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式革命的真正完成

哥白尼式革命的真正完成

论文摘要

本文以自由问题为视角,通过深入探讨马克思和康德自由观的内在关联以及马克思对康德的继承和超越,从而揭示人的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同时揭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是康德哲学革命的继续。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和康德的哲学革命不是两个革命,而是一个革命,这个革命是一场现代人学思维方式逐渐生成并取代传统本体论思维方式的革命,是一场人学革命,它由康德所开启,中间经历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中间环节,最后由马克思完成。这场哲学上的哥白尼式革命的真正完成,无论是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还是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自由:人的内在本性和永恒追求
  • 二、对康德和马克思自由观进行比较研究的必要性
  • 第一章 马克思对康德自由观的继承
  • 第一节 追求人的自由是哲学的最高价值取向
  • 第二节 自由要在实践中实现
  • 一、传统哲学的自由观及其困境
  • 二、康德对自由的拯救
  • 三、马克思:定在中的自由
  • 第三节 自由王国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 第二章 马克思对康德自由观的超越
  • 第一节 从理性的人到现实的人:哲学出发点的转换
  • 第二节 从道德实践到社会实践:实践内涵的扩展
  • 一、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对康德实践概念的影响
  • 二、马克思的社会实践概念对康德的超越
  • 第三节 从道德目的王国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哲学价值指向的转变
  • 第三章 从马克思对康德自由观的继承和超越透视人学思维方式的生成过程
  • 第一节 传统本体论思维方式的根本特点
  • 第二节 康德:人学思维方式的萌生
  • 第三节 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人学思维方式的进一步表达
  • 第四节 马克思:人学思维方式的生成
  • 第四章 哥白尼式革命的当代意义
  • 第一节 哥白尼式革命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
  • 第二节 哥白尼式革命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斯宾格勒的“哥白尼式革命”的发现——简述文化心灵说与文化兴衰说[J]. 北方文学 2017(27)
    • [2].认识的超越——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关系[J]. 理论界 2012(07)
    • [3].论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进行的“哥白尼式革命”[J]. 理论界 2011(01)
    • [4].从康德“哥白尼式的革命”看哲学思维方式的特质[J]. 襄樊学院学报 2010(12)
    • [5].哲学的“哥白尼式革命”——康德关于形而上学的重建[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6].公共财政:现代国家的“哥白尼式转向”[J]. 国际税收 2014(04)
    • [7].那些“被教育”的故事[J]. 天津教育 2010(09)
    • [8].哲学领域的“哥白尼式革命”[J]. 法制与社会 2009(09)
    • [9].“哥白尼式革命”视野下的新闻真实与人文关怀[J]. 新闻传播 2015(15)
    • [10].澄清对康德“哥白尼式革命”的误解[J]. 怀化学院学报 2009(09)
    • [11].论康德“哥白尼式革命”及其对形而上学的意义[J]. 才智 2020(02)
    • [12].儿童发展中的“哥白尼式革命”[J]. 平安校园 2015(18)
    • [13].康德“哥白尼式革命”对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及意义[J]. 文化学刊 2015(10)
    • [14].“哥白尼式的转变”[J]. 书城 2013(11)
    • [15].先验感性在康德“哥白尼式革命”中的目的呈现与实际发生[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16(03)
    • [16].整体论:人类理智方法论哥白尼式的革命[J]. 云梦学刊 2017(03)
    • [17].“一带一路”,中国外交的“哥白尼式革命”[J]. 世界知识 2015(15)
    • [18].康德“哥白尼式革命”及其历史意义[J]. 新西部(理论版) 2016(13)
    • [19].中国教育仍要进行哥白尼式的革命[J]. 上海教育 2009(08)
    • [20].“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对经验论和唯理论之争的调和[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21].从“形而上学”到“行而上学”:康德哲学哥白尼式革命的实质[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22].实践:自由之途[J]. 北方论丛 2011(04)
    • [23].维特根斯坦的“哥白尼式革命”[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24].存在论视域下康德哥白尼式革命及其困境[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25].静教院附校:课堂里发生的“哥白尼式”革命[J]. 上海教育 2011(07)
    • [26].胡塞尔的“哥白尼式转向”[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 [27].杜威在西方哲学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与康德和马克思的比较[J]. 河北学刊 2014(03)
    • [28].实践哲学领域的“哥白尼式革命”——从普通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29].从认识论到形而上学:康德哥白尼式革命的实质及其意义[J]. 世界哲学 2019(05)
    • [30].康德的哲学与教育思想及其世界影响——李其龙教授专访[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4)

    标签:;  ;  ;  ;  

    哥白尼式革命的真正完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