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利用钛铁矿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和负极材料Li4Ti5O12的研究

综合利用钛铁矿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和负极材料Li4Ti5O12的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全球能源和资源的日益短缺,开发新能源和综合利用矿物资源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热点。本文将冶金、能源、材料等领域联系起来,提出了综合利用钛铁矿(或废料)制备新能源材料—磷酸铁锂和钛酸锂的新思想,并对钛铁矿冶金和材料制备的物理、化学过程及原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采用机械活化—盐酸常压浸出法对钛铁矿进行了选择性浸出。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可以细化钛铁矿的粒径,增加颗粒表面的粗糙度,从而增大其比表面积;机械活化可以破坏钛铁矿晶粒的完整性,并产生大量晶格缺陷,使晶格膨胀。上述行为均能强化钛铁矿浸出。最优条件下Ti的浸出率仅为1.07%,Si几乎不被浸出,而Mg、Al、Mn和Ca的浸出率均在95.5%以上,最终Ti和Si富集在渣中,其它元素进入浸出液。将上述富钛渣直接煅烧得到了品位高于90wt.%的人造金红石。首次以H2O2为配位剂将Ti从富钛渣中浸出,最优条件下Ti的浸出率达98.9%。将配位浸出液直接加热制备了颗粒粗大(2~5μm)且含少量Si的过氧钛化合物。同样以配位浸出液为反应物,在加热前添加适量的NaOH模板剂,不仅防止了颗粒团聚,得到纳米级针球状的过氧钛化合物,而且还成功地将Si除去;将该过氧钛化合物在400~800℃下煅烧制备了线状(长100~200nm)和棒状(长200-500nm,宽约20~40nm)的TiO2,其纯度高达99.3%。将模板剂改为LiOH,制备了纳米级片状(长宽约100~200nm)的过氧钛化合物,同时也成功地将Si除去。首次以过氧钛化合物为前驱体制备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结果表明,以针球状和片状的过氧钛化合物为前驱体制备的Li4Ti5O12均为单一的尖晶石结构,其电化学性能优良,二者在0.1C倍率下的首次充电比容量分别达到158.5和161.6 mAh·g-1,且均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用溶度积原理计算了钛铁矿浸出液中各元素在磷酸盐体系下的初始沉淀pH值。结果表明,当Fe的总浓度为0.25 mol·L-1时,Fe、A1和Ti产生沉淀的初始pH值分别为0.318、0.728和0.784,而Mg、Mn和Ca形成沉淀的初始pH值均在3.4以上。在pH=2.0和P/Fe=1.1的条件下,首次从钛铁矿浸出液制备了FePO4-2H2O。结果表明仅有少量的Ti和Al进入沉淀,而其它元素均保留在溶液中。以上述FePO4·2H2O为前驱体制备了单一橄榄石结构的Ti-Al共掺杂LiFePO4,其粒径为50~500 nm,该样品在1C、2C和5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1.3、140.1和122.9 mAh·g-1,循环1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9.2%、99.8%和95.9%。首次研究了Ti-Al共掺杂对LiFePO4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对Ti、Al及Ti-Al掺杂的机理作了较深入的研究。XRD及Rietveld精修结果表明,适量的Ti、Al及Ti-Al掺杂不会破坏LiFePO4的晶体结构,当掺杂量较低时,Ti优先占据Li位,Al优先占据Fe位;当掺杂量较高时,Ti、Al均同时占据Li位和Fe位,且可能产生杂相。SEM表明少量的Ti、Al掺杂能有效抑制LiFePO4颗粒团聚,而Al掺杂量过高反而促使LiFePO4颗粒团聚;对于双掺杂样品,在总掺杂量一定(2mol%)时,LiFePO4的形貌受Al/Ti比的影响不大。HRTEM表明Ti、Al和Ti-Al掺杂LiFePO4的晶粒表面都均匀地包覆着一层几纳米厚的无定形碳膜,且晶粒之间有纳米碳网相连。各样品的晶格清晰,但晶格中均存在缺陷,这些缺陷是由于离子掺杂引起。通过研究电极动力学,发现Tu Al单掺杂时,LiFePO4的Li+扩散系数和交换电流密度均随着掺杂量的升高而先增大后减小;但对于双掺杂样品,当总掺杂量一定而Ti/Al比变化时,其动力学参数并无明显差异。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适量的Ti、Al及Ti-Al掺杂均能极大地改善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对于双掺杂样品,在总掺杂量一定(2mol%)时,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受Al/Ti比的影响较小。