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学校行为的社会逻辑——关系网络中的学校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教育学原理
作者: 庄西真
导师: 吴康宁
关键词: 学校行为,关系网络,科层制,国家,社会,惯习
文献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因为教育普及的缘故,学校成长为目前我国数量最多的组织之一,与学校的数量同步增加的是学校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段在学校生活的经历,而且学校也确实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与它的庞大的数量和日益增长的重要性不相称的是我们对我国学校的了解却很少,相反在不了解的前提下对学校的批评却很多。从现实的考虑,如果我们不了解学校的日常行为,我们就无法有针对性的提出对学校改革的方案和措施,了解是改革的前提而不是反过来。论文的目的就是通过一个乡镇中学为个案了解和认识学校行为的机制。论文共由七部分组成,分别是导论、第一章学校进入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学校行为的背景、第三章学校行为诸面相、第四章学校行为的动力、第五章学校行为的机制、结语。论文在以下方面作了讨论。 基于对现在的学校日益分化和异质化的判断,论文在学校行为研究方面引进了“关系论的方法论”,主张运用“典型个案分析"的方法分析学校行为,论文不仅对这种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辩护,而且尽量把这种方法贯彻到对学校行为的研究上面。 论文认为应该在国家——社会——学校三者关系的框架中认识学校行为,国家只是影响学校行为的一个因素,从国家的角度理解学校行为,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学校行为是同一的;不能忽视的是社会同样是一个对学校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在这里,社会是指与“国家’’有一定距离的具体学校所依存的地方社区或者“关系网络”,从关系网络的角度理解学校行为,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差别,也就是说学校的差异化来自于所在地方性知识的不同,也即不同的地方社会型塑了不同的学校行为。 在国家和社会的双重影响下,学校并没有丧失一定的自主性,恰恰就是因为国家和社会的既斗争又合作的关系,导致了学校行为的“半自主性”,这一点从学校获得资源以及配置资源的过程中看的很清楚。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通过学校认识社会
一、为什么研究
(一) 个人的生活经历
(二) 学校的重要性
二、研究的是什么
(一) 关于论文的题目
(二) 关于研究对象的名称
1、关系
2、关系网络
三、别人研究了什么
(一) 文献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二) 与论文有关的文献述评
1、对关系及关系网络的研究
2、对中国社会关系的研究
3、对学校以及把学校与关系联系在一起的研究
(三) 由此生发出来的有关学校行为的几个命题
1、资源—学校成员的行为命题
2、关系网络—学校成员的行为命题
3、合法性—学校行为的命题
四、分析框架及行文顺序
(一) 学校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 作为社会主要内容的关系网络与学校
(三) 行文的顺序
第一章 学校进入和研究方法
一、关于学校研究的单位
二、对学校研究的“典型个案分析”的辩解
三、学校进入
(一) 学校进入
(二) 研究者的“自我”与研究工作的进行
四、资料搜集
第二章 学校行为的背景—“后总体性社会”
一、“总体性社会”和国家对资源的垄断
(一) “总体性社会”中的资源垄断和配置
(二) “总体性社会”中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概况
(三) “总体性社会”中的农村基础教育
二、“后总体性社会”的出现
(一) “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
(二) “后总体性社会”中的国家—社会关系概况
(三) “后总体性社会”中的资源配置
(四) “后总体性社会”中农村基础教育制度变迁
(五) “后总体性社会”中的乡村
1、乡镇情况
2、乡村社会关系“次级化”的趋势
第三章 学校行为诸面相
一、学校是什么
二、莲花中学所在县镇的大致情况与教育沿革
三、莲花中学
(一) 学校坐落和空间
(二) 学校行政架构
(三) 学校的教干们
(四) 学校的教师们
(五) 学校规章制度
(六) 学校的会
(七) 学校边界及成员的生活半径
(八) 学校内部的分化与流动
(九) 学校内部的角色构成及社会关系“初级化”现象
(十) 学校与国家
(十一) 学校与社会
1、学校从“政治人”到“经济人”的转变
2、学校从被动接受资源的输入到主动争取资源
第四章 学校行为的动力:资源、权力、利益表达
一、资源、权力和利益表达
(一) 资源
(二) 社会资源配置的三种方式
(三) 权力
(四) 利益表达
二、校及其成员与资源、权力和利益表达
(一) 学校与资源
1、学校生存与制度资源
2、所谓学校制度资源的制度
3、制度资源对学校行为的约束
(二) 校长的资源和权力
(三) 教师的资源和权力
1、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
2、教师的其他资源
三、学校自主性
(一) 学校自主性的含义
(二) 学校自主性兴起的原因
(三) 学校的“有限自由”和“无限受令”
第五章 学校行为的机制
一、学校中的“差序格局”
(一) “差序格局”的再认识
(二) 基于“差序格局”的学校成员分类
1、关系标准
2、忠诚标准
3、能力标准
二、学校在科层结构中的行为机制
三、学校在关系网络中的行为机制
四、学校在派系结构中的行为机制
五、学校成员对科层机制和关系网络机制的双重认可
六、学校行政人员的“惯习”
(一) 学校场域及其学校行政人员“惯习”
(二) 学校行政结构与学校行政人员言行分析
1、学校行政结构方面
2、学校行政人员日常言行方面
(三) 学校行政人员“惯习”的形成原因
结语: 进一步的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发布时间: 2005-11-14
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 王彩霞.华东师范大学2006
- [2].学校品牌个性的组织识别研究[D]. 闫德明.华南师范大学2006
- [3].学校发展变革研究[D]. 王星霞.西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