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科研水平 促进学校发展——康定民族师专科研工作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李铭[2](2021)在《清廷驻藏人员与藏女通婚研究(1720-1912)》文中研究指明清代随着中央政府对西藏统治的不断深入,中央官员、军队驻藏的相关制度逐渐形成并完善,清廷派驻西藏的人员形成较大规模。清廷驻藏人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驻藏大臣、粮务等各级行政官员,二是戍守西藏各地的军队官兵。康熙末年,清廷驻藏人员与藏女通婚现象逐渐兴起,成为清代西藏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和表征。本文主要探讨该现象发生的整体形貌,以及所产生的历史影响。本文第一章就清代中央政府对康藏地区的治理开发概况、促成清廷驻藏人员与藏女通婚的社会文化及个体因素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第二、三章主要对清廷驻藏人员与藏女通婚的历史形貌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讨论。驻藏官兵与藏女通婚现象于康熙末年逐渐兴起,晚至乾隆年间,该现象在川藏官道沿线已相当普遍。通婚家庭的生计来源,除了军饷外,还有农耕、放牧、经商、舌耕等形式。一些官兵适应藏地生活后定居下来,并彻底融入当地社会。然而,文化的差异给通婚双方在生活中带来了诸多障碍,驻藏人员受“纲常伦理”的价值观念影响,对藏女形成了薄情重利、鲜无廉耻的刻板印象。由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以及生活成本等方面的限制,官兵返乡往往不会携妻、子同行,其“抛弃妻子”的不人道行为,也给藏女留下了“汉官无情”的不良观感。长期以来官方对驻藏官兵与藏女通婚持以反对态度,由于私通现象屡禁不止,清廷只得一再妥协放宽限制,乃至默许通婚。20世纪前,官兵与藏女通婚始终处于非法状态,官方对待通婚的态度,主要与统治者的治藏思维和民族观念有关。赵尔丰经营川边时,在出关军队中推行了一系列保护、鼓励通婚的政策,使驻藏官兵与藏女通婚现象一度发展至鼎盛。与藏女通婚的除了军队官兵外,还有不少行政官员。他们在娶妻纳妾的途径、文化习惯调适以及返乡时对家眷的安置上,表现出了与军队官兵不同的特点。官员娶妻纳妾衍生出“汉官圈”中一系列社交活动,并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社交惯例,驻藏官员间的“江古学社交”是清末拉萨官场吏治腐败的一个缩影。第四章在把握通婚现象整体形貌的基础上,对该现象的整体特征进行了归纳。驻藏绿营兵主要分布在川藏官道沿线,通婚现象的分布也集中于该区,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边防的加强,通婚现象在藏东南、后藏的边界地区也开始兴起,并在官方的允许和鼓励下一度发展至鼎盛。通婚双方在群体结构上,表现出了“老夫少妻”、门当户对、打箭炉以西男方藏化更甚等特点。此外,清代驻藏人员与其他移民群体相比,表现出的最大不同,在于他们特殊的政治身份,驻藏人员在汉藏关系和民心背向上有其特殊的引导意义。最后,第五章对清廷驻藏人员与藏女通婚的历史影响进行了归纳:一是助益军政事务;二是利于康藏地区的经济开发和人口增长;三是促进该区民族融合和社会风俗的变迁;四是增进藏民对中原内地的向心力。
和紫晶[3](2021)在《抗战时期的《西康国民日报》研究(1939-1945)》文中研究说明自1931年抗战爆发以来,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侵略程度的不断加剧,全国各族同胞被迫发起反抗。同时,国内的有志之士便撰写了大量传播抗战思想,研究边疆、民族问题的学术论着,各地政府也积极创办地方报刊,投入抗战建国的潮流之中。《西康国民日报》于1939年10月10日“双十节”正式创立。本论文以抗战时期的《西康国民日报》为研究对象,分为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个大部分组成。“绪论”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并梳理了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第一章“民族国家建构与《西康国民日报》的应运而生”。从民国建立以来的西康地区社会发展背景入手,从国内形势,边地开发需求等因素得出抗日战争影响下西康报业及新闻传媒发展的必然性,把《西康国民日报》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其顺应全民抗日,建设大后方根据地,传播先进抗战思想,凝聚群众力量的要求顺应而生的特殊性。第二章“《西康国民日报》的发展历程”。主要介绍《西康国民日报》在抗战时期尤其是1939年1月西康省成立之后,从创刊、发展、曲折前行的过程,即从1939年10月创刊到1945年10月被中央宣传总部下令撤销这7年间的基本情况。第三章“《西康国民日报》的正刊研究”。将正刊的各类新闻通讯划分为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地方新闻三类进行统计分析,对正刊内容进行简介和评价。第四章“《西康国民日报》副刊研究和作者群分析”。本章主要对《西康国民日报》副刊九个专栏中的文章按时政议论、治康策略、民声民情、宗教文化四类进行分类探究。同时也对《西康国民日报》副刊的作者群体也进行分类梳理。第五章“《西康国民日报》专题副刊分析”。《西康国民日报》的专题副刊一般是为重大的国内事件或者纪念日而办,且文章撰稿者的大多数为西康省政府高层人员,刘文辉作为西康地区的执政者,专刊撰稿几乎从不缺席,文章内所传达出的信息非常丰富,再一次从侧面证明了《西康国民日报》是政府机关的“发声筒”这一基本性质。第六章“《西康国民日报》与同时期其他西康报纸的对比”。本章主要将《西康国民日报》与其他同时期的西康报刊放在一起进行横向对比,使《西康国民日报》的特殊性更加一目了然。第七章“《西康国民日报》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一方面分析了它对于西康地区的社会影响,比如促进了西康报业和新闻传播赴发展进步,加速了西康地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分析了它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比如《西康国民日报》藏文版的问世开辟了我国藏族新闻传播史的新天地,并将这股新风吹向了其他藏族聚居地,填补了我国藏文报刊的“断层”缺失。