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主体探析

交通肇事罪主体探析

论文摘要

交通肇事罪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危害公共安全罪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犯罪。近年来交通肇事案件也呈台阶式跃升,成为刑事案件“新的增长点”。《刑法》第133条以叙明罪状的形式对交通肇事罪的客观要件作了明确规定,但对交通肇事罪的主体要件并无明确说明。本文研究探析的问题包括:交通肇事罪主体的立法沿革、主体范围、交通肇事罪主体的共同特征(一般主体还是特殊主体)、特殊类型的主体以及指使交通肇事者逃逸致人死亡的共犯问题,并就罪名添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立法及司法的相关建议。本文的定位是紧扣主题,尽量避免对已有研究的简单重复,力图针对原有研究的不足提出新的较为完善的理论,并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法,以期为交通肇事罪主体的理论研究以及司法实践做出自己的贡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交通肇事罪主体的立法沿革
  • 一、1949 年建国至1979 年《刑法》诞生前
  • (一) 对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没有明确的规定
  • (二) 车辆管理人、乘用人能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 二、1979年《刑法》诞生至1997年新《刑法》实施前
  • 三、1997 年新《刑法》实施后
  • 第二章 交通肇事罪主体的一般范围
  • 一、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
  • (一) 交通工具的驾驶员和交通设备的操控人员
  • (二) 交通运输活动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人员
  • (三) 交通运输安全的保障人员
  • 二、非交通运输人员
  • 三、交通肇事罪主体的共同特征
  • 第三章 实践中构成交通肇事罪主体的几种特殊情况
  • 一、非机动车肇事者能否构成本罪的主体
  • 二、行人能否单独构成本罪的主体
  • 三、乘客能否单独构成本罪的主体
  • 四、交通工具的管理人能否构成本罪的主体
  • 五、被指使、强令违章造成肇事能否构成本罪的主体
  • 第四章 指使交通肇事者逃逸致人死亡的共犯问题
  • 一、问题的焦点:法释[2000]33号第5条第2款
  • 二、问题的分析:笔者之见解
  • (一) 指使交通肇事者逃逸致人死亡成立共犯的理由
  • (二) 对现行司法解释的评析
  • (三) 关于“指使人”的范围
  • 三、笔者关于设立“交通肇事逃逸罪”的立法建议
  • (一) 单设“交通肇事逃逸罪”的目的和意义
  • (二)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借鉴
  • (三) “交通肇事逃逸罪”从“交通肇事罪”中脱离出来的理论基础
  • (四) “交通肇事逃逸罪”的条文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交通肇事罪主体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