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桥向论文-秦发祥,邬晓光,丁杰,黄叙钦

横桥向论文-秦发祥,邬晓光,丁杰,黄叙钦

导读:本文包含了横桥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桥梁工程,T梁,侧弯变形量,横桥向孔道偏差

横桥向论文文献综述

秦发祥,邬晓光,丁杰,黄叙钦[1](2019)在《基于横桥向孔道偏差的预制T梁侧弯变形量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预制T梁在施工阶段发生梁体侧弯变形的问题,通过走访调研,理论公式推导计算和依托关中地区某制梁场建立的104组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孔道偏位量下梁体的侧弯变形量和变化趋势,得出50 m及50 m以下预制T梁,其梁体侧弯变形量与孔道偏位量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中梁孔道偏差允许值为10 mm,边梁孔道偏差允许值为8 mm,侧弯变形量仅和孔道偏位量有关,与钢束在梁高方向位置无关的结论。通过该研究为进一步规范装配式T梁桥预制施工奠定基础,为推进规范填补关于孔道偏位横桥向允许偏差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吕敬富,唐耀明,左艳婷[2](2019)在《高烈度地震区常规桥梁横桥向抗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功山至东川高速公路项目中某桥为例,结合抗震设计方案建立了桥梁动力模型,依据JTG/T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分析了该桥的动力特性,对该桥在E1、E2地震作用下的横桥向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通过验算,结果表明,该桥横桥向抗震性能能够满足规范要求。(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9年19期)

徐艳,崔存玉[3](2019)在《斜拉桥H形混凝土桥塔横桥向地震破坏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斜拉桥不同方案的H形混凝土桥塔在横桥向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以某双塔斜拉桥(桥塔采用H形钢筋混凝土塔)为背景,设计制作2个缩尺比为1/20的全桥模型(桥塔分别采用强柱弱梁和强梁弱柱方案)进行振动台试验,观测桥塔破坏过程,测量桥塔基本周期变化及桥塔加速度和位移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地震激励强度的增强,强梁弱柱设计的桥塔经历弹性阶段、裂缝开展阶段、塔柱保护层混凝土剥落及塔柱混凝土压碎4个阶段,且桥塔破坏时塔顶残余位移较小;与强柱弱梁设计相比,强梁弱柱设计的桥塔可以更好地控制塑性发展位置,并充分发挥桥塔塔柱的非线性耗能能力,减小桥塔下部基础的抗震需求。(本文来源于《桥梁建设》期刊2019年03期)

齐成龙[4](2019)在《基于Tekla Structures二次开发的框构桥横桥向钢筋BIM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充分利用TEKLA软件在钢筋混凝土结构BIM建模方面的优势并提高框构桥设计效率,介绍了一个使用C#语言对TEKLA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的框构桥设计工具。作为框构桥的重要构件,横桥向钢筋BIM建模也是程序开发过程中的难点。由于几何特点的不同,外圈横桥向钢筋和内圈横桥向钢筋采用不同的建模方法。外圈横桥向钢筋建模流程是:首先确定角点处钢筋位置,再确定角点内部钢筋分布参数,最后建立全部钢筋模型;只有位于同一线性段落范围内的钢筋才能准确地使用钢筋建模基础类通过钢筋组的方式批量创建钢筋,所以对于内圈钢筋,首先确定线性段落的划分原则,再编制用以求解钢筋分布参数的函数SpecParam,利用此函数求解段落范围内的钢筋构造点,进而生成钢筋组的Polygons属性值,对所有线性段落循环执行上述步骤,最终建立全桥内圈横向钢筋。该设计工具的开发过程和开发思路,可以为类似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结构工程师》期刊2019年03期)