“《西康国民日报》的地位”以从小到大的范围,分别从“西康省的”、“四川省的”乃至“全国的”报刊史来分析《西康国民日报》的历史地位,虽然它的影响力也许不够深远,但也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在中国报刊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陈红利[4](2021)在《基于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的传统村落开发保护研究 ——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承载着宝贵的历史记忆,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泉和基础,也是乡村振兴、革命老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却逐渐衰败、甚至消失。因此,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甘孜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建筑独具特色、历史积淀丰厚、文化个性鲜明,被评选为2020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其保护研究和开发价值极高,在全国范围内极具代表性。2021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甘孜藏族自治州作为“老、少、边、穷”各种因素交集的国家深度连片贫困区,2020年已实现全域脱贫。尽管解决了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结合时代背景,基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人地关系,合理开发与保护传统村落,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势在必行。本文以甘孜藏族自治州238个传统村落(即7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214个省级传统村落,其中47个传统村落重复)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探寻甘孜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的分布规律,利用二维象限法对传统村落进行类型划分,针对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开发与保护对策建议,以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为其他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1)基于GIS空间分析,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法、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甘孜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的地理空间格局特征,探讨影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海拔、坡向、坡度、水系、城市、交通、经济等因素,为其传统村落分类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2)采用二维象限法,根据分类内部一致性、分类间差异性的原则,结合实地调研,选取影响甘孜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的主要因素,即海拔高程、生产方式、区域特色来划分村落类型,分为“农区中低海拔综合引力型、农区高海拔生态保障型、半农半牧区中低海拔文化重塑型、半农半牧区高海拔特色引领型、牧区高海拔治理提升型”5种类型。(3)基于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现场考察,发现存在如下问题:农区中低海拔综合引力型民宿经济发展无序,外来文化冲击传统生活方式;农区高海拔生态保障型村落环境恶化,生产方式传统,产出效率较低;半农半牧区中低海拔文化重塑型保护意识和方式落后,长效管理机制缺乏;半农半牧区高海拔特色引领型基础设施薄弱,资源难以持续利用;牧区高海拔治理提升型产业融合度低,意识技能缺乏。(4)针对不同类型传统村落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开发保护建议:强化农区中低海拔综合引力型传统村落区域龙头作用,保护非遗空间,民宿经济创意化发展;打好农区高海拔生态保障型传统村落“绿色牌”,改善生活空间,共建美好家园;整治半农半牧区中低海拔文化重塑型传统村落风貌,传承历史文化,塑造特色空间格局,树立特色旅游品牌;完善半农半牧区高海拔特色引领型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打造庭院空间;联合“互联网+”,创建牧区高海拔治理提升型传统村落智慧生产空间,重视文化教育,守护精神家园。
张翰玉[5](2021)在《民国甘孜地区民族教育和民族交融的关系研究 ——以《民国时期西康资料汇编》教育文献为据》文中研究指明
仝壁瑜[6](2021)在《1977年以来的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哈尔滨市作为我国东北部地区的音乐历史名城,有着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哈尔滨师范大学作为该地区较高水准的师范类高校更具有代表性作用。本文主要以哈尔滨师范大学为切入点,以该校音乐学科的历史为载体,对1977年自高考制度恢复后至今不同时期的音乐教育专业发展进行研究。文章的引言部分,对选题对象与缘由、背景、前期研究基础分析、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说明与阐释。正文由三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从地理和人文的角度对哈尔滨的音乐文化背景进行陈述,指出哈尔滨这座深受俄侨音乐家影响的城市具有良好的多元音乐文化基础,以及音乐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等。