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梭子蟹临界盐度海水育苗技术探讨

三叶梭子蟹临界盐度海水育苗技术探讨

一、三疣梭子蟹临界盐度海水育苗技术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高丽[1](2020)在《基于主要海洋环境因子的浙江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补充量预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tdatus)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蟹类,其肉质肥美、营养丰富,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较大的市场需求及盲目捕捞,三疣梭子蟹被过度开发,其产量出现明显波动,并开始出现个体小、性成熟较早、年龄结构单一等特征。三疣梭子蟹资源的利用及变动情况引发广泛关注,政府和企业针对变化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对其进行增殖放流。虽然近几年补充量有所回升,但三疣梭子蟹生物资源量的基础仍较为脆弱。农业农村部于2017年对浙江省三疣梭子蟹实行限额捕捞管理制度(TAC),在浙北渔场建立三疣梭子蟹限额捕捞试点,对其进行限制捕捞,以恢复海洋生产力。三疣梭子蟹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复杂的,从幼体发育到成体补充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海洋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对三疣梭子蟹资源变动与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了解其亲体-补充量之间的变动规律以适时制定合理的捕捞策略及保护措施,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及利用,实现渔业资源的永续发展。因此,开展环境因子影响下三疣梭子蟹的资源评估和预测是重要且必要的工作。本文在传统Ricker模型的基础上对基于环境因子的三疣梭子蟹亲体-补充量关系(S-R)进行初步研究,探讨海洋环境因子对其补充量的影响。首先,对2001年-2014年间的环境因子和三疣梭子蟹补充量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筛选较为显着的影响因素,建立具有环境影响的三疣梭子蟹S-R关系模型。其中海洋环境因子主要包括赤潮面积(AORT),厄尔尼诺指数(EINI),距海平面高度(SLH),海表面盐度(SSS),台风登陆频率(TYP)和海表面温度(SST)等。基于传统Ricker模型,建立了两种包括环境因子的S-R模型:非线性环境影响的Ricker模型(Ricker-type 2)和对数二次多项式环境影响的Ricker模型(Ricker-type 3)。其次,将2015-2017年的数据用于验证,以AIC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显着性检验作为检验标准,从而选择最优模型。运用最优模型对多种环境因子的不同组合进行预测,分析环境因子及补充量的不确定性。综合考虑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以及极端情况的发生,估计了在给定亲体量水平下受不同环境组合影响的补充量。最后,为保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对环境因子原始数据进行分布确定,假设五个分布(韦伯分布、伽马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通过对比AIC、BIC及极大似然值选择每个环境因子的最佳分布,运用分布函数模拟环境数据(重复10000次)。同时,由于在自然环境中三疣梭子蟹的亲体量也是变动的,假设亲体量呈正态分布,以sd=0.882随机生成呈正态分布的亲体量。将环境数据和亲体量数据代入最佳模型(Model 2)对环境因子的变动组合进行模拟,预测补充量(?)。研究结果显示,AORT、SLH、SSS和TYP对三疣梭子蟹的补充生物量均有较大影响。当SSS达到29和31时,补充量从20.7×103万尾下降到8.3×103万尾。而在AORT和TYP增加时,补充量呈现下降趋势。对S-R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传统Ricker模型的AIC值为14.619,而在模型中添加环境因子后,AIC值明显降低。这表明,加入环境因子后的Ricker模型能更好地描述三疣梭子蟹亲体补充量之间的关系。在Ricker模型中加入不同数量环境因子的结果表明,4个因子同时加入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且Ricker-type 2模型优于Ricker-type 3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补充量在10×103万尾15×103万尾之间出现的概率最高,概率约为39.56%。对4种环境因子同时处于最优和最差组合的情况(极端环境)进行估算的结果显示,在给定5%概率水平下补充量低于6.394×103万尾即有可能遭遇极差环境。同样,若补充量高于28.305×103万尾则可能处于较好的环境组合。在给定平均亲体量水平下,预测了任意补充量出现在极端环境之间的概率,其最差和最好环境组合的分别概率为2.02%和1.92%。本文旨在分析浙江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自然资源补充量与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三疣梭子蟹补充量预测模型。研究结果对浙江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的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刁乐[2](2019)在《拟穴青蟹盐度调控相关基因的克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主要的海产蟹类之一,隶属于甲壳纲,青蟹属。本研究基于拟穴青蟹的转录组数据,拟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拟穴青蟹生长发育和盐度胁迫过程中与调控相关的Na+/H+-exchanger,Na?/K?-ATPase和ANT2进行克隆和表达模式分析,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拟穴青蟹Na+/H+-exchanger的克隆和表达分析Na+/H+-exchanger基因在海水蟹类盐度胁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了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Na+/H+-exchanger基因,其cDNA序列全长3624 bp,开放阅读框(ORF)长2886 bp,可编码961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10.8 kD和7.42,有典型的Na+/H+-exchanger蛋白结构域,且含12个跨膜α螺旋。拟穴青蟹Na+/H+-exchanger的氨基酸序列与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一致度最高,达到84.9%;Na+/H+-exchanger基因在卵巢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精巢、鳃等组织;该基因在受精卵时期表达水平最高,大眼幼体时期次之。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在低盐(盐度7和17)胁迫过程中,Na+/H+-exchanger基因在20 min表达量显着上调,之后基本恢复到正常表达水平;在高盐(盐度37)胁迫(20 min—2 h)期间,该基因表达水平先下降再逐渐上升。结果表明Na+/H+-exchanger基因在拟穴青蟹大眼幼体阶段盐度适应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低盐胁迫可诱导Na+/H+-exchanger基因的高水平表达,推测拟穴青蟹Na+/H+-exchanger基因在低盐环境下能够起到重要的渗透压调控作用。本研究首次完整克隆了拟穴青蟹Na+/H+-exchanger的cDNA全长,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RT-qPCR)探究了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不同幼体时期和不同盐度处理组的表达水平变化。同时,针对更容易遭受盐度改变影响和直接影响海水蟹蜕壳变态和培育成活率的大眼幼体时期,研究了拟穴青蟹大眼幼体时期盐度胁迫下Na+/H+-exchanger的表达情况。通过对广盐性甲壳动物Na+/H+-exchanger基因的渗透调节机理的研究,对拟穴青蟹耐低盐新品系的选育和拟穴青蟹育苗成功率的提高都有参考意义。2.拟穴青蟹Na?/K?-ATPase的克隆及表达分析甲壳类动物渗透调节的器官包括鳃、内脏和触角腺(或排泄器官)。其中鳃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气体、离子交换、渗透压调控和酸碱平衡等。拟穴青蟹属广盐性海蟹,具有主动调节其血液淋巴渗透压的能力。其中氮、钾三磷酸酶是离子传输的主要驱动力,Na?/K?-ATPase的酶活性反映了甲壳类动物的渗透压调控能力。目前尚没有对拟穴青蟹不同组织和不同时期的Na?/K?-ATPase表达进行详细研究,我们对Na?/K?-ATPase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qPCR分析表明拟穴青蟹Na+/H+-exchanger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该基因在鳃中表达量最高,这印证了腮组织可能是海水蟹重要的渗透压感受和调控器官。盐度胁迫结果表明,拟穴青蟹Na?/K?-ATPase基因可能是低盐调控中维持机体稳态重要的调控基因。3.拟穴青蟹ANT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腺苷酸转移酶(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se,ANT),即ADP/ATP转运蛋白(ADP/ATP Carrier,AAC)通过构象变化来保证细胞质中ADP和线粒体内ATP间的跨膜交换,在细胞凋亡诱导过程中和与线粒体疾病相关的细胞增殖中、调节生物机体的耐寒和耐低盐生理过程可能都起着重要作用。虽然拟穴青蟹是广温性、广盐性蟹类,但不同季节盐度等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其繁殖、分布和迁移,而且甚至能够直接导致其体内的生理和生化变化。有研究表明ANT2基因对拟穴青蟹的盐度适应有一定作用和影响,为进一步阐明拟穴青蟹环境适应尤其是盐度环境改变胁迫下调控适应的分子机制,ANT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转录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拟穴青蟹ANT2在心脏中表达量最高,而在鳃、眼柄等组织表达量很低或几乎没有,ANT2不在这些渗透压调控器官高表达,其可能不是直接的低盐胁迫调控蛋白。高盐胁迫中,ANT2基因基本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在2h和6h表达水平略微上升,推测在高盐胁迫中该基因不是一个快速应答的基因。综上所述,本研究克隆获得三种与盐度胁迫相关的三种基因Na+/H+-exchanger,Na?/K?-ATPase和ANT2,并做了相应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对它们在拟穴青蟹中的表达模式进行了研究。对更易遭受盐度改变影响的海水蟹蜕壳变态和培育成活率的大眼幼体时期,研究了拟穴青蟹大眼幼体盐度胁迫下重要调控基因的表达模式,探索了拟穴青蟹低盐适应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Na+/H+-exchanger,Na?/K?-ATPase和ANT2可能参与了拟穴青蟹的幼体生长发育,这些基础研究对进一步揭示甲壳动物的渗透压调控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持。