首次以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为原料,用选择性沉淀的方法制备了含少量Tu Al和Ca的FePO4-2H2O,并以它为前驱体制备了多元金属(Ti、Al、Ca)掺杂的LiFePO4。XRD及Rietveld精修结果表明LiFePO4为单一的橄榄石相,多元金属掺杂导致其晶格中产生Li空位。该样品在0.1C、1C和5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1、145和112 rnAh·g-1,其循环性能优异。本方法为硫酸法钛白企业产生的大量硫酸亚铁废渣提供了一条新的处理途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钛铁矿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 1.2.1 钛铁矿的组成和资源分布
  • 1.2.2 钛铁矿的常规利用途径
  • 1.2.3 钛铁矿资源的综合利用
  • 4Ti5O12的研究及应用进展'>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 4Ti5O12的结构及电化学特性'>1.3.1 Li4Ti5O12的结构及电化学特性
  • 4Ti5O12的合成方法及特点'>1.3.2 Li4Ti5O12的合成方法及特点
  • 4Ti5O12存在的问题及改性研究'>1.3.3 Li4Ti5O12存在的问题及改性研究
  • 4Ti5O12的应用进展'>1.3.4 Li4Ti5O12的应用进展
  • 4的研究及应用进展'>1.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 4的结构及电化学特性'>1.4.1 LiFePO4的结构及电化学特性
  • 4的合成方法及特点'>1.4.2 LiFePO4的合成方法及特点
  • 4存在的问题及改性研究'>1.4.3 LiFePO4存在的问题及改性研究
  • 4的应用进展'>1.4.4 LiFePO4的应用进展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钛铁矿中各元素定向分离的工艺及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实验流程
  • 2.2.4 元素定量分析
  • 2.2.5 物相及结构分析
  • 2.2.6 形貌分析
  • 2.2.7 表面成分分析
  • 2.2.8 粒径分析
  • 2.3 理论分析
  • 2.3.1 热力学分析
  • 2.3.2 Ti(Ⅵ)在氯盐溶液中的水解机理分析
  • 2.3.3 机械活化机理的初步探讨
  • 2.3.4 浸出工艺条件的初定
  • 2.4 钛铁矿中各元素定向分离的工艺研究
  • 2.4.1 初始盐酸浓度和浸出时间对元素分离的影响
  • 2.4.2 反应温度对元素分离的影响
  • 2.4.3 酸矿比对元素分离的影响
  • 2.4.4 机械活化对元素分离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2及Li4Ti5O12的研究'>第三章 富钛渣定向净化制备特殊形貌的过氧钛化合物、TiO2及Li4Ti5O12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实验流程
  • 3.2.4 元素定量分析
  • 3.2.5 物相及结构分析
  • 3.2.6 形貌分析
  • 3.2.7 表面成分分析
  • 3.2.8 红外分析
  • 3.2.9 TG-DTA分析
  • 3.2.10 电化学测试
  • 3.3 富钛渣配位浸出—定向净化的物理化学
  • 3.3.1 理论依据
  • 3.3.2 配位浸出—定向净化的工艺研究
  • 3.3.3 最优条件下所得产物的物理化学表征
  • 2的制备与表征'>3.4 特殊形貌的过氧钛化合物和TiO2的制备与表征
  • 2的制备与表征'>3.4.1 针球状过氧钛化合物以及线状、棒状TiO2的制备与表征
  • 3.4.2 片状过氧钛化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 4Ti5O12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3.5 Li4Ti5O12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 3.5.1 制备原理
  • 3.5.2 结构分析
  • 3.5.3 形貌分析
  • 3.5.4 电化学性能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4及其前驱体的研究'>第四章 钛铁矿浸出液定向净化制备LiFePO4及其前驱体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实验流程
  • 4.2.4 元素定量分析
  • 4.2.5 物相及结构分析
  • 4.2.6 形貌分析
  • 4.2.7 表面成分分析
  • 4.2.8 微区结构及成分分析
  • 4.2.9 TG-DTA分析
  • 4.2.10 电化学测试
  • 4.3 理论依据