第二章回顾了自1977年我国高考制度恢复之后至2015年的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发展轨迹。在这一时期,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受俄罗斯音乐文化的影响仅体现在1996年之前的教材选用和师资背景方面,对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的俄罗斯音乐性踪迹,实际上并不可考证。到二十一世纪之后,由于地缘的优势虽然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坚持进行中俄音乐文化的交流活动,但始终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内容,并未开设与之相关的课程。第三章对2016年新建的我国第十一所独立建制的音乐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与哈尔滨师范大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是困境危机也是机遇”的观点。第三部分为结语,主要对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今后发展方向的可能性进行深入思考。
曾毅[7](2020)在《新中国甘孜藏族自治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回顾和现实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是藏族传统上康区的核心区域。它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专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解放初,甘孜州仅有各类干部690余名,其中少数民族干部80余名。截止2019年,全州共有各类干部62300余名,其中少数民族干部38800余名,藏族干部35800余名,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全州地区生产总值388亿元,是1950年的1142.5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831元、12808元,分别是1950年的137.7倍和145.5倍;全州18个贫困县(市)、136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22.2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70年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党的民族理论和干部政策在甘孜州得到了较好地贯彻运用,其干部队伍建设有值得总结的经验,对民族自治州而言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范例。以往专门研究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较多,近年来越来越多地把民族地区干部队伍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体现了党的德才兼备和五湖四海干部政策优良传统。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无论是少数民族干部还是汉族干部,都是党和国家的干部,都要以党和国家事业为重,以造福各族人民为念。由于资料获取受限和信息滞后等原因,目前对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研究范围和领域呈现碎片化特征,局限于某一时期、某个具体问题,研究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尽管如此,前人的研究仍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为基础,以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和干部政策为指导,把甘孜州干部队伍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从理性认识甘孜州的基本特点切入,对甘孜州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特点进行分析,重点是其自然环境对干部队伍建设的制约性,以及“治藏必先安康”在“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战略思想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和把握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回顾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梳理总结解放初期、民主改革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及改革开放时期等阶段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阶段性特征、历史经验和教训。在新时期市场经济和社会利益多元化的环境下,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面临挑战,存在着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等问题。同时,党中央先后召开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每次会议都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要求,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又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通过对甘孜州干部队伍的现状调查,从干部队伍结构、履职和职业发展两个重要维度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在民族结构、籍贯结构、政治面貌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较为均衡,但在学历结构、专业学科结构、行政辖区分布结构、行政职级结构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平衡问题,这些问题是干部队伍诸多结构因素中与发展稳定工作密切相关的因素,集中反映出当前干部队伍培养难、留不住引进难以及基层能力薄弱的问题。