张鹏飞[3](2018)在《波纹巴非蛤生理生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波纹巴非蛤是我国南方沿海一种重要的经济贝类,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增,巴非蛤增养殖规模在我国福建、广东、海南沿海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南方潮下带泥质底栖贝类的主要养殖对象,发展前景广阔。然而,近几年由于苗种来源单一、短缺,养殖技术粗放,导致巴非蛤蛤苗运输成活率低,蛤苗底播成活率低,养殖单产下降。巴非蛤生理生态研究是开展底播增养殖的基础,虽然已有一些报道,但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本文着重对波纹巴非蛤的摄食生理生态、能量收支、环境胁迫的生理响应以及敌害对其的捕食作用等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期望能充实波纹巴非蛤生物学理论,并为其增养殖技术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实验研究了不同悬浮颗粒条件下巴非蛤的摄食和能量收支响应,发现巴非蛤假粪阈值为17.00-19.80mg L-1;巴非蛤对无机颗粒的保留呈机械性筛选特性,保留效率与粒径大小相关;对有机颗粒的保留效率受粒径大小和浓度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巴非蛤倾向保留大粒径有机颗粒;在低浓度条件下(TPM<25 mg L-1),随颗粒浓度和有机物含量的增加,巴非蛤摄食率和生长余能(SFG)以递减的速率而增加,逐渐接近最大值,在高浓度条件下(TPM>25 mg L-1),清滤率和SFG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这些结果表明,波纹巴非蛤对饵料条件变化响应敏感,通过调节颗粒的保留率、摄食行为(滤水率,假粪)和生理(吸收率,耗氧率)等优化能量摄入。2.通过研究环境因子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发现适宜巴非蛤摄食和生长的温度、盐度范围分别为18-32℃和25-30;海洋酸化胁迫下(pCO2>1500μatm)和低氧胁迫(溶解氧≤2 mg O2 L-1)下巴非蛤的摄食行为受到显着抑制,摄食率和SFG显着下降;巴非蛤摄食最适的环境因子组合为:温度28.42℃:,盐度29.29,溶解氧5.99mg L-1。结果表明,低盐及低温条件均不利于巴非蛤的摄食和生长,在海洋酸化以及低氧胁迫下,巴非蛤的摄食和生长机能受到抑制。3.波纹巴非蛤初始半致死低温(26dLILT50)和高温(8d UILT50)分别为6.76±0.10℃和33.49±0.022℃,基于心率的阿氏拐点温度(ABT)为35.64±0.77℃,为其急性致死温度;初始半致死低盐(27dLILS50)和高盐(40dUILS50)分别为17.90±0.40和42.06±0.42。巴非蛤对低氧的耐受性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增加而降低,温度为25℃时,巴非蛤半致死溶解氧浓度(288hLC50)为 0.72 mg O2 L-1,30℃时巴非蛤 96hLC50 和 120hLC50分别为0.49和0.64 mg O2 L-1。与其他热带亚热带双壳类相比,巴非蛤对低温、低盐和低氧的耐受性较弱,而相比于潮下带双壳类,巴非蛤则具有较强的耐热性。4.波纹巴非蛤潜泥能力随规格的增大而增强,波纹巴非蛤幼贝比成体对底质粒径的选择范围更广,能在含沙率高达80%的底质条件下完成埋栖过程,而成体在底质含砂率≥40%时潜泥行为显着受阻。幼贝(壳长5-20mm)潜泥的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25-30℃,当温度<15℃或>34℃时,壳长小于5mm幼贝超过半数不能完成潜泥过程。底质的含水率和含沙率通过影响巴非蛤的埋栖深度来影响巴非蛤摄食和能量收支,在含水率≥40%或含沙率≤40%的泥质底质中,巴非蛤的埋栖深度分别显着大于其他底质条件,当巴非蛤埋栖深度为6.5cm时,清滤率和SFG最大,过浅或过深其清滤率和SFG均显着降低。这表明,波纹巴非蛤适宜栖息于泥沙质或泥质底质,同时其埋栖深度对巴非蛤摄食和生长有显着的影响。5.波纹巴非蛤耐干露能力随湿度增加而增强,15℃下巴非蛤耐干露能力最强,Lt50为131h干露超过6h,幼贝的潜泥行为会受显着影响,超过48h后幼贝全部死亡;干露时长超过24h成体恢复后的存活率会显着降低,超过48h,存活率低于50%;干露不超过24h不会影响成体潜泥表现,干露超过48h后恢复时成体的摄食和吸收功能显着受损,SFG为负值。干露胁迫下巴非蛤体内糖原含量显着降低,无氧代谢产物丙酮酸含量显着降低,足肌和外套膜琥珀酸含量在干露12h后显着升高,足肌乳酸在干露24h后显着升高;内脏团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活力分别在6h、12h和48h显着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在12h显着降低,超氧化物气化酶(SOD)活力在24h显着降低。以上结果表明,干露对波纹巴非蛤的存活、潜泥行为、摄食和生长均有不利影响,其幼贝和成体的干露运输适宜温度分别为20-24℃和15℃,干露时间分别以不超过6h和24h为宜。6.波纹巴非蛤埋栖较浅,不能躲避远洋梭子蟹的捕食危害,其对巴非蛤的捕食强度受水温显着影响,水温≤15℃时,远洋梭子蟹基本不捕食巴非蛤,当水温≥20℃时,远洋梭子蟹对巴非蛤的捕食强度随温度上升而迅速增加,远洋梭子蟹对巴非蛤的捕食具有显着的选择性和昼夜差异,对稚贝和小规格成体的选择性和摄食率显着高于大规格成体。在上述实验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底播波纹巴非蛤成活率的方法,即选择大规格的蛤苗在水温较低的秋、冬季进行底播。

