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永靖县农业局张守萍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及其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问题,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加快永靖县脱贫致富本小康步伐,建设中国西部休闲水乡,促进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全县各族人明共同艰巨的任务。下面就如何发展永靖县农业生产的问题浅谈几点自己粗略的认识。
近年来,永靖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壮大特色优势农业,全县粮食、蔬菜产量连年获得丰收,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生产效益显著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三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永靖县农民群众,特别是东西山区农民群众生活依然比较苦难。2008年,永靖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842远元,同期全州、全省和全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847元、2724元和4761元,永靖县的差距分别为5元、882元和2919元,而且这种差距正在逐年增大。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划分贫困与富裕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勉强度日,40-50%为小康水平,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据统计资料显示,永靖县农村住户消费支出中食品类支出占到52%以上(恩格尔系数),这表明永靖县农民的生活还没有摆脱勉强度日的困境,消费次序正在有典型贫困性消费向温饱性消费过度。从人均消费水平看,虽然近年来永靖农村消费水平增长快于城镇,但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城镇消费水平为农村消费水平的8倍(2001年为12倍)。农业人口众多、东西山区群众收入低、资源相对匮乏、农村发展基础薄弱、财政拮据对农业支持力度小,是永靖县最基本的县情。因此,全县上下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农业这个根本,认真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和“一龙头、两支柱、五路子”的产业布局,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先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东西山区发展的意见》,凝心聚力、聚精会神,始终把发展生产、助农增收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更快发展。
近年来,永靖县旅游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西部休闲水乡知名度越来越高,黄河三峡已进入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永靖县的休闲旅游、农家乐旅游、红枣节、佛道教景点等绝大部分旅游点都在农村。大力推进旅游资源开发,多渠道、全方位发展旅游业,全年旅游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永靖县住宿餐饮业发展迅速,各类酒店,茶园星罗棋布附近农民在种植和养殖方面调整结构,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资保证。温棚蔬菜,草莓,瓜类,百合,洋芋,樱桃西红柿,大红枣等“一品,一村,一优优势专业示范建设试点基地,及在周边地区已占有一定的市场。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永靖县,位于甘肃中部西南,临夏州北部,改革开放20年来,全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举世闻名的刘家峡水电站在其境内,黄河流经县城107公里,是省城的三分之一,且有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在三大水库,仅水资源一项从总量到人均水平都在全省独一无二。黄河三峡境内三大水库库岸岸线长达145公里,总库量为59,6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达到19.08万立方米,分别是全省;全国水平的126陪和68陪,水域面积207.5平方公里,水质好,港湾多,无污染,可以说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这为特色农业提供了最基本的基础。
永靖县的光热资源比较丰富,四季分明,温差大,年平均气温9.4度,日照时数2229小时,川塬区乡镇生产的反季节瓜果和蔬菜类在省内外市场占有比较的优势,在县内外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高。其次,永靖东山区山旱地面积宽广,非常适宜洋芋与百合的生长,且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
一、永靖县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永靖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刘家峡、盐锅峡和八盘峡三座电站水库移民重点安置县。全县总人口20.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15万人,占总人口的80.35%。总耕地面积34.93万亩,其中山旱地24.5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0.31%;川塬水浇地10.3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9.69%。年平均降雨量281毫米,蒸发量在1500毫米以上。依照地理和自然条件可划分为东西山区和川塬区两大块,东西山区11个乡镇自然条件严酷,山大沟深,十年九旱,群众生活较为困难;川塬区6个镇条件相对优越一些,经济发展较快一些。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现代化进程缓慢
近几年以来,永靖县致力于加强基础实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电力、交通、水力等基础实施逐步完善,为永靖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与发达县市相比,永靖县农业基础设施仍较薄弱,农业生产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农业生产条件脆弱,抗灾抗害能力差,至今依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2009年,永靖县水浇地面积为13.16万亩,占全县总耕地的37.68%,农业人口人均拥有量为0.81亩。全县农业基础薄弱,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二)农村生产性投资环境欠佳,阻碍农民的投资行为
农户始终是农业投入的重要主题。据有关统计资料测算,近年来,农民投入占农业总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0%左右。尤其是农业生产所需物质资料的投入方面,如种子、化肥、农药等,农民投入几乎占了绝大部分。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在农业资金投入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潜力。但由于投资环境欠佳,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农民负担重,农业的比较效益大大低于其他产业,难于激发农民对农业的投资热情,造成农民的绝大部分收入用于住宅建设和其他非产业上。虽然近两年国家通过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农业资金的汇报率,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民生产性投资的积极性,但农村一高(农资价格高)、一低(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三)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科技成果推广率低
