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中县龙江镇中心校龚清丽
义务教育教材第十二册中有一篇生动感人的文章《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话,发表于1846年。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但是,由于作品时代离学生甚远,学生很难感悟字里行间流露的辛酸苦难,也不易理解小珊迪难能可贵的心灵美德。为了让每个学生通过学文理解教材真谛并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教师激发学生“真情参与”是成功之道。
1开创情景,激发热忱
好奇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接受情感体验的一种动力。课文中这样叙述: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我们通过“赤”、“还”、“那么大”、“冲”、“跑掉了”、“当摇篮”等词语真实表现了小女孩家里贫穷;也展现了贵族们的心狠;还看出了作者用词幽默、贴切。这一情景引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使兴趣能持续发展。导入时,教师创设情景,引申为现实生活的美好,与小姑娘形成鲜明的对比。将此话题确立研读专题,洞察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的把握程度。情景创设可按如下方案进行:同学们,有一个班的学生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说“卖火柴的小女孩”很“贫穷”,而有人说“卖火柴的小女孩”很“富有”,这是怎么回事呢?然后向学生点明:今天,咱们也来争论一番,认为“卖火柴的小女孩”“贫穷”的要说出贫穷的理由,说他“富有”的也要找出富有的依据,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选一方面来研读。同时提出要求:淤可独立思考,也可相互讨论,有必要可离开座位寻找合作伙伴。于有关研读结果能在书上找到的划出来,划不出来的简要地写在书上或笔记本上。让学生根据自己喜爱的学习方法展开研读。
教师利用这一话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文的冲动,巧妙地引导学生投入到课文的研读之中,同时在研读的过程中又能洞察学生对教材情感的把握。这一对矛盾不仅揭示了课文内容,还蕴含着教材内涵。以此为突破口出击课堂,变被动为主动,变封闭为开放,大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
2适时诱导,读中悟情
作者写文章是“情动词发”,我们读课文则应“披文入情”,然而,入情并非易事,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读法,并在教师的诱导中逐渐感悟字、词、句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心之诚,情之真。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可以这样设计:投影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淤“怎么,火炉怎就不见了!”于“她又擦一根看见了什么?”盂“看见了圣诞树表现了小姑娘的向往是什么?”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抽生朗读,要求他们将感悟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之后,由学生点评:哪里读得深刻,哪里读得还不十分到位;同时鼓励点评者试一试。接着可安排学生分角色试读,表演读,引读,同时以悲哀、凄凉的音乐为背景衬托。教师用低沉而悲哀的语调、感人肺腑的语言喧染气氛,撩拨学生内在的情感,让作者的文情、学生的学情、教师的教情有机地统一起来,产生共鸣。使学生的读发自内心,在读中真正体验到小珊迪当时急切而又诚恳的心情。
读是否能悟到情,学生的语感是基础,教师的相机诱导是关键,这一环节,教师抓住小珊迪的言行,运用多种方法,步步深入,读出了卖火柴的小姑娘的哀苦,学生的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3说中训练,练中激情
说能悟情。然而,辅以精巧的训练,能使学生体悟之情更真切,更深入。在关节处设计训练,充分展示学生心灵自由的空间,让课堂教学闪烁着一个个生命的亮点。教学中在看到奶奶时是这样写到: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自由发挥。然后问学生:如果你卖火柴的小女孩你还会怎么想?怎么做?通过这种说的训练,再加上教师的语言点拨,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小女孩极力渴望得到慈爱。达到在训练中深入体验、激发情感的目的。
让学生通过比较、揣摩,体会到:“我”虽然与小珊迪素不相识,然而之所以答应小珊迪会永远照顾小利比,是因为被她的诚实和善良打动,又一次让学生在训练中体悟到小珊迪真正的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