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怪小说论文-王允亮

鬼怪小说论文-王允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鬼怪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亭传,鬼魂,精怪,玄异

鬼怪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王允亮[1](2018)在《鬼魂、精怪与玄异——论汉魏六朝小说中的亭传鬼怪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亭是秦汉以来形成的基层职能单位,随着汉末六朝人口流动的加剧,它的旅途客舍功能日益重要。与家庭日常生活的封闭性空间相比,亭传空间具有陌生化、开放性等特点。在汉魏六朝鬼怪大兴的社会思潮下,作为凶杀、死亡事件高发地的亭传被附会上众多的鬼怪故事。随着这些故事的广泛传播,亭传中充斥鬼魂、精怪兼具玄异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这一观念的生成过程中,文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其为切入点对这一现象深入追溯,便可触及到时人精神世界的独特之处,进而对它的形成进行有效的还原、阐释。(本文来源于《北京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李洁[2](2016)在《中德浪漫魔幻人妖之恋对比——以蒲松龄与霍夫曼的鬼怪小说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E.T.A.霍夫曼的黑色浪漫主义哥特式小说分别为中德志怪小说发展史上的经典作品。蒲松龄和霍夫曼,从生活时期角度看,前者比后者早250多年;从地点而言,分别在亚洲和欧洲。然而,如此遥远的时空距离却并未影响到这两位文学巨匠对人妖之恋的共同偏爱。无论是在蒲松龄的志怪小说还是在霍夫曼的童话小说中,人妖爱情都是作品的重要主题,如《花姑子》里的"人獐之恋"和《金罐》里的"人蛇之恋"。本文用平行研究方法阐述中德志怪小说中人妖爱情的异同,并进一步探讨产生这些异同的社会和文化因素。(本文来源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杨俊[3](2015)在《假神魔而言情 托鬼怪而寓意——试论吴承恩的神魔小说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吴承恩是明代中叶活跃于文坛的文学家,与后七子中的徐中行过从甚密,但在文学上能够从复古中独辟蹊径,以清新隽永的文风独步文坛。文章从吴承恩诗文集《射阳先生存稿》中探寻其神魔小说理论,在《禹鼎志序》中找到其创作神魔小说的印迹及证据,由此,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客观评价了其历史价值与影响,从新的角度回应了对吴承恩《西游记》着作权的质疑,从而肯定吴承恩为百回本《西游记》的最后撰稿人。(本文来源于《晋阳学刊》期刊2015年06期)

高晶[4](2015)在《伊迪斯·华顿的鬼怪小说与哥特式传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伊迪斯·华顿一直以来深受文学批评界关注,是一位非常重要的美国女性作家。华顿在其晚年将主要精力用于对鬼怪小说的创作。相对于国外对于伊迪斯·华顿鬼怪小说的解读,国内的研究寥寥无几。国外的研究与解读主要是从女性主义、现代主义和精神分析的角度展开,很少有人专门从哥特传统的角度去研究其内在的哥特式元素以及伊迪斯·华顿鬼怪小说对于哥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鬼魂作为超自然的存在是哥特传统的经典角色。伊迪斯·华顿的鬼怪小说对于哥特式传统的继承主要体现以下叁个方面:背景,人物和主题。背景方面,神秘而恐怖的古老建筑物是常见的背景元素;人物上,不幸的女主人公是男权社会桎梏下的受害者;主题上,复仇与反抗是哥特式小说的主旋律。但伊迪斯·华顿的鬼怪小说绝不是对于哥特式传统的简单复制。她运用戏仿和互文的手法将哥特文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伊迪斯·华顿运用戏仿的手法就二十世纪早期欧洲和美国的性政治提出了具有颠覆性的问题。而且,伊迪斯华顿的鬼魂小说中可以看到很多经典哥特式文本情节、人物设置的重复和放大,通过互文的手法将恐怖的氛围和主题的阐释进一步扩大化。伊迪斯·华顿的鬼怪小说创作一方面继承了哥特式传统的元素;另一方面,诸多文学手法的运用使得这些鬼怪小说突破了哥特式小说的界限,一些社会问题如经济与阶级区隔、性政治等问题都成为鬼怪小说的关注点。戏仿和互文手法的运用更是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创作工具和思路,对哥特文学传统在美国的延续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徐婷育[5](2012)在《唐五代小说中的鬼怪趣诗》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五代小说中出现了大量鬼怪所作的趣诗,这些趣诗以文为戏,诙谐幽默,纯粹追求趣味性。本文把趣诗分为戏谑打趣、即席联句、自寓身世叁类进行探讨,重点说明趣诗的特点和"趣"之所在。小说作者"好奇"的审美心理和文人的娱乐心态是这类趣诗出现的重要原因。与汉魏六朝小说相较,唐五代小说中的鬼怪趣诗表现出作者自觉追求诗歌和小说的娱乐功能的审美心理,强调了文学非功利的"审美"的本质特征,对于小说文体的独立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在小说史上具有了超出作品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来源于《蒲松龄研究》期刊2012年03期)

