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人工鱼礁的设置会改变投放海域的局部流态,使得投放海域产生上升流及涡流等流态。在上升流和涡流的作用下,底质中沉积的营养物质会再次进入到水体中,因而使海水中营养盐得到补充,营养盐结构得到优化。这些营养物质的变化会促进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进而通过食物链的传递,最终对渔业资源产生影响。本研究在对海州湾人工鱼礁海域的环境因子和浮游生物进行采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及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定量分析来探讨人工鱼礁投放后对海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如下:1.鱼礁区和对照区在浮游植物种类数上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种类相似性指数上差异显著(P<0.05),说明鱼礁区和对照区浮游植物在种类数上虽然差异不大,但在种类组成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2.投礁后鱼礁区浮游植物生物量高于对照区,为对照区的1.39倍;浮游植物生物量在季节变化上,呈现出夏季>秋季>春季的变化趋势。3.鱼礁区主要优势种优势度强于对照区,这导致了鱼礁区的香农-威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略低于对照区,但鱼礁区的物种丰富度指数要高于对照区,总体来讲鱼礁区物种较对照区丰富。4.基于2008年的调查数据,对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进行的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表眀,影响海州湾人工鱼礁投放海域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总无机氮、水温和透明度。主要浮游植物优势种牟勒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i)和浮动弯角藻(Eucampia zoodiacus)的分布与磷酸盐密切相关。5.根据2009年春季和夏季的调查数据进行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春季影响浮游植物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可溶性无机氮(DIN)、BOD5和悬浮物(SS),而活性硅酸盐(SiO3-Si)、活性磷酸盐(PO4-P)和BOD5对夏季浮游植物丰度影响较大。6.除2008年之外,鱼礁区的浮游动物种类数均高于对照区;对照区浮游动物丰度为鱼礁区的1.28倍;动物丰度与浮游植物丰度未呈现一致的分布规律,可能是以下两个因素造成的:一直被看作是桡足类主要食物来源的硅藻对桡足类繁殖、生长和发育具有抑制作用;鱼礁区的浮游动物承受的摄食压力强于对照区;从季节变化来看,投礁前后的各年份,浮游动物总丰度均呈现出春季>夏季>秋季的趋势。投礁前浮游动物总丰度季节差异不显著(P>0.05),投礁后季节差异显著(P<0.05)。7.同浮游植物一样,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中,鱼礁区的香农-威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略低于对照区,鱼礁区更易形成优势种。但鱼礁区的物种丰富度指数要高于对照区,鱼礁区物种较对照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