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作家笔下的德国人形象

抗战时期中国作家笔下的德国人形象

论文摘要

抗战对我国有着特殊意义,抗战文学则是对这一特殊时期的文学反映。从目前总体研究现状看,抗战文学研究还相对薄弱,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扩展。近几十年来,比较文学形象学在中国的发展强劲,特别是“西方的中国形象”成为国内外学界热议的话题。但比起“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的热闹,“中国的西方形象”研究则过于冷清。从方法论上说,两者具有相通之处。德国是世界上极为重要的国家,与我国有着渊源。特别是在抗战时期,中德两国关系的变化而产生的德国人形象是值得关注的和思考的。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中国作家笔下的德国人形象也可观抗战时期的中国人形象,通过这种互照互映的关系,更加充分的认识到我们中国人自己。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在抗战文学和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中,以抗战时期(1937.7.7—1945.8.15)中国作家笔下的德国人形象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形象学为主要理论依据,分别从社会集体想象物、意识形态、乌托邦、审美性几大方面分析抗战时期中国作家笔下的德国人形象,以抗战时期中国作家的作品为文本依据,并从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形成这些形象的原因,以及对自我认识的反映。这一时期的文学审美性比较缺乏,这是我们应该改进的。总的说来,抗战时期的德国人形象是一个复合体,其形象是建立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这一社会集体想象物的两极张力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2 社会集体想象物下的德国人形象
  • 2.1 社会集体想象物
  • 2.2 社会集体想象物下的德国人形象
  • 2.2.1 历史上的中德交流及德国人形象
  • 2.2.2 “洋鬼子”套话
  • 2.3 社会集体想象物下的自我认识
  • 2.3.1 自我认识
  • 2.3.2 “洋鬼子”套话的自我认识
  • 3 意识形态下的德国人形象
  • 3.1 意识形态
  • 3.2 意识形态下的德国人形象
  • 3.2.1 以希特勒为代表的野蛮、残暴的法西斯形象
  • 3.2.2 德国民众盲目、无知的帮凶形象
  • 3.3 形成意识形态式德国人形象的原因
  • 3.3.1 受爱国主义的感召,所塑造的敌人形象
  • 3.3.2 响应抗战文艺政策,文艺为抗战服务
  • 3.3.3 受社会集体想象物负面的影响
  • 3.4 意识形态下的自我认识
  • 4 乌托邦下的德国人形象
  • 4.1 乌托邦
  • 4.2 乌托邦下的德国人形象
  • 4.2.1 善良友好的德国百姓形象,且他们也是受害者形象
  • 4.2.2 值得崇敬的德国学者
  • 4.2.3 反法西斯进步人士的美好光辉形象
  • 4.3 形成乌托邦式德国人形象的原因
  • 4.4 乌托邦形象下的自我认识
  • 5 抗战文学审美性的缺失
  • 5.1 政治功利性凸显
  • 5.2 审美性缺失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抗战时期中国作家笔下的德国人形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