  • 4.4 探索实验
  • 4·2H2O的研究'>4.4.1 浸出液定向净化制备FePO4·2H2O的研究
  • 4·2H2O制备LiFePO4的研究'>4.4.2 从FePO4·2H2O制备LiFePO4的研究
  • 4·2H2O的工艺优化'>4.5 浸出液选择性沉淀制备FePO4·2H2O的工艺优化
  • 4.5.1 沉淀剂用量的优化
  • 4.5.2 浸出液成分的优化
  • 4的结构及性能'>4.6 最优条件下制备的LiFePO4的结构及性能
  • 4.6.1 结构分析
  • 4.6.2 表面元素分析
  • 4.6.3 微区结构、形貌及组元分布
  • 4.6.4 电极动力学研究
  • 4.6.5 电化学性能与文献的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4的结构、性能及掺杂机理研究'>第五章 Ti、Al及Ti-Al掺杂LiFePO4的结构、性能及掺杂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实验流程
  • 5.2.4 元素定量分析
  • 5.2.5 物相及结构分析
  • 5.2.6 形貌分析
  • 5.2.7 表面成分分析
  • 5.2.8 微区结构及成分分析
  • 5.2.9 电化学测试
  • 5.3 前驱体的表征
  • 5.3.1 掺Ti前驱体
  • 5.3.2 掺Al前驱体
  • 5.3.3 掺Ti-Al前驱体
  • 5.4 结构及掺杂机理研究
  • 1-4xTixFePO4的结构及掺杂机理'>5.4.1 Li1-4xTixFePO4的结构及掺杂机理
  • 1-3y/2AlyPO4的结构及掺杂机理'>5.4.2 LiFe1-3y/2AlyPO4的结构及掺杂机理
  • 0.92+4zTi(0.02-z)Fe(1-3z/2)AlzPO4的结构及掺杂机理'>5.4.3 Li0.92+4zTi(0.02-z)Fe(1-3z/2)AlzPO4的结构及掺杂机理
  • 5.5 形貌分析
  • 1-4xTixFePO4的形貌'>5.5.1 Li1-4xTixFePO4的形貌
  • 1-3y/2AlyPO4的形貌'>5.5.2 LiFe1-3y/2AlyPO4的形貌
  • 0.92+4zTi0.02-zFe1-3z/2AlzPO4的形貌'>5.5.3 Li0.92+4zTi0.02-zFe1-3z/2AlzPO4的形貌
  • 4晶粒的微区结构、形貌及组元分布研究'>5.6 LiFePO4晶粒的微区结构、形貌及组元分布研究
  • 0.92Ti0.02FePO4晶粒的微区研究'>5.6.1 Li0.92Ti0.02FePO4晶粒的微区研究
  • 0.97Al0.02PO4晶粒的微区研究'>5.6.2 LiFe0.97Al0.02PO4晶粒的微区研究
  • 0.96Ti0.01Fe0.985Al0.01PO4晶粒的微区研究'>5.6.3 Li0.96Ti0.01Fe0.985Al0.01PO4晶粒的微区研究
  • 5.7 电极动力学研究
  • 1-4xTixFePO4电极的动力学研究'>5.7.1 Li1-4xTixFePO4电极的动力学研究
  • 1-3y/2AlyPO4电极的动力学研究'>5.7.2 LiFe1-3y/2AlyPO4电极的动力学研究
  • 0.92+4zTi0.02-zFe1-3z/2AlzPO4电极的动力学研究'>5.7.3 Li0.92+4zTi0.02-zFe1-3z/2AlzPO4电极的动力学研究
  • 5.8 电化学性能研究
  • 1-4xTixFePO4的电化学性能'>5.8.1 Li1-4xTixFePO4的电化学性能
  • 1-3y/2AlyPO4的电化学性能'>5.8.2 LiFe1-3y/2AlyPO4的电化学性能
  • 0.92+4zTi0.02-zFe1-3z/2AlzPO4的电化学性能'>5.8.3 Li0.92+4zTi0.02-zFe1-3z/2AlzPO4的电化学性能
  • 5.9 本章小结
  • 4及其前驱体的研究'>第六章 钛白副产硫酸亚铁定向净化制备LiFePO4及其前驱体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设备
  • 6.2.3 实验流程
  • 6.2.4 元素定量分析
  • 6.2.5 物相及结构分析
  • 6.2.6 形貌及元素分布
  • 6.2.7 电化学测试
  • 4·2H2O'>6.3 选择性沉淀制备FePO4·2H2O
  • 6.3.1 元素分析
  • 6.3.2 形貌与表面元素分析
  • 4的制备与表征'>6.4 多元金属掺杂LiFePO4的制备与表征
  • 6.4.1 物相与结构研究
  • 6.4.2 形貌与表面元素分析
  • 6.4.3 电极动力学研究
  • 6.4.4 电化学性能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水热法合成LiFePO_4晶体结构的中子衍射研究[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7(02)
    • [2].基于相变材料和液冷的LiFePO_4电池包热管理研究[J]. 电源技术 2016(01)
    • [3].关于提高LiFePO_4振实密度的研究进展[J]. 电源技术 2010(08)