姚兴南[4](2018)在《拟穴青蟹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青蟹是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海水养殖品种之一。拟穴青蟹在海南是被称之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和乐蟹”。目前,青蟹养殖苗种绝大多数依靠自然海域的捕捞。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野生苗种数量严重不足,且给拟穴青蟹自然资源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人工育苗技术尚不稳定,无法进行规模化生产。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和乐蟹”养殖业的发展。本文对野生和养殖拟穴青蟹产卵、孵化、幼体培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为拟穴青蟹苗种的工厂化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试验主要结果如下:第一,不同盐度、干露、切除眼柄、季度对野生和养殖拟穴青蟹产卵的影响。盐度共设置18、21、24、27、30、33六组;干露刺激分为不干露、干露2h和自然干露三组;切除眼柄分为不切除、切除右侧眼柄、切除左侧眼柄和切除两侧眼柄四组;季度分为第一、二、三、四季度。结果表明,盐度为30时池塘和野生拟穴青蟹产卵个体数均最大,盐度为27时次之。盐度为18和24实验组没有野生种蟹产卵,池塘种蟹产卵个体数亦较少。催产间隔期最短的是24盐度下的养殖种蟹,催产间隔为3.0天;催产间隔期最长的是18盐度下的养殖种蟹,催产间隔为13.0天。27盐度下的野生种蟹产卵量和抱卵量均最大,两者分别为1974581和1922262。33盐度下养殖和野生种蟹产卵比率较低,分别为0.12和0.15。切除两侧眼柄与不切除眼柄对青蟹在产卵个体数上没有显着影响,切除左侧或者右侧单一眼柄对青蟹产卵个体数存在一定影响。自然干露下野生和养殖种蟹产卵个体数均大于不干露和干露2h实验组。野生和养殖种蟹产卵比率在不干露、干露2h、自然干露三组实验中均依次增大。二季度(4-6月)是拟穴青蟹繁殖最旺盛的季节,其次是三季度(7-9月)。四季度(10-12月)养殖种蟹抱卵率最低,抱卵率为74.35%,而流产率高达25.65%;因此,拟穴青蟹适宜的产卵盐度为27-30之间,可以采取切除任一单侧眼柄的方式进行催产。第二,不同温度、盐度下拟穴青蟹的孵化。温度设置为24℃、27℃、30℃三组;盐度设置为24、27、30三组;胚胎发育分为10期。30℃下拟穴青蟹胚胎发育时长显着小于24℃和27℃两组中的胚胎发育时长(p<0.05),30℃下拟穴青蟹胚胎发育时长最短,其发育时长为227.3±3.0h。30℃下拟穴青蟹卵径最大,其卵径为306.7±5.8um。24℃下拟穴青蟹各期胚胎发育时长显着大于27℃和30℃两组中的各期胚胎发育时长(p<0.05)。30℃时受精卵经过7.0±1.0h即开始进入卵裂期,123.0±2.5h时出现复眼色素带,227.3±3.1h时幼体孵化。30盐度下拟穴青蟹胚胎发育时长显着高于27和24盐度下的胚胎发育时长(p<0.05)。24盐度下的胚胎发育时长最短,发育时长为239.0±13.2h。随着盐度的升高,各期胚胎发育时长逐渐增加。水温在24-30℃,盐度在27-30的条件下,拟穴亲蟹胚胎发育时长最长为279.0h。第三,不同亲本的幼体和不同养殖密度对幼体成活率和蜕壳间隔的影响。不同亲本幼体分野生和养殖种蟹幼体两组;养殖密度分为100ind/L、150ind/L、200ind/L三组。野生亲蟹幼体Z1-M最终成活率为8.43%,养殖亲蟹幼体Z1-M最终成活率为6.38%。养殖密度为100ind/L时野生和养殖亲蟹幼体最终变态成活率均最高,其最终变态成活率分别为7.64%和5.03%。野生亲蟹幼体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其Z1-M间期逐渐增加,三个密度下分别为19.7天、22.0天、23.2天。

何碧华[5](2013)在《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及幼体发育的慢性毒性》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三疣梭子蟹为研究对象,进行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及幼体发育慢性毒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盐度30、温度27~28℃、pH值7.8~8.5的条件下,设置3.125mg/L、6.25mg/L、12.5mg/L、25mg/L、50mg/L、100mg/L6个氨氮浓度梯度,和一个对照组(未添加氨氮),将刚产出的三疣梭子蟹受精卵进行氨氮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氨氮浓度不高于6.25mg/L时,三疣梭子蟹胚胎均能孵出第一期溞状幼体(Z1);氨氮浓度不高于3.125mg/L,存活率较高,在21.00%以上,它们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对照组与6.25mg/L浓度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氨氮浓度不高于3.125mg/L浓度,胚胎发育时间较短,平均时间在361.8h以内,与6.25mg/L浓度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这说明,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可行氨氮浓度不高于6.25mg/L,最适宜氨氮浓度不高于3.125mg/L。2.盐度30、温度27~28℃、pH值7.8~8.5的条件下,设置3.125mg/L、6.25mg/L、12.5mg/L、25mg/L、50mg/L、100mg/L6个亚硝酸盐氮浓度梯度,和一个对照组(未添加亚硝酸盐氮),将刚产出的三疣梭子蟹受精卵进行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亚硝酸盐氮浓度不高于6.25mg/L时,三疣梭子蟹胚胎均能孵出第一期溞状幼体(Z1);亚硝酸盐氮浓度不高于3.125mg/L浓度,存活率较高,在21.67%以上,它们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对照组与6.25mg/L浓度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不高于3.125mg/L浓度,发育时间较短,平均时间在367.8h以内,与6.25mg/L浓度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这说明,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可行的亚硝酸盐氮浓度不高于6.25mg/L,最适宜亚硝酸盐氮浓度不高于3.125mg/L。3.温度27~28℃、pH值7.8~8.5的条件下,设置5、10、15、20、25、30、35、40、45、50、55共计11个盐度梯度,将刚产出的三疣梭子蟹受精卵进行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0~35盐度时,三疣梭子蟹胚胎均能孵出第一期溞状幼体(Z1);25~35盐度时,存活率较高,在23.67%以上,它们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它们与20盐度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25~30盐度时,发育时间较短,平均时间在359.4h以内,它们与20盐度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这说明,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适宜盐度为20~35,最适宜盐度为25~30。4.盐度30、温度27.8~28.8℃、pH值7.8~8.5,投喂轮虫和卤虫的条件下,设置1.25mg/L、2.5mg/L、5mg/L、10mg/L、20mg/L、40mg/L、80mg/L7个氨氮浓度梯度,和一个对照组(未添加氨氮),将刚孵化的三疣梭子蟹溞状幼体进行氨氮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幼体活力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氨氮浓度不高于2.5mg/L时,幼体的活力较强;幼体存活率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0~5mg/L幼体均能变态为C1,氨氮浓度不高于2.5mg/L时,幼体的存活率较高,在1.67%以上;不高于2.5mg/L氨氮浓度下,三疣梭子蟹幼体发育速度较快,平均时间在376.0h以内,与5mg/L浓度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三疣梭子蟹溞状幼体的氨氮暴露12h、24h、36h、48h、60h、72h时,LC50分别为82.441mg/L、32.304mg/L、30.251mg/L、23.442mg/L、23.423mg/L、11.589mg/L;三疣梭子蟹溞状幼体的氨氮暴露72h的氨氮安全浓度为1.159mg/L。5.盐度30、温度27.4~28.6℃、pH值7.8~8.5,投喂轮虫和卤虫的条件下,设置1.25mg/L、2.5mg/L、5mg/L、10mg/L、20mg/L、40mg/L、80mg/L7个亚硝酸盐氮浓度梯度,和一个对照组(未添加亚硝酸盐氮),将刚孵化的三疣梭子蟹溞状幼体进行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幼体活力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亚硝酸盐氮浓度不高于2.5mg/L时,幼体的活力较强;幼体存活率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0~5mg/L幼体均能变态为C1,亚硝酸盐氮浓度不高于2.5mg/L时,幼体的存活率较高,在1.33%以上;不高于1.25mg/L亚硝酸盐氮浓度下,三疣梭子蟹幼体发育速度较快,平均时间在367.8h以内,与其他各浓度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三疣梭子蟹溞状幼体的亚硝酸盐氮暴露12h、24h、36h、48h、60h、72h、84h、96h时,LC50分别为96.500mg/L、49.776mg/L、49.738mg/L、44.010mg/L、25.540mg/L、19.529mg/L、14.786mg/L、8.792mg/L。三疣梭子蟹溞状幼体的亚硝酸盐氮暴露96h的亚硝酸盐氮安全浓度为0.879mg/L。6.温度27.5~28.6℃、pH值7.8~8.5,投喂轮虫和卤虫的条件下,设置10、15、20、25、30、35、40、45、50共计9个盐度梯度,将刚孵化的三疣梭子蟹溞状幼体进行盐度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幼体活力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25~30盐度时,幼体的活力较强;幼体存活率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20~35盐度幼体均能变态为C1,25~30盐度范围时,幼体的存活率较高,在1.67%以上,与其他各浓度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25~30盐度下,三疣梭子蟹幼体发育速度较快,平均时间在371.2h以内,与其他各浓度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这说明,三疣梭子蟹幼体发育适宜盐度为20~35,最适宜盐度为25~30。

