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地区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演化及地层划分对比研究

黔东地区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演化及地层划分对比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在前人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黔东新元古代早期沉积盆地沉积序列、沉积体系、沉积岩相古地理、层序地层、事件地层(火山活动的阶段性分析)等研究以及下江群与邻区地层的对比分析,认为黔东新元古代裂谷系早期沉积涵盖了湘黔桂裂谷盆地三个岩群,不仅有典型的板溪群沉积,也有本区域的下江群灰绿色复理石沉积和桂北丹洲群的沉积存在。三个岩群可大致对应于三个不同的沉积相区:滨岸—浅海陆棚、陆棚斜坡、深水盆地,每个相区沉积各具特色。因此,黔东地区是研究新元古代早期裂谷盆地演化的理想地区。从沉积序列看,黔东新元古代裂谷系充填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层单元。下为武陵(晋宁)运动形成的角度不整合面所限;其上被南华冰期沉积所超覆,在黔北—湘西北可见角度不大的不整合,而且这一界面是两个不同沉积类型或建造之间的一个转换:板溪群为具有复理石韵律的裂谷系充填,其中发育大量火山碎屑沉积,显示较强的地壳活动性;而上覆的南华冰期沉积所代表的是一个具有准盖层性质的、独特气候环境下的稳定沉积。因此,本文认为雪峰运动是存在的,其时代为Sturtian冰期启动前(约750Ma),它不仅具有构造意义,应还有古气候涵义。本文在总结目前高精度同位素年代学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新元古代湘黔桂裂谷盆地演化的不同阶段均与火山—岩浆事件相联系:裂谷盆地的开启与820Ma时期的双模式岩浆侵入事件有关;裂谷盆地的扩张与790Ma~780Ma时期的基性火山作用相关:裂谷盆地的充填消亡与760Ma时期的基性岩浆侵入和酸性火山喷发密切相关。自此以后,扬子东南缘海相盆地演化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即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沉积是南华纪—古生代海相盆地演化的奠基。层序的发育一般与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密切相关,但在黔东新元古代裂谷盆地中,海平面变化对层序发育的影响不明显,而主要是受盆地沉积—构造演化阶段的制约。这是由裂谷盆地早期演化特征决定。黔东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演化可分为两个大阶段:渐进扩张阶段;快速充填阶段。渐进扩张阶段:是指下江群甲路组和乌叶组沉积期,该时期裂谷盆地沉积速率较低,沉积作用和沉积序列的发育与海平面的升降变化相关,盆地古地理格局分异明显。该阶段发育两个区域性标志层:甲路组沉积晚期的钙质岩系、乌叶组沉积晚期的碳质岩系,均与低沉积速率相关。快速充填阶段:是指番召组、清水江组及其以后的平略组和隆里组沉积期。该阶段盆地处于快速充填时期,沉积速率大,地层厚度巨大,沉积作用和沉积序列的发育与海平面变化关系较弱,沉积受同生断裂构造控制明显,沉积相分异不明显。在渐进扩张阶段,总体上为一个持续海进过程,发育退积序列,并在最后(最大扩张期)出现饥饿沉积—碳质板岩(页岩);在快速充填阶段,总体上为一个持续海退过程,发育进积序列,直至盆地被充填消亡。而由渐进扩张到快速充填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盆地演化过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超层序。本文在分析黔东新元古代早期沉积时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关于Sturtian冰期、南华系底界、青白口系年代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板溪系”概念,它是以板溪群或与之相当的高涧群、芙蓉溪群、丹洲群、下江群、登山群、历口群等为代表的一套楔状地层。研究指出“板溪系”的沉积时限为740~820Ma,是南华纪冰期前的非冰成沉积,是Rodinia裂解机制下的填平补齐沉积;而青白口系沉积是与Rodinia形成相关的板块碰撞机制下坳陷盆地沉积,南华系是与国际成冰系相对应的冰期沉积,是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的第一个盖层,因此,将板溪群、下江群等归入南华系或青白口系均是不合理的。“板溪系”的提出不仅将有利于解决长期存在的南华系划分对比问题,同时也必将有利于新元古代早期裂谷盆地演化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冰期形成等关系的研究和相关重大气候、环境巨变问题的探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三、研究区范围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论文预期研究目标
  • 六、论文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黔东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沉积地层序列
  • 一、华南新元古代早期构造背景
  • 二、地层划分依据及分区
  • 三、黔东北新元古代早期沉积序列
  • 四、黔东南新元古代早期沉积序列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黔东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古地理演化
  • 一、岩石类型及岩石学特征
  • 二、沉积体系与沉积相
  • 三、黔东新元古代早期的古地理
  • 四、黔东新元古代早期层序地层划分
  • 五、黔东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演化的阶段性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板溪群沉积期的火山-岩浆作用