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加强干部队伍精神品质和纪律作风修养,继承弘扬“老甘孜精神”,持续加大正风反腐力度,同时对当前较为突出的培养难、留不住引进难、适应基层工作需要的“双语”干部严重缺乏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蔡新良[8](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张江林,龙红霞,张新婷[9](2020)在《时代变革下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大学的实践探索——以铜仁学院升格发展的实践过程为例》文中认为探求地方院校的发展规律及内外影响因素,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需要。大学作为多参数、多任务、多目标的复杂性组织机构,需要构建有效的动力系统促进自身的发展与变革。当前,地方升格院校的发展实践也必须具备这一系列的内外条件,这些条件的满足符合大学发展的规律,同时也是推动发展的背后动力。铜仁学院从制度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师资队伍建设及校园文化建设等维度入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探索、实践,推动学校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同时,通过积极争取,在办学用地、办学经费等方面获得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进而成功实现了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
王敏[10](2020)在《三种民族药的药理作用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总结了硕士期间的课题研究工作,共分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阐述了三叶悬钩子(Rubus delavayi)抗旋毛虫的体内及体外活性;第二章讲述了分心木(Diaphragma juglandis)抗肾虚的作用;第三章论述了灰毛康定黄芪(Astragalus tatsienensis var.incanus)急性毒性的实验研究工作。目的:探究三种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或毒性,并寻找其活性成分,从而为这三种药用植物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建立体外培养旋毛虫和小鼠感染旋毛虫模型用于评价三叶悬钩子水提物对旋毛虫的体外及体内活性,并追踪活性部位。采用氢化可的松诱导小鼠肾阴虚和肾阳虚模型用于探究分心木对肾虚的作用。对灰毛康定黄芪进行急性毒性评价。结果:1、三叶悬钩子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旋毛虫活性,且呈现出浓度依赖性。对于七日龄成虫,28.57 mg/m L和7.41 mg/m L的三叶悬钩子给予10 h,或者3.85 mg/m L药物给予20 h能杀灭全部成虫;而空白组(RPMI-1640)、阴性组(CMC-Na)和1.96 mg/m L的三叶悬钩子组的成虫在给药48 h后才能全部死亡。对于八日龄成虫,28.57 mg/m L的三叶悬钩子给予3 h,16.67 mg/m L药物给予18 h,或7.41 mg/m L和1.96 mg/m L药物给予42 h能杀灭全部成虫;空白组和阴性组观察至72 h时多数死亡,少数存活且活动减弱。肌幼虫在三叶悬钩子2 mg/m L和吡喹酮1 mg/m L,给药48 h后肌幼虫全部死亡。而肌幼虫囊包直接给药后并不能杀伤肌幼虫,其死亡率为0%。2、小鼠对旋毛虫的免疫应答有性别差异。与正常小鼠相比,仅感染旋毛虫的雄性小鼠的胸腺系数明显增大(t=4.595,P<0.05);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而单核细胞和粒细胞百分比明显上升(t=2.604,P<0.05);胸腺组织变化不明显而脾脏组织变化明显;免疫调节性T细胞比例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感染旋毛虫后,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变化也存在雌雄差异,与正常小鼠相比,感染旋毛虫的雌性小鼠IL-2含量上升而雄性小鼠下降(F=5.664,P<0.05);雄性和雌性小鼠的IL-4、IL-10含量均上升(F=10.461,P<0.05;F=1.170,P>0.05),且雄性高于雌性。因此雄性小鼠对旋毛虫的免疫应答强于雌性小鼠。3、三叶悬钩子在体内也有抗旋毛虫活性。(1)三叶悬钩子水提物对不同时期旋毛虫均有杀灭活性。对成虫期效果最佳的是1000 mg/kg的药物,减虫率为35.93%;移行期效果最佳的是500 mg/kg的药物,减虫率为73.29%;成囊期效果较好的是500 mg/kg的药物,减虫率为34.27%。(2)三叶悬钩子水提物(500、200、80 mg/kg)对旋毛虫三个时期的体内杀伤活性有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对于成虫期的旋毛虫,效果最好的是感染3 h后给予80 mg/kg药物,其减虫率为77.31%;其次为感染48 h后给予80 mg/kg药物,其减虫率为48.41%;效果最差的是感染24 h后给药,给予80 mg/kg药物其减虫率最高仅为24.34%。因此,三叶悬钩子对小肠成虫期的最佳给药时间为感染3 h后,最佳给药剂量为80 mg/kg。对于移行期的旋毛虫,效果最佳的是感染15 d后给予500 mg/kg药物,其减虫率为43.14%;其次为感染20 d后给予200 mg/kg药物,其减虫率为28.30%;感染7 d后给药的效果最差,给予80 mg/kg药物其最高减虫率为20.71%。故幼虫移行期最佳给药时间为感染后第15 d,最佳给药剂量为500 mg/kg。