张贵[6](2012)在《溶解氧、盐度、氨氮、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存活和摄饵的影响》文中提出本研究以三疣梭子蟹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溶解氧、盐度、氨氮、亚硝酸盐氮以及盐度和氨氮交互作用对三疣梭子蟹存活及摄饵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盐度30、温度26℃30℃、pH值7.58.5的条件下,设置溶解氧浓度为1mg/L、2mg/L、3mg/L、4mg/L、5mg/L、6mg/L共6个梯度,进行溶解氧对三疣梭子蟹存活和摄饵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溶解氧浓度2mg/L以下三疣梭子蟹存活率极低,存活时间短,几乎不摄食;在4mg/L6mg/L溶解氧浓度条件下,三疣梭子蟹存活率达100%,摄饵率高;与1mg/L3mg/L浓度组存在显着差异(p<0.05),3mg/L溶氧条件下,三疣梭子蟹能摄饵,与1mg/L、2mg/L浓度组存在显着差异(p<0.05);由此说明,2mg/L以下溶解氧不适宜三疣梭子蟹的存活,摄饵率极低;3mg/L溶解氧条件下,蟹的存活率较高,但摄饵率不高,活力不强;溶解氧浓度4mg/L6mg/L三疣梭子蟹存活率及摄饵率高,活力好,是三疣梭子蟹适宜存活溶解氧浓度。温度2630℃、pH值7.88.5、溶解氧浓度5.5mg/L以上条件下,设置盐度骤变和渐变2组试验。骤变试验以30为基础盐度,把蟹直接转入0、5、10、15、20、25、30、35、40、45、50和55盐度水体中,渐变试验从盐度30开始,以5/d的日变幅逐渐降至0或升至55,研究盐度骤变和渐变对三疣梭子蟹存活和摄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骤变试验中,1540盐度下的蟹存活率高,与45盐度下存活率差异不显着(p>0.05),但与10以下、50以上盐度组的蟹存活率有显着差异(p<0.05);1540盐度组的存活时间长,与其他组有显着差异(p<0.05)。盐度3035下,三疣梭子蟹的摄饵率高,与其他盐度组有显着的差异(p<0.05);25盐度下的摄饵率次之,与20以下、40以上盐度组的摄饵率也有显着差异(p<0.05);在盐度渐变条件下,对于存活率,1045盐度组蟹存活率高,与50以上盐度组和0盐度组存在显着差异(p<0.05);对于存活时间,1545盐度下蟹存活时间长,与50以上、5以下盐度组存在显着差异(p<0.05),与10盐度蟹的存活时间差异不显着(p>0.05);对于摄饵率,30盐度条件下摄饵率最高,与35盐度组差异不显着(p>0.05),与其他各组差异显着(p<0.05),盐度渐变对蟹存活和摄饵的影响均小于相应盐度下的骤变组。三疣梭子蟹蟹适应盐度渐变的能力强于骤变;由此可见5以下、50以上为不摄饵盐度,1045为可摄饵盐度,3035为最佳摄饵盐度。在盐度30、温度27℃30℃、pH值7.58.5、溶解氧浓度5.5mg/L以上条件下,设置0mg/L、5mg/L、10mg/L、20mg/L、40mg/L、80mg/L和160mg/L共7个氨氮浓度梯度进行氨氮对三疣梭子蟹存活及摄饵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0mg/L40mg/L氨氮浓度组三疣梭子蟹存活率和存活时间显着高于80mg/L160mg/L氨氮浓度组(p<0.05),0mg/L浓度组三疣梭子蟹摄饵率与5mg/L以上浓度组的摄饵率有显着差异(p<0.05)。5mg/L浓度组三疣梭子蟹的活力情况良好。0mg/L5mg/L是三疣梭子蟹正常生长发育的适合氨氮浓度。盐度30、温度2630℃、pH值7.58.5、溶解氧浓度5.5mg/L以上条件下,设置0mg/L、10mg/L、20mg/L、40mg/L、80mg/L、160mg/L和320mg/L共7个亚硝酸盐氮浓度梯度,研究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存活及摄饵影响。试验结果发现,在0mg/L40mg/L浓度组三疣梭子蟹的存活时间长,存活率为100%,与其他组差异显着(p<0.05),0mg/L10mg/L浓度组三疣梭子蟹摄饵率高,与其它组有显着差异(p<0.05)。这说明0mg/L10mg/L是三疣梭子蟹正常生长发育适合的亚硝酸盐氮浓度。温度2730℃、pH值7.58.5、溶解氧浓度5.5mg/L6.0mg/L的条件下,设置20、30、40三个盐度梯度,每个盐度梯度又设1mg/L、5mg/L、25mg/L三个氨氮梯度,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了盐度和氨氮的交互作用对三疣梭子蟹摄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盐度和氨氮之间有交互作用(p<0.05)。

