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聚丙烯腈膜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易于成膜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水处理、渗透汽化、酶固定化和血液透析等领域。但是聚丙烯腈相对较差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限制了其在生物工程和医疗领域的进一步广泛应用。为了获得良好性能的聚丙烯腈膜分离材料,本论文建立了一系列磷脂化改性的方法,以改善膜表面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并利用所获得的磷脂修饰仿生界面,为固定化酶提供一种生物友好微环境,期望提高固定化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具体内容如下: 以磷脂单体[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脂酰胆碱(MPC)为改性剂,通过水相沉淀聚合法将MPC与丙烯腈共聚。研究了单体浓度、单体配比、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发现最佳的聚合条件为:单体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引发剂与单体摩尔比为1:500,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60℃。在此条件下,聚合的产率可达80%以上,共聚物(PANCMPC)分子量可在10-30×104g/mol之间;磷脂的含量可以通过调节聚合条件来控制。与聚丙烯腈相比,PANCMPC膜的机械性能有所提高,膜表面的亲水性、抗蛋白质吸附性能和血液相容性有明显改善。 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丙烯腈共聚物磷脂化改性的方法:通过水相沉淀聚合合成了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PANCHEMA),从而将具有反应活性的羟基(-OH)引入聚丙烯腈共聚物中;利用PANCHEMA中的羟基依次与2-氯-2-氧-1,3,2-二氧磷杂环戊烷(COP)和三甲胺(TMA)反应,使该共聚物磷脂化。研究发现:经磷脂化改性后的丙烯腈共聚物膜表面的亲水性、抗蛋白质吸附性能和血液相容性都得到较大的提高,并且随着聚合物中磷脂含量的提高,其改性效果更为明显。 在研究PANCHEMA制膜体系相分离行为的基础之上,通过浸没相转化法制备了平板膜,并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PANCHEMA膜表面磷脂化改性方法:即利用膜表面的羟基依次与COP和TMA反应,将磷脂功能基团直接化学键合到膜的表面。研究发现:PANCHEMA膜表面经磷脂化改性后,其亲水性、抗蛋白质吸附污染和血液相容性有了明显的改善,并且随着膜表面磷脂含量的增大,各种性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高分子膜分离材料的生物相容性1.1.1 膜分离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问题1.1.1.1 蛋白质吸附行为1.1.1.2 血小板粘附和血栓形成机制1.1.2 提高膜材料表面生物相容性的方法1.1.2.1 提高膜材料表面光洁度1.1.2.2 改善膜材料表面的亲水性1.1.2.3 使膜材料表面带负电荷1.1.2.4 膜材料表面微相分离结构的设计1.1.2.5 膜材料表面生物活性物质的固定1.2 基于生物膜仿生表面的构建1.2.1 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1.2.2 天然磷脂的生物相容性1.2.3 磷脂聚合物的合成及其种类1.2.3.1 侧链型磷脂聚合物1.2.3.1.1 初期磷脂聚合物1.2.3.1.2 磷脂酰乙醇胺类磷脂1.2.3.1.3 磷酸胆碱类磷脂1.2.3.1.4 其它侧链型磷脂聚合物单体1.2.3.1.5 二棕榈酰磷酸胆碱类磷脂1.2.3.2 主链型磷脂聚合物1.2.3.3 其它种类的磷脂聚合物1.2.4 磷脂聚合物生物相容性的机理1.3 聚合物膜表面磷脂改性方法1.3.1 物理吸附与自组装1.3.2 共混、包覆和涂覆1.3.3 表面的接枝改性1.3.3.1 光引发接枝1.3.3.2 引发剂接枝1.3.3.3 电晕放电接枝1.3.3.4 活性催化接枝1.3.4 原位聚合1.3.5 表面化学反应改性1.4 课题的提出、意义及实验方案1.4.1 聚丙烯腈膜分离材料1.4.2 课题的提出1.4.3 论文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1.4.3.1 丙烯腈/[(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脂酰胆碱共聚合1.4.3.2 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PANCHEMA)的磷脂化改性1.4.3.3 PANCHEMA分离膜的制备及其表面磷脂化1.4.3.4 磷脂聚合物静电纺丝膜的制备及其脂肪酶的固定化第二章 丙烯腈/[(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脂酰胆碱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2.1 研究目的与内容2.2 实验材料与方法2.2.1 主要仪器设备2.2.2 主要化学原材料2.2.3 