(3)三叶悬钩子的不同溶剂提取部位对小肠成虫期旋毛虫繁殖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是水总提物1000 mg/kg组,其减虫率为67.51%。其次为三叶悬钩子纯水洗脱部位1000 mg/kg,减虫率为61.62%;杀虫效果作用最强的是化合物jrd-14a 50 mg/kg,其减虫率为78.36%。4、分心木及去除无机元素的分心木S1和分心木S2对肾虚小鼠具有保护作用。(1)对肾阴虚的作用。分心木可升高肾阴虚小鼠降低的脾脏和胸腺指数;分心木和分心木S2样品可修复模型小鼠受损的肾脏、睾丸、输卵管、子宫和卵巢组织;分心木及分心木S1样品可显着升高模型小鼠的血清肌酐、睾酮、雌二醇含量。以上结果显示,分心木三个样品均具有一定程度治疗肾阴虚的作用,效果较明显的是分心木样品组。(2)对肾阳虚的作用。分心木、分心木S1和分心木S2可提高肾阳虚小鼠降低的脾脏和胸腺指数;分心木、分心木S1和分心木S2样品可修复模型小鼠受损的肾脏、睾丸、输卵管、子宫、卵巢组织;与模型组相比,分心木和分心木S1样品可升高肌酐含量,分心木S2样品可升高睾酮含量、降低雌二醇含量。以上结果显示,分心木三个样品均具有一定程度治疗肾阳虚的作用,但三个分心木样品组之间差异并不显着。5、灰毛康定黄芪的急性毒性实验。给予灰毛康定黄芪提取物后,小鼠心脏和肾髓质没有病理表现,部分肝细胞出现水肿,肾皮质中的肾小体数量增加。雌性小鼠白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增多,但血红蛋白浓度和含量减少。结论:1、三叶悬钩子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旋毛虫活性,且呈现出浓度依赖性。杀七日龄成虫最佳浓度为28.57 mg/m L和7.41 mg/m L。杀八日龄成虫最佳浓度为28.57 mg/m L。三叶悬钩子2 mg/m L给药48 h可以完全杀灭肌幼虫,而对肌幼虫囊包无效。三叶悬钩子在体内也有抗旋毛虫活性,对旋毛虫三个发育时期均有效果。对成虫期的旋毛虫效果最好的是感染后3 h给予80 mg/kg的药物;对于移行期的旋毛虫效果最好的是感染后15 d给予500 mg/kg的药物。三叶悬钩子活性部位追踪结果显示抑制作用最强的是化合物jrd-14a。2、分心木三个样品对肾阴虚均有治疗作用,效果较明显的是分心木样品。分心木三个样品对肾阳虚也均有治疗作用,但三个样品组之间差异不显着。3、灰毛康定黄芪不具有强烈的急性毒性,仅对部分组织和血液指标产生影响。
二、提高科研水平 促进学校发展——康定民族师专科研工作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科研水平 促进学校发展——康定民族师专科研工作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清廷驻藏人员与藏女通婚研究(1720-19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题目释意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五、研究的重、难点 |
第一章 清廷驻藏人员与藏女通婚的历史背景及社会成因 |
第一节 清代中央政府对康藏地区的治理开发 |
一、清初的松散统治和经营 |
二、康乾时代西藏治理的制度化 |
三、清末危机下的藏区新政 |
第二节 促成清廷驻藏人员与藏女通婚的社会及个人因素 |
一、多元的社会因素 |
二、生活与感情的多重需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清廷驻藏官兵与藏女通婚的历史形貌 |
第一节 20 世纪前清廷驻藏官兵与藏女通婚 |
一、绿营兵驻藏制度的形成 |
二、清廷驻藏官兵与藏女通婚现象的时空分布 |
三、通婚家庭的日常生计、生活矛盾与普遍结局 |
四、严禁到默许:官方对驻藏官兵与藏女通婚的态度 |
第二节 清末驻藏官兵与藏女通婚 |
一、清末康藏形势与新军进藏 |
二、赵尔丰关于驻藏官兵婚姻家庭的新政策 |
三、清末驻藏官兵与藏女通婚的新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廷驻藏行政官员娶妻纳妾与清末拉萨官场腐败 |
第一节 清廷驻藏行政官员在藏娶妻纳妾情形 |
一、清廷派遣到藏的行政官员 |
二、行政官员娶妻纳妾的途径 |
三、婚礼仪式与新妇安置 |
四、生活日常与文化互适 |
第二节 “汉官圈”的“江古学”社交与官场腐败 |
一、“汉官圈”社交惯例 |
二、“江古学”社交与官场腐败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清廷驻藏人员与藏女通婚的特征 |
第一节 时空分布特征 |
一、历史演变特征 |
二、地域分布特征 |
第二节 清廷驻藏人员与藏女通婚的群体特征 |
一、清廷驻藏人员与藏女通婚的群体结构特征 |
二、区别于一般移民通婚的群体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廷驻藏人员与藏女通婚的作用与影响 |
第一节 辅助公务、润滑政治与稳定军心 |
一、辅助公务 |
二、润滑政治 |
三、稳定军心 |
第二节 驻地人口增长与地区经济开发 |
一、驻地人口增长 |
二、地区经济开发 |
第三节 民族融合与风俗变迁 |
一、聚落格局多元化 |
二、民族融合与风俗变迁 |
第四节 增进藏民对中原内地的向心力 |
一、增进藏民对中原内地的向心力 |
二、通婚后裔对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的推进 |
第五节 清廷驻藏人员与藏女通婚的消极影响 |
一、官员招妓纳妾与“民心”、“民风” |
二、驻藏官兵与藏女私通的消极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史志资料 |
二、外文译着 |
三、近人研究着作 |
四、期刊论文 |
五、博士学位论文 |
致谢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3)抗战时期的《西康国民日报》研究(1939-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西康国民日报》创刊、终刊的时代背景 |
二、选题《西康国民日报》研究的学术意义 |
三、本文研究方法 |
四、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 |
五、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 |
1 民族国家建构与《西康国民日报》的应运而生 |
1.1 西康地区的发展建构历程 |
1.2 “新西康”建构与“新国民”出现 |
1.3 西康新闻业出现高峰期 |
1.3.1 西康新闻业发展黄金时期的到来 |
1.3.2 《西康国民日报》的诞生 |