路允良,王芳,赵卓英,董双林,马甡[7](2012)在《盐度对三疣梭子蟹生长、蜕壳及能量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盐度(15,20,25,30,35)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幼蟹生长、蜕壳和能量利用的影响,探讨了三疣梭子蟹生长的最适盐度、蜕壳与生长的关系以及不同盐度水平下蟹的蜕壳同步性。实验时间为50 d,结果显示:1、盐度显着影响三疣梭子蟹的摄食、生长和能量利用。盐度20、25和30组,三疣梭子蟹的日摄食率(FId)较小,但其食物转化效率(FCEd)较高,其中盐度30组蟹的食物转化效率显着高于盐度15和35组(P<0.05),与盐度20和25组差异不显着(P>0.05)。盐度20、25和30组的能量吸收效率(K1)和净生长效率(K2)显着高于盐度15和35组。实验结束时,盐度30组三疣梭子蟹获得了较高的湿重、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且显着高于盐度15和35组(P<0.05),而与盐度20和25组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回归分析表明,当水体盐度为26.3时,三疣梭子蟹特定生长率(SGRd)最大。2、不同盐度下,三疣梭子蟹幼蟹从Ⅶ期生长到Ⅹ期的蜕壳周期为18.923.5 d,各盐度组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但盐度30组三疣梭子蟹蜕壳周期较其他盐度组缩短了3.14.6d。低盐(15)下,三疣梭子蟹出现MDS(蜕壳未遂)死亡,蜕壳受到抑制;而高盐(35)则抑制三疣梭子蟹新壳的硬化,盐度20和25组三疣梭子蟹的蜕壳同步性较好。实验结果初步表明,养殖生产中水体盐度控制在25左右有利于三疣梭子蟹的蜕壳同步及生长。

路允良[8](2012)在《盐度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生理生态学特征影响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三疣梭子蟹幼蟹和成蟹为实验材料,初步研究了盐度对三疣梭子蟹生长、蜕壳、能量收支、呼吸代谢和渗透调节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盐度对三疣梭子蟹生长、蜕壳及能量利用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盐度(15、20、25、30和35)对三疣梭子蟹幼蟹生长、蜕壳和能量利用的影响,探讨了三疣梭子蟹生长的最适盐度、蜕壳与生长的关系以及不同盐度水平下蟹的蜕壳同步性。实验时间为50d,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盐度显着影响三疣梭子蟹的摄食、生长和能量利用(P<0.05)。盐度20、25和30组,三疣梭子蟹的日摄食率(FId)较小,但其食物转化效率(FCEd)较高,其中盐度30组蟹的食物转化效率显着高于盐度15和35组(P<0.05),与盐度20和25组差异不显着(P>0.05)。盐度20、25和30组的能量吸收效率(K1)和净生长效率(K2)显着高于盐度15和35组。实验结束时,盐度30组三疣梭子蟹获得了较高的湿重、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且显着高于盐度15和35组(P<0.05),而与盐度20和25组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回归分析表明,当水体盐度为26.3时,三疣梭子蟹特定生长率(SGRd)最大。2、不同盐度下,三疣梭子蟹幼蟹从Ⅶ期生长到Ⅹ期的蜕壳周期为18.923.5d,各盐度组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但盐度30组三疣梭子蟹蜕壳周期较其他盐度组缩短了3.14.6d。低盐(15)下,三疣梭子蟹出现MDS(蜕壳未遂)死亡,蜕壳受到抑制;而高盐(35)则抑制三疣梭子蟹新壳的硬化,盐度20和25组三疣梭子蟹的蜕壳同步性较好。实验结果初步表明:养殖生产中水体盐度控制在25左右有利于三疣梭子蟹的蜕壳同步及生长。2盐度对三疣梭子蟹成熟前后呼吸代谢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以三疣梭子蟹幼蟹和成蟹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盐度(15、20、25、30和35)对成熟前后三疣梭子蟹耗氧率、排氨率、氧氮比和呼吸代谢酶(HK、PK、SDH和LDH)活力的影响,探讨了蟹在不同盐度水平下的生理响应以及成熟前后的生理变化。实验结果如下:1、盐度与规格的交互作用对三疣梭子蟹呼吸代谢无显着影响(P>0.05);2、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耗氧率的影响不显着(P>0.05),但显着影响其排氨率(P<0.05);成熟前后的三疣梭子蟹耗氧率和排氨率差异显着(P<0.05);3、盐度对蟹O:N比未产生显着影响(P>0.05),蟹成熟前O:N比显着高于成熟后(P<0.05);4、除LDH酶外,盐度对蟹呼吸代谢酶活力影响不显着(P>0.05);除鳃中SDH和LDH酶外,蟹呼吸代谢酶活力随生长发育发生显着变化(P<0.05)。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规格对三疣梭子蟹呼吸代谢的影响高于盐度,长时间盐度驯化可能减弱甚至消除三疣梭子蟹在不同盐度水平下代谢的差异。3盐度突变对三疣梭子蟹渗透调节及Hsp表达量的影响本实验以三疣梭子蟹成蟹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在盐度突变后72h内的渗透压、渗透调节酶活力(钠钾-ATP酶和碳酸酐酶)及热休克蛋白(Hsp70和Hsp90)表达量的变化,探讨了盐度突变对三疣梭子蟹渗透调节的影响。实验设4个盐度突变幅度,分别为:S5(30-25)、S10(30-20)、S15(30-15)和S20(30-10),以突变前盐度30为对照组。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媒介渗透压高于800mOsm/Kg时,三疣梭子蟹血淋巴渗透压与盐度正相关,而媒介渗透压低于800mOsm/Kg时,血淋巴渗透压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2)三疣梭子蟹渗透压随盐度降低而降低,盐度突变幅度越大,其变化越剧烈;(3)三疣梭子蟹Na+/K+-ATPase酶和碳酸酐酶活力在盐度突变12h时才显着升高(P<0.05),实验结束时,二者活力均高于突变前,且随着突变幅度的增大而增大;(4)不同盐度突变处理下,三疣梭子蟹Hsp70和Hsp90表达量在盐度突变12h内变化最为剧烈,最大峰值主要出现在盐度突变6h时,实验结束时,各处理组(S20除外)Hsp表达量随突变幅度的增大而升高。突变过程中,Hsp表达量峰值早于渗透调节酶活力剧烈变化前出现,推测Hsp可能在三疣梭子蟹适应低盐的过程中具有激活渗透调节酶活性的作用。实验表明当盐度突变幅度超过10时,不利于三疣梭子蟹的渗透调节和生长。

吕富,黄金田,於叶兵,杨文平[9](2010)在《盐度对三疣梭子蟹生长、肌肉组成及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文中指出设置11、17、23、29、35共5个盐度梯度的水体,饲养平均初重为(14.45±1.36)g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30d,研究盐度对三疣梭子蟹生长、肌肉组成、肝胰腺和胃中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29的盐度范围内,三疣梭子蟹生长速度、肝胰腺和胃中蛋白酶活性均随盐度升高而升高,盐度上升到35时上述各指标又都显着下降(P<0.05);盐度对肌肉含水量影响不显着(P>0.05),但17以下盐度组的肌肉含水量高于23以上盐度组;盐度对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影响显着(P<0.05),29盐度组肌肉蛋白显着高于17以下盐度组(P<0.05),在试验盐度范围内,肌肉粗脂肪含量随盐度上升显着升高(P<0.05)。

