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与伴生菌相互作用的研究

猪苓与伴生菌相互作用的研究

论文题目: 猪苓与伴生菌相互作用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生药学

作者: 邢晓科

导师: 郭顺星

关键词: 猪苓,伴生菌,形态特征,相互作用,生理特性,差异显示技术

文献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从形态学、生理生化及分子水平上研究了猪苓[Grifola umbellata(Pers.)Pilat]与伴生菌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猪苓与伴生菌的相互作用过程的形态学研究、伴生菌对猪苓一些物质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及对猪苓基因表达的影响。 猪苓与伴生菌丝形态在比较接近,但二者分生孢子的形状及产生方式存在较大差异。无论在同种或不同培养基上培养,猪苓与伴生菌菌落外部形态均有较大差异。猪苓与伴生菌的菌丝提取物在247nm处的化学指纹图谱相似,但二者在共培养后化学指纹图谱完全不相同,并有新物质产生。通过研究伴生菌、培养的猪苓菌丝、猪苓子实体及野生猪苓菌核的ITS区序列,发现伴生菌的ITS序列全长628bp,而猪苓菌丝、菌核及子实体的ITS全长序列均为626bp,相似性达99.36%,说明伴生菌与猪苓在分子进化上有着极高的亲缘性。 对猪苓与伴生菌相互作用进行了外部形态、光镜和透射电镜水平的研究,结果表明猪苓与伴生菌共培养时,在双方菌丝接触界面形成致密拮抗线,猪苓菌落表面分化出许多菌丝束,从菌丝束交织的地方分化出菌核原基,光镜观察到了拮抗线的形成过程,成熟的拮抗线有结构的分化: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猪苓与伴生菌菌丝接触后,在双方菌丝内都发生一系列变化:拮抗线中央为一些不具生活力的死细胞;靠近拮抗线的猪苓菌丝细胞大而中空,细胞壁单侧加厚;而靠近拮抗线的伴生菌菌丝细胞中空,细胞壁不增厚或略有增厚。 应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人工培养的猪苓菌核结构、菌核内厚壁菌丝及结晶的发育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这些方面,与野生猪苓菌核都基本相同,结论认为人工培养的猪苓菌核与野生菌核并无大的差异。 为了探索在自然条件下猪苓、伴生菌及蜜环菌三者之间的关系,对猪苓、伴生凶及蜜环菌两两共培养及三者共培养进行了宏观形态观察及细胞学水平上的研究。结果表明,猪苓与伴生菌共培养时,在二者之间形成一致密拮抗线,猪苓菌落表面菌丝分化产生大量菌丝求;猪苓与蜜环菌共培养时,猪苓能阻止蜜环菌菌索对其自身的进一步侵袭。互作区中的双方菌丝及菌索均停止生长:蜜环菌与伴生菌共培养时,蜜环菌能穿透整个伴生菌菌落,在伴生菌菌落下方产生大量分枝:三者共培养后,猪苓对蜜环菌的防御能力有所下降,伴生菌对蜜环菌的耐受力有所提高,蜜环菌产生的新分枝均向伴生菌一侧生长,猪苓与伴生菌之间并不形成致密拮抗线,只可见双方菌丝的白色交融区。 猪苓与伴生菌均能在蜜环菌菌索皮层上形成侵入位点。推测在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丝状真菌菌核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 菌核概述

第二节 影响菌核形成的因素

第三节 菌核形成的调控机制

第四节 菌核的生化研究

第五节 菌核的化学成分研究

第六节 菌核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研究

第七节 几种药用真菌菌核的临床应用

第八节 菌核的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

第二章 菌寄生真菌及其与寄主相互作用的生化研究进展

第一节 菌寄生真菌概述

第二节 菌寄生真菌和寄主的识别

第三节 菌寄生真菌和寄主互作的形态学研究

第四节 菌寄生真菌和寄主互作的生化研究

第五节 菌寄生真菌的作用及其应用

第二部分 猪苓与伴生菌相互作用的形态学研究

第三章 猪苓与伴生菌的生物学研究

第一节 猪苓与伴生菌的菌丝形态特征及分生孢子的产生

第二节 不同培养基上猪苓与伴生菌的形态特征

第三节 猪苓与伴生菌化学指纹图谱初步分析

第四节 猪苓与伴生菌ITS序列比对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猪苓与伴生菌相互作用的形态学研究

第五章 人工培养猪苓菌核的结构研究

第六章 猪苓、伴生菌及蜜环菌共培养的形态学研究

第三部分 猪苓与伴生菌相互作用的生理生化研究

第七章 伴生菌对猪苓的影响

第一节 在固体培养基上伴生菌对猪苓生长的影响

第二节 在液体培养基中伴生菌对猪苓生长的影响

第三节 伴生菌对猪苓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第四节 伴生菌对猪苓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第五节 伴生菌对猪苓胞外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第六节 伴生菌对猪苓菌丝多糖含量的影响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猪苓与伴生菌共培养过程中几种酶的活性研究

第九章 猪苓与伴生菌在不同的培养时期转入共培养的研究

第四部分 猪苓与伴生菌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第十章 伴生菌对猪苓基因表达的影响

第一节 猪苓RNA的提取及RT-PCR

第二节 猪苓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的获得

第三节 猪苓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的反向Northern blot分析

第四节 猪苓差异表达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主要结论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10-13

相关论文

  • [1].猪苓菌核及发酵菌丝体化学成分研究及质量分析[D]. 周微微.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
  • [2].中药猪苓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学研究[D]. 赵英永.西北大学2010
  • [3].菌根真菌对两种药用石斛的生长发育和基因表达的影响[D]. 宋经元.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
  • [4].内生真菌MF24对铁皮石斛原球茎诱导作用及石斛的化学成分和活性研究[D]. 舒莹.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 [5].真菌诱导子对铁皮石斛原球茎诱导作用的研究[D]. 侯丕勇.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 [6].天山雪莲与其内生真菌相互作用的研究[D]. 武利勤.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 [7].金线莲与内生真菌相互作用机理研究[D]. 于雪梅.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
  • [8].真菌对三种中药生长发育和有效成分影响的物质基础研究[D]. 郭文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

标签:;  ;  ;  ;  ;  ;  

猪苓与伴生菌相互作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