  • 一、热隆-裂陷期火山岩浆事件
  • 二、同裂谷早期火山岩浆作用
  • 三、同裂谷晚期火山岩浆作用
  • 四、讨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黔东地区板溪群的区域对比
  • 一、黔东新元古代早期地层的区域对比
  • 二、下江群沉积时限的讨论
  • 三、南华系底界的讨论
  • 四、板溪系的提出及其基础的讨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一、主要研究认识
  • 二、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三、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
  • 个人简历及博士在读期间主要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元古代碳同位素负偏事件的动力学机制得以揭示[J].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9(04)
    • [2].扬子北缘新元古代洋陆转换事件刍议[J].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7(06)
    • [3].内蒙狼山新元古代酸性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科学通报 2010(26)
    • [4].新元古代地球气候研究进展[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03)
    • [5].扬子板块西缘新元古代典型中酸性岩浆事件及其深部动力学机制: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质力学学报 2020(05)
    • [6].西藏错那洞穹隆新元古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意义[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7].华北中—新元古代的岩浆作用与多期裂谷事件[J]. 地学前缘 2014(01)
    • [8].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段新元古代裂谷的确认与成矿[J]. 地学前缘 2020(02)
    • [9].新疆塔里木北缘新元古代最晚期岩浆事件[J]. 地质通报 2014(05)
    • [10].海南岛中新元古代花岗质岩类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8(02)
    • [11].赣东北西湾蛇绿混杂岩中新元古代花岗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学报 2015(S1)
    • [12].陕西西乡县龙王塘地区新元古代岩体和脉岩锆石U-Pb年代学及源区性质[J]. 地质力学学报 2019(04)
    • [13].华北地台北缘西段构造演化与狼山新元古代裂解‐成矿作用[J]. 矿物学报 2015(S1)
    • [14].湘黔桂新元古代拉伸纪晚期地层年代格架对比及关键地质事件初探[J]. 地学前缘 2020(04)
    • [15].环境[J]. 生物进化 2010(04)
    • [16].扬子西南缘中-新元古代两期岩浆活动年代学及地质意义[J]. 地球科学 2020(07)
    • [17].扬子东南缘“南华纪”盆地演化——来自新元古代花岗岩的年龄约束[J]. 中国地质 2013(06)
    • [18].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九岭复式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及构造意义[J]. 中国地质 2019(03)
    • [19].扬子东南缘新元古代地质演化[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5(02)
    • [20].西昆仑新元古代-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4(08)
    • [21].华北陆块新元古代-中生代沉积盆地划分及其构造演化[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4(08)
    • [22].华北、华南、塔里木三大陆块中-新元古代岩浆岩的特征及其地质对比意义[J]. 岩石学报 2020(08)
    • [23].辽南新元古代桥头组海相冰碛沉积事件[J]. 世界地质 2018(04)
    • [24].扬子克拉通内新元古代中期酸性火山岩的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11)
    • [25].秦岭-大别新元古代-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4(08)
    • [26].云南新元古代地史研究的新认识[J]. 地层学杂志 2019(01)
    • [27].阿尔金南缘新元古代盖里克片麻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现代地质 2015(06)
    • [28].华南陆块新元古代低δ~(18)O岩浆岩的时空分布[J]. 科学通报 2013(23)
    • [29].华北—江南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格架的再认识[J]. 地球学报 2009(04)
    • [30].扬子西缘新元古代中期裂谷作用:来自年代学与沉积学的新证据[J]. 地球科学 2020(08)

    标签:;  ;  ;  ;  ;  

    黔东地区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演化及地层划分对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