永靖县科技教育水平落后,农村科技力量薄弱,农业人口素质低,耕作方式落后,资源使用浪费。据统计,永靖目前有农业技术人员150人,在农业人口中,每1076人才有一个农业技术人员。而在农村劳动力当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9.16%,初中占22.19%,小学占46.05%,文盲占22.15%。如此文盲、半文盲占大多数的地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困难重重。同时,永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低,2009年,农业总产值资长幅度中仅有3%来自科技进步的成果。
(四)资源优势未充分利用及利用不合理
永靖县三大库区水域面积达32.7万亩,仅利用了10%,淡水养殖面积还没有充分利用,而同时,资源的利用又存在盲目性和不合理性。根据永靖的自然资源优势,渔业及畜牧业生产理应成为永靖农业发展的主要产业。但目前永靖县农业总产值中、渔业产值仅占2.04%,年人均拥有水产品6.57公斤。畜牧业没有成为一个自我发展的独立产业,社会化程度低,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为25.35%。由于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的盲目性,不同程度的造成水上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森林资源减少等农业生态的破坏现象。
二、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农业这个根本
永靖县是一个农业县,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农业这个根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始终把发展生产,助农增收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一)摆正农业的位置,避免决策失误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从宏观上管理经济,应该把农业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永靖农业虽然是基础产业,各项产业之母,但也是一个弱质产业,主要表现在:一是永靖县农业基础装备水平低,抗灾保收能力差;二是经营规模小,社会化程度低;三是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下,在永靖县,对于农业这个弱质产业,应该摆在什么位置来对待非常重要。由于永靖国民经济目前所处阶段(经济水平不高,各方面都急需资金)和农业自身的特殊情况所决定,农业容易出现问题,稍一放松,就很容易被忽视,就会对农民生活和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不利因素。我们任何时期对全县农业形势的估计都应该持慎重的态度,一定摆正农业位置,避免出现那种热热闹闹地:“讲基础”之后,又悄悄地“挤基础”,以至简单的按照比较高低来配置资源的倾向。因此,发展农业,首先提高认识,摆正农业的位置,并取得共识,这样行动上真正落到实处。
(二)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周期较长,因此主要靠政府的大量投入。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永靖县财政支援农业支出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全县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所占比重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受比较效益高低的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量资金重点投入于利润高,见效快的非农业产业上。如2008年,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为3212万元,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000万元的2.63%,因此,要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设立一定比例的农业发展基金,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以保证水利开发,农田防护,技术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势在必行。
(三)优化资金投向,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向内涵型转化
永靖县目前的农业经济,基本上还是粗放型经济,农业比较效益低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追求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高回报率,高附加值,使农民经济增长向内涵型,质量型,效益型转化。
追求资本主义的高回报率,高附加值,关键在于优化资金的投向。农业投入不能“撤胡椒面”,必须适应新形势,优化投向,提高产出结果,使有限的资金用在关键的地方,使之产生增产增收增后劲之功效。一是把资金投在拳头产品上,农民看得见,摸得着,行得通,推得开的经济作物上。二是把资金投在农业科学技术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投放的最佳回报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科技与农业的结合,是农业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三是把资金投在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来,使之产生辐射四方的效应。
(四)充分而合理的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
资源是最重要的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载体。如何充分而合理的利用资源优势是振兴永靖农业的关键。
永靖县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思想,应遵循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树立“立足资源优势,实行多种经营,扩大生产领域,充裕事物供应,重视生态效益”的战略目标。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建设生态农业已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而被广泛重视。对永靖县农业资源的开发,应采取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现代化农业,观光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着力加快东西山区发展,认真做好扶贫开发,易地搬迁,社会帮扶等工作,走好“往好处搬,挣外地钱,吃苜蓿饭,发养羊财,种洋(芋)百(合)田”的五路子。全力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切实落实压夏扩秋,压粮扩经的措施,积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等旱作农业技术,扩大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
同时,继续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修编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全面推行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增收产业,兴办农合组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