郑萍萍,王春琳,宋微微,吴丹华[10](2010)在《盐度胁迫对三疣梭子蟹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文中提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盐度(14和36)胁迫下12 h内经溶藻弧菌筛选过的三疣梭子蟹F2代(简称筛选蟹F2)的血蓝蛋白含量及血清酶活力的变化,用普通三疣梭子蟹F1代(简称普通蟹F1)作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在高盐和低盐短时胁迫下,筛选蟹F2和普通蟹F1的血蓝蛋白含量、3种保护酶(SOD、POD和CAT)和磷酸酶(ACP和AKP)活力随时间变化呈现有升有降的变化趋势。此外,无论在低盐还是高盐胁迫下,筛选蟹F2的血蓝蛋白含量和各项血清酶活力分别在0 h(正常水平)和盐度胁迫下均显着高于普通蟹F1(P<0.05)。低盐和高盐短时胁迫对三疣梭子蟹的非特异性免疫影响显着且表现出较强的应激反应;在正常和抗盐度胁迫下,筛选蟹F2的非特异性免疫比普通蟹F1更具优势。

二、三疣梭子蟹临界盐度海水育苗技术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疣梭子蟹临界盐度海水育苗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主要海洋环境因子的浙江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补充量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三疣梭子蟹概述
        1.2.1 形态特征
        1.2.2 繁殖发育
        1.2.3 生活习性
        1.2.4 地理分布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亲体-补充量关系概述及研究现状
        1.3.2 环境条件与补充量关系研究进展
        1.3.3 三疣梭子蟹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1.1 渔业数据
        2.1.2 环境因子
    2.2 分析方法
        2.2.1 基于Ricker的 S-R模型
        2.2.2 模型选择标准
        2.2.3 模型验证
        2.2.4 环境因子组合模拟
        2.2.5 环境因子组合的概率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环境因子的选择
    3.2 环境因子对补充量的影响
    3.3 加入环境因子的Ricker型模型
    3.4 模型检验结果
    3.5 数值模拟结果
        3.5.1 环境因子模拟结果
        3.5.2 补充量预测的统计检验
    3.6 环境的综合变动
        3.6.1 环境因子的不同组合
        3.6.2 给定亲体量条件下的补充量
    3.7 概率分析结果
        3.7.1 极端环境的概率
        3.7.2 环境影响下补充量的概率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4.1 S-R模型
    4.2 环境因子对S-R的影响
        4.2.1 环境对补充量的影响
        4.2.2 环境因子的动态性
        4.2.3 极端环境影响
    4.3 不同环境组合及补充量条件下的管理
第五章 小结
    5.1 全文总结
    5.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拟穴青蟹盐度调控相关基因的克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立题依据
    1.2 水生甲壳动物环境盐度变化
    1.3 Na~+/H~+-exchanger,Na~+/K~+-ATPase和 ANT2 的研究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拟穴青蟹Na~+/H~+-exchanger基因序列特征与表达模式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试剂盒及购买的试剂
        2.1.3 自主配置的主要试剂
        2.1.4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
        2.2.1 Na~+/H~+-exchanger基因c DNA全长克隆及序列分析
        2.2.2 Na~+/H~+-exchanger基因的组织分布及时空发育分析
        2.2.3 Na~+/H~+-exchanger基因不同盐度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2.2.4 Na~+/H~+-exchanger蛋白的结构及功能预测
        2.2.5 Na~+/H~+-exchanger蛋白结构域比较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拟穴青蟹Na~+/K~+-ATPase基因的序列特征、进化分析及表达模式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实验结果
        3.2.1 Na~+/K~+-ATPase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2.2 Na~+/K~+-ATPase基因的组织分布及时空发育分析
        3.2.3 Na~+/K~+-ATPase基因不同盐度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拟穴青蟹ANT2 基因的序列特征、进化分析及表达模式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实验结果
        4.2.1 ANT2 基因cDNA全长及序列分析
        4.2.2 ANT2 基因的组织分布及时空发育分析
        4.2.3 ANT2 基因不同盐度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小结
    5.1 全文小结
    5.2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1.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2.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3.会议
致谢

(3)波纹巴非蛤生理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波纹巴非蛤介绍
        1.1.1 波纹巴非蛤生物学
        1.1.2 波纹巴非蛤产业及养殖现状
        1.1.3 波纹巴非蛤研究现状
        1.1.4 波纹巴非蛤种群变动分析及其资源保护对策
    1.2 滤食性双壳类摄食生理研究进展
        1.2.1 滤食性双壳类摄食器官组织学
        1.2.2 滤食性双壳类摄食机制
        1.2.3 滤食性双壳类的颗粒保留与选择
        1.2.4 滤食性双壳类的摄食调节
    1.3 双壳类能量学及研究进展
        1.3.1 双壳类能量收支方程及研究方法
        1.3.2 环境因子对能量收支的影响
        1.3.3 贝类能量学研究意义及应用
    1.4 底质对埋栖型双壳类埋栖行为和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1.4.1 底质对埋栖型双壳类潜泥行为的影响
        1.4.2 环境因子对埋栖双壳类潜泥行为的影响
        1.4.3 底质对埋栖型双壳类生理及能量收支的影响
    1.5 干露胁迫对海洋贝类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1.5.1 干露胁迫对海洋贝类生长、存活的影响
        1.5.2 干露胁迫对海洋贝类呼吸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1.5.3 干露胁迫对水生动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6 敌害生物对双壳类的捕食作用研究进展
        1.6.1 敌害生物对海洋贝类的危害
        1.6.2 水温对敌害生物捕食双壳类的影响
        1.6.3 敌害生物对双壳类的捕食选择
    1.7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7.1 研究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悬浮颗粒物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2.1.2 不同悬浮颗粒物的制备
        2.1.3 摄食生理实验方法
        2.1.4 摄食参数
        2.1.5 实验设计和方法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波纹巴非蛤假粪阈值
        2.2.2 波纹巴非蛤最低滤除浓度研究
        2.2.3 波纹巴非蛤对粘土颗粒的摄食选择
        2.2.4 波纹巴非蛤对不同粒径浮游单胞藻的摄食选择
        2.2.5 波纹巴非蛤对不同浓度和质量悬浮颗粒的摄食响应
        2.2.6 波纹巴非蛤对不同浓度和POM悬浮颗粒的能量收支
    2.3 讨论
第三章 环境因子及规格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3.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温度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2.2 盐度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2.3 海洋酸化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2.4 溶解氧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2.5 不同规格波纹巴非蛤的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特征
        3.2.6 温度、盐度和溶解氧3种环境因子对波纹巴非蛤清滤率和SFG影响的响应曲面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波纹巴非蛤对几种环境因子的耐受性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4.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波纹巴非蛤的致死温度、盐度
        4.2.2 波纹巴非蛤对低氧耐受性研究
        4.2.3 基于心率的波纹巴非蛤耐热性评测
    4.3 讨论
第五章 底质对波纹巴非蛤潜泥行为、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5.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温度和盐度对不同规格波纹巴非蛤幼贝潜泥行为的影响
        5.2.2 底质含水率对波纹巴非蛤幼贝和成体潜泥行为的影响
        5.2.3 底质组分对波纹巴非蛤幼贝和成体潜泥行为的影响
        5.2.4 底质含水率和组分对波纹巴非蛤成体埋栖深度的影响
        5.2.5 不同含水率泥质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5.2.6 底质组分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5.2.7 埋栖深度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5.3 讨论
第六章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潜泥行为和生理生态的影响
    6.1 材料和方法
        6.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6.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
        6.2.1 波纹巴非蛤的干露耐受性研究
        6.2.2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幼贝潜泥行为的影响
        6.2.3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成体潜泥行为的影响
        6.2.4 干露及恢复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6.2.5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体成分的影响
        6.2.6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无氧代谢的研究
        6.2.7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免疫指标的影响
    6.3 讨论
第七章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的捕食作用及对巴非蛤潜泥行为和摄食生理的影响
    7.1 材料和方法
        7.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7.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7.1.3 数据分析
    7.2 结果
        7.2.1 三种敌害生物对波纹巴非蛤的捕食作用
        7.2.2 水温对远洋梭子蟹捕食波纹巴非蛤的影响
        7.2.3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的捕食选择
        7.2.4 远洋梭子蟹幼蟹对波纹巴非蛤幼贝的捕食作用
        7.2.5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潜泥行为的影响
        7.2.6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7.3 讨论
第八章 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研究论文
致谢

