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黄河三角洲土壤质量时空演变及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土壤学
作者: 李新举
导师: 赵庚星
关键词: 土壤质量,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土壤可持续利用,时空演变,遥感
文献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在广泛收集垦利县土壤、地形、土地利用现状、社会经济资料的基础上,以1986年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为基础对土壤质量本底值进行了评价,筛选出适合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壤质量指标,建立了基于3S 的土壤质量自动化评价流程。利用2003 年12 月土壤实地调查和分析数据,对研究区2003 年土壤质量现状进行评价,通过与1986 年土壤质量本底值的比较,查清了土壤养分、盐分及综合质量时空的演变规律。利用遥感影像提取1987 年和2002 年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摸清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规律,并建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质量变化的关系,据此构建了土壤质量模型和预警模型。利用1986-2004 年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资料选择了34 个指标对研究区的土壤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详细分析了影响可持续的利用的障碍因素,据此提出研究区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本研究从1986 年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中选取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土壤含盐量、土体构型等10 个指标,以相关系数确定其权重,采用不同的隶属度函数计算指标隶属度,以指数和法采用传统方法对垦利县土壤质量本底值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垦利县土壤以适合林牧的质量中等的Ⅳ、Ⅴ、Ⅵ等地最多,占总面积的48.95%,而适合耕地的Ⅰ、Ⅱ、Ⅲ等地仅占21.93%,不易利用的Ⅷ等地占23.39%,说明研究区土壤整体质量较低。 研究建立了基于3S 的土壤质量自动化评价的方法流程。以GPS 准确的定位技术完成土壤样品的采集和数据录入,利用遥感影像提取研究区最新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利用mapgis 对原有指标数据进行矢量化,然后转化为arcgis 的栅格格式,利用隶属度函数形成各指标隶属度分布图,采用指数和计算公式,利用arc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自动形成土壤质量等级分布图。 根据评价结果的分析,筛选出两种适合黄河三角洲的土壤质量指标。基于土壤有机质、含盐量和全量养分和基于土壤有机质、含盐量和速效养分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在评价中可以选其一组即可满足评价要求。基于土壤有机质、含盐量的评价与10 个指标全考虑在内的评价结果一致率在90%以上,说明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可以用土壤有机质和含盐量两个指标来反映土壤质量的高低。 根据1986 和2003 年土壤质量评价结果对照分析,研究区土壤总体质量下降。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成果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土壤质量研究综述
2.1 土壤质量的概念界定
2.2 土壤质量影响因素
2.3 土壤质量变化的原因
2.4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5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2.6 土壤质量的动态监测
2.7 中国土壤肥力状况与变化
2.8 土壤质量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第三章 垦利县概况
3.1 地理区位
3.2 自然地理条件
3.3 水文地质条件
3.4 农业生产的障碍因素
第四章 垦利县土壤质量特征分析
4.1 土壤类型特征分析
4.2 表层质地及土体构型特征分析
4.3 土壤养分状况特征分析
4.4 土壤盐分状况特征分析
第五章 垦利县土壤质量评价
5.1 土壤质量评价基础资料来源
5.2 土壤质量评价的原则
5.3 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5.4 结果分析
第六章 基于 3S 的土壤质量自动化评价方法流程
6.1 目的意义
6.2 基于3S的土壤质量自动化评价流程
6.3 基于3S的土壤质量评价与传统评价的比较
第七章 土壤质量指标的筛选
7.1 土壤质量指标组合的设计
7.2 基于土壤全量养分的评价
7.3 基于土壤速效养分的评价
7.4 基于土壤有机质和含盐量的评价
7.5 评价结果比较和土壤质量指标筛选
7.6 小结
第八章 土壤质量时空变化
8.1 研究数据来源及处理
8.2 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化
8.3 土壤盐分的时空变化
8.4 土壤质量时空变化
8.5 小结
第九章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9.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信息的提取
9.2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9.3 垦利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9.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9.5 小结
第十章 土壤质量模型及预警
10.1 土壤质量模型的建立
10.2 土壤质量预警
第十一章 黄河三角洲土壤资源可持续评价及对策研究
11.1 资料的获取
11.2 指标选取
11.3 指标权重的确定
11.4 评价指标值的标准化及隶属度计算
11.5 土壤综合指标值计算
11.6 结果分析
11.7 垦利县土壤可持续利用障碍因素分析
11.8 土壤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第十二章 主要成果和创新
12.1 主要研究成果
12.2 主要创新之处
12.3 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插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发布时间: 2005-10-11
参考文献
- [1].黄河三角洲土壤质量退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研究[D]. 厉彦玲.山东农业大学2018
- [2].脆弱草原带土地利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D]. 敖登高娃.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
- [3].青藏高原东部农田土壤质量与土壤碳库研究[D]. 张亚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 [4].沿海经济发达区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D]. 于林.山东农业大学2006
- [5].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生态系统土壤质量变化及调控措施[D]. 邱莉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 [6].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区生态恢复中植被与土壤质量演变关系[D]. 蒋金平.兰州大学2007
- [7].不同生态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物化学和分子生态变化及其土壤质量指示意义[D]. 张平究.南京农业大学2006
- [8].城市林业土壤质量指标特性分析及质量评价[D]. 单奇华.南京林业大学2008
- [9].碱化草地多途径利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D]. 禹朴家.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7
- [10].磷矿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土壤质量演变及评价[D]. 和丽萍.北京林业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黄河三角洲(东营市)湿地评价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 许健民.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
- [2].农地制度及改革对土壤质量演变的影响[D]. 俞海.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
- [3].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可持续性评价[D]. 蔡为民.中国农业大学2004
- [4].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演变及调控[D]. 许明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 [5].基于GIS的全国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D]. 田有国.华中农业大学2004
- [6].典型岩溶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D]. 蒋勇军.西南师范大学2005
- [7].黄河三角洲生态地质环境综合研究[D]. 颜世强.吉林大学2005
- [8].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环境演变及退化研究[D]. 张晓龙.中国海洋大学2005
- [9].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生态过程研究[D]. 陈为峰.山东农业大学2005
- [10].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退化机制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D]. 张建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