2 《西康国民日报》的发展历程 |
2.1 《西康国民日报》创始初期 |
2.1.1 《西康国民日报》的办刊部门及其运作 |
2.1.2 创刊宗旨目标及性质 |
2.1.3 报纸的基本定位与藏文版发行 |
2.2 《西康国民日报》的调整兴起时期 |
2.2.1 时局催生发展 |
2.2.2 新的主编团队带来的新发展 |
2.3 《西康国民日报》的衰落 |
2.3.1 一波三折的主编团队变更 |
2.3.2 时局动荡波及刊物 |
3 《西康国民日报》的正刊研究 |
3.1 国际新闻研究 |
3.2 《西康国民日报》的国内新闻研究 |
3.3 《西康国民日报》的地方新闻研究 |
4 《西康国民日报》副刊内容及作者分析 |
4.1 《西康国民日报》副刊的主要栏目 |
4.2 副刊文章研究 |
4.2.1 时论文章 |
4.2.2 建康策略之讨论 |
4.2.3 民声民情 |
4.2.4 宗教文化 |
4.3 副刊的主要作者分群分析 |
4.3.1 《西康国民日报》副刊的作者群 |
4.3.2 《西康国民日报》的副刊上社会各界名家分析 |
5 《西康国民日报》专题副刊分析 |
5.1 创刊纪念刊分析 |
5.2 两期讨汪特刊分析 |
6 《西康国民日报》与同时期其他西康报纸的对比 |
6.1 与《戍声周报》的异同 |
6.2 与《新雅报》的异同 |
6.3 与《西康政府公报》的异同 |
7 对《西康国民日报》的评价 |
7.1 对于当时的社会影响 |
7.1.1 对西康社会的影响 |
7.1.2 对全国其他地方的社会影响 |
7.2 《西康国民日报》的地位 |
7.2.1 在西康报刊史上的地位 |
7.2.2 在四川省报刊史上的地位 |
7.2.3 在中国报刊史上的地位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4)基于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的传统村落开发保护研究 ——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村落加速衰败,保护、活化与发展工作迫在眉睫 |
1.1.2 传统村落综合价值高,是乡村振兴与革命老区振兴的重要平台 |
1.1.3 甘孜藏族自治州成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需更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补充现有传统村落研究内容 |
1.2.2 有利于摸清家底,实现传统村落分类保护 |
1.2.3 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传统村落概念界定 |
1.3.2 国外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
1.3.3 国内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5.1 GIS空间分析法 |
1.5.2 二维象限法 |
1.6 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
1.6.1 技术路线 |
1.6.2 数据来源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2.2 自然环境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环境 |
2.2.3 水文环境 |
2.2.4 动植物资源 |
2.2.5 旅游资源 |
2.3 社会经济 |
2.4 农牧区分类 |
3 甘孜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分析 |
3.1.1 空间分布的集聚特征——整体呈集聚分布 |
3.1.2 空间密度的分布特征——南密北疏、东密西疏,呈“核心-边缘型”分布 |
3.1.3 空间分布的均衡性特征——数量和密度呈现极强的不均衡性 |
3.2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海拔高程因素 |
3.2.2 坡向因素 |
3.2.3 坡度因素 |
3.2.4 河流水系因素 |
3.2.5 城镇化因素 |
3.2.6 交通因素 |
3.2.7 社会经济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4 甘孜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的共性特征和类型划分 |
4.1 传统村落的共性特征 |
4.1.1 自然选址格局 |
4.1.2 文化景观特征 |
4.2 传统村落的分区方法及类型划分 |
4.3 本章小结 |
5 甘孜藏族自治州不同类型传统村落存在的问题 |
5.1 农区中低海拔综合引力型 |
5.1.1 特点 |
5.1.2 存在问题 |
5.2 农区高海拔生态保障型 |
5.2.1 特点 |
5.2.2 存在问题 |
5.3 半农半牧区中低海拔文化重塑型 |
5.3.1 特点 |
5.3.2 存在问题 |
5.4 半农半牧区高海拔特色引领型 |
5.4.1 特点 |
5.4.2 存在问题 |
5.5 牧区高海拔治理提升型 |
5.5.1 特点 |
5.5.2 存在问题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不同类型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开发与保护策略 |
6.1 农区中低海拔综合引力型 |
6.1.1 保护传承非遗空间,民宿经济创意化发展 |
6.1.2 强化区域龙头作用,辐射带动村落发展 |
6.2 农区高海拔生态保障型 |
6.2.1 改善生活空间,共建美好家园 |
6.2.2 发展生态经济,打好“绿色牌” |
6.3 半农半牧区中低海拔文化重塑型 |
6.3.1 整治传统村落风貌,塑造特色空间格局 |
6.3.2 突出文化资源特色,树立旅游品牌形象 |
6.4 半农半牧区高海拔特色引领型 |
6.4.1 改善基础设施,打造庭院空间 |
6.4.2 立足生态本底,挖掘区域特色 |
6.5 牧区高海拔治理提升型 |
6.5.1 联合“互联网+”,营造智慧生产空间 |
6.5.2 重视文化教育,培育本地人才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6)1977年以来的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背景 |
第二节 、范畴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研究对象范畴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基础分析 |
