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体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体会

◆纪舒贵州省盘县老厂中学553508

要想学生学得好,首先要解决他们喜欢学的问题。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事物认识的反映。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对所学科目的加深而产生,也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或家长、同学的影响加以培养;它可能因为遇到困难无法克服而逐渐消失,也可以通过帮助或辅导解决了困难而恢复。我担任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以来,在掌握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学习、引进、借鉴外校教师、本校同行们的理论经验,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进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积极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故事开头,创设情境,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小故事营造出了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例如,在教学“2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时,我编了一段这样的小故事:今天是小松鼠的生日,小牛和小山羊约好,一起到森林里给小松鼠庆祝生日。去森林要坐公共汽车,他们一大早就到车站,买好了车票。小牛的座位号是16,小山羊的座位号是19。过了一会儿,小猴司机开着中巴车来了。小猴司机想考一考小牛和小山羊,跟他们说:谁的座位号数大谁就先上车。小牛和小山羊都还没有学过比较两位数的大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怎么办。他们想回去问问小狗,可时间又来不及了。小朋友,你们能帮帮小牛和小山羊吗?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谁都想帮助小牛和小山羊。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地学会了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二、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新知识的情感需求

多媒体计算机为小学生勾画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优化的通道。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声并茂,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还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情感需求。例如,在学习“10的认识”的课堂上,教师简单地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数字娃娃“0”,接着跳出了“1”、“2”、“3”、“4”、“5”、“6”、“7”、“8”、“9”,同时出现画外音。“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教师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站在一起,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了,教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了新课:“10的认识。”

三、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新知识,培养思维品质

我国思维科学的开拓者钱学森指出:“小孩子的思维也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然后到抽象思维的。”根据低年级好奇好动的特点,上课时,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动用多种感官,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先让学生摆一摆,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要求摆的“△”比“○”多2个。在摆的时候,要想一想先摆几个“△”,再摆几个“△”,一共摆几个“△”,让学生把自己摆得结果,到展示台上展示。老师再在黑板上摆出以下图形:

○○○○

△△△△△△

42

6

通过观察、操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理解了数量关系,图和数配合,可以一眼看出摆出来的6个“△”,是由与“○”同样多的4个“△”和比“○”多2个“△”合起来的。

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讲一讲,再引导学生观察验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其中的数量关系。这样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地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游戏活动,促进学生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心理学家艾里康宁关于儿童主导活动发展阶段的理论认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期和学习活动类型期的转化过程。这个时期的孩子,借助游戏活动从初步学会理解人的某些行为,掌握了粗浅的生活经验,形成了象征性机能和想象能力正在向通过对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逐步了解并掌握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其规律的阶段转变。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能有效地防止课堂教学后期容易产生的精神分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设计游戏要因势利导,尽量发挥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比如,在教学“元、角、分”的练习中,我设计了“小熊卖文具”的游戏。请一个小朋友戴上头饰做小熊,大家当顾客,到文具店买东西。这一场景,真实地再现了孩子们的生活,学生顿时喜形于色,迫不及待地加入了游戏行列,望着商店里想买的东西,快乐之情溢于言表。此时此刻,教师及时把商店里要卖的东西变成简单的元角分换算,看着价格上的算式得出价钱就能买到你想买的东西。在游戏中学习,学生学而不厌,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标签:;  ;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