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南沙中学方建文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的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讨论甚是热烈,气氛相当活跃,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尝试了几节课,却发现没有预期的效果,相反在合作时出现了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的现象.因此,究竟如何才能真正让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科学分组,为展开有效合作学习作好准备
首先,要考虑成绩因素.要使各小组的平均成绩大致相同,小组间不至出现较大的差异,各组内应有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且男女人数也应尽量做到平衡,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和深入交流,同时也有利于各组展开比赛.
其次,要注意学生的性格因素.活泼型学生与内敛性学生相结合,以增强小组的活力,尽量不允许学生之间自由选择.因为学生通常喜欢选择与自己性格相似或玩得好的伙伴,这样会出现小组间的较大差异,不利于各组开展学习活动.
最后,选择具有领袖气质的小组长.小组长是小组学习的关键,是老师的助手,是组内的“学习领袖”.小组长的成绩不一定是组内第一的,但首先要有较强的自制力且人缘好.第二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能独立处理好组员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三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能时刻注意小组的整体形象.在明确了上述标准后,小组长的产生可采用自荐和民主选举的方式.只有充分考虑学生意愿产生的小组长,才容易成为实际活动的核心.
二、培养合作意识,为有效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条件
首先应明确建立好的小组,是一个长期合作的学习小组,不管在课上还是课后,都应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经过长期的磨合,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整体,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其次,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
①学会分工合作.根据不同组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程度的任务,以便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如在《统计》中探究“抛一枚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机会是多少”时,需要有相当多的实验次数才能得到结论,这时就可先在组内分工,决定谁来抛,谁来记录,这样不致于出现抛了几次都不知的现象,然后才组内合作,最后全班大合作,累积各组成果得出结论.
②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和学困生往往不善于表现自己,甚至处于游离状态,往往被组内其他成员的优秀表现所掩盖.这时,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科学调控,相对浅显的基础知识应由学困生来操作、展示,并明确规定在组内讨论时,学困生有优先发言权.如果经常为他们创造这样的机会,辅以教师长期不断的鼓励,还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的能力.
③学会倾听.倾听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通过倾听,可以听到与自己不同的见解,从而拓宽自己的思路.通过倾听,也可解开自己心中的疑团,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因此在讨论、交流时,提醒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并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我们要有意识地长期培养,潜移默化,让学生愿听,会听,也能听出别人的重点、问题.
三、精选合作的素材,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
1.当个人难以独立完成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前面讲到的通过抛一枚硬币探索正面朝上的机会,由于学生个人边抛边记录有一定的不便,同时数据少也难发现规律,需要合作交流才能发现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出现正面朝上的频率越来越稳定在.这样的合作来自现实的需要,合作的效果自然也就比较明显.
2.概念性教学适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在“一元二次方程”教学中,组织学生探索什么叫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先有针对性地给出几个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学生的口答,板书时有目的的把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分写两列,然后提出问题“比较这两组方程,你觉得什么叫一元二次方程?”,学生在经过独立思考后,各抒己见,在交流中不知不觉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也体验到了合作交流的魅力.
3.方法,结果容易产生分歧时最值得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的辨析,评判,争论能够引发思维的碰撞,使学生在合作中,在交流中感悟.
四、教师主动参与,使小组合作学习和谐又温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主动深入到小组中去,听一听学生交流的内容,看一看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不足.若个别组内遇到不能解决的个性问题,应及时作好个别指导,为学生合作增添无形的力量,并提高了合作的效率.若发现多个组的共性问题,应把这个问题展示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讨论交流并解决.
总而言之,通过我们不断的引导,长期的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和内化,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应该能呈现出一幅“人人参与,互帮互扶,人人想展示”的精彩画面,并不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