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1选题依据运动训练过程中特别是离心运动后经常会出现肌肉的微损伤,间隔一段时间后重复同样的离心运动肌肉损伤却明显减轻,这种现象被称做运动的重复效应。关于这种小强度的离心运动,以及向心运动能否为以后的大强度离心运动提供这种保护作用,虽然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由于试验结果并不一致,而且重复效应的机制方面目前也有很多争议,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2研究目的和方法本研究主要通过设计不同的初次运动方案,间隔8天后进行大强度的离心运动,观察对比分析初次运动后以及重复运动后肌肉损伤与恢复情况,以观察初次小强度离心运动和向心运动能否为以后的大强度离心运动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并探讨这种保护作用的机制。以SD大鼠随机分组进行初次快速下坡跑(-16°,16m/min)、慢速下坡跑(-16°,10m/min)和上坡跑(+16°,16m/min),间隔8天后再进行同样的快速下坡跑(-16°,16m/min)为重复运动。初次以及重复运动前,运动后2天、4天分批取样检测腓肠肌最大强直等长力量、光镜与电镜观察、骨架蛋白Desmin组织化学荧光染色,以及肌肉均浆SOD、MDA,血清CK、LDH等检测,以分析肌肉损伤与恢复情况。3主要结果与结论1)预防减轻肌肉损伤的肌肉适应,与适应性运动的强度及肌肉损伤程度正相关,运动强度与肌肉损伤程度越高,获得的肌肉适应越强;2)直接和间接观察都证实,初次离心运动肌肉损伤后获得的适应,可以对8天后的重复离心运动产生保护作用;3)离心运动产生的保护作用与初次离心运动后肌原纤维上串联肌小节增多有关,还与肌肉内氧化—还原环境变化等有关,初次离心运动造成的氧化应激可能是肌肉内肌原纤维上串联肌小节再生增多的基本条件之一;4)小强度的初次离心运动可以减轻8天后大强度的重复离心运动引起的肌肉损伤;5)一次性向心运动不能预防或减轻第2次离心运动导致的肌肉损伤;6)一次性向心运动后产生的适应可以对第2次向心运动在肌肉疲劳和损伤方面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7) RBE是一种适应效应,在重复运动中表现出,肌肉损伤减轻、消失和损伤恢复加快,是初次大强度运动后获得适应的结果;初次运动后,肌小节恢复再生与串联数目增多,肌肉内抗氧化应激适应使得肌纤维抗损伤能力增强,肌细胞膜结构出现恢复增强,使其不容易损伤,是RBE的机制。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图与附表清单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1 前言2 文献综述2.1 运动性肌肉损伤及其防治在摩洛哥、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的研究状况2.2 运动导致的肌肉损伤的特点、机制与预防2.2.1 运动导致的肌肉损伤的特点与机制2.2.2 运动导致的肌肉损伤预防与恢复治疗的研究进展2.3 重复运动时肌肉损伤的表现,运动的重复效应的特点与机制2.3.1 重复运动后肌肉损伤的特点2.3.2 运动的重复效应的机制研究2.3.3 运动的重复效应(RBE)存在的部分争议—有待更多的研究2.4 肌肉微损伤及修复评价的研究2.4.1 直接评价指标2.4.2 间接评价指标3 材料与方法3.1 试验动物饲养3.2 动物分组与运动方案3.3 动物取样与初步处理3.4 样本测试3.4.1 肌肉电刺激强直力量测试3.4.2 血液CK、LDH测试3.4.3 肌肉均浆总蛋白、SOD、MDA测试3.4.4 肌肉样本冷冻切片染色3.4.5 电子显微镜检测3.5 数据处理4 实验结果4.1 肌肉冷冻切片及染色光镜观察结果4.1.1 HE染色结果4.1.2 肌肉骨架蛋白Desmin组织化学染色荧光标记结果4.2 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4.3 不同方式运动前后肌肉力量测试结果4.3.1 初次运动前后肌肉最大等长强直力量(MIF)变化特点4.3.2 不同方式的重复运动前后肌肉最大等长力量变化特点4.4 血液中CK与LDH活性变化特点4.4.1 不同强度和运动方式的单次运动前后血液CK值与LDH值变化特点4.4.2 重复运动各组血液CK、LDH值的变化特点4.5 肌肉匀浆MDA、SOD测试结果2.5.1 肌肉均浆MDA的变化特点4.5.2 肌肉均浆SOD活性变化特点5 讨论5.1 单次快、慢速下坡跑及单次上坡跑后肌肉损伤表现及恢复情况5.2 EE组下坡跑后的肌肉损伤表现及恢复情况5.3 LEE组重复下坡跑后肌肉损伤、恢复情况及其与EE组的差异5.4 CE组重复运动后肌肉损伤表现及恢复情况5.5 CC组肌肉损伤表现及恢复情况6 结论7 建议8 致谢9 参考文献10 附录11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肌肉损伤论文; 离心运动论文; 适应论文; 运动的重复效应论文; 保护效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