姜辉[5](2019)在《墩柱-盖梁-箱梁体系的横桥向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桥梁作为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而连续箱梁桥作为城市高架及部分跨河桥梁普遍采用的一种构造形式,其地震作用下的稳定与安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横桥向位移过大、墩柱破坏是近年来地震中连续桥梁的主要震害形式。随着抗震理念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延性的桥梁设计理念被广泛采用,但由于延性设计利用桥墩塑性铰耗能的机制,造成震后残余变形较大,影响桥墩正常使用,一种基于装配式的,能够有效控制残余变形的新型自复位桥墩进入视野。本文基于以上背景,以连续箱梁桥为原型,建立墩柱-盖梁-箱梁体系进行了相关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主要内容如下:(1)简要介绍了桥梁抗震的研究背景,分析了地震作用下连续桥梁的主要震害形式,强调了连续桥梁横桥向与桥墩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回顾了抗震设计思想从基于能力的抗震思想向基于性能的抗震思想的转变及自复位桥墩发展史。(2)对桥梁不可避免的桩土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使用Midas软件分别建立考虑了桩土作用及底部固结的墩柱-盖梁-箱梁体系模型,分析了体系中墩柱、盖梁及箱梁各结构组成在横桥向地震下的响应,研究了桩土作用对体系的横桥向抗震性能的影响。(3)系统分析了矩形桥墩的截面形式、混凝土强度、纵向钢筋、箍筋等参数对桥墩控制截面延性能力的影响规律。比较了基于控制截面的弯矩-曲率曲线的公式法与Pushover分析法计算双柱式矩形桥墩弹塑性位移的误差。(4)基于延性抗震的设计理念,通过改变桥墩的混凝土强度、纵向钢筋配筋率和体积配箍率等参数改善了桥墩的延性能力,进行抗震验算,提高了体系横桥向抗震性能,并研究了体系中盖梁及箱梁的受力与墩柱参数之间的一般关系。(5)将自复位的理念应用到双柱式桥墩中,从自复位桥墩的基本概念、结构组成及受力机理入手,并结合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双柱式自复位桥墩模型和普通双柱式桥墩模型,通过对比桥墩的受力形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等参数,分析了桥墩的抗震性能。(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马朗,夏修身,陈兴冲,韦性涵[6](2019)在《铁路桥墩横桥向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常见铁路桥墩的横桥向截面尺寸与墩高相差较小,而顺桥向相差较大,不能较好地符合梁单元的受力特征.为研究铁路桥墩横桥向地震反应,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重力式桥墩模拟方法,考查常规梁单元及板单元模拟铁路桥墩的精度.基于某铁路简支梁桥,分别采用多垂直杆元模型与梁、板单元进行重力式桥墩模拟,建立四种有限元模型,进行地震反应分析及结果比较.结果表明:欧拉梁和铁木辛柯梁及板单元模型的墩底内力及墩顶位移均小于多垂直杆元模型,建议重要结构的铁路桥墩按多垂直杆元模型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欧拉梁和铁木辛柯梁及板单元模型的墩底内力与多垂直杆元模型相差在5%以内,叁种模型计算的桥墩内力具有工程可接受的精度,但墩顶位移误差超过5%,设计时需要考虑;板单元模型与多垂直杆元模型的吻合程度好于欧拉梁模型,而欧拉梁模型好于铁木辛柯梁模型.研究结论可供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时参考.(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诸葛翰卿,谢旭,廖燕华,唐站站[7](2019)在《横桥向地震作用对钢拱桥地震损伤发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横桥向地震作用对钢拱桥结构地震损伤发展的影响,以一座实际中承式钢拱桥为对象,建立考虑损伤区局部变形影响的全桥混合有限元(FE)模型.通过对结构进行不同峰值加速度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地震反应计算,对比分析在空间叁维地震作用和仅在桥梁面内地震作用下钢拱桥的损伤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横桥向地震动输入虽然不改变钢拱桥面内的位移时程响应及地震塑性损伤区域的分布位置,但会增大钢板发生局部变形的程度并加速焊接节点超低周疲劳损伤的发展,从而增大结构发生局部失稳破坏和超低周疲劳破坏的可能性.在钢拱桥的抗震设计中宜同时考虑3个方向的地震作用,以确保结构的抗震安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唐晓光[8](2019)在《某连续梁桥静载试验横桥向工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某连续梁桥进行静载试验,得到实际工作状态。运用MIDAS有限单元对桥梁结构进行分析,并通过静载加载方案,确定试验控制截面现场采集应变应力分布情况和中性轴高度数值的变化来分析应变与荷载效率的关系,并通过分析对比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等参数,确定本桥试验截面刚度满足设计要求,从而确定桥梁实际承载能力及使用性能。(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期刊2019年Z1期)