(4)拟穴青蟹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青蟹简介
        1.1 青蟹的种类组成
        1.2 青蟹的分布情况
    2 青蟹的养殖
    3 拟穴青蟹的苗种繁育研究进展
    4 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4.1 立题背景
        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拟穴青蟹催产技术的研究
    1 材料
        1.1 材料与处理方法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养殖系统
    2 方法
        2.1 不同盐度对拟穴青蟹催产的影响
        2.2 切除眼柄对拟穴青蟹催产的影响
        2.3 干露对拟穴青蟹催产的影响
        2.4 不同季度对拟穴青蟹催产的影响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不同盐度下拟穴青蟹的产卵
        3.2 切除眼柄下拟穴青蟹的产卵
        3.3 干露下拟穴青蟹的产卵
        3.4 不同季度拟穴青蟹的产卵
    4 讨论
        4.1 盐度对拟穴青蟹产卵的影响
        4.2 切除眼柄和干露刺激对拟穴青蟹产卵的影响
        4.3 拟穴青蟹产卵的时间差异
第三章 拟穴青蟹孵化技术的研究
    1 材料
        1.1 材料与处理方法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孵化系统
    2 方法
        2.1 不同温度对拟穴青蟹孵化的影响
        2.2 不同盐度对拟穴青蟹孵化的影响
        2.3 拟穴青蟹胚胎发育的显微观察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不同温度对拟穴青蟹孵化的影响
        3.2 不同盐度对拟穴青蟹孵化的影响
        3.3 拟穴青蟹胚胎发育的显微观察
    4 讨论
        4.1 不同温度下拟穴青蟹胚胎发育
        4.2 不同盐度下拟穴青蟹胚胎发育
        4.3 胚胎发育分期
第四章 拟穴青蟹幼体培育技术的研究
    1 材料
        1.1 材料与处理方法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亲蟹种源对幼体培育的影响
        2.2 养殖密度对幼体培育的影响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不同亲蟹种源幼体的生长发育
        3.2 不同养殖密度下两种亲蟹种源幼体的生长发育
    4 讨论
        4.1 亲本选择的重要性
        4.2 幼体养殖环境的重要性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附录
致谢

(5)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及幼体发育的慢性毒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三疣梭子蟹的生物学特性
        1.1.1 生物学分类
        1.1.2 形态特征
        1.1.3 生活习性
        1.1.4 繁殖习性与生长发育
        1.1.5 营养价值
    1.2 研究现状
    1.3 目的意义
2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慢性毒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3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存活的影响
        2.2.2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各期胚胎发育时间的影响
        2.2.3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变化的影响
    2.3 讨论
        2.3.1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的影响
        2.3.2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孵化率的影响
3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慢性毒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1.3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存活的影响
        3.2.2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各期胚胎发育时间的影响
        3.2.3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变化的影响
    3.3 讨论
        3.3.1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的影响
        3.3.2 三疣梭子蟹幼体对亚硝酸盐氮的耐受性
4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慢性毒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3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存活的影响
        4.2.2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各期胚胎发育时间的影响
        4.2.3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变化的影响
    4.3 讨论
        4.3.1 盐度对胚胎发育时间的影响
        4.3.2 盐度对胚胎孵化效果的影响
5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生长和发育慢性毒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1.3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氨氮浓度下饵料的数量变化情况
        5.2.2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幼体活力的影响
        5.2.3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幼体存活率的影响
        5.2.4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幼体发育时间的影响
        5.2.5 Probit 分析
    5.3 讨论
        5.3.1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5.3.2 三疣梭子蟹幼体对氨氮的耐受性
6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生长和发育慢性毒性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1.3 统计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亚硝酸盐氮浓度下饵料的数量变化情况
        6.2.2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幼体活力的影响
        6.2.3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幼体存活率的影响
        6.2.4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幼体发育时间的影响
        6.2.5 Probit 分析
    6.3 讨论
        6.3.1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6.3.2 三疣梭子蟹幼体对亚硝酸盐氮的耐受性
7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生长和发育慢性毒性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1.3 统计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不同盐度下饵料的数量变化情况
        7.2.2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幼体活力的影响
        7.2.3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幼体存活率的影响
        7.2.4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幼体发育时间的影响
        7.2.5 Probit 分析
    7.3 讨论
        7.3.1 盐度对蟹幼体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
        7.3.2 幼体对盐度的适应性
8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6)溶解氧、盐度、氨氮、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存活和摄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三疣梭子蟹的生物学特性
        1.1.1 生物学分类
        1.1.2 形态特征
        1.1.3 生活习性
        1.1.4 生殖系统及繁殖习性
        1.1.5 发育和生长规律
        1.1.6 食性
        1.1.7 价值
    1.2 研究现状
    1.3 目的意义
2 溶解氧对三疣梭子蟹存活和摄饵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3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溶解氧对三疣梭子蟹存活的影响
        2.2.2 溶解氧对三疣梭子蟹摄食的影响
        2.2.3 溶解氧对三疣梭子蟹活力的影响
        2.2.4 溶解氧对三疣梭子蟹蜕壳的影响
    2.3 讨论
        2.3.1 海水中溶解氧与三疣梭子蟹存活及摄饵的关系
        2.3.2 溶解氧对三疣梭子蟹养殖的影响
3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存活和摄饵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1.3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盐度骤变对三疣梭子蟹的影响
        3.2.2 盐度渐变对三疣梭子蟹的影响
    3.3 讨论
        3.3.1 三疣梭子蟹的盐度适应性
        3.3.2 三疣梭子蟹的养殖可行性
4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存活和摄饵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3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存活的影响
        4.2.2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蜕壳的影响
        4.2.3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摄饵的影响
        4.2.4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活力的影响
    4.3 讨论
        4.3.1 三疣梭子蟹的氨氮耐受性
        4.3.2 氨氮对育苗和养殖动物的毒性及其变化
5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存活和摄饵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1.3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存活的影响
        5.2.2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摄饵的影响
        5.2.3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活力的影响
        5.2.4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蜕壳的影响
    5.3 讨论
        5.3.1 三疣梭子蟹的亚硝酸氮耐受性
        5.3.2 亚硝酸氮对育苗和养殖动物的毒性及其变化
6 盐度、氨氮交互作用对三疣梭子蟹摄饵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1.3 统计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盐度、氨氮双因素交互作用下三疣梭子蟹的摄饵率
    6.3 讨论
        6.3.1 盐度、氨氮对三疣梭子蟹摄饵影响
        6.3.2 降低水体中氨氮含量的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7)盐度对三疣梭子蟹生长、蜕壳及能量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及暂养
    1.2 实验条件及实验设计
    1.3 实验方法
    1.4 计算方法
        1.4.1 摄食、生长和蜕壳
        1.4.2 能量收支与转化效率
        1.4.3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盐度下三疣梭子蟹的湿重和存活率
    2.2 不同盐度下三疣梭子蟹的摄食
    2.3 不同盐度下三疣梭子蟹的蜕壳
    2.4 不同盐度下三疣梭子蟹的能量分配及转化效率
3 讨论
    3.1 三疣梭子蟹的盐度适应性
    3.2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生长的影响
    3.3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蜕壳的影响