试剂的纯化2.2.4 磷脂单体[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脂酰胆碱合成2.2.4.1 2-氯-1,3,2-二氧磷杂环戊烷的合成2.2.4.2 2-氯-2-氧-1,3,2-二氧磷杂环戊烷的合成2.2.4.3 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2-氧-1,3,2-二氧磷杂环戊烷的合成2.2.4.4 [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脂酰胆碱合成2.2.5 MPC化学结构的表征2.2.5.1 红外光谱分析2.2.5.2 核磁共振2.2.6 丙烯腈/[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脂酰胆碱共聚物的合成2.2.7 丙烯腈/[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脂酰胆碱共聚物的表征2.2.7.1 红外光谱2.2.7.2 核磁共振2.2.7.3 粘均分子量2.2.8 丙烯腈均聚物和共聚物平板多孔膜和致密膜的制备2.2.9 膜力学性能测试2.2.10 聚合物膜表面性能测试2.2.10.1 水接触角的测定2.2.10.2 BSA吸附2.2.10.3 血小板粘附试验2.2.10.4 巨噬细胞粘附试验2.3 结果与讨论2.3.1 MPC的合成与表征2.3.2 [丙烯腈/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脂酰胆碱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2.3.3 聚合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2.3.3.1 反应单体浓度对 PANCMPC产率和特性粘数的影响2.3.3.2 反应单体摩尔比对PANCMPC产率和特性粘数的影响2.3.3.3 引发剂浓度对PANCMPC产率和特性粘数的影响2.3.3.4 反应温度对PANCMPC产率和特性粘数的影响2.3.3.5 反应时间对PANCMPC产率和特性粘数的影响2.3.4 PAN和 PANCMPC膜性能的比较2.3.4.1 磷脂含量对聚合物膜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2.3.4.2 PANCMPC膜表面的亲水性2.3.4.3 PANCMPC膜表面的蛋白质吸附2.3.4.4 PANCMPC膜表面的血小板粘附2.3.4.5 PANCMPC膜表面巨噬细胞粘附2.4 小结第三章 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磷脂化改性及其膜性能研究3.1 研究目的与内容3.2 实验材料与方法3.2.1 主要仪器设备3.2.2 主要化学原料3.2.3 试剂的纯化3.2.4 水相沉淀聚合3.2.5 磷脂改性丙烯腈共聚物的合成3.2.6 聚合物的表征3.2.6.1 红外光谱3.2.6.2 核磁共振3.2.6.3 一点法测定聚合物的特性粘数3.2.6.4 膜表面的 X-射线光电子能谱3.2.7 聚合物平板致密膜和微孔膜的制备3.2.8 膜力学性能测试3.2.9 丙烯腈聚合物膜表面的性能测定3.2.9.1 膜表面亲水性3.2.9.2 膜表面抗蛋白质吸附3.2.9.3 膜表面血小板粘附3.2.9.4 膜表面巨噬细胞粘附3.3 结果与讨论3.3.1 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水相沉淀聚合3.3.1.1 聚合物的化学组成3.3.1.2 聚合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3.3.1.3 PANCHEMA膜的性能3.3.1.3.1 HEMA含量对 PANCHEMA膜机械性能的影响3.3.1.3.2 HEMA含量对膜表面亲水性的影响3.3.1.3.3 HEMA含量对蛋白质吸附的影响3.3.l.3.4 HEMA含量对血小板粘附的影响3.3.1.3.5 HEMA含量对细胞粘附的影响3.3.2 PANCHEMA的磷脂化改性3.3.2.1 磷脂化改性方法的研究3.3.2.1.1 磷脂改性 PLCANCP的合成3.3.2.1.2 磷脂改性丙烯腈共聚物的化学组成3.3.2.1.3 磷脂改性丙烯腈共聚物膜的亲水性3.3.2.1.4 磷脂改性丙烯腈共聚物膜的生物相容性3.3.2.2 PANCHEMA中 HEMA含量对磷脂化改性的影响3.3.2.2.1 PLCANCP及其膜的化学结构与组成3.3.2.2.2 磷脂改性丙烯腈共聚物膜的亲水性3.3.2.2.3 磷脂改性丙烯腈共聚物膜的生物相容性3.4 小结第四章 PANCHEMA分离膜的制备及其表面磷脂化改性4.1 研究目的与内容4.2 实验材料与方法4.2.1 主要仪器设备4.2.2 主要化学原材料4.2.3 浊点的测定4.2.4 聚合物平板膜的制备4.2.5 PANCHEMA膜表面的磷脂化改性4.2.6 傅立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分析4.2.