    • [4].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研究进展[J]. 火工品 2008(03)
    • [5].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电导率的方法[J]. 化工科技 2011(02)
    • [6].硫氰酸钠光度法测定LiFePO_4中的铁[J]. 化学分析计量 2011(04)
    • [7].离子液体/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其与LiFePO_4的相容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05)
    • [8].矿用单轨吊LiFePO_4动力电池组均衡充电系统的设计[J]. 工矿自动化 2010(06)
    • [9].不同成膜添加剂对LiFePO_4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J].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10].乙二醇和水混合溶剂热法控制合成LiFePO_4及其性能研究[J]. 广东化工 2014(11)
    • [11].LiFePO_4锂离子电池容量的衰减机制[J]. 中国粉体技术 2013(01)
    • [12].环境友好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制备方法[J]. 材料导报 2012(15)
    • [13].稀土金属离子掺杂对LiFePO_4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1(11)
    • [14].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S1)
    • [15].燃烧法制备LiFePO_4及其燃烧机制(英文)[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16].不同导电剂体系对LiFePO_4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J]. 电源技术 2016(08)
    • [17].纳米LiFePO_4/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 化工新型材料 2015(04)
    • [18].LiFePO_4/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比较[J].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19].喷雾干燥方式对LiFePO_4材料性能的影响[J]. 电池工业 2012(05)
    • [20].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制备与改性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1(15)
    • [21].LiFePO_4的电化学性能和锂离子扩散研究[J]. 盐湖研究 2009(01)
    • [2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改性研究[J]. 材料导报 2008(S1)
    • [23].LiFePO_4锂离子电池的数值模拟:正极材料颗粒粒径的影响[J]. 化工学报 2020(02)
    • [24].LiFePO_4正极材料倍率性能改善的研究进展[J]. 电源技术 2017(08)
    • [25].新型材料LiFePO_4三维电极处理苯酚废水[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29)
    • [26].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合成方法的最新研究[J]. 当代化工 2014(04)
    • [27].石墨烯改性LiFePO_4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 电源技术 2015(07)
    • [28].功率型LiFePO_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2(17)
    • [29].固相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研究进展[J]. 陶瓷学报 2011(02)
    • [30].LiFePO_4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J]. 电池 2009(01)

    标签:;  

    综合利用钛铁矿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和负极材料Li4Ti5O12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