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第二〇八医院高干病房
摘要:概括归纳了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症状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心电监护和健康教育等。认为护理人员必须详细了解心肌梗死的治病原因,必须充分把握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针对病因进行及时、恰当、细致的临床护理,以此提高治疗效率、促进患者的预后康复。
关键词:心肌梗死;护理措施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该疾病的发病率在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该疾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0岁以上患者占绝大多数,冬春两季发病较高,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为多,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由于该疾病致死率较高,所以必须提高护理效率,尽最大努力挽救患者生命
1.急救期护理
1.1患者体位
在病程的1至3天内,患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禁止一切活动,一切日常生活如进食、洗漱、擦身、排便、翻身等均由护理人员帮助完成。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须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利于及时排除口腔分泌物。如患者伴有心功能不全,须采用半卧位或坐位。保持安静环境,防止患者情绪波动。病程4至6天,仍须卧床休息,可在床上做一些上、下肢的被动和主动运动,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病程第二周,开始在床边缓慢走动,在床边完成洗漱等个人卫生活动,根据病情和活动后的反应,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时间。
1.2给氧
通常须对急救期患者给予高流量吸氧,氧流量一般为4~6L/min,然后改为低流量吸氧,氧流量一般为2~4L/min,间断或者持续吸入,持续一周。如患者伴有并发症,尤其是左心衰等症,则应延长给氧时间,增加氧流量,直到患者症状缓解之后方可改为低流量吸氧。
1.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在急救期护理中,必须立即为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一般在院前急救过程中使用浅静脉置留针。当患者应用强心剂、抗休克、纠正心力衰竭以及抗心律失常等药物时,须借助输液泵控制补液滴速,一般控制在20~30滴/min。
1.4溶栓护理
1.4.1冠状动脉内容栓
先用导管经患者动脉插入冠状动脉,再注射溶栓药物。该方法溶栓成功率为68%~89%,但是由于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插管,所以可能会耽搁一定时间。
1.4.2静脉内溶栓
这种溶栓方法不需要插管,而且可以在一般医院进行,甚至可以在救护车中操作,因此可以缩短急救时间,临床有效率50%~95%不等。
2.常规护理
2.1饮食护理
饮食应低脂、低胆固醇、产气少,富含纤维素、维生素、清淡、易消化,宜少量多餐,严格禁烟禁酒,避免刺激性的食品。如果患者伴有心力衰竭,则须适当限制钠盐。
2.2排便护理
首先须评估患者平时是否有习惯性便秘的情况,是否能够适应床上排便,其次应向患者解释床上排便的重要意义;如果患者便秘严重,应给予缓泻剂,注意在增加含纤维素的食物,每日清晨给予蜂蜜20ml,加温开水同饮。应指导患者适当按摩腹部,以促进肠蠕动;叮嘱患者出现排便困难须时告知医护人员,可采用开塞露协助通便,严禁用力排便,以防病情加重,必要时排便前含服硝酸甘油。
2.3疼痛护理
疼痛使患者烦躁不安,可加重心脏负担,易引起并发症发生,需要尽快止痛,遵医嘱给予吗啡或哌替啶皮下或肌肉注射,可同时使用硝酸甘油持续静脉滴注或口服硝酸异山梨醇酯,并随时询问病人疼痛变化。如果患者应用吗啡、哌替啶等药物,必须注意有无呼吸抑制,并密切观察脉搏和血压的变化;应用硝酸异山梨酯,必须告知患者嚼碎后含服起效最快;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并随时监测血压、心率的变化,收缩压维持在100mmHg以上。
2.4心电监护
在监护室行连续心电图、血压、呼吸监测3~5天,若发现频发室早>5个/分,或多源室早、R-on-T现象或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时,应警惕室颤或心脏骤停可能发生,必须立即通知医生,并准备好除颤器。
2.5心理护理
心肌梗死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抑郁等负性心理反应,应多于患者沟通进行心理疏导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其树立乐观的情绪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密切配合治疗。
2.6健康教育
2.6.1指导心肌梗死后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要求低盐、低脂、限制热量摄入(低热量饮食),七八分饱,避免饱餐,戒烟,坚持适量体力活动,预防便秘。向家属、病人说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建立上述新的生活方式有利心肌梗死的康复。
2.6.2增加心肌梗死疾病的防治知识向病人、家属讲解心肌梗死发生的病因,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等,指出伴有以上危险因素必须认真对待,积极治疗,应戒烟、坚持服药、定期门诊复查,可疑病情变化应及时就医。
2.6.3随着监测及治疗水平的提高,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病死率已大大下降,目前已低于10%。长期存活时间与年龄、性别、急性期病情、心梗部位、面积及心梗后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2.6.4预后在家应注意卧床休息,注意保持饮食清淡,适当活动、注意血压变化,起床不要太急。冬季是冠心病的高发季,天气寒冷或者降温、雨雪,尽量不要出门。最重要的是叮嘱患者,切忌用力排便。
2.7护理评估
2.7.1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患者极度不适,护士应重点收集有关病人疼痛的情况,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剧烈程度、持续时间,以及是否出现恶心、呕吐、心衰、休克等表现。急性心肌梗死疼痛剧烈,使患者难以忍受,往往产生濒死感,处于恐惧之中。此外,看到医护人员紧张的抢救工作,以及身处陌生的、充满仪器设备的冠心病监护病房,也易使患者由此产生不安、担心、焦虑等情绪反应。护士应注意观察,及时给予护理。至于患者既往是否存在冠心病病史、以往用药情况,及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吸烟等病史,可通过患者家属或待病人疼痛稍有缓解后再进一步询问。
2.7.2病人的神志、面色、脉搏、血压、呼吸、心尖部第一心音变化情况、肺部湿啰音应重点评估,这些资料有助于及时发现病人是否出现了心力衰竭或休克。
2.7.3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电图和血清心肌酶是最重要的两项检查,其结果不仅为诊断提供依据,也有助于了解病情进展及对溶栓治疗效果做出评价。
3.结语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良好、高效的护理能够大幅度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所以医护人员对于院前急救期护理和住院常规护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必须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确保院前急救期护理迅速、及时,住院常规护理细致、全面,以此为患者治疗成功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和平.腹痛型心肌梗死18例误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2,(3):6-7.doi:10.3969/j.issn.1006-0979.2012.03.006.
[2]颜伟.腹痛型心肌梗死误诊分析并复习文献[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8):468-469.
[3]黄钒.16例腹痛型心肌梗死的特点及误诊分析[J].医学信息,2013,(14):211-212.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3.14.289.
[4]邢志红.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37):338-339.doi:10.3969/j.issn.1672-5085.2012.37.364.
[5]龙丽.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6):139-140.
[6]张秀娟,张丽娜.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40):358.doi:10.3969/j.issn.1672-5085.2011.40.337.
[7]李晓飞.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6,(7):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