周晓东[6](2011)在《贾平凹的鬼怪世界——略论贾平凹长篇小说的神秘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秘性是贾平凹小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思想系统,它不但能增强小说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而且更能使小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贾平凹小说的神秘性思想来源广泛,包括童年经验、佛教教义、中国古典神魔小说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等各方面的影响。他在作品中成功运用夸张、变形等各种手段,将神秘主义与小说内容完美结合,使小说展现了极大的张力,体现了他对于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和对现代文明的真诚追求。(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汪洁[7](2010)在《论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中“鬼怪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我们阅读新时期乡土文学的小说时,会不时地被一股久违的鬼怪气息所吸引。贾平凹的《太白山记》、陈忠实的《白鹿原》、张炜的《刺猬歌》、莫言的《生死疲劳》、阎连科的《耙耧山脉》等作品将鬼魂、精灵之物引入文中,以一种原始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将鬼神意识与原始动物故事、鬼神故事相结合形成一种人畜混杂,阴阳并存的叙事结构。而与此相对的理论批评所涉及的范围则小于现实创作中的表现,并且这些理论大多只停留在对这一现象的把握上,还未对此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叙事意义作出深入的探究。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叙述新时期“鬼怪叙事”的范畴并以此给予该叙事方式的定理;第二章分析小说文本从地域、情感两方面对“鬼怪叙事”小说进行分类;第叁章从叙事学的角度从视角、情节结构、以及意象表现的手法上对“鬼怪叙事”进行剖析;第四章研究着眼于整个乡土文学“鬼怪叙事”小说,反思发现“鬼怪叙事”在新时期乡土小说得以复归意义。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不只是对现象的梳理,而是试图通过文本细读、理论阐释,结合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从叙事学、作家的情感经验、社会心理和审美需求等多个角度深入探究:“鬼怪叙事”小说在除去传统民间信仰的实用主义色彩和精神上的沉迷状态之后,作为主观努力,重新将被压抑的民间文化呈现出来,并进而上升到对人的关注和思考,引发了人们对人生历史意义和价值的追问,促使新时期中国新时期乡土文学的话语空间与叙事方式的转变,打破了僵化的文学表现方法,开拓了文学思维空间,以神秘效果抓住了读者的心。(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0-03-13)

韩静池,孙丽新,谷兴亚[8](2009)在《初步解读普希金的鬼怪小说——《瓦西里岛上的幽静小屋》》一文中研究指出这是一部普希金口授的鬼怪小说,作品描绘了一个凄清而诡异的"魔鬼之恋"的爱情故事,作者借写鬼怪揭示金钱对贵族社会的控制及对人性的毒害。普希金对这种题材的成功尝试,激发了他开创散文体小说的欲望,并奠定了他在俄罗斯文坛上的独特地位。这部散文体小说的奠基之作是研究普希金的重要资料,极具学术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09年14期)

罗召庆[9](2008)在《“90后”和鬼怪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一段时间,国家新闻出版局明确规定,禁止以《鬼吹灯》为代表的盗墓小说和以《诛仙》为代表的玄幻小说出版。但是,现在看来,这类小说不但没有消失的迹象,相反还愈演愈烈,甚嚣尘上。看来学生喜欢阅读恐怖小说的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阅读的兴趣趋向问题,它正折射出青少年的阅读心理出现了某些病态。(本文来源于《教书育人》期刊2008年22期)

李银波[10](2008)在《浅析志怪小说与哥特小说中鬼怪形象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从鬼怪类型方面、鬼怪世界与人的关系的表现上、社会功能与审美感情上、鬼怪形象在小说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方面浅显分析了志怪小说与哥特小说中鬼怪形象的差异。(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08年06期)

鬼怪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E.T.A.霍夫曼的黑色浪漫主义哥特式小说分别为中德志怪小说发展史上的经典作品。蒲松龄和霍夫曼,从生活时期角度看,前者比后者早250多年;从地点而言,分别在亚洲和欧洲。然而,如此遥远的时空距离却并未影响到这两位文学巨匠对人妖之恋的共同偏爱。无论是在蒲松龄的志怪小说还是在霍夫曼的童话小说中,人妖爱情都是作品的重要主题,如《花姑子》里的"人獐之恋"和《金罐》里的"人蛇之恋"。本文用平行研究方法阐述中德志怪小说中人妖爱情的异同,并进一步探讨产生这些异同的社会和文化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鬼怪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王允亮.鬼魂、精怪与玄异——论汉魏六朝小说中的亭传鬼怪观念[J].北京社会科学.2018

[2].李洁.中德浪漫魔幻人妖之恋对比——以蒲松龄与霍夫曼的鬼怪小说为例[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3].杨俊.假神魔而言情托鬼怪而寓意——试论吴承恩的神魔小说理论[J].晋阳学刊.2015

[4].高晶.伊迪斯·华顿的鬼怪小说与哥特式传统[D].天津师范大学.2015

[5].徐婷育.唐五代小说中的鬼怪趣诗[J].蒲松龄研究.2012

[6].周晓东.贾平凹的鬼怪世界——略论贾平凹长篇小说的神秘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

[7].汪洁.论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中“鬼怪叙事”[D].南京师范大学.2010

[8].韩静池,孙丽新,谷兴亚.初步解读普希金的鬼怪小说——《瓦西里岛上的幽静小屋》[J].电影文学.2009

[9].罗召庆.“90后”和鬼怪小说[J].教书育人.2008

[10].李银波.浅析志怪小说与哥特小说中鬼怪形象特征[J].考试周刊.2008

标签:;  ;  ;  ;  

鬼怪小说论文-王允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