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锻炼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实践锻炼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论文摘要

实践锻炼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是高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良性互动,提高受教育者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就业和创业,有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然而,目前实践锻炼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严峻挑战。部分高校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只重视对学生的理论教育,而将实践活动看作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对实践锻炼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学习中的作用重视程度不够;从社会方面看,部分地方政府没能很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承担应有的责任;从大学生自身来讲,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内涵没有充分了解,对什么是社会实践,为什么要参加缺乏清醒地认识。因此,运用实践锻炼法加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完善大学生实践锻炼的管理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保障、队伍保障、法规制度保障和物质保障。其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第三,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否运用实践锻炼法以及大学生是否参与实践锻炼建立监督机制。最后,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从而使实践锻炼法真正发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政治素质的作用,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引言
  • 第一章 实践锻炼法综述
  • 1.1 实践锻炼法的内涵
  • 1.1.1 实践锻炼法的概念与特点
  • 1.1.2 实践锻炼法理论依据
  • 1.1.2.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 1.1.2.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1.1.2.3 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 1.1.2.4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 1.1.2.5 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点
  • 1.1.3 实践锻炼法的现实依据
  • 1.1.3.1 新科技革命促使经济发展日新月异
  • 1.1.3.2 大学生就业现状
  • 1.2 实践锻炼法的重要性
  • 1.2.1 实践锻炼法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良性互动,提高受教育者积极性和主动性
  • 1.2.2 实践锻炼法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1.2.3 实践锻炼法有助于就业创业的促进
  • 1.2.4 实践锻炼法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 1.2.5 实践锻炼法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 1.2.6 实践锻炼法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
  • 第二章 实践锻炼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挑战
  • 2.1 存在问题
  • 2.1.1 学校因素
  • 2.1.2 社会因素
  • 2.1.3 大学生个人因素
  • 2.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2.1 学校方面原因
  • 2.2.1.1 指导教师人数不足,部分院校分布不平衡
  • 2.2.1.2 思想政治教育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 2.2.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障机制不完善,各部门未能形成合力
  • 2.2.2 社会方面原因
  • 2.2.2.1 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价值观变化
  • 2.2.2.2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 2.2.3 大学生方面原因
  • 2.2.3.1 部分大学生缺乏对自己社会地位的正确认识,导致心理失衡
  • 2.2.3.2 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无法适应实践锻炼
  • 2.2.3.3 部分大学生对实践锻炼法认识不足
  • 2.2.3.4 其他原因
  • 第三章 运用实践锻炼法加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 3.1 完善大学生实践锻炼的管理保障机制
  • 3.1.1 组织领导保障
  • 3.1.2 队伍保障
  • 3.1.3 法规制度保障
  • 3.1.4 物质保障
  • 3.2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
  • 3.3 建立实践监督体系
  • 3.3.1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否运用实践锻炼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立监督机制
  • 3.3.2 针对大学生是否参与实践锻炼建立监督机制
  • 3.4 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实践锻炼法[J]. 世纪桥 2009(07)
    • [2].实践锻炼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9(02)
    • [3].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锻炼法探究[J]. 新西部 2019(06)
    • [4].试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之实践锻炼法[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11(03)
    • [5].浅析实践锻炼法在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运用[J]. 当代职业教育 2011(08)
    • [6].当代大学生自由个性的培养探讨[J]. 中国成人教育 2014(11)
    • [7].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对接探讨[J]. 内江科技 2012(02)
    • [8].宁海:干部“墩苗”出实效[J]. 宁波通讯 2015(01)
    • [9].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性的方法选择[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认同机制研究[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4)
    • [11].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课程教法探析[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5(06)
    • [12].美国实践锻炼法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新西部 2017(15)
    • [13].基于感恩教育的初中生学力提升策略初探[J]. 读书文摘 2014(12)
    • [14].试论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方法与价值[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3)
    • [15].论德育实施方法的体系化构建[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10)
    • [16].探析《变形计》所折射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法[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6(03)
    • [17].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锻炼法及其强化路径[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18].《论语》中实践锻炼方法探析[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03)
    • [19].试论高职院校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培养[J]. 教育与职业 2012(35)
    • [20].用问题追踪来优化班级管理[J]. 神州 2013(02)
    • [21].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04)
    • [22].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方法新探[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03)
    • [23].中学德育教育方法之我见[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10)
    • [24].浅论“实践锻炼法”在德育中的具体应用[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09)
    • [25].如何搞好班级的德育工作[J]. 才智 2011(07)
    • [26].“德育剧场”:我的班集体情感德育平台[J]. 班主任 2019(01)
    • [27].实践锻炼法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法[J]. 湖南农机 2011(03)

    标签:;  ;  ;  ;  

    实践锻炼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