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冲压发动机是超音速导弹的最佳动力装置,在超音速飞行范围内具有比火箭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更优越的性能,具有广泛的军事和商业应用背景,是目前各航空航天大国的研究重点之一。亚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作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对整个发动机系统性能的发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火焰稳定一直是燃烧室设计和试验中的关键问题。本文抓住当前研究的热点,以仿真和试验为主要手段,对采用突扩、凹腔、V形槽三种火焰稳定方式的亚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用于亚燃冲压发动机仿真的数学模型,对采用上述三种火焰稳定方式的冲压发动机进行一体化数值仿真,分析了它们的冷流和燃烧流场结构、沿流向的总压变化趋势以及燃烧效率的高低。仿真结果表明,突扩、单V形槽和凹腔燃烧室燃烧流场结构存在相似性。在一体化仿真的基础上,针对凹腔和双V形槽燃烧室,开展了详细的结构参数仿真研究。研究表明:对凹腔火焰稳定器:凹腔长度和后壁倾角A的变化对燃烧效率和总压损失的影响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凹腔长度的增大有利于提高整体性能,但存在一个最佳的凹腔长度。后壁倾角A=45°时的构型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增大前后壁的高差H和增大凹腔长深比L/D可以增加燃烧效率,而且总压损失上升的幅度也小一些。对双V形槽火焰稳定器,发现喷雾的位置以及两个V形槽的相对位置R1、R2都存在着一个最优值。进行了亚燃冲压发动机高空台直连式试验。对不同燃油喷注方式、不同喷注压降、不同火焰稳定器构型下的点火和火焰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实现了低压下的点火并稳定燃烧。
论文目录
目录表目录图目录符号表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冲压发动机火焰稳定技术发展现状1.3 凹腔火焰稳定器的发展现状1.4 本文研究思路与内容第二章 数值计算方法2.1 燃烧流动控制方程2.1.1 N-S方程组2.1.2 液相控制方程2.2 基本物理模型2.2.1 湍流模型2.2.2 喷雾模型2.2.3 蒸发模型2.2.4 两相流模型2.2.5 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2.3 数值计算方法2.3.1 微分方程离散化2.3.2 源项线性化2.3.3 网格生成2.3.4 定解条件2.4 小结第三章 亚燃冲压发动机一体化数值仿真研究3.1 燃烧室性能评价指标3.1.1 发动机推力3.1.2 总压恢复系数3.1.3 燃烧效率特性3.2 仿真模型3.3 突扩燃烧室凹腔和单V形槽燃烧室燃烧性能分析3.3.1 突扩燃烧室性能仿真结果分析3.3.2 单V形槽燃烧室性能仿真结果分析3.3.3 凹腔燃烧室性能仿真结果分析3.4 燃烧室构型和燃料喷射方式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3.4.1 燃烧室长度对凹腔和突扩燃烧室性能的影响3.4.2 燃烧室喉部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3.4.3 燃料喷射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3.5 小结第四章 凹腔与双V形槽火焰稳定器影响因素研究4.1 计算模型4.2 凹腔结构对燃烧性能的影响4.2.1 凹腔长度的影响4.2.2 后壁角度影响4.2.3 凹腔长深比的影响4.2.4 前后壁高差的影响4.3 双V形槽结构对燃烧室燃烧的影响分析4.3.1 双V形槽结构对燃烧室燃烧流场4.3.2 喷油位置对总压损失和燃烧效率的影响4.3.3 径向间距dR的变化对总压损失和燃烧效率的影响4.3.4 轴向距离dL变化对燃烧效率和总压损失的影响4.3.5 火焰稳定器形状对燃烧效率和总压损失的影响4.4 小结第五章 亚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低压条件下的试验研究5.1 亚燃高空试验台5.1.1 燃烧室试验段5.1.2 空气加热器5.1.3 试验控制与测量系统5.1.4 管路供应系统5.1.5 点火系统5.1.6 真空系统5.2 试验系统调试5.2.1 燃气发生器调试5.2.2 空气加热器调试5.3 试验结果分析5.3.1 试验步骤及主要试验结果5.3.2 不同燃料喷射方式的对比5.3.3 喷注压降的影响5.3.4 混合增强器的影响5.3.5 不同火焰稳定器的对比5.3.6 低压条件下的成功点火5.4 小结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致谢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亚燃冲压发动机论文; 火焰稳定论文; 突扩论文; 凹腔论文; 形槽论文; 数值仿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