一、中文期刊、论文类文献 |
二、专着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访谈法 |
三、数据法 |
四、交叉学科研究法 |
第一章 、边陲人文背景—哈尔滨的地理环境、音乐与教育 |
第一节 、东北边陲的独特地理人文 |
一、自然地理位置 |
二、人文背景与社会发展 |
第二节 、哈尔滨的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 |
一、多元音乐文化特征 |
二、深受俄侨音乐家影响的音乐文化背景基础 |
三、音乐教育在哈尔滨:音乐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土壤 |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1977-2015 年的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重组与新生--1977年-1980年高考恢复后的哈尔滨师范学院 |
一、基本背景情况 |
二、音乐学科的重构 |
三、蓄势待发:招生、课程与师资 |
第二节 、发展快车道---1980年-2015年的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一、社会背景情况 |
二、地域音乐文化特色贯穿始终的学科构建 |
三、生源选择:招生体制 |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科研开发---学科发展的两大引擎 |
五、学科建设理念:课程与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裂与重构---涅盘中的哈师大 |
第一节 、异军突起:哈尔滨音乐学院 |
一、哈尔滨音乐学院设立的基础与必然性 |
二、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基础学科架构 |
第二节 、重新思考的时刻 |
一、资源重新分配与后果:硕、博士授予点的迁移 |
二、课程结构与教学的差异性:错位发展的两条路 |
三、流失?还是新机遇?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郁正民教授采访稿 |
附录2:李然教授采访节选 |
附录3:王岩教授采访节选 |
附录4:匿名采访调查问卷 |
附录5:钢琴家元杰采访稿 |
附录6:哈尔滨师范学院1963年招生专业介绍 |
附录7:哈尔滨师范学院艺术系1963年暑期招生简章 |
附录8: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系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教学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中国甘孜藏族自治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回顾和现实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理性认识甘孜州的基本特点 |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两重性特点 |
一、自然环境的有利因素 |
二、自然环境的制约性因素 |
第二节 社会历史特点 |
一、政治历史沿革与民族人口结构 |
二、民族历史文化独特 |
三、“治藏必先安康”在“治边稳藏”战略中的地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甘孜州建立至改革开放前干部队伍建设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新生政权初期的干部队伍建设 |
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培养造就第一代干部 |
二、民主改革为干部队伍建设增添新鲜血液 |
三、这一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总结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干部队伍建设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培养使用各民族干部 |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左”的环境影响导致干部队伍建设滞后 |
三、这一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曲折前进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历程及特点 |
第一节 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迎来机遇与挑战 |
一、新时期发展与稳定为甘孜州工作定位 |
二、中央对涉藏地区实行差别化区域治理迎来干部队伍建设机遇 |
三、市场经济环境和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对干部队伍的挑战 |
第二节 新时期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
一、恢复党的干部政策确立“四化”标准 |
二、结合民族地区特点提升干部专业能力 |
三、反对分裂维护稳定成为干部政治能力建设重要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干部队伍结构分析 |
一、干部队伍结构情况 |
二、干部队伍双向流动情况 |
三、干部队伍结构特点分析 |
第二节 干部队伍履职与职业发展状况 |
一、干部队伍履职和职业发展调查 |
二、干部队伍履职和职业发展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干部队伍精神品质和纪律作风修养 |
一、干部队伍精神品质方面 |
二、干部队伍纪律作风方面 |
第二节 着力解决制约干部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 |
一、干部队伍建设中培养难的主要表现和对策 |
二、干部队伍留不住引进难的主要原因和对策 |
