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肿块切除术论文-毛祖旻

乳房肿块切除术论文-毛祖旻

导读:本文包含了乳房肿块切除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切除术论文文献综述

毛祖旻[1](2019)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乳房肿块切除的临床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乳房肿块切除中保留自主呼吸,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5月在我院行乳房肿块切除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保留患者自主呼吸,输注不同浓度的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观察生命体征等相关数据。结果靶控输注后,两组诱导最低值、切皮前即刻心率、血压、指脉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明显低于麻醉前,在切皮前后显着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大。结论在乳房肿块切除术中,保留患者自主呼吸并予以靶控输注适宜浓度的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静脉麻醉,诱导苏醒快,具有显着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77期)

杨文杰,谈震东[2](2019)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房肿块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房肿块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2月方便选取乳房肿块患者18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对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180例共362处乳腺肿块麦默通微创旋切过程中超声均清晰显示,其中180例(100.00%)完整切除;术后3个月超声复查发现少许残留,8例患者病理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4.44%,其中5例为浸润性导管癌,其余均为良性病变;术后180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手术疤痕。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房肿块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可实现对肿块的准确定位和诊断,且具备较高的完整切除率,创伤小,美观度好,特别适合于乳腺多发良性肿块地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9年24期)

欧汉军[3](2018)在《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在单侧乳房肿块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在乳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医院麻醉科2017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行乳腺手术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在传统定位下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镇痛维持时间、牵拉组织疼痛评分、手术切皮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阻滞操作时间、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皮疼痛评分、牵拉组织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乳腺手术中,麻醉效果较好,精准、安全系数较高。(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8年12期)

李慧林[4](2018)在《联合彩超经乳晕乳房肿块微创切除术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联合彩超经乳晕乳房肿块微创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有207例,均是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所接收的乳房存在肿块的患者。均接受了彩超检查,在手术过程中则是采用了彩超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监控,所有患者均经乳晕乳房肿块微创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207例患者经术前彩超检查诊断,69例患者在初诊时被初步诊断为乳腺癌,其余患有乳腺纤维腺瘤的患者共有98例,患有乳腺结节性囊性变的患者共有22例,患有脂肪瘤的患者共有7例,患有男性乳房肥大的患者共有6例。而后经手术治疗以及术中冰冻病理诊断来看,最终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共有57例。结论联合彩超经乳晕乳房肿块微创切除术有效的结合了当前的彩超技术,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所承受到的伤害,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患者对自身乳房的美观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期刊2018年05期)

滕宁宁[5](2018)在《羟考酮与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用于乳房肿块切除的麻醉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羟考酮与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用于乳房肿块切除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单侧乳房肿块切除并行术中快速病理的适龄女性2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例,A组:先推注羟考酮5 mg,推注时间>1 min,之后消毒铺巾;B组:先推氟比洛芬酯50 mg,推注时间>1 min,之后消毒铺巾。两组患者均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量按照2.0 mg/kg实施。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麻醉后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苏醒后切口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后清醒时间及手术过程中丙泊酚用量,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呼吸抑制,苏醒后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苏醒后切口疼痛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女性乳房肿块切除的麻醉较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麻醉,能明显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患者苏醒时间,降低患者苏醒后切口疼痛程度。(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8年02期)

朱晓萍,朱娟英,唐婕,蔡李芬[6](2018)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房肿块切除中的应用:附7079例乳房病灶手术病理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房肿块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术后病理结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 135例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的乳房肿块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所有病灶中,1 708个为双侧乳房肿块,手术切除病灶为7 079个。术后167例(3.3%)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术中出血22例、术后局部血肿131例、皮肤凹陷9例、肿瘤残留3例和皮肤损伤2例。术后乳房肿块病理检查结果示纤维腺瘤6 064个(85.9%)、乳腺腺病747个(10.6%)、导管内乳头状瘤96个(1.4%)、乳腺囊肿104个(1.5%)、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29个(0.4%)、乳腺癌39个(0.6%)。39例乳腺癌微创切除术后,29例(74.4%)行保乳手术,术后病理分期0期12例,Ⅰ期25例,Ⅱ期2例。结论对于乳房肿块患者,乳腺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可准确切除乳房病灶,早期诊断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本文来源于《实用肿瘤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徐月华[7](2017)在《乳晕切口行乳房肿块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旨对经乳晕切口行乳房良性肿块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择笔者单位2015年1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54例行乳房良性肿块切除术患者为研究资料;按患者住院时间为分组依据,对照组27例行传统肿块表面切口切除术;乳晕组27例行经乳晕缘小切口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乳房美观度情况。结果乳晕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2.5±5.5)m L、(52.5±6.8)min,对照组为(29.5±5.0)m L、(49.6±6.4)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乳晕组平均切口长度(20.3±3.0)mm明显小于对照组(40.2±5.0)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乳晕组术后平均切口愈合时间(6.5±1.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5±2.0)d、18.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的回访发现,乳晕组乳房美观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晕切口行乳房良性肿块切除术具良好的安全性、美观性,在保障临床手术效果的同时,也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本文来源于《系统医学》期刊2017年14期)

