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课例研究是当前中小学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对学校教研文化的形成和教师专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课例研究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充分地发展。在我国,学者与中小学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实际与需要,对课例研究形式不断进行调整,以使其更加适应我国教研活动的需要。课例研究是一种“自内而外”的教学研究方式,其研究的动力应该来自于学校的教学实际需要,具有很强的情境性与独特性。单独从普适性的理论建构方面入手,难以实现课例研究的突破。因此,本研究在兼顾课例研究理论建构的基础上,通过对小学课例研究个案的跟踪、观察,对课例研究实施过程的分析,提升出课例研究的价值、特征与改进策略。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方式,通过对课例研究的课堂记录、课后研讨记录、教师培训记录和学校课例研究总结记录以及教师授课的文本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对课例研究的实施过程、价值、特征与改进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课例研究实施过程。通过对课例研究的典型案例分析,对课例研究的选题与培训特别是教师授课、观课与课后研讨的过程进行了细致地分析,从微观层面把握教师课例研究的实践过程。课例研究的特征与问题分析。通过对课例研究的整个实施过程的分析,从宏观层面挖掘出课例研究的优质特征与问题。课例研究的价值。通过对课例研究过程的分析,总结其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和学校整体发展的价值。在上述基础之上,提出改进课例研究的策略。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目录第一章 引言一、 研究背景二、 研究问题三、 研究意义第二章 文献综述一、 课例研究的定位与概念界定(一) 课例研究的定位(二) 课例研究的概念界定二、 课例研究的特点三、 课例研究的实施过程四、 课例研究的价值(一) 在对整体教育的影响方面(二) 在对学校的影响方面(三) 在对教师的影响方面五、 课例研究的支持策略(一) 教育理论与政策制度方面(二) 学校方面(三) 教师方面六、 课例研究的实践模式七、 课例研究的实践现状(一) 个人反思性课例研究(二) 研究共同体的集体性反思与研究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思路一、 研究个案的选择二、 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三、 研究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四、 研究框架的确定第四章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实施过程分析一、 选题(一) 学校课例研究的选题(二) 教师的选题与课题背景二、 课例研究过程中教师授课、观课与课后研讨的分析(一) 课题的呈现(二) 猜测盒子里面球的数量(三) 猜测依据的探索(四) 活动规则的调整(五) 对摸球次数的说明(六) 表格的制作与指导使用(七) 针对学生为什么不遵循规则的研讨与调整(八) 活动结果的讲解与演示(九) 对概率的解释(十) 课堂小结部分增加偶然性的讲解三、 课例研究的培训与总结(一) 学校培训(二) 学校总结第五章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的价值分析一、 有利于学习型学校与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二、 有利于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实现三、 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四、 有利于搭建教师成为教学研究者的良好平台五、 有利于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形成六、 有利于教师反思性实践专业发展方式的形成第六章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的特征与问题分析一、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的特征分析(一) 校内培训——课例研究的重要条件(二) 师徒制——课例研究的关键机制(三) 同伴互助——课例研究的合作形式(四) 教师主体——课例研究的核心力量(五) 教学中心——课例研究的关键支点(六) 教学反思——课例研究的核心特质(七) 课例库——课例研究的重要资源二、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的问题分析(一) 缺少自下而上的选题参考(二) 缺少教师的自主总结(三) 教师缺乏参与积极性(四) 行政因素影响过大(五) 课例研究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持(六) 常规教学的制约第七章 改进小学数学课例研究实践状况的策略一、 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选题策略二、 提高教师的自主总结能力三、 激发教师课例研究的主体意识四、 提高课例研究的理论支持度五、 吸引实习生参与常规教学以规避其制约六、 完善课例研究资源分类与储存,建立并丰富课例库结论与思考一、 结论二、 思考参考文献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小学数学论文; 课例研究论文; 教师发展论文; 个案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