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托尼·莫里森是近代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和散文着重于改变非裔美国人处于社会边缘、沉寂无声的现状,促进美国人与非洲人之间的自我了解和相互了解。托尼·莫里森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世界上获得此项殊荣的第八位女性作家,以及第一位黑人女性作家。1988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宠儿》可以说是托尼·莫里森作品中最受关注,同时也是最饱受争议的一部小说。它引起了评论家们的高度重视,甚至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由于莫里森黑人女作家的身份和《宠儿》这部作品内容的限制,对于其中的人物,很多评论或研究都倾向于女性角色,认为这部作品重点关注的是黑人女性,而男性角色则给人以消极老套的印象。因此对于这部作品中的男性角色的关注和探讨相对较少,有限的研究中对与其中黑人男性形象的分析也是单一的片面的。因此,本文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理论支持下,运用该理论中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宠儿》这部作品中的主要黑人男性角色进行分析,本文在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作者,《宠儿》和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相关理论;第一章,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中的叙事声音分析作品中重要的男性角色;第二章,运用叙事聚焦分析托尼·莫里森所赋予《宠儿》中男性角色的其他意义;第三章,通过交互性方法论来分析作品中这些男性角色的历史和社会意义;最后得出结论,正是这些独具特色的男性角色地促进了小说中女性角色的特征形成和故事发展,是形成《宠儿》这部小说独特魅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说《宠儿》中塞丝的创伤和疗愈[J]. 海外英语 2020(11)
- [2].《宠儿》[J]. 美苑 2015(S2)
- [3].《宠儿》中的身份含混现象——以后殖民的视域分析[J]. 北方文学 2018(24)
- [4].求和·求真·求美:《宠儿》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 长江丛刊 2016(33)
- [5].种族话语下的他者——《宠儿》的后殖民主义解读[J]. 北方文学 2017(05)
- [6].从文化碰撞看《宠儿》中意象的含混性[J]. 北方文学 2017(11)
- [7].论《宠儿》叙事聚焦策略[J]. 北方文学 2017(20)
- [8].从接受美学视角看《宠儿》中女权意识的构建[J]. 校园英语 2017(26)
- [9].语言、空间和自我身份——论《宠儿》的戏剧性[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7(02)
- [10].逆境中顽抗,绝境中重生——《宠儿》中丹芙的存在主义解读[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4)
- [11].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宠儿》的翻译策略[J]. 现代交际 2015(06)
- [12].祛魅的宫斗——评《宠儿》[J]. 戏剧与影视评论 2019(03)
- [13].从叙事学角度比较《宠儿》和《恩惠》的母爱主题[J].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0(04)
- [14].《宠儿》象征主义分析[J]. 英语广场 2019(12)
- [15].种族操演理论下《宠儿》中塞丝身份建构[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1)
- [16].谈《宠儿》中保罗·D的男性成长历程[J]. 大学教育 2017(02)
- [17].浅析小说《宠儿》中塞丝的成长经历[J]. 侨园 2020(08)
- [18].伟大的母爱——基于《宠儿》和《恩惠》的对比研究[J]. 参花(下) 2019(12)
- [19].作为悲剧的《宠儿》[J]. 剑南文学(上半月) 2015(04)
- [20].《宠儿》中象征意蕴的多重解读[J]. 考试周刊 2010(43)
- [21].关于《宠儿》中色彩的几点思索[J]. 文学界(理论版) 2011(01)
- [22].从《宠儿》看生命个体的多重可能性[J]. 名作欣赏 2017(20)
- [23].《宠儿》主题的审美解析[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4(01)
- [24].浅析《宠儿》的艺术魅力[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2(21)
- [25].诗意的栖居——对《宠儿》叙事的解读[J]. 作家 2008(22)
- [26].电影《宠儿》中的黑人身份解构叙事[J]. 艺术评鉴 2017(24)
- [27].试论《宠儿》中社群对黑人自我身份追寻的作用[J]. 青年文学家 2018(15)
- [28].《宠儿》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 长城 2012(04)
- [29].简析《宠儿》中的鬼魂隐喻[J]. 长城 2010(06)
- [30].《宠儿》的典型意象分析[J]. 作家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