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逐渐加大。而汇率作为两种货币间的相对价格,它的波动必然会给进出口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影响,甚至还会扰乱一国的经济秩序。本文主要运用计量方法对汇改前后各种主要货币如美元、欧元和日元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特性进行研究,紧接着提出了有效防范汇率波动的相关政策建议。文章首先在阐述了选题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介绍了相关的汇率波动理论及度量方法:标准差方法和ARCH类模型方法。接着在分析比较了各种风险度量方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说明了ARCH类模型对于拟合汇率收益率时间序列的合理性。再结合外汇市场上汇改前后的美元、欧元和日元对人民币汇率数据,分别用GARCH模型、GARCH-M模型、TGARCH模型和EGARCH模型对各种汇率收益率序列进行了拟合与对比,最后根据所选用的拟合模型分别对汇改前后一定时期的美元、欧元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作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再对两组波动率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汇改对汇率波动具有显著效果。最后,对于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的现实,笔者提出了稳定汇率的如下措施;一是制定合理的汇率波动区间;二是改进和完善政府的干预机制;三是保持外汇储备与国家整体经济规模相适应;四是严密监控国际游资的入侵;五是培育健全的外汇市场。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插图索引附表索引第1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2 文献综述1.2.1 汇率决定理论的研究综述1.2.2 汇率预测理论的研究综述1.2.3 汇率波动度量理论的研究综述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第2章 汇率波动的相关理论2.1 汇率波动理论2.1.1 汇率决定的宏观因素2.1.2 汇率决定的微观因素2.2 汇率波动的负面效应2.3 汇率波动的度量方法2.3.1 标准差方法2.3.2 ARCH类模型第3章 人民币汇率及其汇改前后的波动特征分析3.1 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3.2 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特殊性3.2.1 外汇占款3.2.2 心理因素3.2.3 政府干预3.3 汇率形成新机制改革的背景及内容3.3.1 汇率形成新机制改革的背景3.3.2 汇率形成新机制改革的内容3.4 汇率形成新机制改革前后的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分析3.4.1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3.4.2 欧元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3.4.3 日元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3.4.4 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第4章 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实证分析4.1 数据的选取及处理4.2 收益率数据的统计特征4.3 单位根检验和相关性检验4.3.1 平稳性检验4.3.2 相关性检验4.4 收益率均值方程的建立及残差的ARCH效应检验4.4.1 收益率均值方程的建立4.4.2 收益率均值方程的检验4.4.3 异方差检验4.5 波动率模型的建立及检验4.5.1 波动率模型的建立4.5.2 波动率模型的检验4.6 预测条件方差4.7 配对样本t检验4.8 本章小结第5章 政策建议5.1 制定合理的汇率波动区间5.2 改进和完善中央银行的干预机制5.3 保持外汇储备与国家整体经济规模相适应5.4 严密监控国际游资的入侵5.5 培育健全的外汇市场结论参考文献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附表B1 (2003.7.21-2007.7.20 美元对人民币日中间汇率)附表B2 (2003.7.21-2007.7.20 欧元对人民币日中间汇率)附表B3 (2003.7.21-2007.7.20 日元对人民币日中间汇率)附表B4 (DLOGRUSDH及其平方序列相关性检验结果)附表B5 (DLOGREUQ及其平方序列相关性检验结果)附表B6 (DLOGREUH及其平方序列相关性检验结果)附表B7 (DLOGRJPQ及其平方序列相关性检验结果)附表B8 (DLOGRJPH及其平方序列相关性检验结果)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汇率改革论文; 汇率波动论文; 汇率收益率论文; 类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