朱世峰,周志祥,汪正兴,吴海军[9](2018)在《液位连通管竖管横桥向振动的管底动压力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小主梁横向振动对液位连通管测量结构竖向位移精度的不利影响,采用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液位连通管竖管在横桥向激励下的管底动压力特性研究。通过人工干预的频率扫描法分析不同液深、激励振幅和管径对竖管内液体一阶固有频率的影响,修正浅水重力波液面一阶共振频率计算公式,提出降低横向振动对结构竖向位移测量影响的连通管竖管几何尺寸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在外激励下,液位连通管竖管管底中心位置压力差变化频率以激励频率的2倍频成分为主;在浅液深、低振幅的一定频段范围内,连通管竖管管底压力差时程曲线出现压力双(波)谷现象;横桥向振动导致的连通管竖管内液面晃动在管壁的上升高度稳态值约为液深的30~35%;液位连通管竖管尺寸的优化设计频率值宜控制在主梁横向振动频率值±0.65Hz以上。(本文来源于《桥梁建设》期刊2018年03期)

董阳,张永亮,张磊[10](2018)在《设置BRB构件的双柱式桥墩的横桥向减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3×30 m公路高架桥为工程背景,采用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法,研究了两种不同墩高下BRB的设置方式及核心段材料屈服强度σ(80~235 MPa)对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设置BRB的双柱式墩在横桥向地震作用下减震效果显着,具体减震效果与BRB的屈服耗能及改变上部结构地震力在桥墩体系中的传力路径双重因素有关。(2)对9 m高双柱式墩,BRB的最优布置为单斜杆形式。当BRB的核心段屈服应力σ取值较大时,BRB将不进入屈服,通过其侧向刚度改变结构体系的传力路径。(3)对18 m高双柱式墩,BRB的最优布置为双平行斜杆布置。BRB的减震效果随着σ的增大而增加,在σ取值较大值时,BRB起改变传力路径及滞回耗能的双重作用。(4)在双柱式桥墩中合理设置BRB并取其最优力学参数,可有效改善桥梁下部结构的抗震性能。对本文算例,9 m和18 m高双柱式墩墩底弯矩减震率分别为34%和44%。(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8年01期)

横桥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功山至东川高速公路项目中某桥为例,结合抗震设计方案建立了桥梁动力模型,依据JTG/T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分析了该桥的动力特性,对该桥在E1、E2地震作用下的横桥向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通过验算,结果表明,该桥横桥向抗震性能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横桥向论文参考文献

[1].秦发祥,邬晓光,丁杰,黄叙钦.基于横桥向孔道偏差的预制T梁侧弯变形量分析研究[J].公路工程.2019

[2].吕敬富,唐耀明,左艳婷.高烈度地震区常规桥梁横桥向抗震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

[3].徐艳,崔存玉.斜拉桥H形混凝土桥塔横桥向地震破坏模式研究[J].桥梁建设.2019

[4].齐成龙.基于TeklaStructures二次开发的框构桥横桥向钢筋BIM设计[J].结构工程师.2019

[5].姜辉.墩柱-盖梁-箱梁体系的横桥向抗震性能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9

[6].马朗,夏修身,陈兴冲,韦性涵.铁路桥墩横桥向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对比分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9

[7].诸葛翰卿,谢旭,廖燕华,唐站站.横桥向地震作用对钢拱桥地震损伤发展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8].唐晓光.某连续梁桥静载试验横桥向工况分析[J].交通世界.2019

[9].朱世峰,周志祥,汪正兴,吴海军.液位连通管竖管横桥向振动的管底动压力特性研究[J].桥梁建设.2018

[10].董阳,张永亮,张磊.设置BRB构件的双柱式桥墩的横桥向减震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8

标签:;  ;  ;  ;  

横桥向论文-秦发祥,邬晓光,丁杰,黄叙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