张敏,黄礼兵[8](2017)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乳房肿块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目前主要用于乳腺肿块的切除方法,术中可以行快速病理诊断。该类手术位于胸壁体表,外科医生常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对麻醉深度要求不高,适当的镇静镇痛可以满足手术需求[1-2]。本研究比较地佐辛及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用于乳房肿块麻醉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拟行单侧乳房肿物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25~50岁,体质量50~65 kg,(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7年11期)

嵇晓阳,瞿慧,鲁刚,杨云斌,吕心真[9](2015)在《甲强龙联合格拉司琼预防乳房肿块切除术后恶心呕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甲强龙联合格拉司琼预防乳房肿块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择期乳房肿块手术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0例。M1组:诱导前静注甲强龙25mg;M2组:诱导前静注甲强龙25mg,4h后重复静注甲强龙25mg;D组:诱导前静注地塞米松5mg;N组:诱导前静注生理盐水2ml。手术结束时均给予格拉司琼3mg。观察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M1组、M2组、D组和N组术后24h内分别有18例(36%)、9例(18%)、19例(38%)和29例(58%)发生恶心呕吐,M1、M2、D组明显低于N组(P<0.05),M2组明显低于M1和D组(P<0.05)。结论甲强龙、地塞米松分别联合格拉司琼均能有效预防乳房肿块术后恶心呕吐;4h后重复给予甲强龙能进一步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15年12期)

王韦玮,周卫东,王玺[10](2015)在《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在单侧乳房肿块切除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在单侧乳房肿块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择期拟行单侧乳房肿块切除术女性患者,年龄19~42岁,BMI 17.9~26.8kg/m2,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U组)和传统定位组(N组),均行肋间神经阻滞,局麻药均为0.25%左旋布比卡因20ml。观察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手术开始切皮时VAS评分,镇痛维持时间,手术中牵拉深部组织时VAS评分,镇痛不全和局麻药中毒情况。结果与N组比较,U组操作时间明显延长,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手术开始切皮时VAS评分明显降低,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缩短,镇痛维持时间明显延长,术中牵拉深部组织时VAS评分明显降低,镇痛不全及麻醉后出现头晕明显减少(P<0.05)。两组均未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结论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在单侧乳房肿块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定位。(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15年08期)

乳房肿块切除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房肿块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2月方便选取乳房肿块患者18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对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180例共362处乳腺肿块麦默通微创旋切过程中超声均清晰显示,其中180例(100.00%)完整切除;术后3个月超声复查发现少许残留,8例患者病理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4.44%,其中5例为浸润性导管癌,其余均为良性病变;术后180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手术疤痕。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房肿块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可实现对肿块的准确定位和诊断,且具备较高的完整切除率,创伤小,美观度好,特别适合于乳腺多发良性肿块地治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乳房肿块切除术论文参考文献

[1].毛祖旻.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乳房肿块切除的临床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2].杨文杰,谈震东.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房肿块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9

[3].欧汉军.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在单侧乳房肿块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

[4].李慧林.联合彩超经乳晕乳房肿块微创切除术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

[5].滕宁宁.羟考酮与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用于乳房肿块切除的麻醉效果比较[J].吉林医学.2018

[6].朱晓萍,朱娟英,唐婕,蔡李芬.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房肿块切除中的应用:附7079例乳房病灶手术病理结果[J].实用肿瘤杂志.2018

[7].徐月华.乳晕切口行乳房肿块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7

[8].张敏,黄礼兵.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乳房肿块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

[9].嵇晓阳,瞿慧,鲁刚,杨云斌,吕心真.甲强龙联合格拉司琼预防乳房肿块切除术后恶心呕吐[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

[10].王韦玮,周卫东,王玺.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在单侧乳房肿块切除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

标签:;  ;  ;  

乳房肿块切除术论文-毛祖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