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4.2.8 PANCHEMA膜表面的反应率4.2.9 扫描电镜4.2.10 膜力学性能的测定4.2.11 膜表面水接触角测定4.2.12 水通量的测定4.2.13 牛血清清蛋白截留率的测定4.2.14 膜表面抗蛋白质吸附污染性能4.2.15 膜表面血小板粘附4.2.16 膜表面巨噬细胞粘附4.3 结果与讨论4.3.1 聚合物/溶剂/非溶剂三元体系的相分离4.3.1.1 溶剂的选择4.3.1.2 非溶剂的选择2O三元体系的相分离行为'>4.3.1.3 PAN/DMSO/H2O三元体系的相分离行为2O三元体系的相分离行为'>4.3.1.4 PANCHEMA/DMSO/ H2O三元体系的相分离行为4.3.1.5 PAN与PANCHEMA相分离行为的比较4.3.2 丙烯腈共聚物分离膜的制备4.3.2.1 聚合物分子量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4.3.2.2 制膜液浓度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4.3.2.3 空气中蒸发时间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4.3.2.4 凝固浴温度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4.3.2.5 添加剂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4.3.2.5.1 水的含量对铸膜液粘度的影响4.3.2.5.2 水的含量对膜结构的影响4.3.2.5.3 水的含量对膜机械性能的影响4.3.2.5.4 水的含量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4.3.3 PANCHEMA膜表面磷脂化改性4.3.3.1 PANCHEMA膜表面磷脂化改性前后的化学组成4.3.3.2 PANCHEMA膜表面磷脂化改性前后的形态结构4.3.3.3 PANCHEMA膜表面磷脂化改性前后的亲水性4.3.3.4 PANCHEMA膜表面磷脂化对截流率的影响4.3.3.5 PANCHEMA膜表面磷脂化前后的抗蛋白质污染性能4.3.3.6 血小板粘附4.3.3.7 巨噬细胞粘附4.4 小结第五章 磷脂聚合物静电纺丝膜的制备与脂肪酶的固定化5.1 引言5.2 研究目的及内容5.3 实验材料与方法5.3.1 主要仪器设备5.3.2 主要化学原材料5.3.3 PAN和 PANCMPC静电纺丝膜的制备5.3.4 扫描电镜分析5.3.5 水接触角的测定5.3.6 脂肪酶的吸附固定化5.3.7 脂肪酶载酶量的测定5.3.7.1 Bradford方法检测溶液中蛋白含量5.3.7.2 BSA标准曲线的绘制5.3.7.3 载酶量的确定5.3.8 脂肪酶活性的测定5.3.9 脂肪酶热稳定性的测定5.4 结果与讨论5.4.1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5.4.1.1 纺丝条件对电纺纤维膜形态结构的影响5.4.1.1.1 聚合物溶液浓度对纤维直径的影响5.4.1.1.2 纺丝电压对纤维直径的影响5.4.1.1.3 接收距离对纤维直径的影响5.4.1.1.4 纺丝速度对纤维直径的影响5.4.1.2 静电纺纤维膜表面的水接触角5.4.2 脂肪酶的固定化5.4.2.1 溶液中蛋白浓度的测定5.4.2.2 BSA标准曲线的绘制5.4.2.3 脂肪酶在静电纺丝膜上的吸附5.4.2.3.1 酶溶液浓度对载酶量的影响5.4.2.3.2 吸附时间对载酶量的影响5.4.2.3.3 静电纺丝膜纤维直径对载酶量的影响5.4.2.4 磷脂改性聚丙烯睛电纺膜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5.4.2.5 温度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5.4.2.6 pH值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5.4.2.7 固定化脂肪酶的热稳定性5.4.2.8 固定化酶的动力学研究5.5 小结第六章 结论参考文献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成果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 [1].聚丙烯腈膜改性制备正渗透复合膜基膜[J].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17(05)
- [2].添加剂对聚丙烯腈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材料导报 2018(04)
- [3].聚丙烯腈膜固定化海藻糖合成酶的研究[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9(02)
- [4].蔗糖对聚丙烯腈膜的共混改性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7(12)
- [5].离子液膜法分离H_2、N_2混合气体研究[J].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5(10)
- [6].预氧化对聚丙烯腈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J]. 膜科学与技术 2015(02)
- [7].改进氧化性共混PAN聚合物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齐鲁石油化工 2018(04)
- [8].超滤法提取橙皮苷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 2008(02)
- [9].膜分离法纯化天然牛磺酸的研究[J].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10].一种含糖丙烯腈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9(03)
标签:丙烯腈共聚物论文; 磷脂论文; 表面改性论文; 生物相容性论文; 脂肪酶论文; 酶固定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