(8)盐度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生理生态学特征影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1 综述
    1.1 盐度与甲壳动物生长
        1.1.1 甲壳动物对盐度的适应性
        1.1.2 盐度对甲壳动物生长的影响
    1.2 甲壳动物的蜕壳机理及影响因素
        1.2.1 甲壳动物蜕壳机理
        1.2.2 盐度对甲壳动物蜕壳的影响
    1.3 盐度与甲壳动物能量收支
        1.3.1 甲壳动物能量收支各组分
        1.3.2 盐度对甲壳动物能量收支的影响
    1.4 盐度对甲壳动物呼吸代谢的影响
        1.4.1 盐度对甲壳动物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1.4.2 盐度对甲壳动物氧氮比(O:N)的影响
        1.4.3 代谢酶在甲壳动物呼吸代谢中的作用
    1.5 盐度对甲壳动物渗透调节及热休克蛋白的影响
        1.5.1 甲壳动物血淋巴渗透压
        1.5.2 盐度对甲壳动物渗透调节的影响
        1.5.3 盐度对甲壳动物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
    1.6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影响的研究概况及意义
        1.6.1 环境因子对三疣梭子蟹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6.2 研究盐度对三疣梭子蟹影响的意义
2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生长、蜕壳及能量利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及暂养
        2.1.2 实验条件及实验设计
        2.1.3 实验方法
    2.2 数据计算与分析
        2.2.1 摄食、生长和蜕壳
        2.2.2 能量收支与转化效率
        2.2.3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不同盐度下三疣梭子蟹的湿重和存活率
        2.3.2 不同盐度下三疣梭子蟹的摄食
        2.3.3 不同盐度下三疣梭子蟹的蜕壳
        2.3.4 不同盐度下三疣梭子蟹的能量分配及转化效率
        2.3.5 不同盐度下三疣梭子蟹的蜕壳
    2.4 讨论
        2.4.1 三疣梭子蟹的盐度适应性
        2.4.2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生长的影响
        2.4.3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蜕壳的影响
3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幼蟹和成蟹呼吸代谢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蟹的来源及驯化
        3.1.2 实验设计
        3.1.3 实验方法
        3.1.3.1 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测定
        3.1.3.2 组织取样
        3.1.3.3 呼吸代谢酶活力的测定
    3.2 数据计算与分析
    3.3 结果
        3.3.1 成熟前后三疣梭子蟹在不同盐度水平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
        3.3.2 成熟前后三疣梭子蟹在不同盐度水平下的氧氮比(O:N)
        3.3.3 成熟前后三疣梭子蟹在不同盐度水平下的呼吸代谢酶活力变化
        3.3.3.1 HK 和 PK 活力变化
        3.3.3.2 SDH 和 LDH 活力变化
    3.4 讨论
        3.4.1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3.4.2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 O:N 的影响
        3.4.3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呼吸代谢酶的影响
    3.5 小结
4 盐度突变对三疣梭子蟹渗透调节及 HSP 表达量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蟹的来源及驯化
        4.1.2 实验条件
        4.1.3 实验方法
        4.1.3.1 渗透压的测定
        4.1.3.2 渗透调节酶活力的测定
        4.1.3.3 热休克蛋白表达量的测定
    4.2 数据计算与分析
    4.3 结果
        4.3.1 盐度突变对三疣梭子蟹渗透压的影响
        4.3.2 盐度突变对三疣梭子蟹渗透调节酶活力的影响
        4.3.3 盐度突变对三疣梭子蟹热休克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4.4 讨论
        4.4.1 盐度突变对三疣梭子蟹渗透压的影响
        4.4.2 盐度突变对三疣梭子蟹渗透调节酶活力的影响
        4.4.3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热休克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4.4.4 渗透调节与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9)盐度对三疣梭子蟹生长、肌肉组成及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驯化及实验管理
    1.3 实验处理
    1.4 实验指标测定
        1.4.1 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
        1.4.2 肌肉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测定
        1.4.3 蛋白酶活性测定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
    2.1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生长的影响
    2.2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肌肉成分的影响
    2.3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生长的影响
    3.2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肌肉成分的影响
    3.3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四、三疣梭子蟹临界盐度海水育苗技术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主要海洋环境因子的浙江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补充量预测分析[D]. 高丽.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2]拟穴青蟹盐度调控相关基因的克隆与研究[D]. 刁乐.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3]波纹巴非蛤生理生态学研究[D]. 张鹏飞. 厦门大学, 2018(06)
  • [4]拟穴青蟹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D]. 姚兴南. 海南大学, 2018(08)
  • [5]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及幼体发育的慢性毒性[D]. 何碧华. 广东海洋大学, 2013(S1)
  • [6]溶解氧、盐度、氨氮、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存活和摄饵的影响[D]. 张贵. 广东海洋大学, 2012(03)
  • [7]盐度对三疣梭子蟹生长、蜕壳及能量利用的影响[J]. 路允良,王芳,赵卓英,董双林,马甡. 中国水产科学, 2012(02)
  • [8]盐度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生理生态学特征影响的初步研究[D]. 路允良.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3)
  • [9]盐度对三疣梭子蟹生长、肌肉组成及蛋白酶活性的影响[J]. 吕富,黄金田,於叶兵,杨文平. 海洋湖沼通报, 2010(04)
  • [10]盐度胁迫对三疣梭子蟹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J]. 郑萍萍,王春琳,宋微微,吴丹华. 水产科学, 2010(11)

标签:;  ;  ;  ;  ;  

三叶梭子蟹临界盐度海水育苗技术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