.6 酸和有机溶剂
  • 1.6.7 生物聚合物
  • 1.7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菌株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培养基的配制
  • 2.2.2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3 菌种活化及种子液的制备
  • 2.2.3.1 菌种活化
  • 2.2.3.2 种子液的制备
  • 2.2.4 耐高温采油菌株发酵液中生物表面活性剂提取与分析
  • 2.2.4.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取
  • 2.2.4.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定性分析
  • 2.2.5 耐高温采油菌株特性研究
  • 2.2.5.1 耐高温采油菌株的生长
  • 2.2.5.2 碳源对耐高温采油菌株生长及代谢的影响
  • 2.2.6 菌株采油外加碳源研究
  • 2.2.7 测定方法
  • 第三章 结果和讨论
  • 3.1 耐高温采油菌株所产表面活性剂的定性分析
  • 3.2 菌株ZY-1的采油外加碳源
  • 3.2.1 菌株ZY-1以木糖和液体石蜡为碳源的研究
  • 3.2.2 菌株ZY-1以葡萄糖和液体石蜡为碳源的研究
  • 3.2.3 菌株ZY-1以淀粉和液体石蜡为碳源的研究
  • 3.2.4 菌株ZY-1利用不同碳源的利用
  • 3.2.5 菌株ZY-1利用不同碳源的生长和细胞疏水性
  • 3.3 菌株ZY-2的采油外加碳源
  • 3.3.1 菌株ZY-2以木糖和液体石蜡为碳源的研究
  • 3.3.2 菌株ZY-2以葡萄糖和液体石蜡为碳源的研究
  • 3.3.3 菌株ZY-2以淀粉和液体石蜡为碳源的研究
  • 3.3.4 菌株ZY-2利用不同碳源的利用
  • 3.3.5 菌株ZY-2利用不同碳源的生长和细胞疏水性
  • 3.4 菌株ZY-3的采油外加碳源
  • 3.4.1 菌株ZY-3以木糖和液体石蜡为碳源的研究
  • 3.4.2 菌株ZY-3以葡萄糖和液体石蜡为碳源的研究
  • 3.4.3 菌株ZY-3以淀粉和液体石蜡为碳源的研究
  • 3.4.4 菌株ZY-3利用不同碳源的利用
  • 3.4.5 菌株ZY-3利用不同碳源的生长和细胞疏水性
  • 3.5 菌株ZY-10的采油外加碳源
  • 3.5.1 菌株ZY-I0以木糖和液体石蜡为碳源的研究
  • 3.5.2 菌株ZY-10以葡萄糖和液体石蜡为碳源的研究
  • 3.5.3 菌株ZY-10以淀粉和液体石蜡为碳源的研究
  • 3.5.4 菌株ZY-10利用不同碳源的利用
  • 3.5.5 菌株ZY-10利用不同碳源的生长和细胞疏水性
  • 3.6 菌株JY-5的采油外加碳源
  • 3.6.1 菌株JY-5以木糖和液体石蜡为碳源的研究
  • 3.6.2 菌株JY-5以葡萄糖和液体石蜡为碳源的研究
  • 3.6.3 菌株JY-5以淀粉和液体石蜡为碳源的研究
  • 3.6.4 菌株JY-5利用不同碳源的利用
  • 3.6.5 菌株JY-5利用不同碳源的生长和细胞疏水性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微生物采油过程中鼠李糖脂的快速定量分析[J]. 油田化学 2016(04)
    • [2].微生物采油技术机理研究[J]. 石化技术 2017(01)
    • [3].辽河高凝油微生物采油菌剂研究及应用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17(05)
    • [4].浅析微生物采油技术及发展趋势[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13)
    • [5].石油开采嫁接现代生物技术 “863”微生物采油项目启动[J].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13(06)
    • [6].胜利油田微生物采油实验室获重点实验室称号[J]. 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 2013(02)
    • [7].微生物采油技术应用现状[J]. 广州化工 2018(04)
    • [8].“私人定制”微生物采油[J]. 中国石油石化 2014(16)
    • [9].一株微生物采油菌的16S rDNA鉴定和绿色荧光蛋白分子标记[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10].嗜热菌在微生物采油中的应用[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04)
    • [11].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综述[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1(06)
    • [12].刍议微生物采油及提高采收率方法[J]. 石化技术 2019(04)
    • [13].试论微生物采油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J]. 石化技术 2016(11)
    • [14].微生物采油菌种性能评价的方法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12)
    • [15].微生物采油增产增注效果评价[J]. 化工管理 2016(17)
    • [16].胜利油田“微生物采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J]. 班组天地 2019(01)
    • [17].浅析微生物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作用[J]. 石化技术 2017(08)
    • [18].青海花土沟油田微生物采油技术应用研究[J]. 青海科技 2018(03)
    • [19].微生物采油技术安全体系建设[J]. 中国科技信息 2008(19)
    • [20].低渗透油藏激活前后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J]. 化工管理 2017(12)
    • [21].华北采研院首次发现采油新菌种[J]. 化工中间体 2012(12)
    • [22].微生物吞吐采油技术在大庆油田葡北地区应用[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 2010(02)
    • [23].微生物驱油技术在陕北油田实验研究[J]. 石油化工应用 2009(08)
    • [24].微生物采油技术在孤岛油田的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18)
    • [25].考虑油藏环境因素和微生物因子的微生物采油数学模型[J]. 石油学报 2019(04)
    • [26].采油微生物菌种的实验评价方法[J]. 实验室科学 2008(02)
    • [27].一株采油细菌的培养条件优化[J]. 科技风 2018(19)
    • [28].抽油机采油技术常见问题及对策[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10)
    • [29].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J]. 微生物学通报 2012(11)
    • [30].应用筛选方法提高微生物采油的采收率[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0(04)

    标签:;  ;  ;  ;  ;  

    外加碳源对微生物采油特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