三、适应基层工作需要的“双语”干部问题和对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清代选派官员和教师进藏办法及优惠待遇摘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9)时代变革下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大学的实践探索——以铜仁学院升格发展的实践过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外部条件:争取政府的支持及经费保障 |
(一)获得办学土地及经费支撑 |
(二)获得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
二、内部条件:苦练内功,加强自身建设 |
(一)探索本科教育教学理念 |
(二)积累本科办学经验 |
(三)扩充师资力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四)加强学科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 |
(五)隐性的支撑,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
(六)保障护航,加强制度建设 |
三、升格发展中的检视与评析 |
(一)资源的准备与获取:发展的基本构件准备 |
(二)学科及师资发展:发展的内生动力 |
(三)制度的激励作用:发展的保障动力 |
(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隐性驱动 |
(五)拓展内涵与外延:发展持续性空间的创设 |
(10)三种民族药的药理作用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白族药三叶悬钩子抗旋毛虫活性研究 |
前言 |
1 三叶悬钩子体外抗旋毛虫活性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1.5 结果讨论 |
2 雌雄小鼠感染旋毛虫早期免疫能力差异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5 结果讨论 |
3 三叶悬钩子体内抗旋毛虫活性实验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5 结果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分心木对小鼠肾虚模型的作用研究 |
前言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4 肾阴虚实验结果 |
1.5 肾阳虚实验结果 |
1.6 结果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灰毛康定黄芪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
前言 |
1.1 实验材料 |
1.1.1 供试植物来源 |
1.1.2 供试植物样品粗提物的制备 |
1.1.3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1.2.1 实验仪器 |
1.2.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3.1 给药剂量的确定 |
1.3.2 实验分组 |
1.3.3 统计学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1.4.1 灰毛康定黄芪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1.4.2 灰毛康定黄芪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
1.4.3 灰毛康定黄芪对小鼠血常规的影响 |
1.4.4 灰毛康定黄芪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1.4.5 灰毛康定黄芪对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1.5 结果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抗旋毛虫药物及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提高科研水平 促进学校发展——康定民族师专科研工作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清廷驻藏人员与藏女通婚研究(1720-1912)[D]. 李铭.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抗战时期的《西康国民日报》研究(1939-1945)[D]. 和紫晶.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基于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的传统村落开发保护研究 ——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D]. 陈红利.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民国甘孜地区民族教育和民族交融的关系研究 ——以《民国时期西康资料汇编》教育文献为据[D]. 张翰玉.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6]1977年以来的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发展研究[D]. 仝壁瑜.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7]新中国甘孜藏族自治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回顾和现实问题研究[D]. 曾毅.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8]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9]时代变革下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大学的实践探索——以铜仁学院升格发展的实践过程为例[J]. 张江林,龙红霞,张新婷. 铜仁学院学报, 2020(05)
- [10]三种民族药的药理作用初步研究[D]. 王敏. 大理大学, 2020(05)
标签:传统村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