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地震危险性评价充分考虑场地周围地震影响区内潜在震源的活动性和区域地震影响衰减规律,对场地未来一定时期内可能遭受的地震影响强烈程度及其超越概率进行分析评估,对工程抗震设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应用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宝鸡市周围不同方位潜在震源对场地的地震影响,试图为工程抗震分析提供具有方向性的地震动力作用及其对应的超越概率。工程场地周围不同方向上的潜在震源特征各不相同,区域地质建造也会有很大变化,因此,不同方位的潜在震源对场地的地震影响必然存在强弱变化;另外,由于潜在震源辐射特征的变化和地震波入射方向的变化,不同方向到达场地的地震动的作用方向也必然存在差异。地震作用的强度和方向变化必然会导致场地岩土体和工程建筑物地震破坏方式的不同。因此,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中体现潜在震源方位对场地的地震作用的影响,就成为一个非常必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以宝鸡市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远近场的地震活动性及远近场的地震地质构造的影响,统计得到地震带和潜在震源区域的活动性参数,确定了宝鸡市周围4个潜在地震影响显著的方向,分别考虑这4个方向上的潜在震源,在前人提出的中国西部地区的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基础上,按历史地震等震线反映的宝鸡周边不同方向上的地震烈度衰减规律调整得到不同方向上的地震动衰减关系,分析对应的基岩加速度反应谱及其超越概率,从而获得宝鸡市未来一定时期内不同方向上不同超越概率对应的地震影响强度。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考虑潜在震源方位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2)考虑潜在震源方位的场地地震影响强度及其超越概率分析结果,包括场地地震动时程,基岩加速度反应谱,地震峰值加速度及其超越概率等。完成了宝鸡市周围不同方向潜在震源对宝鸡市区影响的地震危险性系列图件。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1.1.1 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研究现状1.1.2 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现状1.1.3 存在的问题1.2 本文的研究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1.2.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2.2 科学问题1.2.3 研究内容1.3 本文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案与预期创新成果1.3.1 技术路线1.3.2 预期创新性研究成果第2章 宝鸡市区域地质构造环境2.1 区域大地构造及新构造运动2.1.1 区域地质构造2.1.2 区域地球物理场2.1.3 区域地质构造评价2.2 新构造分区及其活动性基本特点2.2.1 地理位置及地貌概况2.2.2 新生代构造演化2.2.3 第四纪活动断裂特征2.2.4 影响区地层特征2.2.5 新构造活动评价第3章 地震活动性分析3.1 区域历史地震的空间分布3.1.1 地震区、带划分3.1.2 区域地震带分布特征3.2 区域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特征3.3 区域地震活动的强度分布特征3.4 地震影响区的地震活动性3.4.1 影响区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3.4.2 影响区地震空间分布特征3.4.3 研究区地震强度空间分布特征3.5 地震活动综合评价第4章 不同方位潜在震源地震危险性分析4.1 不同方位的潜在震源危险性分析方法4.1.1 不同方位的潜在震源危险性分析方法的步骤4.1.2 不同方向潜在震源场地地震影响分析方法4.2 潜在震源区划分4.2.1 潜在震源区划分的原则和方法4.2.2 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M确定的依据4.2.3 潜在震源区的划分4.3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4.3.1 地震带活动性参数的确定4.3.2 潜在震源区活动性参数的确定4.3.3 地震动的衰减关系4.4 地震危险性计算及结果分析4.4.1 划分方向依据4.4.2 场地地震影响的分区4.4.3 不同方向潜源影响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4.5 地震危险性分析成果评述第5章 人工合成地震动时程5.1 基本原理和方法5.2 函数包络线参数5.3 合成不同方向上的基岩加速度时程5.4 人工合成基岩加速度时程评述第6章 结论和展望6.1 结论6.2 展望致谢参考文献附录一 NW方向各场地单元反应谱曲线和不同年限超越概率曲线附录二 W方向各场地单元反应谱曲线和不同年限超越概率曲线附录三 SW方向各场地单元反应谱曲线和不同年限超越概率曲线附录四 NW方向各场地单元反应谱曲线和不同年限超越概率曲线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地震危险性分析论文; 潜在震源方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