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论文题目: 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技术经济及管理

作者: 曲炜

导师: 唐德善

关键词: 水资源,干旱区,可利用量,大系统,多目标理论

文献来源: 河海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从目前可以查阅到的有关水资源可利用量的研究成果看,对可利用量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适合于湿润地区的“正算法”和适合于缺水地区的“倒算法”,2方法均以单一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成果缺乏约束性。本文在协调的思想指导下,以大系统多目标优化理论为手段,以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2大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水资源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协调分配社会经济需水量和生态环境耗水量。 论文在研究中,利用系统工程、大系统多目标优化理论、计量经济学和经济预测学等经济理论以及恢复生态学理论,对水资源大系统进行协调研究,全文可以概括为“1条主线,2个侧翼,3个水量”,采用由局部到整体再由整体到局部的研究方法,对水资源可利用量做了初步的研究,研究内容除绪论外可以归结为4大部分: 第一部分:利用投入~产出法、宏观经济预测、计量经济学、系统优化、统计分析方法,在社会经济系统发展规模预测的前提条件下,对社会经济系统自身需水量进行研究,建立社会经济系统自身需水量求解模型。同时,根据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的原则,利用定额法和恢复生态学、环境生态学以及信息生态学等方法对生态环境系统现状耗水量进行研究,采用前人研究成果,建立生态环境耗水量直接计算模型。这部分包含了论文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 第二部分:利用大系统多目标优化理论,根据社会经济系统发展预测趋势和生态环境现状条件,建立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协调模型,在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一定的前提下,把该水量在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分配,找寻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协调水量,并对水量比较分析,确定水资源可利用量。即论文第四章的内容。 第三部分:选择内陆干旱区具有代表性的新疆做实证研究,利用论文建立的模型对社会经济系统自身需水量、生态环境系统自身耗水量以及2系统协调水量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分析比较,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2个角度分析新疆可利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保障措施。案例分析的结论为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奠定了基础。即论文第五章的内容。 第四部分:对论文研究结论进行总结、阐述,提出未来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的领域和突破点。即论文第六章的内容。

论文目录: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西北内陆干旱区简介

1.1.1 区域范围

1.1.2 地理位置

1.1.3 社会经济

1.1.4 气候特征

1.1.5 水资源状况

1.2 研究背景

1.2.1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用水矛盾的需要

1.2.2 干旱区独特的水循环特征的要求

1.2.3 国防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1.2.4 水资源合理调配的需要

1.2.5 调整流域规划的依据

1.2.6 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需要

1.3 研究的意义

1.3.1 正视现实,为区域战略规划实施提供保障

1.3.2 摸清“家底”,为水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1.3.3 明确水量,为初始水权划定提供依据

1.3.4 协调矛盾,为节约用水措施实施铺平道路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需要首先说明的几个问题

1.4.2 可利用量研究综述

1.4.3 生态环境耗水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主要研究方法

1.7 主要研究内容

1.8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社会经济系统自身需水量研究

2.1 研究的意义及目标

2.2 社会经济系统概述

2.2.1 社会经济系统构成及其特点

2.2.2 社会经济系统与其他系统关系

2.3 社会经济系统发展预测

2.3.1 生产规模发展预测

2.3.2 生活发展状况预测

2.3.3 河道外生态环境

2.4 社会经济系统需水量研究

2.4.1 需水量预测方法综述

2.4.2 社会经济系统自身需水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环境系统自身耗水量研究

3.1 研究的意义及目标

3.1.1 研究的意义及目标

3.1.2 生态环境系统与其他各章之间的关系

3.2 干旱区生态环境

3.2.1 干旱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2.2 河道内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3.3 河道内天然生态环境

3.3.1 河道内天然生态环境耗水分类

3.3.2 河道内天然生态耗水的机理

3.4 河道内天然生态耗水量求解

3.4.1 计算模型与参数确定

3.4.2 河道内天然生态耗水量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需(耗)水量协调研究

4.1 两系统协调判据—科学发展观

4.1.1 科学发展观是治水的核心理念

4.1.2 水资源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特征

4.2 两系统协调的目标与原则

4.2.1 两系统协调的目标

4.2.2 两系统协调的原则

4.3 系统协调数学方法选择

4.3.1 系统工程综述

4.3.2 水资源系统研究方法

4.3.3 多目标决策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

4.4 两系统协调模型建立与求解

4.4.1 两系统协调模型建立

4.4.2 两系统协调模型求解

4.4.3 具体问题求解步骤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疆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5.1 新疆概况

5.1.1 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5.1.2 灌溉面积概况

5.1.3 水资源概况

5.2 社会经济系统自身需水量研究

5.2.1 生活子系统发展研究

5.2.2 生产子系统发展研究

5.2.3 社会经济系统自身需水量

5.3 新疆生态环境系统自身耗水量研究

5.3.1 天然植被生态耗水量

5.3.2 河道生态耗水量

5.4 新疆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5.4.1 计算思路

5.4.2 计算结果

5.5 可利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具体措施

5.5.1 系统自身需水量与协调水量比较结果

5.5.2 原因分析

5.5.3 社会经济系统需水保障措施

5.5.4 生态环境系统需水保障措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实施“资源水利”战略的前提

6.1.2 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解决水资源用水矛盾的基础

6.1.3 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手段—多目标分析

6.1.4 水资源可利用量保障措施—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

6.1.5 水资源可利用量案例分析—探索干旱区水资源管理措施

6.2 展望

6.2.1 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6.2.2 生态环境系统研究—加强生态环境耗水量定量研究

6.2.3 水资源系统研究—水量与水质统一考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课题研究及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01-16

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优先的宁夏中南部干旱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 李金燕.宁夏大学2014
  • [2].湿地生态环境耗水规律及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D]. 马涛.大连理工大学2012
  • [3].基于生态环境需求的雨洪资源存储和开发模式研究[D]. 涂向阳.天津大学2007

相关论文

  • [1].干旱区水资源特征及其合理开发模式研究[D]. 赵宝峰.长安大学2010
  • [2].干旱区水资源量与质统一管理研究[D]. 张新民.西安理工大学2000
  • [3].干旱地区内陆河的水文生态特征及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研究——以塔里木河为例[D]. 胡安焱.长安大学2003
  • [4].干旱区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D]. 吕雁琴.新疆大学2004
  • [5].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 姚荣.河海大学2005
  • [6].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与应用[D]. 孙富行.河海大学2006
  • [7].区域生态环境需水量与水资源合理配置[D]. 张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 [8].干旱区水资源分配理论及流域演化模型研究[D]. 王学凤.清华大学2006
  • [9].石羊河流域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与模型研究[D]. 粟晓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 [10].西北内陆盆地水资源转化与开发模式及生态环境效应[D]. 刘少玉.中国地质科学院2003

标签:;  ;  ;  ;  ;  

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